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一碗姜汤
时间:2018-02-09 14:53:26

 
    张二娘也知道这个理,嘟囔着抱怨一通,大山憨笑着一一应了,待她消气了,又拉了她低声好好安抚了一番,连连保证决不逞能,不当那出头的英雄,一定好好的去,好好的回,说的张二娘再无二话。
 
    得了当家人的体贴安慰,张二娘也就无话可说,不甘不愿的答应了
 
    很快出发的时日就到了,这一日天未亮,张二娘就掌着油灯出了屋子,经过海棠房前,听到屋里传来细细索索的声响,料到闺女也起床了,张二娘无奈摇摇头,这孩子,也不知道睡睡好觉,操心惦记家里的每一桩大事小事,都没个孩子样了。
 
    张二娘去了厨屋,把桐油灯盏置于桌案,拿了瓦盆出来,舀水舀面,开始准备大山的干粮和一屋人的早饭。
 
    海棠随后也过来了,和她娘一起忙活。
 
    大山这一去,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个月。玉米窝头不经放,但也要少带些,山上是不缺吃的,但哪里及得上现成的?
 
    张二娘多和了些玉米面,特意为隔壁的柱子准备了一份。他家没个当家主妇,这出外的粮食肯定是没指望的。
 
    玉米窝头上了蒸笼,很快就蒸好了,张二娘把冒着热气的蒸笼撤下来,揭开盖子敞着,快些放凉了也好打包带上。
 
    屋外的鸡叫声越来越响亮,海棠看看天时,擦了擦湿手,琢磨着也该伺候家里的一窝崽子们了。
 
    海棠拿了半瓢黍米,上前来,打开了鸡笼。
 
    大大小小的鸡子们争先恐后出了窝,看清海棠手里的粮食后,绕着她咯咯叫,有些胆子大的公鸡,居然伸长脑袋,直接扎进瓢里啄食。
 
    这些刺头海棠轮起瓢给了几只人高马大的公鸡,一鸡头一瓢。叫你们抢,以为自个身高腿长就有肉吃,想的倒美。
 
    瞧见鸡子们老实了,海棠才小心把黍米撒开,很快院子里一地的鸡子们开始安静啄食。
 
    海棠拍拍手指头,把粘在手缝间的几粒粮食甩出去,收了水瓢,进了堂屋,开始煮猪食。
 
    这个时候,她爹李大山也出了东屋门,取出闲置了大半年的砍刀,来到院里,院子的西北角有块巨大的磨刀石,李大山蹲下身去,从陶缸里取些清水出来,淋在生锈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小院里就响起了“霍霍”的磨刀声。
 
    一声连着一声,持续许久都不见停歇。
 
    桩子也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这一日是李大山进山的日子,对他来说是神圣的,他怎能错过。院子里有现成的清水,装在陶盆里,是张二娘准备好给家里人洗漱用的。桩子舀水简单冲洗下手脸,端了个小凳子坐在大山身旁,默默看他爹磨刀。
 
 第113章:祭祀
 
    灶肚火旺,玉米面粥渐渐发散出浓香。
 
    张二娘丢了围裙,高声吆喝着吃饭。大山闻声停了磨刀的活计,带着桩子往厨屋来。
 
    早饭破天荒的非常丰盛,有肉有鱼,有粥有菜,还有天天都离不开的窝窝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个饱。
 
    饭毕,大山背好弓箭,腰间别上砍刀,领着一屋老小出门。
 
    集合之地选在远松家门口的打谷场,一家四口赶到的时候,那儿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每回出行的仪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海棠看到那些早就备好的物事时,并没有太过于吃惊。
 
    还是依着惯例,在远松家门前摆着常用的那张四方桌案,一个暗黑色小小的香炉放在桌案之上,香炉旁边还有一些零碎的长香,火折子,以及纸钱等物。
 
    人群里细声碎语,熟悉的村里人打着招呼,说些闲碎话。
 
    一会儿工夫过去,全村人陆陆续续到齐。
 
    男人们眼睛里都写着兴奋,年轻的小子们,尤其是头一次打猎的,脸上更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柱子随着老李头来得有些迟,他人高马大,背着一张长弓在人群里尤其惹眼,海棠朝他瞅去,正好柱子扭头过来,两人视线相对,柱子对着她露出了白牙,笑的灿烂,海棠还了他一副白眼。
 
    海棠是个记仇的,还记得那捏脸的疼,她心里愤恨难平,怎会给柱子好脸色。
 
    她郁郁的别开头。
 
    大屋这边,杜鹃抱着小铁柱,抬脚出了大门,安安静静站到她娘身后,只拿一双眼睛左右四顾,瞅见了海棠,两个人皆相视一笑。
 
    杜鹃的眼神继续搜寻人群,少顷眼眸子突然亮了亮。
 
    她怔怔的定在那人身后,片刻后,红晕渐渐爬上白皙脸庞,一直蔓延到耳后
 
    人群有序的分开,出去打猎的男人们自觉站到桌案前方,而送行的乡邻,分成好几路,靠四边站着。
 
    远松的声音就在这时响起。
 
    “乡亲们,”远松的嗓门很大,很亮,一嗓子吼下来,闹哄哄的人群瞬间就安静下来。
 
    “今日把大家聚在一起,想必都知道是为了啥。”远松继续说道。
 
    “晓得”
 
    “晓得”男人们举起手里的长弓,砍刀,高声回应。
 
    远松嘴角含笑,举起双手,微微往下示意,人群很快安静下来。
 
    “这一次狩猎,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大家伙还是跟以往一样,听从安排,不可随意离队,可好?”
 
    “好,好。”男人们大声应和。
 
    话毕,远松走到桌案前,背对着男人们站定。
 
    桌旁放着陶盆清水,他先蹲下身取水净手,拿布巾擦干净之后,再次立身站定。
 
    火折子取火,点香,擦进香炉,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祭祀他做了很多遍,每次都如这般没有一丝含糊。
 
    檀香渐渐发散,人群安静下来,便连送行的妇孺也不再叫嚷。
 
    肃穆庄严的气氛瞬间蔓延至整个开阔的打谷场。
 
    远松点燃黄纸钱,跪拜下去,男人们跟着一起跪拜。
 
    四周围着送行的男女老少也随着俯身。
 
    清水村的祭祀虽多,但皆与女人无缘,而狩猎之前的这番祈福也是女人们唯一能够参与的祭祀场面了。
 
    远松嘴里零零碎碎念出来一些词句,说的很快很急,隔得远,海棠没听清,她猜想应该是一些祈求出行顺利,收获丰足的祝词。
 
    念唱完毕,远松就起身,众人也跟着起来,如此祭祀才算正式结束。
 
    男人们马上就要出行,人群中热闹起来。女人孩子找了自家的当家人,递上备好的包袱,依依不舍话别。
 
    张二娘拉着大山,仔细叮嘱他注意危险,吃好睡好。
 
    这些话她早已说了无数遍,这回再说出来,还嫌不够,生怕男人没有用心听进去。
 
    大山早知她的性子,没有一丝不耐,认真听完点点头,也嘱咐张二娘看好两个孩子,照顾好自个。
 
    海棠和桩子围在他身旁,心情都有些沉重。
 
    虽然是小别,也没有太大的危险,但淡淡的离别愁绪依旧萦绕在了不大的打谷场里。
 
    隔着不远,站着柱子爷孙俩,老李头和他说了两句话,便再无话可说。柱子的亲事悬而未决,这一直都是老李头的心病,而这罪魁祸首却还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这让老头心里很窝火,连带着对柱子的态度也前所未见的差,就算现在是送行,他也不想对着这不孝孩子多说什么。
 
    老李头没话说,却也不舍得离开,上上下下把柱子端详一遍后,转身又去查看他背后的长弓和箭羽是否松动,绑的结实否。
 
    柱子眼神灼灼,离他一丈开外,便是海棠一家。
 
    张二娘正拉着大山话别,海棠挨着她娘站着,乖巧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心疼,哪里有一分以往的刁钻样。一时心里半是甜蜜,半是苦楚。
 
    又要短暂的离别,十天半个月,再见不到她,心底似乎有个声音在怂恿他,快去说说话去,去吧,去吧
 
    他跟魔怔一般,不由自主抬脚就往那边靠过去。老李头突然拍了他一巴掌,嚷道:“这要上哪头去?箭囊松了,我正紧着,莫动!”
 
    柱子回过神来,掩饰了一下心里的落寞,回道;“张家婶子在那头呢,我去说个话,告个别。”
 
    “是该去去,你等着,马上好。”老李头嘴上说着话,手里拉了布头,紧紧一扯,熟练打了一个结,箭囊就稳稳当当的挂在柱子腰背上了。
 
    “去吧,长话短说,马上要走了”老李头再拍一拍他后背,说道。
 
    “哎!”柱子回了一声,也没转头再看老李头,急匆匆往海棠那边挤过去。
 
    张二娘嘟嘟囔囔说完一大通话,正抬袖拭泪,转头瞅见柱子上前来,一张苦脸马上换了笑颜。
 
    她紧紧拉过柱子的手,连声道:“好孩子,这回跟着大山叔上山,可得相互照应,婶子知道你能耐,也不能瞎跑不听你远松叔的话,可知道?”
 
    柱子不好意思摸摸后脑袋,重重点点头,“我知道的,婶子,莫多担心,我们一定好好回来。”
 
    张二娘舒口气,把嘱咐过大山的话重新对着柱子讲了一遍。
 
    柱子不停点头,一一应了,不时拿眼角余光瞅瞅张二娘身侧的海棠。
 
    正应着张二娘,忽听到远松粗大嗓门又响起来:“乡亲们,要出发了,十来日后,在西头等着我们回来。”
 
    说完,远松带头往西头大踏步前行而去。
 
 第114章:离愁
 
    远松带头往大青山走,男人们紧随他之后,陆续上了那条蜿蜒山道。
 
    路窄人多,旷野之地尤其拥挤。
 
    张二娘拉紧了海棠和桩子,以免被人挤倒。
 
    大山和柱子随着人流已经走出丈远的距离,张二娘亦步亦趋,跟着一路远送,边走边高声叫道:
 
    “桩子他爹,柱子,好好去,好好回啊。”
 
    两个男人齐齐转过头来。
 
    大山憨笑着冲她挥挥大手。
 
    柱子被人群簇拥着不由自主往前挪步,他紧抿着唇角,目光扫过人群,定格在一处,再移不开。
 
    人多,乌压压一片都是熟悉村人的脸庞,可海棠那张脸却格外不同,不管在哪一处,他总能头一个看清她。
 
    小小的青丝垂鸦头,细细弯弯的眉毛,圆圆的杏眼,挺巧的鼻子,和随时随刻喜欢倔着跟他抢白的嘴。
 
    每一处都让他欢喜,都让他舍不得挪开眼。
 
    马上就要走远了,再没多少时辰了
 
    他终于梗着脖子,冲着海棠大声吼道:“海棠妹子,好好在家,我定会带着你爹,给你带好东西回来。”
 
    他目光热切,希望她能捎带跟他说上几句话,哪怕就是几句场面话都成,可等待片刻,海棠仅仅只是抿着嘴,冲他点了点头。
 
    柱子难掩失望,还想再跟海棠多说上几句话,然而终究还是被人群簇拥着走远了。
 
    他哪会注意到,在他身后,一直有双眼睛,带着丝丝的哀怨,默默的看着他,直到人群消散,他的身影消失,还久久停留,舍不得离去。
 
    男人们终于走远了,陆续进了大青山。
 
    妇孺老人,还紧跟着相送。张二娘怕人群冲撞到两个孩子,也怕冲撞了自己的肚子,送出数步后便打住了。
 
    桩子是野孩子性子,忙挣脱了她娘的手,一溜烟冲进人群跑远了。张二娘喊了他一声,见他不听,也只好无奈摇头,牵着海棠往回走。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