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小酒师——蓝牛
时间:2018-01-21 17:26:56

 
 第十三章借钱
 
    梁氏看看窦传家,冷哼一声,“我闺女头上俩大包还没下去,喝了药也没管用,头疼头昏站不住了,我带她看郎中,顺便去我娘家借钱!”
 
    窦三郎已经出来去套牛车。
 
    一听四娘不好了,窦传家也着急了,“早上起来不是还没那么严重?”
 
    “那俩包你不是也摸了!”梁氏不再理他,包了饼子,给窦小郎拿着,背窦四娘出来。
 
    窦三郎套了牛车赶出来,铺上垫子,接着窦四娘放好,“爷爷,奶奶!我们就先去了!小姑和姑父就怠慢了,让我爹留家里招待你们。”说完作一揖,赶着牛车出门。
 
    门口的人让开道,还有人问,“四娘头上那砸的俩包啊?”怀疑是窦占奎打的,他骂人打娃儿,这个村里都知道些。
 
    梁氏阴着眼看了看窦二娘,“这就去看郎中呢!”没说是窦二娘敲的。
 
    窦二娘被她那一眼看的,脊背刺啦刺啦一阵阵的寒。
 
    窦传家看她没嚷骂出来,也松了口气,跟着送出来,“你们去行不行?要不先去看郎中,去岳父那,等回来我一块去!”他要不去也不太好。
 
    窦清幽也知道要去梁家拿钱,还一口气拿那么多,窦传家要不去不太好。可他这样的爹,让她替窦四娘心寒失望,不想顾及他。
 
    窦三郎犹豫了下,“能行的!我跟着看着!”
 
    窦传家看梁氏娘仨都不理他,窦清幽扭着头直接看也不看他,一阵失落,跟着去的话到嘴边,就说不出来了。
 
    窦三郎赶着牛车就朝梁家沟去。
 
    梁氏那一番话说完,还带着受伤的窦清幽去看郎中了,窦翠玲和刁氏再好的嘴和心机,这会也说不出旁的话了。
 
    本来打窦二娘,就是为了打给梁氏和窦传家看的,结果还被她堵住了话,反倒是她们不对。
 
    窦传家看着一个两个都哭的两眼红肿的,担忧的看了眼走远的梁氏和窦清幽娘几个,叹口气,“秀芬已经做好饭了,弄点菜先吃饭吧!”
 
    窦翠玲也不好说走,她还要问清楚到底咋回事儿,还要跟爹娘商量,而且四娘那个丫头片子好像变了一样。梁氏也变的嘴更利索更会说话了。擦擦眼泪,“我去做菜。”
 
    看热闹的村人也就都散了。
 
    这边吃了饭商量咋办,梁氏几个也啃了高粱面饼子,赶到了梁家沟。
 
    梁贵这边商量完,也已经决定,借五两银子给老窦家还债,窦传家要是再佃两亩地种棉花,他们帮着找棉花苗,帮着种。大房的小儿子二郎要说媒定亲,二房的大闺女凤娘出嫁,也要备嫁妆。拿出五两银子,那窦翠玲家再拿五两,凑个十两再还上。
 
    正说着要去清水湾,看到梁氏娘几个来了,大嫂马氏眼神顿时闪了闪,笑着迎上来,“正说着要去呢,你们这就来了!”
 
    “我们先不下去,先找郎中给四娘瞧瞧再回来。”梁氏答话。
 
    樊氏过来一听外孙女不好了,连忙过来,“咋回事儿?是脑袋疼了?”
 
    “俩包一点没消呢!”梁氏脸色不好回她。
 
    不大会,二嫂黄氏和三房的弟媳妇儿赵氏都过来关心窦四娘。
 
    窦四娘摇摇头,只说头有些昏。
 
    一行人赶紧就去了郎中家里。
 
    梁家沟的郎中很善于扎针,有些外村的人都跑到这请他看诊。先给窦清幽把了脉,就开了几味药让去煎,“这女娃儿在发烧。”
 
    刚三月,河水还凉的很,昨儿个虽然喝了药,还是没挡住起烧了。
 
    马氏拿着药就先回去,“我先把药给四娘煎上去。”
 
    郎中又摸了摸窦清幽头顶的俩包,皱了皱眉,拿了银针给她扎针,“先扎个几针,好的就快了。要是淤血堵滞,在个脑子就坏事儿了。”
 
    梁氏和樊氏几个吓了一跳,连忙让他给窦清幽扎针。梁氏还恨怒的咬牙,“那个小贱人!分明是想害死四娘!”
 
    “人没事儿是最要紧的!”樊氏看她一眼,让她就少说两句。她也是觉的闺女嘴不讨喜,好说嘴,话又狠。
 
    窦清幽扎过针,一行人又回到梁贵家里。
 
    院子比老窦家大了一半,没有分厢房,而是上房和东西跨院。
 
    梁贵和樊氏老两口和梁大智马氏都住在上房里。
 
    二房住在东跨院,三房和大房的长子分住在西跨院。
 
    家里分的很清楚,也很是规整。
 
    马氏已经煎上药,“我让当家的去割点肉,抽着了再买条鱼,今儿个给四娘补一补。”
 
    樊氏点头应声,又说道,“四娘这几天要扎针,就住下了,好好补一补。”
 
    那边的黄氏一听窦四娘又住下,还要给她补一补,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马氏笑着应道,“四娘这次可受了大惊吓,我正要说让四娘在这住几天呢!家里这次攒的鸡蛋就不卖了,正好给四娘吃了!”
 
    梁贵和樊氏脸色都露出满意之色。大儿媳妇贤惠懂事,做大嫂的就得这样,长房才能撑起家里。
 
    都进了堂屋坐着,樊氏问过娘几个只啃了高粱面饼子,喊黄氏去做饭,今儿个轮到二房的做饭。
 
    黄氏还想听听咋回事儿,反正她有俩闺女使唤,就让凤娘和玉娘姐妹去弄点饭,她待在堂屋里听着。
 
    梁氏把窦翠玲和赵成志过来的事说了,一屋子人都皱起眉。
 
    黄氏拉着脸,“赵家真要那么穷,那窦家也不会把闺女嫁过去了!连五两银子都不出,真不是东西!打坏人家玉佩的二娘可是从她窦翠玲肚子里爬出来的!”
 
    梁氏也觉的这话对,窦翠玲那个贱人拿完都应该。不过现在说那些也没用了,“他们不肯出银子,可这个债总是得还的。总不能三年后,让那杜家把我家四娘抢走!”她理解的是,三年后还不账,窦四娘就卖去杜家了。
 
    梁贵皱着眉蹲在屋门口,没有说话。
 
    张口借一二十两银子的话,梁氏看着他这样,有些张不开嘴。凭啥窦翠玲那贱人不愿意拿银子,就得让她娘家来出银子!就算是借的,啥时候能还清!?
 
    窦清幽张了口,“姥爷!姥姥!我想借二十两银子,这个银子年底我就还。”
 
    她一张口就惊住了屋里的一众人,黄氏声音都尖起来了,“二十两?五两还不够,借二十两,上哪弄二十两银子借你们!?”
 
 第十四章商量
 
    一听借二十两银子,一向贤惠懂事的马氏也忍不住道,“二十两银子,实在是……怕是家里拿不出这么多。我家二郎说亲可以再拖一年,可凤娘今年出嫁,嫁妆可是一定要准备的。”
 
    梁贵手里有这个银子,一大家子,手里再没个几十两银子,那才真不好过了。只是家里人口多,往后会添的更多,所以梁贵和樊氏把持的都紧些,这一大家子才不至于吃空了。
 
    老窦家都能有二十两银子,梁家也拿得出来。窦清幽才开这个口,“姥爷!银子我不会白拿,年底还上会连利息一块。”
 
    “一家人说啥利息的!”樊氏嗔了她一眼,“只是,家里现在拿不出多的,等明年,明年家里不办事,就宽裕些了。今年让大舅他们也多佃两亩地种棉花,酒让你姥爷也多酿点。”
 
    “等家里的棉花种上,我娘他们就先去摆摊做个小本营生。我过来跟姥爷学酿酒。”窦清幽说出自己的打算。酿酒她会,可是她现在成了窦四娘,一个才九岁的小女娃儿,真要酿出酒来,就让人奇异,起疑了。她来学酿酒,不过是借梁贵的幌子。
 
    “你要学酿酒?”马氏有些想笑,她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娃儿,来学酿酒,这是准备在他们家长住了!?
 
    “你知道酒咋酿的吗?”黄氏也不喜欢她住到家里,仗着是小的,樊氏又只她一个外孙女,格外疼她,家里好吃的都给她。
 
    窦清幽扫了一眼,看着黄氏开始讲酒曲,“酒曲分为麦曲和米曲,米曲中有米粉制作的小曲,米饭蒸熟制成的红曲和米曲。麦曲有生麦曲和熟麦曲。加了中草药可以制成药曲,加了豌豆和绿豆可以制成豆曲。自家酿的洺流子酒,是熟麦曲加了小米,蒸熟霉变制成的蒸馏酒。”
 
    这些酒曲黄氏是不太懂的,梁贵做酒不让人碰。
 
    不过蹲在门口的梁贵听她讲的,扭过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她,“你咋知道这些酒曲的?”
 
    窦清幽抿嘴微笑,“姥爷之前说过,不过我先前没兴趣,也就没有在意。”
 
    梁贵的确说过,可家里的孙子孙女六七个,没一个像她没正经听讲过还这么清楚。
 
    “我还听人家说过,酒曲不光这些,有些树上结的穗子或者外面的霜粉,都是天然酒曲,可以酿制出口味独特的酒来。”窦清幽之所以炽手可热,就因为她自小学的是古法酿制,出的都是臻品。
 
    这个梁贵不精通,“你从哪听来的?”
 
    “我听人讲西域的葡萄酒,说是‘葡萄美酒夜光杯’,那葡萄酒就是用葡萄酿的酒。”窦四娘当然没有听过,所以她不动声色转移了话题。
 
    “呦!还别说,四娘还真懂一点。”马氏笑着夸赞,看着她的眼神不明。
 
    梁氏却也不稀奇,闺女喜欢来姥姥家走亲戚,就是听她爹说的记性好给记住了,“爹!你看四娘多跟你亲,你不知道啥时候说的啥酒曲的,她就全记住了。”
 
    “记得不错。”梁贵点头。
 
    窦清幽就又提了借钱的事,“……我保证年底还上。”这钱她自己要不多久也能还上,只是为了给梁氏撑面子,挽救梁氏的名声形象。如果梁氏名声好了,刁氏她们也自然就露出恶脸。
 
    梁贵沉默了。一下子拿二十两银子,等于掏家底了。
 
    黄氏连忙道,“二十两不是小数目,你们年底咋还啊?”口气里掩饰不住的不悦。
 
    马氏看向梁贵和樊氏,只要婆婆不狠劝,公公总得考虑家里的情况。一下子拿那么多银子出来,也要同他们都商量,不用她咋反对,起码老二家和老三家就不会同意。
 
    “连本带利还。”窦清幽直接道。
 
    黄氏被她噎了下,看向梁贵和樊氏,见梁贵犹豫,心下着急。
 
    梁贵问梁氏,“你们准备做啥小营生?”
 
    这个窦清幽在来的路上就跟他们说了,梁氏应道,“龙须面。摆个面摊,先卖着,等酒酿起来,就把龙须面的方子卖了。”
 
    “啥样的龙须面?”樊氏可是大半夜没合眼,就为闺女家的这个事儿。
 
    梁氏看了眼窦清幽,就解释,“咱平常吃的都是宽面条,韭菜叶,最细的也就阳春面。这龙须面不说像头发丝,也像那细线一样的。这个保证好卖!”这么稀罕的细面,还叫龙须面,肯定好卖!
 
    “你们从哪听的龙须面?这名字还怪好的!”马氏听他们已经有了打算,就打听。
 
    梁氏心痒痒的想说,想到闺女的警示,“我这也是急的,急中生智了!”
 
    “要不今儿个先试试,看做出来啥样的?”马氏笑道。
 
    窦清幽立马瞥了她一眼。
 
    马氏被她幽深的眼神看的心里一跳。
 
    梁氏已经道,“东西都还没找齐,和面的家伙还要费时间做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