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长-枪兵毕竟是你训出来的……”陈泽努力将自己的视线转移,“临阵换帅总归不详。”
“想听实话吗?”霍明明问道。
陈泽有些犹豫,不明白此话何意,少顷,颤巍巍地点点头:“你说。”
霍明明摊了摊手,又耸了耸肩:“就算我去,这场仗也是必败无疑。”
这个动作陈泽第一次见,不过大约明白是表示无奈的意思。只是不甘心道:“为什么,当初你只带着三百个人就挡住了那些骑兵,现在父王已决定将整个吴国士兵都交给你,为什么你还……”
话未说完,就被霍明明截了去:“人数多有什么,三千个街头混混和三百个士卒,自然是后者会赢,前者能赢那叫做祖上冒青烟。”
陈泽被噎的不知该如何接话。眼前这个被他从北疆意外捡回来的女人,他当初到底是那只眼瞎了竟然会以为她是女奴?!!
“你们一开始就将老兵打光了,死的一万人全是老兵,如今征来的人连杀鸡都不会,还指望他们去杀人?”霍明明摇摇头,“还有那些个临时所封的将军,你以为他们会为吴国卖命?”此刻虽然主体是征兵制,但当兵不够的时候,在战时也会募兵。募来的人参差不齐,而且吴王将募兵的具体事宜交给了下面的将军,那些将军募到兵后会将其收为己用。底层的士兵效忠的对象从来都不是吴王,也不是皇帝,所谓的上位者还有朝廷离他们都太远了,他们直接效忠是管他们的那位长官。他们将自己绑在将军身上,将军再将自己绑在吴王身上,以此不断往上效忠,从而形成一个效忠链。
但世子陈泽并不知道这种效忠链,他激动的站起身,不明白眼前这个女人为什么会如此冷血“他们可都是吴国人啊!他们祖祖辈辈都生长在吴国。”
“所以他们才更不会出兵。”霍明明冷笑,“他们已认定这场仗是打不赢了。一旦吴国国破,手里有兵才能护的住他们的家室逃跑。我只问世子一个问题,汤良带兵出去这么久都未归营,就算如此,世子敢抓他的家人吗?!”
陈泽哑然。
他……不敢,不仅他不敢,连吴王也不敢,如今是吴王求着这群人去打仗。所谓的将家人握在手里,在外的将领会有所顾忌这种事,只是一种理想情况罢了。
远的不说,端看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小玄子手里攥着吴三桂的嫡子又如何,人家老子说不配合就不配合,说反还是反。
主弱臣强时,攥着对方的祖宗十八代作威胁都没用!
霍明明目光微沉。
一旦吴国被破,最先受到威胁的不是这些手里有兵的将军,而是吴王这块最大的肥肉;若吴国被连夺数城,更要指望手里有兵的将军去将城池夺回来,要是夺不回来,朝廷也不会下旨训斥这些将军,而是直接针对吴王。
陈泽曾经告诉过她,吴国离博陵并不远,可这么久了,博陵那边的粮草只运来了几百石,这是打发叫花子呢!但博陵是奉旨运粮,霍明明旁观了这么久,用小指头都能猜到肯定是皇帝在提防诸侯王。诸侯王守土不利,这么大个把柄送上去,皇帝若不趁机削吴王封地简直就对不起那把龙椅,又哪里会将那些将军拖进来替吴王分罪。
霍明明叹了一声,对她而言,眼前的陈泽也好,吴王也罢,都只是会活动的古代化石罢了。她不属于这里,贸然的进行干预,谁知道历史大神会不会又给吴国人一个黑色幽默。
吴国去年大旱,本就没有多少粮食,饿死了不少人。如今单抗北疆铁骑,又无支援,打仗一靠人二靠粮,吴国倒好,一个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霍明明自认没有她的偶像霍去病那样的能耐,能够在注定失败的情况下力挽狂澜。
若没有聂冬那奇奇怪怪的信息传来,她就当这次穿越是次单程旅行了,为吴国捐个躯也没什么,反正她又穿不回去,对这里又没什么眷恋感以及非要活下去的理由。
但现在,她必须留着性命去博陵一探究竟。
聂冬这个不要脸的,穿到古代竟然搞三搞四,他那颗脑袋长得是为了显高吗?!当男人当腻了,是想去体验一把太监的生活吗?亏的她之前那样担心!更何况,听说博陵的那位博陵侯也姓霍,霍明明总觉得这似乎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在指引着她前去博陵。
这已经不是陈泽第一次来请霍明明挂帅了,可霍明明却始终不肯。陈泽无法将她劝说,无可奈何的起身离开。见到吴王时,陈泽低着头不知要如何对他说。不过短短半个月,原本还保养极好的吴王已经是两鬓苍白。
“她还是不肯?”
“……嗯。”陈泽回答的颇为艰难。
“哎!”吴王一声长叹,“派人送她去博陵吧。”
“可是父王……汤良已不听军令,如今要何人挂帅?!儿子以为,应当将汤良的家人抓起来,杀鸡儆猴!”
“你也知道如今我吴国已无将可用,数千人命都系在一个女人身上,此刻还要被王去逼一个能尚带兵的汤良?”
风光了大半生的吴王从未如此凄凉:“罢了罢了,听天由命吧。若吴国被破,所有责任都由本王来担,你不要插手!送那位霍姑娘去博陵罢,若她真与本王那老友有些许关系,也希望博陵侯看在本王将她安然送到的份上,能善待本王的九郎吧。”
清晨,天刚蒙蒙亮,草木还带着露珠。淳化殿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里走出略有些醒目的人,普通古人看去定会觉得有些奇怪。从哪背影来看,若说是女子,怎么会长得这么高,可若是男子,体态却有些偏瘦弱了。
“去博陵的向导已为你准备好了。”陈泽亲自将她送出宫,“这是你的路引和名碟,一定要妥善保管。”陈泽再三嘱咐,“这包银子不要随意用,外面的小民一般不用银子,只用铜钱,你若想买什么,让侍从去便是。”这个被他从北疆捡回来的奇怪女人,会领兵打仗,可偏偏对这些日常生活一窍不通,若她是被圈养的女奴,不懂这些倒也罢了,可很明显她不是。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她是贵族女子。如果她是霍家的女儿……
人都要走了,他还想这些作甚!
陈泽摇了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拍到脑后,万分仔细的交代了从吴国去博陵需要注意的地方,虽然这些话他已经反反复复的对霍明明说了三四遍了。
霍明明耐心的等他说完,陈泽见她如此认真的看着自己,心中涌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突然想要将她留下来,长长久久的住在他的淳化殿内,只是话至嘴边,却道:“这一路你要保重。”
霍明明不懂古代行礼,学着电视剧里的大侠那样抱拳道:“从此山高水长,后会有期了!”说完翻身上马,扬鞭而去,动作干净利落。
陈泽呆呆的站在原地,眼里一片落寞。
聂冬一连走了两天,由于还未出易阳郡内所以并未遇到什么流民,倒是有些沿路的商贩希望与他们随行。
小民擅用官道是要被抓进官府挨板子的。这是聂冬穿来后才了解的事,官道修来就是给官老爷都有功名的人走的,其他人能走的要么是村里自己修的路,要么就是那些林间小路了,可无论哪一条都没有官道走的舒服、安全。
对于博陵侯来说,带几个商贩同行不过举手之劳,更何况这些走南闯北的商贩通常都是消息灵通人士。聂冬悄悄掀起车帘,低声道:“陈福,你去问问那些人可有从吴国来的?若有,定要仔细问清楚他们路上的所见所闻。”
“是!”
陈福领命而去。
第五十九章 匪徒
陈福虽才二十五,看起来却有些显老相,给别人一股老实诚恳的错觉。他走路时也不像秦苍高安那样姿势挺拔有力,他总喜欢含着一点腰,眼睛微弯,带着一种和善的笑意,就像村子里特别招小孩子喜欢的傻大个。
他也不像其他侍卫那般随身佩刀,此刻一身简单的布衣,步伐轻松的向那些商贩走去。商贩们见到官老爷来了,连忙将身上的行囊放下,磕头行礼。陈福将年长的那位扶起:“老丈无须多礼。”
那老者从袖里掏出一锭银子:“小人们感激官爷们一路的照顾,这些表礼不成敬意。”
陈福大方收下,扶着老者一道坐在牛车上拉家常。
“听老丈的口音像是本地人?”
“是啊。”老者捋着胡须微微点头。
“这是要去哪里行商呢?”陈福道,“现在这世道可不太平啊。”
“官爷说的是吴国的战事吧。”老者叹了一声,“老小儿今年六十有三了,现在还记得十几年前的那场面,兵荒马乱的,俺们村里死了不少人,老小儿命大活到了现在。哎……这才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啊,又起了战事。”
“老丈为何不留在家里,您冒着花甲之年还要出来闯荡?”
老者道:“不瞒官爷,老小儿这一生有六子四女,几个孩子死的死,散的散,到如今只有一幼子相伴,年仅十岁,正在官学念书。老小儿也不知自己还能活几年,现在不给他积攒些家业,真是到死都闭不上眼咯。”
前朝之乱的阴影还未散去,本朝虽已休养生息十几年,但百姓们并未恢复元气。
“富贵险中求,如今吴国正乱着,老小儿自是不会去吴地,但与吴国相邻的庞县倒还算安全,听说那里急缺一些货物,所以老小儿这便随着几个掌柜们一同前去看看。敢问官爷一句,这些粮草可都是要送往吴地?”
“正是。”陈福道,“这都是博陵士人及百姓乐捐来的,望能一解吴国之忧吧。”
老者一听他们是博陵来的,立刻道:“博陵的官儿都是好官哩。”
陈福有些好奇,笑道:“老丈为何有此言,难道是因为我们肯带你们随行?”
老者道:“老小儿见识不多,但也听过一些事。赵县的时疫闹得沸沸扬扬,你们博陵又是送药又是送郎中的,连博陵侯这样的尊贵的人都冒着时疫之险亲自去赵县。哎,不是老小儿拍马屁,老小儿活了六十多年,还是第一次听说贵人们主动去时疫之地的。这份胆量和气魄,又岂是寻常人能比的?更何况,官爷您也是博陵来的,如今像您这样和气的官儿也不多啦。”
周围的商贩们天生对这些官爷有着畏惧之感,却见着陈福毫无架子的和老者坐在牛车上谈笑风生,那些隔离感也渐渐消散了些。有些胆大的也凑了过去,想与陈福套套近乎,陈福依旧和气相待。
“小人听说吴地周围连土匪都开始出没了。”听陈福在问吴国的情况,一个商贩道,“不少人想浑水摸鱼哩。哎,只是苦了咱们这些小老百姓。”
“怎么会有土匪?”陈福追问,“当地的官差呢,总不能连官差都去打仗了吧。”
那人有些迟疑,毕竟陈福也是官,官官相护,他现在说了吴地官老爷们的坏话,以后要怎么去吴国做生意。陈福劝道:“我们都是运粮官,这一路最要提防的便是这些匪徒,既然你知道这个消息,且详细说与我听,若消息属实,本官重重有赏!”说罢,便命人拿来一吊铜钱,递给那人。
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人思量了一番,觉得陈福所说的确有道理,便壮着胆子道:“不瞒官爷,小人有个亲戚就在吴地,听他说吴王将村里的男丁都征走了,只剩下些老弱妇孺。加上去年大旱,许多人都吃不饱肚子,便落了草。如今趁着村里空虚,便都纷纷下山了。镇子里还好些,一些村子里都快没人了。”
“是啊,吴国大旱几乎颗粒无收。大人们运了这么多的粮食可得要小心啊。”老者道,“就怕那些亡命之徒连官粮都敢抢啊!”
“多谢诸位提醒。”陈福默默将此消息记下,又与众人闲说了几句后,便回到马车旁。
二十五辆运粮车以及一百人的运粮队在官道上颇为引人注目,为了安全考虑,众人每一夜都会宿在驿站。
“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到吴国。”聂冬有些焦急了,每天连三十里都走不到就要歇下,据陈福前来回话,他们这样的速度已算是快的,之前的运粮车每天只行二十里里就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