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歧,你少血口喷人!”虞舫气了个半死,“就算我再怎么看不顺眼易先生藏头露尾,我也不会用这个名义举报他!那易先生成了奸细被抓,与我有什么好处?马上可就要选‘天子门生’了!”
“谁知道你什么心思!谁都知道你被易先生当众斥责策论不通,除了你,谁能还干这么恶心的事”
傅歧记得自己曾跟兄长说过他被虞舫围殴的事情,他也一直迷之自信觉得兄长对虞舫不客气是为了维护他。
如今见兄长为了此事惹了祸,差点被当做奸细抓去大狱,自然是怒不可遏。
孔笙等人见势不妙,赶紧上前拉住要动手的傅歧。
“你简直是胡搅蛮缠!我说了没有就是没有。”
虞舫不愿再和他争执下去,现在非常时期,他还要维持脸面。
“那你刚才为什么要拦着我带易先生走!”
傅歧喝问。
“易先生有嫌疑,你把他带走不就是坐实了吗?官府办案,我等身为会稽学馆的学子,应当协助而不是阻拦,我看你的所作所为才是恶心!”
虞舫气急败坏。
“傅歧!别胡闹了!”
马文才从后方赶来,一把抓住他后背的衣裳往后拉,在他耳边小声说:“你这是在给易先生惹麻烦,现在都得安静点!”
见傅歧被马文才压着拉走,孔笙等人才松了口气。
“傅歧,你要想谋个好出身,不如乖乖去上国子监!你兄长因国捐躯死了,你是有推恩名额的,何必在这里巴结一个毁了容又来历不明的先生?”
虞舫看了眼徐之敬和梁山伯,讽刺道,“跟一群庶人混在一起,不愧是将种出身的人家,实在是好家教。”
“虞舫!!!”
“虞舫,你也少说几句!”
其他士生听他说的刻薄,连忙阻止。
“我为何要少说几句?我……我??咦?”
虞舫张开嘴,狐疑地又开口:“我还怕他……这什么情况?”
除了他,其余众人也是满脸古怪。
原来待虞舫再开口时,声音居然变得不男不女,犹如阉人一般尖细。
虞舫之前听说过贺革院子里的那些传闻,顿时捂着喉咙,瞪着徐之敬,尖声尖气地骂:
“是你,是你干的对不对?!”
“我把话还给你。”
徐之敬撇撇嘴:“没有证据,不要血口喷人。”
虞舫又气又怕,看着徐之敬简直想要用眼神撕裂了他,可徐之敬是何人?任凭他瞪着,也只处变不惊。
傅歧听见虞舫声音变成这样,突然就不生气了,击掌大笑,马文才无法,只能在虞舫发作之前将他拉走了。
几人走到无人处站定,只听得之前一直沉默的梁山伯满脸沉重地开口。
“怕真不是虞舫举报的。”
他说。
“正如虞舫所言,他对天子门生势在必得,不会在这时候做出给自己抹上污点的事。”
“以他的个性,即便陷害易先生,恐怕多是借着家里权势散布些流言,又或者栽赃嫁祸私德有亏之类。”
徐之敬也表示赞同。
“那虞舫就是个外强中干的,不敢拉着世子做筏子下水害人。”
“我也觉得不是虞舫。”
祝英台刚刚解散完部曲回来,听他们如此分析,附和道:“易先生回国用的是魏国辛苦打通的通道,除了他以外,也至于姚华用过。可举报他的人却像是知道一般,从他的身份不明着手举报,偏偏易先生的路引和籍簿确实是伪造的,而且一路从北而至,连推脱都难推脱。虞舫要有这个本事,也就不会每次都被傅歧气个半死了。”
“祝英台,你这是什么意思,瞧不起我吗?”
“这不是重点!”
祝英台翻了个白眼,“重点是有人可能知道易先生是从北方回来的,又或者知道他的身份不简单,有利可图。”
“马文才,你怎么看?”
梁山伯问一直沉默不语的马文才:“今天这事,发生的太蹊跷了。”
“我觉得,举报易先生,只是一种试探。”
马文才面上有后悔之色。
“我们可能莽撞了。”
梁山伯一愣。
“你是说?”
“恐怕举报的人也并不能肯定易先生的身份,但如今我们和谢使君对他的维护,却很可能让隐藏的那人肯定了易先生的身份。”
马文才脸色有变。
“易先生有危险。”
“是一直监视我的人吗?”
梁山伯内疚道:“是不是监视我的人发现了易先生,才对他有所怀疑?”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马文才眼前闪过一个人的面孔,蹙眉道:“谢使君不会住在学馆里,最大的可能是住在太守府中,以他的身份来会稽,每日里必定应酬不绝,不可能一直保护易先生。”
他看向徐之敬。
“我们只是学生身份,不好和易先生同住,唯有徐兄能因调理易先生身体的名义天天守着他。现在只能靠徐兄的本事多多留意了。”
“我的药材快不够了。”
徐之敬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为难道:“没有药材,我的药粉也快用完了,没办法防身。”
“我的人多,我让人去给你买药材,你列方子。”
祝英台说着,“如果只是为了防身,我还能帮着提供一些方子,还有些简单的机关。”
傅歧听到兄弟有危险忧心忡忡,如今见马文才几人正在为傅异的安危筹划,感动的眼眶通红。
“我带来的家将,也可以暗地里在兄长住处附近巡视,总不能让他被歹人给害了。”
“说到歹人,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虽然我家派了不少部曲保护我,可最近……”
祝英台有些迟疑地挠了挠头。
“我总觉得我屋子里的东西被人动过了。”
第199章 以物易物
祝英台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人, 东西都是半夏帮着收拾的, 原本东西被人动过了她也很难察觉。
但有些她自己的小玩意儿,却是不假手于人。
她知道自己的专长在哪里,也知道自己所记住的知识可能是古人几百年、上千年经验积累下来才能得到的成果, 更知道如果自己不时时复习这些东西,很快就会像现代那些成年人一样, 在日月的变迁中将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忘得干干净净。
所以只要一有时间, 她就会在自己装订起来的本子上复习那些化合价、那些化学反应,那些数学公式和物理学定律, 于是厚厚的几叠“手账”里密密麻麻的记满了这个时代什么人都看不懂的东西,犹如天书一般。
有时候她也会用拼音记一些自己记得的历史事件,譬如说遇见了郦道元, 郦道元做过;遇见萧统的令使,有可能去编修《文选》等等。
手账本都是她自己做的, 按了后世的样子做了封皮和扣子, 她留了心眼, 在封皮之间放了几张细小的纸条,被拆开后落入本子里就变得极为显眼。
除此之外, 祝英台有时候能在半夜里听到外面有人轻声细语的讨论什么, 可第二天问自己家的部曲,都说没有人半夜来过。
要么是部曲们说谎,要么是见鬼了,要么就是有高手晚上肆意出入。
也亏得祝英台不是个敏感的性格,否则换了个胆小的, 吓也吓死了。
“你就住我们隔壁,要是有人半夜爬墙,我们一定会察觉的。”傅歧十分肯定父亲派来保护兄长的家将都是高手。
“见鬼也不可能,我都住了几年了!”
“难道是你的部曲说谎了?”
马文才想起祝家庄的深不可测,有些不想让祝英台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是家贼难防,伯父和伯母也不会让他们保护你,也许是有什么误会?”
“话虽这么说……”
祝英台叹了口气,“罢了,回头我把一些私人的东西放到你那里吧,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马文才无所谓地点点头。
“你们两个感情真好。”
站在一旁的傅歧突然摸了摸下巴。
“不如结拜成义兄弟算了。”
“哈?”
祝英台傻眼地看了看傅歧,又看了看梁山伯。
传说中结拜成兄弟的不是祝英台和梁山伯么?
这戏唱的是哪出啊?!
“你看梁山伯做什么?难道你还想梁山伯也和你们结拜?”
傅歧顺口说道:“你们士庶有分,义结金兰不了的。即使交换了名帖契书,其他人也不会认你们这义兄弟身份。”
祝英台又愣住。
如果说士庶不能结拜,那后世那么多结拜后“十八相送”的戏码是从哪儿来的?
难道说私下里结为兄弟,其他人并不知道,也不承认?
梁山伯原本就被祝英台看的心中古怪,傅歧如此一说,即使他性子宽宏,也觉得伤了脸面,叹道:
“诸位身份贵重,休要拿我开玩笑。”
“好了,不要说这些有的没的。”马文才有些不耐烦在这里感春悲秋,原本只有一个梁山伯,现在徐之敬也成了庶人,每每提到这个话题就十分敏感。
“大家都是生死之交,少了这套东西,难道就不能交心了不成?”
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将这个话题揭过不提。
等回到舍中,祝英台找了个别人没注意的时候,偷偷将自己那一叠记事本给抱了出来,塞给马文才,请他好生保管。
马文才当着祝英台的面翻了几页,见是满本子天书一样的蝌蚪文字,思忖着怕是术士记录丹方的秘密文字,这东西和他日后的生财之道息息相关,遂郑重其事地收藏了起来。
这边傅歧也担心自己兄弟的安危,将家中派来的好手分成了三班,每日里穿着常服在傅异的住处附近日夜巡视,务必保证没有闲杂人等窥探他兄长的住处,或是对他心生歹意。
徐之敬也担心梁山伯、祝英台这两个不会武的同伴安全,用剩下的材料做了两枚之前给傅歧的那种蜡丸,又以“为易先生调理身体”的名义,请祝英台的部曲在山下徐家医馆筹办了不少药材。
他甚至担心有刺客用蛇虫之类暗杀傅异,用雄黄粉将他的室内室外细细洒了一圈,又准备制几个防蛇虫的香囊,给他们随身佩戴。
傅歧那日无心所说之言似是刺激到了梁山伯,让他分外感觉到自己能力的单薄,就在所有人都关注着学监下来选拔“天子门生”之事时,他却积极跑动起自己的县令职缺之事。
想来就在这一两个月,他就能走马上任。
刹那间,似乎所有人都在忙碌,唯有马文才闲了下来。
只有和马文才同处一室的傅歧知道,每日夜里,马文才都不在屋中。
谢举自到了会稽学馆之后,便用学监的职责推掉了不少应酬,但每日依旧有不少士族听闻到他的名声前来拜访,致使太守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
他离京本就已经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有限的时间还要和傅异、贺革分析魏国的局势,实在不耐烦这些应酬,最后一半是为了保护傅异的安全,一半是为了躲避俗事,索性住在了会稽学馆。
易先生第二日在谢举门人的陪伴下去了趟太守府,回来后便闭门谢客,除了学生递一些策论之类进来批示,每日并不出去,只和谢举、贺革在屋内商议着什么。
乌衣巷的谢家家主住在会稽学馆的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三吴,那些之前没有将家中子弟送入会稽学馆的士族们简直悔断了肠子。
***
深夜。
“便是此玦。”
一身黑衣的马文才站在谢举身前,递出了崔廉托付给他的玉玦。
“你每夜在我住处外窥探,便是为了递交此物给我?”
谢举看着这个被谢家部曲扭送进来的少年,满脸吃惊。
“你就不怕我的门人把你当刺客给杀了?”
“学生不能在戒备森严之下悄然入内,但全身而退的本事还是有的。”
马文才并不担心自己会武的事实会让谢举觉得粗鄙,坦然道:“我师从豪侠裴罗睺。”
“你师从东海豪侠裴罗睺?”
这下,谢举更加吃惊了,一双细长的凤眼来回打量着马文才。
“你是马家独子,又志向仕途,为何要学这个?”
马文才自然不能说自己预见到未来会有战乱,只能苦着脸说:“祖父曾是东海太守,与裴公是朋友,所以……”
他话只说了一半,其余便让谢举自己猜测。
谢举对马文才的志向、来历并不感兴趣,即便傅异和贺革对马文才评价很高,但站在谢举的高度,见识过的“神童”和“天才”已经太多太多,别的不说,谢家子弟中便屡出天才。
在马文才没有显露出极强的能力之前,他也只是个“聪明的小辈”而已。
所以他并没有再多盘问马文才,而是接过那半块玉玦,仔细端详了起来。
“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他摩挲着半块玉珏上的花纹,半晌才道:“玉质如此细腻,雕饰如此精美柔美,这不是男人所用的玉玦,应当是女子拥有,而且出身必定极尊贵。”
谢举出身谢家这般钟鸣鼎食的簪缨之族,他若说这块玉玦不是男人用的,那就必定是如此。
谢举顿了顿,又说:“前朝为皇室制作玉器的匠作依然还在宫中,这样品质的玉玦必定是记录在册的,待我回到建康,查一查当年这枚玉玦赐予了何人。”
看出这玉玦是女子用的,他便没有了什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