重回俏七零——微微安心
时间:2017-11-27 16:11:20

 
    “要是他做上门女婿就好了!”杨老汉忽然冒出这么个念头。这样一来自己就不用纠结,放在眼皮子地下看着,小妹也不会受委屈,多好!
 
    哎,也只是想想而已,怎么可能呢?别说人家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家境殷实,生活富足,浦海也不是白云这么个小县城能比的。人家也就是来做生意,怎么可能为了小妹留在这边呢?
 
    然而事世无常,杨老汉这点想头,最后也差不多变成了事实。多了一个女婿最后跟儿子也差不多了,所以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再好的牌你瞎胡闹的话,也能打成烂摊子。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周品正又积极地帮着干了一阵活,才送杨小贝去上班。他也不嫌烦,只要是有空,都要大老远的跑过来接送上下班,这么妻奴也是没谁了。
 
    杨家下半年可忙着呢!马上杨小贝要谈婚论嫁,杨启泰那边,等冬播好了农闲下来,也要正式进入婚礼的流程。先是要上门“问期”,是要媒人和双方家长商量一个准确的日子,然后就可以去报喜,通知亲戚们了。
 
    然后是女方“铺床”,因为要送嫁妆,主要是打造床、橱、柜等,女方家里得来人看新房,测量尺寸,好回家打造。一般问期的时候,聘礼就要一起送过去了,女方家会根据聘礼,再适量增减后准备嫁妆。这里面的事情就很微妙了,很多时候都是人们说嘴的对象。弄得不好亲家之间还会有意见。
 
    当然了,杨、易两家如今都不差钱,双方也都是爽快人。不等铺床,易家老早就已经把易慧芬的嫁妆都打制好了,都是现在最流行的样式。大衣柜、五斗橱、架子床,让村里的姑娘们羡慕不已。不仅如此,易二舅还托了关系,给买回来缝纫机、自行车、,可算是土豪之极。
 
 第178章 心思
 
    在大舅看来,现在家里面宽裕了,大妹要出嫁,作为哥哥肯定要表示一下。再说了,要不是大妹的关系,他一个小小的二道贩子,怎么能搭上杨家,做到今天这么个位置?
 
    但是二舅妈可不这么想。乡下的规矩,儿子成了家就分家单过,如今二舅生意做得再好,除了孝敬父母的,都是他自家的财产。这嫁女儿,什么时候轮到当哥哥的出大头了?
 
    要说这个二舅妈,可以说是易家最不讨人喜欢的存在。当初因为长得好,被二舅一眼看中了。她家里穷,而且情况复杂,但是俗话说“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外婆外公也是豁达之人,不仅同意了小两口的婚事,还答应到时候二舅要赡养丈母娘(因为就她们母女相依为命),已经是难得的通情达理了。
 
    但是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身世吧,她是又好强又自卑,总是觉得别人瞧不起她,又恨不得自己是最出挑的。大舅妈性子温和从不争抢,后来又随夫出去了,平时倒也无事。去年开始二舅赚了钱,年初就批了屋场起了两层的小楼,这可是十里八乡头一份!
 
    按说出了这么大一个风头,二舅妈该高兴了吧?并不!坏就坏在二舅自己造房子的同时,还帮大哥也造了一幢,两兄弟的楼房弄得漂漂亮亮的,走过的人都要夸一声。
 
    可二舅妈想啊,大哥是国家干部,大嫂都成了单位的临时工吃起来商品粮,单位还分了宿舍,两口子不要过得太好!自己男人虽然赚了钱,可怎么说现在还是农村人,父母都没发话,哪里就轮到你操心了?
 
    二舅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有钱了,家里的日子肯定要好好过。大哥分家了,工作了咋的?不回来啦?大的小的四口人,孩子眼见着都大了,老屋肯定是住不下了。这不正好造房子,赶紧一起造了,让家里搬到新房里去。小弟现在还小,将来结婚自己肯定也要表示的,但是大妹眼看要出门子了,可不能委屈了!
 
    二舅妈心里不爽,但她是个聪明的,从来不会在男人面前抱怨,而是给外公外婆脸色看。话里话外,好像现在家里就靠着他们二房过活。这还不算,房子一弄好,转头就把自己老娘接过来住了,说是当初说好的,要为老娘养老送终。
 
    儿子争气,新盖的小楼房自己还没有住过一天,就被亲家母住上了。关键人家娘俩招呼都不打一个,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可把外婆气坏了。这种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的行为,在乡下是很恶劣的。特别是赡养女方父母,说是同意,那也要你老迈了,夫妻俩照顾就行了,怎么能就这么大喇喇地住过来呢?
 
    二舅是个糊涂的,成天就知道早出晚归的忙,根本不知道家里的暗流涌动。他也觉得丈母娘过来有点不妥,但是婆娘哭哭啼啼的说她妈一个人怎么怎么可怜,想想自家的房子也不小,不差这么一个人住,也就同意了。他其实是个心善的,总想把每个人都照料到。
 
    儿子也大了,他同意的事情,外婆已经再大也不能反对。那样不就破坏儿子的家庭了吗?再说儿媳妇惯会做面子情,一口一个“妈”喊得不要太亲热,就是什么都看不见她拿过来。所以她也就忍着不说了,但是时间长了,心也就冷了,平时根本不会搭理儿媳妇。
 
    所以说,婆媳关系就是千古难题。像外婆这种又善良脾气又好的,最终也和儿媳妇闹成这样,完全无解。这次嫁女儿,儿子大方给准备这些新奇的嫁妆,外婆高兴是高兴,可是一看见儿媳妇的那张臭脸,好像是谁家占了她的大便宜一样,外婆气又不知道打哪里来。
 
    大媳妇手里钱不多,但是她上班之余,赶了好几套“铺盖”送回来,这就是心意。二媳妇成天就在家带小孩,地里的事情一概不做,把自己当成了少奶奶一般,还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做?按说嫂子肯定是要亲手做的针线添妆才叫诚心,她可好,连买都不屑于买,明摆着表达不满。
 
    对于易家的事情,易慧芬不说,杨小贝也知道。二舅妈就是这么个人,性格如此,人厌狗嫌的。可是谁叫二舅喜欢呢?两个人还不是过了一辈子,外婆女儿媳妇多了,也不差她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易慧芬也心宽,家里都为了自己准备了那么多,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嫂子嘛,怎么说也是的“外人”,咱不和她计较。
 
    易家如此,杨家就不必说了。忙得跟什么似的。但是杨家是杨老汉说了算,根本不会有什么幺蛾子。今年早早地就养了两头猪,到时候要办酒席,还要送礼,得多多益善。从上半年就开始准备瓦胚、砖胚。然后请匠人烧了一窑,把建房子的材料被齐了。
 
    又要上山去选木材。主梁都是上好的松木,杨老汉早就看好的。早早的就请人砍好,运回家里风干处理。还有屋梁的木材,一般用是的是杉树,大小粗细均匀,都是预先准备好的。然后还有去河边淘沙子、细石子……总之一切都是自己准备,杨老汉安排得井井有条,整个一年都是在农闲之余,全力备料。
 
    秋收过后,杨家就要正式盖房子了。地基是早就请外公来看好的,老宅则舍不得拆,还是在旁边起的新屋。自己女儿家,外公当然使出浑身解数,用从祖上传下来的罗盘计算了很久,才选定了房子的朝向。
 
    一般来讲,房子的建造都是坐北朝南。但是也要因地制宜,外公说要考虑很多,虽然风水术语很晦涩,但是他用白话跟小贝说,“就是要考虑地势、风向、光照、磁场等等很多因素,这样选定的方向,人住着才会舒适,家里才会兴旺。”
 
    风水说起来玄乎,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祖宗的智慧结晶。它绝对不是迷信,如果你足够了解,可以发现它蕴含了很多微妙的知识,完全可以跟很多科学道理符合,而找不到解释的,多半是人们还没有研究出来它的奥秘而已。
 
    这年头盖房子,少说也要一个月。别的不说,光地基都要打一个礼拜。都要靠人力挖出来的,要是有挖掘机的话,一两个钟头就可以搞定。可想而知,效率就是如此的低下。一般会有一两个“瓦匠”,再带上几个小工,不超过5个工人干活。其他帮忙的就全部的家里的亲戚邻里,大家都是互相帮忙。
 
 第179章 亲家
 
    当然了,这些都是计划中。目前的头等大事,是小妹的对象要在中秋节上门。送中秋节礼的时候,几个姑姑们得到了这个消息,这两天简直走路都带风,隔上一天就往娘家跑一回。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家里本来不是在忙活幺弟的婚事,怎么一转眼,小妹的对象就上门来了?而且还是亲家上门,要提亲的说。
 
    杨家几个姑奶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从周品正正式露面以来,都是农忙,姑姑们也没有空回家,偶尔回去一次也都是急匆匆的,也没有碰见过周品正。倒是离得近的大姑听说了一耳朵,她想的是小妹年纪也不小了,也到看来谈婚论嫁的时候。也只是好奇了一下下。怎么想到这么快及到了上们提亲的地步?
 
    送节礼的时候才听家里人说了男方的具体情况,大姑和三姑其实早就见过的,这会儿才想起来。听说是在浦海认识的,到了这边好上了,男方的叔叔是县里的书记,他到这边来做生意来着。
 
    好么,有钱有权,又是打小在浦海就认识的,也算是青梅竹马,听上去很美。可是姑姑们又替小妹找了这么个婆家高兴,又是心酸——小妹嫁这么远,以后姐妹们之间就疏远了,想走个亲戚也不行啊!
 
    这等大事,自然是家里人都要到场的。姑姑们提前几天就过来帮忙收拾,八月十五一大早又全家到了齐全。杀鸡宰鹅,人声鼎沸的好不热闹。大伯那边自然也早早的到了,除了老爸在学校没回来,这就算是到齐了,只等小妹的对象上门。
 
    周品正把自己拾掇得容光焕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头发亮得苍蝇都站不住。礼品也早就问过了本地的阿姨,按当地的习俗准备好搬到车上去了。可还是没有出门,一会儿衣服皱了,一会儿又怕忘了东西,屋里屋外的团团转。
 
    周书记坐在沙发上,一杯茶都见底了这蠢侄子还被倒腾明白,忍不住说,“你能不能有点出息?又不是第一次上门,有什么好紧张的?再拖下去太晚了,人家脸上可不好看。”
 
    可不是!大清早忙到现在,都快九点了,去韩家冲还有那么远的路。周品正立刻不折腾了,火急火燎地拉着叔叔快点上车。天本来就有点热,这下急得满头是汗。
 
    周书记心累啊!自己女儿的婚事都不用他操心,反而是侄子这档子子事,前面不知道在自己耳边唠叨了多少次了,就怕他到时候去杨家不够低调,不够亲民。他是那样的人嘛?唯一的侄子,周家唯一的男丁,他能不上心吗?
 
    不提那边不省心的嫂子。天生叛逆不着调的侄子能够找到杨小贝那么优秀的姑娘,周书记是打心底同意的。人长得漂亮,聪明有本事,善良觉悟高,关键还能管的住这头犟驴,叫他往东不敢往西,这样的姑娘能够答应嫁到周家,那是祖上烧高香了。
 
    嫂子那边不同意,还写信给自己要阻拦。哼!头发长见识短,人家这边穷,就不能出好笋了?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视,周书记最看不惯了!再说了,你倒是管得住你儿子啊?
 
    人家年轻人情义相投,侄子又拍着胸脯说能够搞定老娘,他也就欣然同意做这个媒人。他当然相信侄子能够搞定嫂子,从小到大哪会不是他说了算的?在儿子面前,老嫂子也就是嘴巴厉害而已。只是正如他和小贝说的那样,主要的矛盾到时候就在婆媳之间了哦!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年轻人,迎难而上吧!周书记寻思的功夫,这就到了!三十多里山路硬是被周品正半个小时就开到了,哎哟他这把老骨头……差点没被甩出去!
 
    尽管受了如此粗暴的对待,可是周书记还是打起精神,今天他既是媒人又是男方家长,任务很重啊!
 
    一开始的时候,杨家人还有点小紧张。按道理男方上门提亲,那姿态是很低的,所以叫“求娶”。可是人家是大领导,这中间的尺寸把握……
 
    周书记个头不高,一米七五的样子,穿着灰色的中山装,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当官久了,总有那么一股“官气”。今天又没有长袖善舞的媒婆在中间和谐气氛,场面有一点小尴尬。
 
    接到侄子的瞪眼抗议,周书记意识到自己有点镇场子了?他也很委屈啊,本身已经习惯了这样子的,你想要我怎样?彩衣娱亲?
 
    还是杨小贝看不过去,站出来落落大方地打招呼,“周叔叔,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爹!”“这是大哥,二哥……”把家里人都介绍了一下。这下气氛才活络起来。要说找话题,对周书记不是难事。杨老汉也不是个撑不起场面的,很快就聊得热闹了。
 
    周品正被姑姐们围着问东问西,连家里有几个洗脚盆都交代出来的时候,杨老汉和周书记两个也找到了话题。这不,聊聊三农问题,不是很好嘛!
 
    杨老汉文化不高,并不意味着他见识不高。相反,他的一些观点倒给了周书记不一样的感受。他也是搞农业技术出身的,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书生,两人聊得倒也投机。大伯、二伯等也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周书记暗暗称奇,果然是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么好的子女啊!
 
    孩子们的事情,自然是不得不提的。聊了一阵,周书记诚恳地说,“杨老哥!我老周拍着胸脯说,阿正这孩子聪明能干,也心疼人,将来肯定不会辜负你家小贝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