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古代的杂货铺(穿越)——风雨琉璃
时间:2018-02-05 15:08:55

  也许是杨七郎的眼神太直接,弄得老肖也有点讪讪的,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勾着嘴角笑说道:
  “先生刚来,我这正好趁着整理书本的功夫,和先生好好说说咱们这村子里的情况,等着开学,你这里也好心里有数。”
  扯吧,先把尴尬给扯开了再说。
  “肖大哥想着周全,你说,我听着。”
  杨七郎估计也少见这么厚脸皮的,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只能顺着往下接,这可好,倒是让老肖难得打开了话匣子,将这村子里如今这些孩子的大概水平说了一遍,顺带的,还将自己认识几个字,却看不懂那些文言文的烦恼也一并吐露了一番,那语气幽怨的,让杨七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这……怎么以前你开蒙的时候,先生没教这个?”
  “不过是零星读了二年书,能保证字认识,账会算就不错了,并没有开笔写过文章。许是当初我太顽皮的缘故,先生都不稀罕教我,如今想想,多耽误人啊。若是当初多学几年,说不得也能混出点名堂来呢。”
  “可不敢质疑前辈,好吧,许是知道你也不科考,平日也不用写文章,不会也没什么,故此才没多教。寻常人家,像是你这样,已经算是有见识了。至于公文,告示,这以后我在这里,帮着看就是了。”
  老肖这自曝其短的拉近关系方式十分的有效,不过是几句话的功夫,这杨七郎和他之间,关系就亲近了许多,连着以后的文书活都自动上套,接了过去。这让老肖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的感激韦小宝。武打书也是书啊,书中自有本事在,古人诚不欺我。
  别看这山村只是个小村子,还偏远,可因为到底是老兵安置的所在,时不时的总有些上头会想到他们,不时问问这个,问问那个,以示关心,这种关注度看着似乎挺美,不用担心被小吏当成软柿子下手,可同样的,麻烦也不少,最起码对官府的行动要多个心眼,时时关注,免得违逆了上头。如此一来,官府门口告示栏上的东西,别的村落可以不重视,他们却不能不重视,这对文盲一样的他们来说,实在是头大--嚓,看不懂咋办?
  如今呢?嘻嘻,麻烦有人接手了!甚至延伸一点想的话,这先生来了,还不止这么一个作用,比如写信,比如码头上遇上事儿之后摆出来凹造型,甚至和其他村子交往,好像都能占便宜。别觉得不可能,这年头,特别是刚开国没多久的时候,正是各处文人官员等特权阶级人数最少的时候,往往两三个村子都寻不出一个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个村子有个有功名的,那妥妥就能碾压其他村子。
  这样的情况即使到了明清也是存在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等着王朝后期,读书人多了,有功名的也多了,那童生什么的就不稀奇了,一般能承担这个重任的,基本都是举人。
  再有,村子里有了这么一个先生,老肖还能摆脱一样十分头疼的差事,那就是取名字,娘唉,想想村子里这些刚成亲没多久的人,想想那些大着肚子的女人,再想想未来几年这村子里即将出生的孩子,老肖只要一想到,这些人来求个好名字,就觉得自己脑袋发胀,作为取名困难症患者,自家儿子的名字都是村子里老村长取的呢,让他给别人取?那不是折磨人嘛。如今,嘻嘻,除非是十分亲近的,一般都麻烦不到自己头上了。
  越想越美的老肖手里的动作是越做越快,拍打书本的动作都能敲击出节奏了。这让和他一起整理的杨七郎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是帮着看文书,怎么就高兴成这样?莫不是有什么不对?不会,三舅说这老肖是个不错的,人豪爽讲究。那么就是纯粹为了孩子?也许吧,若是这样,那这里也算是民生淳朴了。看来自己到来,不但是摆脱了自身的尴尬,同时也在造福别人啊,这样一想,杨七郎突然感觉自己重要了起来,感觉很骄傲,嗯,背脊忍不住挺直了几分。
  两人的所思所想明明不在一条道上,可偏偏这会儿说闲话,整理书籍还干的十分的契合,这场面,呵呵!
  说话说话,只要人这嘴不停,总是能扯出不少的事儿的,比如在这闲话中,肖海涛就让他爹给卖了,明明已经不知道读书多少年了,这会儿愣是被重新塞到了这学堂里,重头开始。不为别的,老肖就觉得,怎么的也不能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弄个明明识字还当个半文盲的结局,所以从头学习这个时代的言辞文章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老肖还有个大收获。
  “咦,这是医书?”
  老肖看着手里这本金匮要略,两个眼睛都在放光。倒不是说这医书怎么怎么稀罕,要知道作为身负天淘的老肖父子来说,这东西随时都可以买到,可买到不代表能看懂啊,而这个杨七郎呢?老肖突然想起古时候读书人十个里头有七个半都会看方子的事儿来。记得好像还有好些读书人,自己就会看病对吧!杨七郎有医书,那是不是代表他也是这稀有人中的一员?这老话怎么说来着?不为良相变为良医。这老话就是好啊,看看解决了多少人的大事儿啊。
  “杨先生,你懂医术?”
  “哪里称得上懂,不过是看过读过一些书,偶尔的,也能看看方子,说点君臣佐使而已。其他的却是不成的,药材也不熟悉,到我手里的,多是已经配好熬好的,脉细也不懂。”
  说话间,杨七郎神色还有些恍然,他这会儿不知怎么想到了当初读书的时候,爹特意送来了两本医书,当时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如今想来,或许当时他爹是有心想看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若是当时自己表现出对医书的兴趣,也许爹就会引着他往学医的路上走了。毕竟像是他这样的身份,说科考实在是有些强求。可惜,他哪根时候终究有些懵懂,不能理解爹的意思,最终还是走上了这么一条看不到前途的路。
  “能懂些方子?这太好了。”
  老肖可没注意到杨七郎的那种神色,这会儿他满心都在为村子里终于又多了个半吊子大夫高兴呢。有了这么一个人,自己的蒙古大夫重任也能卸下去大半了。
  “杨先生,我呢,药材懂一些,连着药材的药性也知道点,家里有本本草,不过这到底不是正经的大夫,就是有个小毛小病的,用药也很是战战兢兢,你既然懂点这个,那我可就松了一大口气了,不说旁的,好歹有个人商量着,这用药也能放心些,不至于误了人性命。”
  “给人看病?这怎么成?我不是大夫啊,也没正紧学过。怎么能随便给人看病开药?这不是草菅人命嘛。”
  杨七郎一听这个,吓了一大跳,没有学过随便给人看病,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可惜,这事儿他还真是推不了。
  “那能怎么办?咱们山里人就是这么个命啊,到哪里去寻大夫?遇上个事儿,若不是急症还好,若是急症,骨伤类的毛病,等着送到城里,人只怕都没了,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咱们自己凑合着看,捡着大致对症的药胡乱的灌下去。特别是被蛇虫咬的那种,那真是时时刻刻都可能丢命的,能指望什么大夫?”
  说起这个,老肖也是一脸的无奈,他连半吊子都不是,不也当了这么久的大夫嘛,清创,治疗扭伤,甚至是清理蛇毒,治疗感冒发烧,基本上都能算全科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混过来的,居然还一个都没有治死,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是这里的人命硬。可即使这样,这山里也不是没有人因为伤病死去的,就在春日的时候,老安过来的时候就说,他们村附近,就有个药材村的人跌落了山崖,等着人救上来,还没来得及送过来,已经咽了气了。
  老肖零零落落的讲了好些这边人的情况,还有一些病症的处理法子,什么饿上几顿来清理肠道治肚子拉稀啊,什么得了老寒腿直接用辣椒擦啊,听得杨七郎背脊都有些发凉。忍不住跟着红了眼,唏嘘了一声:
  “真是,真是太不容易了,太苦了。民生之难,难以想象啊。”
  得,这话一出口,你就被套上了,这不是,老肖立马打蛇随棍上的说到:
  “所以啊,杨先生,难得你懂,就该勇于任事才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咱们要这么想,你懂方子,懂配伍,我能懂药材,凑一起,即使再不济,比那些招摇混骗的总强些,若是多用心,说不得能多救几个人。对了,你这本草有没有?若是没有,我那本可以拿过来给你看,咱们山里,别的不多,新鲜药材还是多的是的,到时候采了也让你看看?”
  老肖作为山里人出身,采药什么的,小时候做的不少,所以认识的也多,到了这里以后半强迫的跟着本草又学了些,如今说自己懂药材,药性,那绝对不是大话。不然这些时候的大夫当下来,也不至于这么顺当。
  至于要把书给杨七郎看,那妥妥是直接拉下水的节奏,你看了老肖的书,老肖请他一起看病,他还能退却?再一个,多了个人,哪怕是拾遗补缺呢,也能让老肖给人治病的那种心虚,多几分胆气。呵呵,所以啊,老肖,你这甩锅甩的,不是一般的漂亮啊!
  “这,这,这……”
  “别这这这的了,你若是实在觉得为难,大不了咱们以后多学点,再不济寻个好苗子,送到药铺去当学徒,将来好接手。至于现在?对于咱们山里人来说,有药吃,总比干熬着强。”
  后路都堵上为了,杨七郎还能说啥?或许这会儿他该考虑,自己是不是进了狼窝了,这才多长的功夫,自己好像已经被利用了个彻底啊!
 
 
第124章 山村新财路
  杨七郎对老肖如此不客气的和他说这个那个,你要说心里没有半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愣是谁头一天过来就被分派这么多事儿也会如此,可除此之外,杨七郎心里隐隐的却感觉十分的舒畅和欢愉,对于一个常年被鄙视和轻蔑的人来说,被需要,是一种窝心的安慰。
  不管怎么说吧,有了这么一个先生,村子里的孩子们是彻底被套牢了,虽说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孩子们依然一早要上山挖野菜什么的,可下午基本没有了丢猫逗狗的可能,全进了学堂。连着肖海涛这样超过十岁的都不例外,故而村子里一下子就安生了好些。
  孩子有人管了,村子里的大人们自然就忙乎起别的事儿了,比如这个时节该有的进山狩猎采摘等等。夏日的山林资源丰富,即便是没有猎物的时候,各种野果,野菜,还有一些常见的药材,也是随处可见,有些或许不值钱,却丰富了各家的餐桌粮仓。就是刚来到的杨七郎,也在这样的收获中体味到了与城里不一样的世俗风情,家中还常有各家送来的山珍野味,倒是过的比在城里还舒坦。
  “往日只说乡下粗鄙,山林艰险,如今看来,各处还是各有各的好,若是在城里,哪里有如此新鲜的东西吃。”
  “这是自然,不然那来那么多隐居雅士。”
  杨七郎翻动着老肖刚送来的一蓝子香菇,轻轻的嗅上几下,只觉得满鼻清香,再看边上那些细嫩的野菜,嘴角扬起了笑,从小,除了不知世事的幼儿之时,像是如此安静祥和,轻松惬意,能自然而然的笑起来的日子,实在是少的很,也就是在这里了,这样一想,到这山村来似乎也变得十分的庆幸。
  他这里庆幸,另一边的还有个人也正一脸庆幸的往村子里走来,那人就是杨三郎,那老宋的外甥。这人也是个有成算的,在分到田地银两的第一时间,就置办好了家当,并没有像是他舅舅说的那样,全买了地,而是划出了一笔钱财,购下了一处小书铺,学着经营笔墨纸砚之类的文具,虽然这样的铺子不起眼,往来人不多,也不怎么挣钱,可同样的,竞争也少。几个月下来,倒是还算不错,月月能有十两上下的出息,若是加上出售他自己所擅长的工笔画作,那一个月二十两也是能得的,足够家中的开销。
  至于剩下的,凑齐了一百五十亩田地,用一百亩种植粮食作物,收租子自家吃用和缴纳税负,另五十亩则听舅舅的,种下了从山村得来的辣椒,花钱雇人出工做事儿。如今不过是过去了三个月,头一茬的辣椒已经开始收获,因为如今这东西还算是稀罕货,种植的人尚且不多,还有商贩不住地收购往外运送,故而价钱很是不错,卖出的银钱比粮食不知高了多少。若是计算没错,哪怕是要付出一笔不小的工钱,还要扣除税赋,这出息也足可和那铺子一年的出息相比。这可是只有一季啊!真是太让人震惊了。
  因为这个,他对于这个山村越发的好奇了,只觉得这里说不出的神奇,心下忍不住寻思,是不是能在这里多寻点好种子,稀罕产物,若是能寻到种了出来,那或许明年,自己就能在多添些田地,将家业置办的更兴旺些。
  因为这个,哪怕往日和这七弟不怎么往来呢,也寻了个探望新居的由头,一路跟着老宋过来了。
  “这里果然不凡,看看这码头,客栈,还有这村落大门,怎么看都十分井然有序,混不像是山间野村。”
  “本就是老兵安置的村子,受军规影响也是有的。”
  “这山也巍峨,我往日不怎么出来,倒是不知,咱们这附近景色这样的好,看看,青山隐隐,绿水迢迢,还有这满山的绚烂,姹紫嫣红,若是引了同窗来郊游,吟诗作对,采风作画,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这里有客栈,住宿不愁,有食肆,吃饭也可,即使身子在弱,也不用担心撑不住。”
  人家好好的说风雅的郊游,老宋你一开口就是吃饭住宿,还暗指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实在的让人牙疼啊,说人不说短啊!没看见你外甥也是文弱书生,下了船就一脸惨白?在看看,你外甥都不稀得看你了,眼睛直往边上去呢。鸡同鸭讲或许就是如此了。
  “咦,这是,香茅?还有这个,这是留兰香?这边怎么有如此多的香料?”
  “哪里?哪里?香料在哪里?”
  “在这里,老宋,你这是又看上咱们村子的东西了?你来我可不会客气,需的好生谈谈价钱才行。”
  这里二人才往正晾晒在食肆门口的大簸箕上的香料看上几眼,不想转瞬却传来了老肖毫不客气的打趣之言,老宋听见声音就回了头,也不在细看,只伸手指着老肖笑说道:
  “我辛辛苦苦给你们村子寻来那么个合适的先生,不说好生请我吃一顿,反倒是打起我的主意来,你啊你,老肖,你合该做个貔貅。”
  “那可好,我可就攒大钱了。”
  被人说是貔貅还这么乐呵的,估计也就是老肖了,这样带着无赖的亲近说笑,让老宋无可奈何,一边的杨三郎听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等着老宋相互介绍了这才重新将话题扯回到了这香料上。
  “本就是山里就有的,只是往日山民从不用香料,更没有见过,自然对这些也就不知道这东西值钱,所以一直没采了往外卖。我早年倒是见过一点,也采过,只是这附近出产不多,多半都自己用了。最近咱们这村子里的人合伙,将狩猎的地方往南又扩了一些,意外发现好几处山头都有长,故而索性将这些都给众人认识了一下,想着集众人之力,积少成多,攒起来卖个好价钱。”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