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一碗姜汤
时间:2018-02-09 14:53:26

 
    海棠上辈子只吃过干核桃,新鲜的长什么样子压根就没见过,这会儿也不敢断定这是不是核桃。她小心的咬了一口,口感脆脆的,香香的,竟是很美味,跟以前吃过的干核桃很像,不过还要好吃些,难道这就是新鲜核桃?
 
    海棠呆住了,有些不敢相信,短短一日工夫,就让她得了两样的宝贝,这是不是运气太好了些?
 
    “爹,爹,您尝尝,这个能吃。味道还很好。”海棠颤抖着声音,竭力维持着平静。
 
    大山接过来,尝了口,确实不错,笑道:“嗯,可以给你们做个零嘴儿。下回进山,我给你们带些回来。”
 
    李大山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核桃的巨大价值。海棠也没跟他多说,心里的高兴快活却是难以言语。
 
    她重重点了点头道:“爹,下回我也去,咱们多带点出来,娘和弟弟肯定都爱吃的。”
 
    张二娘这几天是卯足了力气割茅草,秋雨说来就来,如果没有了遮风挡雨的房子,这多大的家财也能在一场大雨里化为乌有。
 
    难得桩子这几天也转了性子,跟着大山和海棠在家里不分昼夜的剥苞谷。穷人的儿女早当家,这小子估计是真长大了。转眼四天过去,在每天不间断的药汁伺候之下,海棠的脚已经没多大的事情了,只是走起路来还不如以往那么利索。
 
    小院子里到处都是曝晒的金黄米粒,隔得远了,看着就像是围了一大片金子。在一家四口的勤劳努力下,这几亩地的苞谷粒终于是剥完了,就等晒干收仓。为了防止家里的鸡祸害苞谷,这几日也只得把他们捆了脚,拴在院里的桃树底下。篱笆门外是堆成了山高的茅草,也晒的枯黄,就等着上房顶了。
 
    上回被抓的那只肥兔子,跟桩子的小野兔养在了一起。张二娘不愿意养下去,只说这兔子是不会再长肉,养着也是浪费青草。就等着赶集的时候卖了也好换钱急用。海棠也琢磨着要去药铺里打探打探去,如果何首乌能够卖出个好价,这家里的日子就不会再这么艰难了。
 
 第13章:赶集
 
    这一日又是一个赶集日,张二娘一早就起来了。家里的屋顶是不能再拖了,她打算把那只兔子卖了换几个钱,再去大山她娘那里借几个来。然后置办一桌酒菜,请上村里的几个汉子把这屋顶快快盖好,也算了却了她的心病。
 
    集市跟家里距离不短,海棠的腿脚不利索,张二娘不愿带她一起去。可也顶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只得去问问看远松媳妇家是否也去赶集,远松媳妇又有了身子,很多东西都需要置办,经常跑集市。她家有驴车可以坐,如果能够捎带上海棠,那是再好不过,如果不成,海棠也只得乖乖呆在家里。
 
    清水村不大,也就二十来户人家,都是墙挨墙的住着,只海棠家住在顶东头。不过只要是去赶集,就得经过她家门口。张二娘出门问了信回来,笑着告诉海棠只要等着远松伯伯的车就行,她没空等了,先走着去集上去。
 
    海棠在家收拾好了小背篓,又用一块布巾掩严实,开了篱笆门后就乖乖的坐门口等着。
 
    桩子一大早就跑的没影了。在家帮忙了这几天,想来是憋坏了,这会儿也不知道野到了哪里去。
 
    海棠没等多久,就见着远松伯伯驾着驴车过来了。
 
    远松今年三十出头,为人刚正,虽是村长却没有半分架子,在清水村很有威望。
 
    海棠跟他打了招呼,上了后面的板车。这次海棠有些意外,远松家的大女儿杜鹃也在车里坐着。
 
    杜鹃今年十四,正是说亲的年纪。她平日里不怎么出门,海棠跟她年纪差的大,平时交往的也就不多。更何况重生后海棠也不愿意跟同年纪的孩子们一起玩,只除了隔壁的柱子还走动的近了些。
 
    上车坐好后海棠喊了她一声,杜鹃也笑着应了。
 
    远松拿起鞭子作势在空中甩了下,“驾”一声长唤,驴车就不紧不慢跑动起来。
 
    海棠问道:“杜鹃姐姐,今儿怎么不见婶子过来呢?”
 
    杜鹃的脸微红了红,把头凑过来,低声在海棠耳边道:“我娘身子重了,坐不得驴车呢。”
 
    海棠在这清水村生活了一年有余,这村里的人也差不多见全了,并不见半个出挑人。今儿个就着大亮的天光,她细细打量眼前的杜鹃,才发现这小姑娘是个难得的清秀人。虽说不是多么绝色,却也是眉目含情,肤色白皙,一张脸嫩的能掐出水来,秀丽可人也是当的起的。
 
    海棠打量完后小声回道:“可是看过大夫了吗?婶子这次怀上的是姑娘,还是小子?”
 
    杜鹃脸更红了,嘟着嘴眼角含笑的横了海棠一眼,“你这小丫头,什么话都敢问,没羞没臊。”
 
    海棠楞了下,才想到这一茬,这话还真不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生能问的,不禁懊恼自己这二十来年不变的八卦心思。难得的老脸有些微微的红了。
 
    杜鹃拿帕子捂嘴轻笑一声,这才回道:“大夫说了,这一回是个小子没跑了。”说完竟是难得的松了一口气。
 
    杜鹃家里还有个跟海棠同岁的妹妹,这都十年了她家也没有添上个男丁,村里早就有些爱说道的妇人嚼舌根了,只不过碍于远松村长的威严,才不敢明面上欺负她家,这一次能够添个小子,一家人该是能够扬眉吐气了。
 
    两人一路小声说着话,杜鹃是个手巧的姑娘,做得一手好绣活。平日由她娘接了镇上绣庄里的绣活回来给她做,一个月下来倒是能挣上不少的银钱。这一回杜鹃是去镇上还做好的绣品,顺便接新活。
 
    海棠听得眼热,心道自己要是也能有这一个手艺,这大冬天的也好熬过去,还能进项不少,就是不知这绣庄对手艺要求高不高。平日里张二娘倒是也做做针线,一家四口人的衣衫鞋袜都是她做出来的。只是家里里外都要她操持,倒是没有多余功夫做绣工卖钱去。
 
    海棠有心想了解下绣庄对手艺的要求,便借口想看看杜鹃的手艺,说了几句夸奖话,杜鹃高兴的拿了个香囊给她瞧。
 
    这香囊布料上乘,上面绣着朵栩栩如生的杜鹃花,两只蝴蝶飞舞在花叶上方,下一刻仿似真能飞走一般。海棠细细看了,心里微微叹口气,这绣工,没有天份,没有十来年的水磨工夫,是绣不得如此鲜活好看了。
 
    海棠休了这做绣女的心思,却也诚心夸赞她一番,只说以后自己要多多跟她学习。
 
    杜鹃被夸赞的高兴,自然是满口应承了。
 
    两人这一路说着些闲话,倒是很快就到了市集上。这一路上倒是没有遇到张二娘,估摸着她着急,抄小路走了。
 
    海棠提前在药铺回春堂门口下车,只约定一个时辰后再去市集口的大柳树下会合。
 
    目送驴车走远了,海棠才提着背篓进了药铺门。
 
    这段时间因着李大山的病,这药铺子海棠也跑的勤便。这会儿刚进门,抓药的药童元青就迎了上来。
 
    “李家妹妹,可是又来给你爹爹买药来了?”元青殷勤的打着招呼。
 
    药铺里人还不多,安静的有些过分。旁侧坐堂的许老爷子正闭着眼睛把脉,三两个病人闲坐着排队候诊。
 
    海棠扫了一眼大堂,着实不愿意自己的宝贝在这人多口杂的前厅里现眼。遂走到跟前,小声对着元青道:“元青哥,你这里收药材吧?”
 
    元青迟疑了下,点了点头,“倒是收一些的,只是收的都是些难找的,普通的药材不要的。”
 
    海棠微微侧转身子,遮了众人视线。也不多话,只把背篓提到跟前,轻轻揭开布巾一角。
 
    元青蹙着眉头看了,许久后才一脸惊讶的变了脸色。
 
    海棠忙掩好了布巾子,只朝着他打了个眼色。元青会意,笑着道:“妹妹你走了这么远的路来,还没吃早饭吧,后院我娘正熬着粥,你跟我去吃碗粥。”
 
    堂里等待的病人闻言侧过头来,朝这边张望。一位大娘笑闹道:“元青小子,可别光顾着小妹妹,你婶子我也饿着肚子哩,也给我来碗粥啊。”
 
    坐堂的许老大夫微侧了头,朝海棠扫了眼,笑一笑,复又转过头来与把脉的病人小声交谈。
 
 第14章:卖宝
 
    元青红了脸,也不答话,径自打了帘子进了后院。海棠赶紧跟着进去,留下一屋子的取笑声。
 
    海棠跟着元青进了后院的一个小厅。元青让海棠坐了才红着脸道:“对不住了,海棠妹妹,这些病人就爱笑话人,你可别见怪。”
 
    海棠笑道:“哪能呢,他们也是看着元青哥哥你好说话,才逗着你玩呢。”
 
    元青脸更红了,缓了一会儿才正色道:“海棠妹妹,你这药材我看着倒是有些眼熟,却是不敢确认,你等着,我让我父亲过来瞅瞅。”海棠应了声,待元青走远了,她才小心翼翼的从背篓里把这条巨大的何首乌拿出来,小心的搁在厅里的木桌上。
 
    元青的父亲许如枫来的倒快,进屋打了招呼也不多客套,直接站在木桌前,眯着眼睛,仔细瞅着长相怪异的块根。
 
    海棠的心提了起来,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认识不认识这东西,也不知道对这东西是如何论价。她一肚子心思,却也不露怯,只一脸平静的盯着许如枫的脸,希望能从他疑惑的表情里多瞅出点底细,让自己多几分谈价的筹码。
 
    许如枫摸着下巴上的几缕长须,眼不离桌,时不时拿起块根,看上几眼后又放下叹出口气。
 
    小半盏茶工夫后,他才收回目光,转头笑着道:“我已行医二十载,上回看到如此年份的紫乌腾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海棠闻言,心下大喜,虽然这货不叫何首乌了,但还可算有识货的人,也不枉自己费尽的一番心思。
 
    “爹,你说这块根是紫乌腾?”元青惊讶的看着他爹,又摸摸脑袋,一脸羞涩的道:“难怪我看着眼熟,却是没有见过这么大个的。”
 
    “你呀你,不学无术,想当年我在你这个年纪,都能坐堂把脉了,你看看你现在,连几个药材都看不明白,分不清楚。”许如枫无奈的摇摇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瞪着许元青。
 
    “爹,你就别在海棠妹妹面前责备我了”元青脸红了,声音也小了下去“我往后自会用心”
 
    许如枫又瞪了他一眼,这才满意的摸了摸胡须,笑看着海棠,“海棠侄女,让你看笑话了,犬子不争气。”
 
    海棠笑着回道:“哪能啊,元青哥年纪还这么小,却能当药童抓药,已经很厉害了。”
 
    许如枫朝着元青哼了声,这才话锋一转,问道:“这紫乌腾年岁至少有一个甲子了,只是我却好奇,你小小年纪,是如何找来的?”
 
    元青也好奇看着海棠。
 
    “这是上回村里人去山上打猎,我跟着去给我爹采药,在山里见着了。我见它长的怪模怪样,怕是有用,就挖了回来。”海棠面不改色的撒谎。
 
    “原来如此。”许访枫叹口气,“这想来就是书上说的无心插柳了。”
 
    海棠从药铺里出来的时候,心口还跳个不停,怀里揣着刚得手的十二两银子,如同揣着一包火碳,烧得她浑身冒汗,脚底虚浮。
 
    这就发财了?海棠加上上辈子一共二十多年,就没见过大银锭子,就连碎银子也见的少,这会儿飘飘然有些找不着北了。
 
    呸呸呸,你是有多穷多没见识啊。海棠笑骂着自己。这以后保不准还能赚更多的大钱,这么点出息,真是太丢人了。
 
    这古代人就是实诚,许如枫直言这一甲子的紫乌腾在县城里价格能翻个几倍,但是在这小镇上,十二两已经是高价了。
 
    海棠也很满意,猪肉这年头才十五文一斤,大包子才一文钱一个。物价低廉,如果算算,这十二两已经能够够她家躺着吃用好几年了。
 
    海棠把何首乌痛快的卖给了许如枫,许如枫也是个见过市面的,走之前还叮嘱她,紫乌腾是成片长大的,下次让她还到老地方看看去,如果能够再挖一根回来,回春堂还能高价收购。海棠自然是满口答应,并让两人为她保密。
 
    海棠这段时间却是不打算继续卖何首乌了。这枪打出头鸟,万一被有心人盯着了,钱多了不是福气,反而成了祸患。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