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她想起前世的事,都要想到陆瑛,因为许多朝堂上的事,大多数都是陆瑛告诉她的。
荣国公夫人道:“有时候这也是运气,谁遇见谁,谁嫁给谁,都是运气,我觉得我是个运气很好的人。”她低下头仔仔细细地缝着袜子,眉眼垂下来的时候是那么的温柔。
……
荣国公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床边有个人坐在那里。
屋子里有些暗,他看得不是那么清楚,但是他判断出那个人不是韩璋。
“国公爷是我。”裴杞堂的声音传来。
荣国公已经有所预料,听说裴杞堂的事时,他就觉得发生在裴四公子身上的一切都透着蹊跷。这样聪明的嫡子不该被轻易的放弃,这不是世家的做法,每个子嗣对于世家来说都很珍贵,尤其是这样才智出挑的子弟,就算做出些出格的事又怎么样,朝堂上的勋贵重臣,谁手上又干净过。
所以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国公爷,您还记得庆王吗?”
荣国公陡然睁大了眼睛。
裴杞堂低下头来在荣国公耳边低语。
荣国公脸上渐渐露出笑容来,原来是这样,竟然会是这种结果,皇上没有想到,太子没有想到。
会有那么一天,他们尚在酣睡的时候,一个人出现在他们面前,伸手向他们要这笔血债。
“这我就放心了,”荣国公喃喃地道,“我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担忧。”
这样已经很好了。
临死之前得知这些事,上天已经待他很好。
他满足了,一滴眼泪顺着荣国公眼角滚落。
二弟,你要好好活着,替父亲,替我,好好活着。
……
“外面是什么声音?”芸娘隐隐约约听到哭声传来。
那是哭声。
“是荣国公没了,”送饭的管事妈妈冷淡地道,“这也是您最后一次端韩家的饭,两家长辈已经商议好,您可以和离回赵家了。”
和离?不是休妻?
“娘子,”管事妈妈道,“大夫人让我跟您说,是将军让族中长辈放了您一马,只因为您现在还是韩家的媳妇,赵家收了和离书以后……您可就不是韩家人了,将军和韩家人不会再护着你,是死是活就要看赵家和您自己的了。”
芸娘有种想笑的冲动,“陷害我,逼着我和离,现在还想让我对韩家感恩戴德不成?”
管事妈妈静静地道:“那就是您自己的事了。”
从此之后赵芸娘和韩家再无关系,无论她怎么想,做出什么事,都是她自己的事。
“一会儿,赵家人就会来接娘子。”
管事妈妈说完话转身出了门。
芸娘不知道等了多久,总算有人进了屋。
“姑奶奶?”那人喊了一声。
芸娘抬起眼睛,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她的娘家人来了,她不用在这里受苦,她就要出去了。
“我……我在这里……”
婆子见到芸娘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又看了看屋子里的幔帐,脸上顿时露出不快的神情,“姑奶奶好福气,在这里没受到委屈。”
她这样还不算受委屈?
芸娘心里不快,却也顾不得这些,“我哥哥呢?来了没有?”
大老爷回家去了,让奴婢们将您送去太原。
赵氏宗祠在太原。这是要她去族里吗?
婆子皱起眉头,冷冷地道:“姑奶奶还是别磨蹭了,天就要黑了,我们还要赶路,夜里若是找不到宿头,姑奶奶别怨我们。”
“她是谁?”芸娘看向身边的丫鬟,“我要见哥哥,我要和哥哥说话。”
外面却又传来婆子的声音,“原以为她是个有脸皮的,自己想办法寻了死,也免得我们跑这一趟……哪知她这般不知羞耻,哎呦……去太原这一路可真是苦差事……”
“别说屋子里还有幔帐,就算用裤带也将自己吊死了……她是不想死,还想做使唤人的妇人呢!”
两个人说着笑起来。
“换做我,闹出这种丑事来,撒泡尿也将自己沁死了。”
芸娘的脸顿时涨得红起来,瞪圆了眼睛,“你们怎么敢这样说话……”
……………………………………………………
过年啊,就是四处吃饭,所以更新时间就不能保证。
但是绝对会有更新。
今天
第一章奉上。
晚上出
第二章。
感谢大家的月票,最后两天了,月票不投掉就浪费了,就投给教主吧~
第二百四十一章 瘟疫
婆子听到芸娘的声音立即笑起来,“原来姑奶奶听到了啊,那就别让我们再费口舌了,回到族里也没有你的好处,族里的女眷可是要做活计贴补家用的,这辈子的辛劳您肯定受不住。”
“到那时您再想着寻死,名声也没了,苦也受了,太不划算。”
芸娘火冒三丈,上前一步推开门就要去教训那婆子,两个婆子却撸起袖子满脸凶狠,“姑奶奶要做什么?”
芸娘被那狰狞的目光吓得步步后退。
“这是在做什么?”
一个高大的身影罩过来,两个婆子顿时吓了一跳。
芸娘认识这个熟悉的声音。
是韩璋。
穿着一身孝服的韩璋站在不远处,神色严肃不怒自威。
两个婆子立即换成了副谄媚的笑脸,“将军,奴婢们是来接姑奶奶回去的。”
韩璋的目光落在芸娘身上,然后淡然地挪开,“在别的地方我管不着,韩家不是你们为所欲为的地方。”
婆子立即弯腰赔小心,“将军,是奴婢们的错,奴婢们这就接了姑奶奶出府去。”
韩璋不再说话,转身走开了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了,婆子们才又重新挺直脊背,用阴阳怪气的声音道:“姑奶奶,别看了,韩将军现在可与您没关系了。”
芸娘这才回过神,原来她一直在盯着韩璋看。
“走吧,您还舍不得不成?”
舍不得。
她竟然从心里舍不得离开这个家。
……
“死了吗?”太子脸上露出笑容,“真的就死了?”没想到他刚刚带兵离开京城,就收到荣国公病逝的消息。
太好了,终于死了。
便宜荣国公了,一直在给太后做狗的东西,应该死的更悲惨些,怎么这样顺顺利利就咽了气。
太子看向幕僚江涂先生,“李常显那边有没有消息传出来?”
“有,”江涂先生笑着道,“我这次去西夏看到了李常显,他特意跟我说,绝不会让东平长公主回到大齐,您就放心好了。”
太子皱起眉头,“本宫不能凭他一张嘴随便说说就相信了。”
江涂先生道:“太子爷放心,李常显说等您到了代州就会听到东平长公主死了的消息。”
东平死了,顾家的差事就等于办砸了,太后是白白促成了他的好事,结果什么都没剩下。
太子道,“还有顾家那些人,让李常显立即办妥当,本宫可是让他白白得了一个银州。”
江涂先生点点头,“李常显答应会写封密信送去京城顾家,朝廷查到了这封信函,一定会怀疑顾家和西夏早有串通。”
太子舒展袖子,“看还有谁敢与本宫作对。”
“太子,”下属过来禀告,“西夏那边传来消息,说……在夏州发现了瘟疫,朝廷已经让去往西夏运送药材的太医和郎中到夏州平瘟疫。”
太子诧异,瘟疫怎么会来的这么快,还好他的目的地不是夏州,这瘟疫跟他没有半点的关系。
太子道:“让厨娘每日都用从京城带来的水给本宫做饭食,本宫在西北风吹日晒已经够辛苦,若是再染上疾症,你们一个个就别想回到京城,本宫上书一封,将你们全都留在边关。”
下属急忙应承。
……
西夏,西平府。
大夏王得意洋洋地看着手中的国书。
大齐就这样送了金银、佛经、医书、药材来求和。
真是可笑。
如果这是平昭皇帝李常哲可能会感激涕零地按照约定与大齐秋毫不犯,可他是骁勇善战的李常显与他那懦弱的堂兄完全不同。
等到东西送到西夏,那个蠢太子将大齐的军队带入西京,他就会杀了平昭皇后(东平长公主),长驱直下夺取银州和夏州。
武将指着舆图,“只要淮南王带兵离开,哪里驻守的军队就会不堪一击,而且……驻军听说了议和之事,守城的将士都已经松懈了下来。”
“这些日子,大齐从回鹘买来了不少的美人,本来是要孝敬大齐太子的,谁知道美人从回鹘到了边疆,就让边疆将领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李常显来了精神,“还有这种事?不是说淮南王是大齐太后的人,他怎么会去孝敬大齐的太子……”
“不是他,”武将道,“是从京中来了几个世家子弟。”说着看向刚从大齐回来的使臣。
使臣立即道:“那位小爷来头不小,是大齐皇帝身边重臣之子,颇得大齐皇帝喜欢,带了五百兵马来到西北,淮南王也只能将他奉为上宾,任他为所欲为。”
“他向淮南王请求驻扎在盐州,又嫌弃边疆太过贫瘠,竟然大张旗鼓地让人买起了宅院,光是厨子就带了七八个,后院的丫鬟婆子一大把,每日都在宅院中宴请宾客。仗着自己手下有兵马,就不理会淮南王,不过来了七八天,淮南王就已经上了参他的奏本。”
李常显哈哈大笑,“真是天助大夏,”说着眼睛闪闪发光,“朕要用他们的血来祭我们的战旗。”
“陛下,”官员进了大殿禀告,“大齐送来的草药只到了一部分,剩下的都送往夏州了。”
李常显立即皱起眉头,他们还需要这些草药来对付军中的瘟疫,“到底是怎么回事?”
官员道:“夏州……夏州……先起瘟疫了,大齐的医官和郎中都去平瘟疫了。”
他们原定要取夏州、银州。
沿着银州前往绥德,迎战绥德军队,只要攻破了绥德的守军就可以在那里会和金国的军队,一起直取宜州。
“这瘟疫来势汹汹,听说已经封城了。”
大齐只有要应对严重瘟疫的时候,才会封城。
李常显刚要说话,外面的官员又来禀告,“平昭皇后来了。”
“不见,”李常显不耐烦地挥挥手,“能让她出来走动已是朕的恩德,她竟然还要见朕……让她回去吧!”
“平昭皇后说,”官员战战兢兢地开口,“那瘟疫不日就会蔓延到银州,然后是我们的安庆,如果皇上再不着手处置,恐怕就会引起民乱,到时候西平府也要被连累。”
李常显心中一沉,他事先让人运了军粮存放在安庆。
如果安庆出了事,那么所有计划都会被打乱。
“让她进来,”李常显道,“朕要听听,她到底要怎么做?”
官员上前打帘,一袭粉红色衣裙的平昭皇后(东平长公主)走了进来,跟在她身边的是一个面容极其丑陋的中年男子。
“胡先生,”旁边的使臣先惊呼出声,“陛下,这就是微臣说过的胡先生。”
…………………………………………
赶上了,赶上了。
立即修改错别字。
第二百四十二章 尊严
西夏使臣从大齐回来之后,经常将胳膊撸起来给众人看,将他遇到了大齐的神医,治好了他的伤的事,说得绘声绘色。
李常显看了也觉得惊奇,他训练弩兵时,见过太多这样的伤,有的兵士受不了那种疼痛,不得不将整条臂膀砍下来。使臣从大齐回来之后,那只本来已经残废的手臂,竟然能够伸展自如。
这样的神医一定要被大夏所用。
李常显走下御座,看向东平,“你身边的这个胡神医能够帮忙治疗瘟疫?”
东平微微一笑,“陛下已经拿到了大齐送来的医书,可能看明白其中所写?”
虽然医书已经被通译成了西夏文,但是到了关键的地方总是读起来十分晦涩,让人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瘟疫竟然就分成了四十多种,而且每种瘟疫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病患的症状却差别细微,西夏的郎中看到医书也不敢随便用药,因为医书第一页就写得清清楚楚:差若毫厘,失之千里。
这样的医书在西夏御医手中,根本就没有用处。
“陛下,”女官上前禀告,“皇后娘娘吃了御医的药就开始呕吐不止,请陛下快去看看吧!”
大殿上顿时喧哗起来。
西夏御医面无血色跪在地上,“陛下,微臣都是按照大齐的药方用药,不知为何皇后娘娘的病反而重起来,是不是……是不是……”
是不是大齐的药方有问题。
胡仲骨听不懂西夏语,不过大小姐已经告诉他要如何应对西夏人,只要高傲地站在那里,不卑不亢,就足以让西夏人将他奉为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