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逃妻(重生)——八月薇妮
时间:2018-02-22 11:08:21

  那一刻,已经来不及有任何的思索,锦宜张开双臂,本能地往旁边闪身挪出。
 
 
第124章 
  锦宜先前之所以哭醒过来,正是因为梦回了这一幕。
  那样无依无靠,无有希望,当箭冰冷地钻进胸口的时候,她才突然想起来……
  她绝望而震惊地低头看向肚子,双手慢慢地拢住。
  耳旁听见李长乐跟纤秀的惊声大叫,似是太子的暴怒:“是谁,是谁!”
  又像是纤秀撕心裂肺地叫:“姐姐,姐姐!”
  锦宜依稀听见八纪叫“姑姑”的声音,她却已无法回头。
  不知又是谁扶住了自己,锦宜看不清。
  像是黑夜突然提前降临,她只能用最后的力气跟理智道:“走,快走……去传旨,救三爷,救……”
  那是她前世所说的,最后一句话。
  ***
  那一夜后,重新启程。
  所有人发现队伍的气氛变了。
  不再是之前的笑语欢声一派轻松,八纪跟子邈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说笑。
  所有人都悄然看向一个人,桓玹。
  看起来,桓玹跟之前并没什么两样,只是略少言寡笑而已,但不知为什么,却有一股冷冽的气息,仿佛自骨子里透了出来,就算他含笑看人的时候,都让人有种肃然生栗的感觉。
  八纪早嗅到不对,竟不敢到跟前招眼,只拉着子邈背地里说:“这定然是跟姑姑昨晚上梦迷了脱不了干系……不过,姑姑这真是梦迷了吗?”
  子邈道:“是啊,从以前就有过,你也是知道的。”
  八纪当初被桓玹叮嘱特意留心锦宜“做梦”的事,所以会时不时地向子邈旁敲侧击,子邈毫无防备,有什么便说什么,所以八纪也最为清楚。
  八纪看着子邈,回想所知道的种种,又想昨夜的那一场。
  锦宜红着眼含着泪,抓住他喝骂“快去传旨,救三爷”的那种悲怒,那绝非只是梦魇而已。
  心头竟有些寒意动荡。
  子邈道:“你怎么了?”
  八纪忙笑了笑:“没什么,我想三叔是担心姑姑这样……会伤身。咱们别去扰他们,且让他们两个静静地多多相处。”
  子邈答应了声,八纪回头看一眼身后的马车,惦记着那句“叫我白死了”的话,口干舌燥。
  这日将近中午,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长安,车驾还没进城,就有桓玹的一干近侍出面恭迎。
  桓玹并未露面,只叫谭六吩咐各色事宜。
  这一路走来,他始终拢着锦宜未曾放手,话却极少。
  锦宜明白是因为昨夜,也许是因为那个不幸的孩子。
  在记忆慢慢恢复后,这始终是锦宜心头的一根刺。
  当初她知道,桓玹跟前世……的确是不同了,但是锦宜同时也明白,就算真的能掌握一切,也未必可以避开所有前世的不幸。
  所以在看着桓素舸生小平儿的时候,她才茫然无措,因为想到了自己。
  本来不该出现世间的婴儿出现了,这对锦宜来说,像是一种慰藉,也许……她的那个孩子,也可以……平安无事地诞生。
  然而一回想当时的种种感觉,锥心刺骨,无法忍受。
  当时桓玹的冷漠拒绝,同样也是一根刺,扎的她无法安生。
  诚然,这一世的他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了,而且对待她……似乎有万般耐心,那些种种的柔情蜜意,疼惜入骨的宠爱,让锦宜心中宽慰,身心受用。
  但这又怎么样?
  那个孩子,仍是曾经活生生地跟着她一起没了。
  没有人能够体会那种感觉,没有人明白她的感受,只有她自己,无法忘记,不能释怀。
  一旦想起这个,她就有一种快些离开这人的冲动。
  家里的事都已经妥当了,元宵节那天,子邈幸免于难,一家子的轨迹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子邈入了翰墨,又有了小平儿……锦宜知道,有桓玹在,雪松也必然会无事。
  所以家中已经没有她再操心的了。也许,是该是时候结束这一切,远离无处不在提醒着她前世梦魇的所有。
  锦宜只是想不到,自己费尽心机找到的隐居之所,却也终究避不过他执着的无处不在找寻。
  叶铮第一次问她的时候,她仍是坚决地不想回去。
  但同时锦宜心里又明白,她是喜欢桓玹的。
  当桓玹发现她偷偷收藏的那字纸,问她在别苑的时候是真是假,锦宜很想回答:是真的。
  她恨他,却也喜欢他,马车里抱着他的时候,说的不仅是前世的喜欢,而且是今生。
  他看的这样通透,且又势在必得,不仅带了子邈还带了八纪,虽然不知叶铮跟他之间密谈了什么,但叶铮的心结仿佛因而解开。
  在叶铮第二次问她是不是还想留在这里的时候,她迟疑了。
  而叶铮所讲的望妻石的故事,同样又动摇了她的心意。
  她恨桓玹,又喜欢桓玹,恨跟喜欢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不知输赢。
  可当在东极岛那窄小的竹床上,他让两人的十指紧紧交握,凝视着她的双眼,温声抚慰她的不安,反反复复说喜欢她的时候,锦宜悲欣交加的流泪。
  而他一点点,小心翼翼地给她将眼角的泪渍吮去,在她耳畔说:“执子之手,平安喜乐。”
  他细致温存地吻遍她的全身,无所不用地入骨缠绵。
  ——“执子之手,平安喜乐。”
  锦宜的眼前又出现十五岁生日那天晚上,天际那璀璨美丽的烟花,像是绽放在眼前,也像是在身体里,在心上。
  但虽然离开了东极岛,是真正的解开心结,却是在昨夜梦魇醒来之后。
  ***
  来喜去桓府报信,桓玹多半是不知道的。
  当时锦宜虽然也有些怀疑,但却不敢低估桓玹的狠绝,也不敢高估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
  但现在,他果然是不知情的。
  到底是什么人从中作梗……许是桓家的任何人,桓素舸,桓玹手底下看不惯她的人……甚至……
  当跟桓玹说起那个他们的孩子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让锦宜开始后悔告诉他真相。
  也是从那时候起,桓玹开始少言,可虽不说话,却总是紧紧地抱着她,片刻也不肯放手。
  锦宜却也不知该说什么,便只静静地依偎在他怀中。
  马车轻轻地颠簸着,她坐在他的膝上,每次颠簸,贴在一起的身体就多一份摩擦,她能感觉到他温热的身体,结实的双臂牢牢地环着她,大手时不时地在她腰间轻轻抚过,这让锦宜觉着奇怪的心安。
  第一次,两个人不说话,却像是卸下了心里的包袱,真正毫无隔阂的心灵相通。
  马车在抵达长安的时候停了下来。
  锦宜不解,桓玹在她发端亲了一下:“咱们换一辆车。”
  锦宜转头看他:“为什么?”
  桓玹向她笑了笑:“我的夫人接回来了,总不能悄无声息的就这么回来。”
  锦宜还有些疑惑,外间有人打开车门,桓玹抱了她,慢慢出了车厢。
  此刻正是近午,进出明德门的百姓熙熙攘攘,正是人流最密集的时候。
  阳光炽热地从头顶洒落,锦宜猝不及防地闭了闭眼,睁开的时候才发现,桓府的马车停在城门口上,前后三辆,不偏不倚,前方对马开路,侍从举牌,后有侍从随护,整个车驾足有百人。
  周围进城出城的百姓们被城门卫拦住,都纷纷地在打听发生了何事。
  锦宜一惊,本能往他怀中躲了躲,又反应过来,自己该下地。
  桓玹双手一紧,并没有要放开的意思,锦宜只得作罢。
  桓玹就这样抱着锦宜,在千万眼睛的注视下,换乘了桓府的七宝香盖大车。
  前头的随从鸣锣开道,车驾有条不紊地进了城门。
  锦宜先前羞得不敢抬头,这会儿进了车里,隐约听车外有人道:“原来是桓辅国接了郦家姑娘回来了,先前说是在哪里修道,这已经是功德圆满了么?”
  “是啊,既然亲自接回来,自是功德圆满,只怕即刻就要成亲了。”
  纷纷扬扬,果然已经开始议论。
  锦宜红着脸问道:“你干什么这样张扬?”
  桓玹道:“自得叫天下人知道,我不是没夫人的孤鬼儿了。”
  锦宜微怔,眼中又有些湿润,伸手抱住他:“玉山……”
  桓玹亲了亲她的嘴:“怎么了?”
  “对不住……”锦宜忍着泪,把脸埋在他怀中,小声道:“其实我知道,先前……我也是太任性了。”
  桓玹再想不到会听到这一句,眼圈不由微红。
  “胡说,”他笑了笑:“任性又怎么?难道我宠不起么?”
  锦宜笑了声,桓玹抚摸着她的头发,心里却也有句话想跟她说,又实在是太重了,竟一时说不出口。
  马车煊煊赫赫地过朱雀大道,往郦府而去,桓玹虽身份超然,平日却极少用这样张扬的阵仗。
  今日这一出,这一路不知多少人在打听是出了何事,只怕立刻长安城的人都会知道,桓辅国把未来妻子接了回来了。
  车驾正将拐弯,就听到迎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车外有人道:“三爷,是郦家大公子到了。”
  锦宜一听,忙探身掀开帘子,却看不见,这会儿那马蹄声已经到了跟前儿,远远地听见子邈叫道:“哥哥!”
  子远道:“姐姐呢?”
  子邈道:“车里!”
  锦宜这会儿已经开了车门,车驾也慢慢停下来,子远从马上跳下,下的太急,整个人踉跄往前,几乎栽倒。
  锦宜吓得叫道:“子远小心!”
  子远抬头看见锦宜,满眼是泪,忙扑到马车旁边,探身将锦宜抱住:“姐姐!”
  她姐弟两人抱头痛哭,又引了许多人围观,子邈也在旁边跟着流泪,八纪哼道:“没出息!只管哭什么,大喜的日子。”自己偷偷吸了吸鼻子。
  等锦宜重又上车,眼见将到郦府,锦宜从车窗口看见奶娘跟林嬷嬷在门口,林嬷嬷怀里还抱着个小孩子,而雪松也因得了消息,正快步迎了过来,子远先迎过去同他说话。
  锦宜按捺不住,便要下车,桓玹突然拉住她:“阿锦。”
  锦宜回头,桓玹凝视着她,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缓缓说道:“阿锦,那个孩子会再来的。”
  这一路上他惦记着这件事。
  原本以为,在他最无望黑暗的日子里给他所有慰藉的,是锦宜跟……她和林清佳的孩子。
  但纵然如此他也认了。
  可谁能想到,那是他的……是他的骨血。
  当时八纪哭这把宫里的事告诉他,他只觉着天晕地转,这段日子被他死死压制的所有绝望跟苦痛,在一瞬间都迸发出来,心仿佛被千刀万剑戳着,想要呕出来才痛快。
  这会儿知道真相中的真相,更几乎又呕出一口心血。
  他尚且如此伤心难过,不能禁受,可想而知锦宜所承受的苦痛,更是他无法想象的。
  目光相对,桓玹道:“这次,他一定会好好的。”
  锦宜含泪带笑,点了点头。
 
 
第125章 
  锦宜回到郦府, 上上下下,从最初的错愕中醒转过来后, 便是无尽的喜悦。
  继而桓府派了人来,帮忙筹备成亲事宜。
  原来钦天监择了腊月二十三的黄道吉日,时间十分急促。
  幸而桓府的人手极多,人脉且广,同心协力操办起来,倒也不是难事,只是担心郦家暂时没有女主人, 锦宜又才回来, 很怕她自己操劳,便派了几位可靠老成的嬷嬷们,过来帮着沈奶娘跟林嬷嬷操办。
  而姜老夫人, 林侍郎夫人等,也都纷纷赶来帮衬照料,原本冷清了大半年的郦府,突然间便热闹非凡起来。
  自打锦宜去后,雪松回想昔日她种种好处,内心悔责不已, 虽锦宜并非因他而去,但他心里想到那天自己对锦宜的种种, 暗中也悔的狠狠打了自己几个嘴巴。
  而对桓素舸, 从最初的万般不舍, 到终于想明白,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又加上锦宜不知所踪,雪松的心逐渐淡到了极致。
  之所以拖了数月才和离,却是因为毕竟才生了孩子,不想让小平儿才出生就没了娘,虽然这娘亲并没把他放在心上。
  原先一想到会跟素舸分开,雪松都觉着心如刀绞无法忍受,然而经历了这几个月的冷静相对,心境早就不同。
  那天素舸回桓府,雪松亲自送出郦家,淡淡地行礼送别,犹如送别任何一个前来府里的“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这才是“一别两宽”,各自淡然呢。
  家里越发空旷,雪松也越发想念锦宜,之前父女儿女们厮守贫寒,取笑打诨的种种,更是弥足珍贵,千金难买。
  因不知她流落何方,是好是歹,好几回想的潸然泪下,情难自禁。
  本以为会过一个凄凄惶惶的年节,却没想到桓玹亲自把锦宜送了回来,简直就像是迎接了从天而降的宝贝,雪松死而复生似的,满心的感激喜欢,那天父女两个见了,又抱头大哭了一阵,紧紧地攥着锦宜的手,带了回府。
  又因这大半年来,女儿“修行”不见,夫人和离,郦府跟桓府的关系简直有些“名存实亡”的意思,已升为工部侍郎的雪松,也见识了更多人情冷暖。
  所以这次锦宜跟桓玹大婚,雪松只写了十数份请帖,相请的都是他冷眼瞧着人品可靠,或素日里跟自己踏实相交,而不是冲着桓府这金字招牌来的同僚们。
  在锦宜回府的次日,太子妃桓纤秀来见。
  在桓玹离开长安的这段日子里,纤秀同太子李长乐大婚。
  纤秀这次登门,却还带着弟弟阿果,那小孩子也长了些个头,见了锦宜,便不声不响地跑过来拉着手,足见亲近。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