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元庆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吩咐道:“不错,传令下去把那两车绸帛摆在谷口,让他们看个够!”
山谷边缘地区早就有很多小勃律的百姓跃跃欲试了,他们看到成批的牛羊肉和锦衣玉帛被摆在了山谷外围,动心了,大臣们也心痒不已,没多久出谷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所有的大臣们都出来了。席元庆给他们来了个瓮中捉鳖,千算万算,下手还是早了一点,小勃律的大臣都抓了起来,国王与吐蕃公主却逃入石窟中。
“我们唐军是个仁义之师,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也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所有主张依附吐蕃之人,我希望你们能主动站出来,我给你们个宽大处理,要是被我查出来,就没你们什么好果子吃了。”
大臣们都心怀侥幸心里,没人肯主动站出来。
对付这群大臣,高仙芝也是有办法的,他手里有份名单,一份线人提供的依附吐蕃的大臣名单,当着所有百姓和大臣们的面,他拿出名单念了十多个名字淡淡的说道:“名单里的人数不少,暂时先把这几名顽固分子处理了,剩下的,看你们的表现了。”
十几名小勃律的重臣被斩首之后,在场所有大臣和百姓彻底臣服在了高仙芝的威压之下。
重臣被斩首的消息传到了石窟中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的耳朵里,这让他们胆战心惊,可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吐蕃援军能及时赶到,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可惜的是高仙芝没给他们机会,当天他就命人快马加鞭赶到距离阿弩越城六十里的地方,砍断了吐蕃通往小勃律国的藤桥。藤桥是吐蕃通往小勃律国唯一通道,吐蕃援军赶到的时候,正好看到藤桥在他们眼前一闪而过落入悬崖底部。
这座藤桥是在天堑上架起的一座桥梁,修建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需要两边人员的配合,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才修成,没了这座桥,吐蕃援军只能望洋兴叹了。
在高仙芝运作下,小勃律王很快得知吐蕃军救援无望,小国的君主就像是墙头的小草,有韧性也非常会审时度势,知道自己没有后援之后,小勃律王马上带着吐蕃公主走出了石窟,向高仙芝进献了降书。
八月高仙芝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之后,就宣布撤军,九月返回到了连云堡,三路军马汇集之后返回了唐朝边境。
九月底高仙芝率军到达播密川的时候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迫不及待的的想跟皇上分享,他未跟安西都督夫蒙灵商量,就派人快马加鞭把这个胜利的消息传递去了京城.
☆、第七百四十四章高仙芝晋级
一 高仙芝的手下不只有他的心腹大将,还有安西都督夫蒙灵的耳目。京城报捷的人刚走不久,夫蒙灵就知道了高仙芝的行为。
越级上报一直都是为官大忌,高仙芝得意忘形,不经蒙灵的许可就擅自派人向皇上报捷,这简直就是没把他安西节度使夫蒙灵看在眼里嘛。
高仙芝妄自尊大,目无长官的做法,让夫蒙灵心里非常不爽。等高仙芝率军押着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返回白马河西的时候,安西节度使夫蒙灵不仅没率众出来迎接高仙芝等人,还把他叫到了官邸之中大骂不已:“你这个吃狗粪的高丽奴!你的官是谁给你的,竟敢不等候我来处理,擅自向皇上报捷!高丽奴!你的罪该杀,只是因为你新立了战功,所以我暂时不忍心杀你罢了!------”
夫蒙灵骂得非常难听,官大一级压死人,高仙芝除了讪笑,不敢有任何的分辨。
高仙芝的功劳很大,杀他,夫蒙灵是不敢的,可给他点苦头吃,夫蒙灵还是能做到的。
一个越级上报的大帽子扣下来,高仙芝吃了一百杀威棒。每天一个借口,每天一顿好打,看得高仙芝的亲信部下愤恨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高将军,我们反上京城去告御状吧。”有人提议道。
告御状的事情,高仙芝还真仔细想过,分析利弊之后他没敢行动,此时听了这话,他心里一喜,有所暗示的说道:“御状我不能亲自去告,告赢了也会前途尽失------”
“你不去告,我们帮你告,我就不信天下还没有说理的地方了。”边令诚说道。
“你们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不过不要让我知道,我知道了肯定不会让你们这么鲁莽行事的。”说完高仙芝抬腿走出了军帐。
“告还是不告?”帐内的将士们都把目光投向了边令诚。
边令诚略微想了一下之后说道:“告,我来写密信,你们不要参与了。”
众将士知道密信要是送不到唐玄宗手上的话,告密的后果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他们齐声说道:“边将军,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兄弟吗?”
边令诚面色沉重的说道:“兄弟们的心意我领了,可这事真不可以义气用事。”
“边将军你写了密奏,让我们在下面签个名吧,这也是我们对高将军的一份心意。”席元庆上前说道。
密奏写的时候斟酌再斟酌,传递的时候也是慎之又慎,几经周折躲开了很多有心的眼线才到达了高力士的手里。高力士看到密奏,不敢有丝毫的延误,迅速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手上。
派高仙芝去攻打小勃律国,是高力士向唐玄宗提议的,边关大捷,高力士的脸上也有光,所以他的心是偏向高仙芝的。
他看着唐玄宗李隆基的脸色,试探着说道:“皇上,奴才以为高仙芝孤军深入敌后,不顾个人安危,一举消灭了勃律国,俘虏了勃律国国王和吐蕃公主,打击了吐蕃的嚣张气焰,扬我大唐国威,长了我大唐的志气,提高了我大唐国在西域的威望,这样的人应该重用,是不是由他取代……”
“这事容朕再想想。”唐玄宗李隆基没有马上表态,这让高力士心里有点着急,他对着杨玉环做了个暗示。
女人天生就崇拜英雄,知道了高仙芝的事情之后,杨玉环的心里也生出了相帮之心,接到高力士的暗示之后,她毫不犹豫的帮腔道:“皇上,臣妾虽然头发长见识短,但看到高将军为国立了这么大的奇功,不仅没得到任何犒赏反而遭到排挤压制,这让我都跟着伤心,这事要是不处理好,不帮高将军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后谁还会这么出生入死,血战沙场呢?谁还愿意去为皇上开疆拓土呢?”
杨玉环的话说得很在理,这也是唐玄宗李隆基所担心的问题。
唐玄宗静静的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抬头对高力士说道:“力士,你帮我拟旨吧。”
当天圣旨传达出了京城:立即免去夫蒙灵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速速回朝听候任用;任命高仙芝为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安西四镇节度使。
安西一战的胜利为连日阴沉的朝廷带来了一丝喜庆。唐玄宗和杨玉环在华清池大宴群臣。
唐玄宗过了五十之后更加注重享受了,只要没人过来向他汇报,他也不去询问任何不快的事情。嬉戏一冬之后,转眼春天来了。唐玄宗觉得自己是神灵庇佑之人,应该把自己的福祉回馈些给黎民百姓。他想到了大赦天下。
“今年天下太平,国库充盈,黎民百姓也都安居乐业,朕决定免税一年,各位大臣有什么意见吗?”
“臣等也想沾沾皇上的喜气-----”看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心情不错,有机灵李林甫趁势说道。
人老了就爱个热闹,唐玄宗没觉得李林甫说得有什么不对,反而笑嘻嘻的问道:“你想要什么?加官进爵?”
李林甫笑道:“臣等加官进爵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情,只是臣想着皇上的尊号是否该加了?”
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的称号有四种:尊号(徽号)、谥号、庙号、年号。根据司马光《司马文正集》二十六《请不受尊号札子》记载,从唐代起,皇帝有尊号,也就是在帝、后称号之上再加称号。尊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皇帝的尊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帝。这里就是说武则天曾经给自己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帝。
加尊号的问题,唐玄宗李隆基也早有考量,还跟杨玉环商量过这事。此时李隆基一提出,他顺势说道:“朕的尊号问题,右相你跟群臣商量一下帮朕操办好了,朕有喜事也绝不会少了你们的。”
“臣遵旨。”李林甫恭敬的回答道。
听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话,群臣们面露喜色。
尊号还没商定,高力士的加官进爵的圣旨先下来了。
辛丑年四月,左监门大将军、知内侍省事高力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高力士跟随着唐玄宗李隆基鞍前马后多年,朝廷内外都敬畏着他。
☆、第七百四十五章高力士办斋会
一 “恭喜高大哥,贺喜高大哥。”
加封的圣旨一下,太子李享就登门贺喜了。
高力士慌忙恭敬的行了个礼道:“太子折煞老奴了,你这么叫老奴,老奴承受不起啊。”
太子不是第一次管高力士称呼兄长了,他在唐玄宗李隆基的面前也这么称呼过,李隆基是默许了的,这让太子试探出了高力士在父皇心里的重量,此后竭尽巴结,这让高力士诚惶诚恐。
太子李享来了没多久,诸王公主们也络绎不绝的到了。唐玄宗的兄弟子女多,一个院子没容下,下人们过来请示道:“老爷,厅堂里坐满了,外面还有陆续过来贺喜之人,我们该怎么办?”
高力士沉吟了一下说道:“在街上摆流水宴,招待平民百姓,城里各大酒楼包下招待文武百官好了。”
“高翁,我们就留在家里热闹热闹算了。”宣王过来说道。
“高爷要是地方不够,我带着兄弟姐妹去我驸马府里招待好了。”长宁公主的驸马凑过来说道。
“家里有点逼仄,让你们见笑了。”高力士谦逊的说道。
这话正巧被刚进门的李林甫听去了,他笑道:“高翁的府里要算小的话,我们那些宅子岂不是鸡笼了?”
高力士的宅子真不小,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可架不住来的人多啊,整个京城里大小官员都在同一天过来凑热闹,这能不让人头疼吗。
“高翁,我给你出个主意,保证让这事立马解决。”玉真公主李持盈笑着说道。
“愿闻其详-----”
“西京宝寿寺刚刚建成,高翁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去那里办个斋会,这样既解决了你的问题,又替佛家积善行德了。”玉真公主说道。
高力士家财万贯,不缺群臣们那点贺礼,听了玉真公主的建议之后,他当即决定,立刻去宝寿寺为皇上祈福,所有来高宅拜访的官员一律在宝寿寺招待。
“老爷,那流水宴的事情------”下人恭谨的问了一声。
“你家老爷还差这点小钱,流水三天,全城百姓随便来吃。”高力士心情好,哈哈大笑着把下人打发出去了。
高力士等人到达西京宝寿寺的时候,正赶上寺钟铸成。
“高将军是个有福之人啊。”宝寿寺主持恭维道。
接着他又说道:“这第一声钟就交给高将军来敲吧。”
去寺庙里敲钟是有讲究的,击钟一次,施钱一百缗。一缗钱就是一贯钱,值银子一两。
高力士心里高兴,接过钟锤接连敲击了三十余下。这可乐坏了寺里的执事。
前来捧场的文武百官见此,也紧随其后,没人敢超过高将军,可也没人敢敲得太少,一般都敲击二十余下,最少的也没有少于十下的。
方丈衷心的感谢高力士道:“高将军,今天真是借了你的光,让我们开寺就接了这么大个红包。”
“同喜,同喜------”高力士恭谨的回答道。
高力士虽然位高权重,为人却没有丝毫的骄横之相,对人性情温和谨慎,少有过错,善于观察时势行事,不敢骄横,所以玄宗始终信任他,士大夫们也不嫉恨他。
高力士在宝寿寺举办斋会为自己祈福这事,没多久就被有心人传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耳朵里。
“爱妃,咱们也去瞧个热闹吧?”唐玄宗有点心热了。
西京的宝寿寺因为高力士在那里举办斋会热闹非常,京城的百姓也赶过来逛庙会一般来瞧热闹。
商人的嗅觉是灵敏的,捏泥人的,卖糖瓜的,摆摊的,算卦的,大家齐聚宝寿寺。
微服私访的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兴致勃勃的逛起街来。
“这都是托了高将军的福啊。”路上有人说道。
“应该是托皇上的福,没有皇上的加封,高将军就是想办这个斋会也没这个理由不是?”旁边有人纠正道。
听了这话,杨玉环打趣道:“三郎,我也想沾沾你的福气呢”
李隆基笑道:“你想沾,随时可以沾。”
说完他朝杨玉环靠了靠,故意在她身上蹭了两下。
“三郎好赖皮。”杨玉环拍了李隆基一下,迅速跑开了。一路追逐,一路嬉闹,两人来到了斋会现场。
“三郎我们要进去吗?”杨玉环问道。
唐玄宗李隆基摇了摇头道:“不进,咱们在外面玩会儿,这里多热闹啊,进去还要端着架子太累。”
此话甚合杨玉环之意。两人在寺院周围转了几圈,赏花,赏景,赏太阳之后回了宫里。
热闹平静之后是孤寂。大家都去斋会现场了,宫廷里难得的清冷,唐玄宗李隆基感叹道:“爱妃,朕的年纪大了,总想着临死之前把你们的事情安排好了,真怕我死之后你们受屈啊。”
杨玉环知道自己的结局,她黯然说道:“我比你死得早,你不用安排我的事情。”
“胡说,小小年纪说什么死啊,生啊的。”李隆基呵斥道。
杨玉环翻了翻白眼说道:“就你说得,我就说不得?”
“我那是真情流露,你这是胡言乱语。”李隆基说道。
“很多时候,我也希望这不是真的------”杨玉环说着说着眼泪落了下来,泣不成声了。
唐玄宗李隆基慌忙给杨玉环擦了擦眼泪,哄道:“都是我不好,惹爱妃伤心了,我们都长命百岁,不说这让人伤感的话了好不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