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娇妻——左耳听禅
时间:2018-04-18 13:20:16

  “曦瑶扮作她的样子,身边自然也会有婢女,而且还是陛下亲自派去的,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回头谁要敢拿这个来说嘴,你就告诉他们陛下亲自派了人跟着,看他们还敢乱说吗!”
  卫夫人其实也只是心里不大舒服,知道卫宏做了决定她更改不了,况且这次的事情是圣上亲自开口的,他们怎好拒绝,遂小声嘟囔了一句:“我就是随口说说,你和曦瑶都答应了,我能有什么办法?”
  卫宏点了点头:“我是怕你想不通,心里不情不愿的,回头在外面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反而给曦瑶添麻烦。”
  卫夫人轻嗤一声,心里明白其实他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不过是觉得对靖国公府有好处罢了。
  不过身为靖国公府的主母,这好处等于她也是占了一份儿的,所以说到底也只是心里有些纠结,但若让她真去阻拦,她怕是也不会。
  因为这件事涉及机密,所以卫宏夫妇并未对卫渊细说,只告诉他长乐县主要去菱州赈灾,离京前来跟曦瑶辞行。
  等曦瑶走后再借口她生了病在院子里休养,不便出门,瞒着其他人就是了。
  到时候就算卫渊觉得奇怪,也不好直接去院子里找人,卫夫人再装模作样的去探望几次,撑一段时间应该是没问题的。
  卫渊知道宁玥与谢曦瑶虽然没有见面,但私下里有书信来往,所以对于辞行的说法并未怀疑,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出门做准备了。
  卫夫人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会不声不响的偷偷跟去,得知之后立刻去找到卫宏,急的团团转,让他赶紧派人把卫渊带回来。
  卫宏起初虽然也头疼,但想了想,最终做出了相反的决定,任由卫渊去了。
  “为什么?”
  卫夫人不解:“他不知道真正的长乐县主已经走了,马车里那个是假的,要是发现了……那……那闹出什么事来怎么办啊?”
  “不会的,”卫宏说道,“我这就写封信去将实情告诉他,阿渊知晓事情轻重,万不会因儿女私情而坏了朝廷大事。”
  “况且他跟去若能帮上什么忙,说不定也是桩好事。”
  卫夫人跺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告诉他!还省得闹出这些事来!”
  “一开始谁知道他会跟去?再说了,你自己的儿子你还不知道吗?一开始若告诉了他,他现在跟着的说不定就是昭国公一行人了!那才真是坏了事!”
  卫夫人听了无法反驳,心中越发着急。
  “那他现在知道了会不会去追昭国公他们啊?”
  “不会,”卫宏道,“昭国公他们早就走了,凭他的本事追不上,或许连人都找不到。”
  “他既然对长乐县主如此用心,定然会老老实实跟着曦瑶他们,因为最终长乐县主一定会跟他们会合的。”
  卫夫人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让他赶快写了信送出去。
  话说卫渊正开开心心地跟在“宁玥”一行人身后,自以为等他们扎营歇息的时候就能见到宁玥了,谁知这时却得知马车里坐的根本不是他的心上人,而是他的表妹。
  卫渊拿着信的手抖了抖,看向前面另一架马车。
  所以……那架车里坐的肯定也不是昭国公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冷静,就算现在见不到宁姑娘,等到了菱州肯定是能见到的,决不能现在就向那个老男人认输。
  可这口气还没来得及咽下去,又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信。
  这个人他不认识,也就没有立刻去接那封信,而是问道:“你是何人?谁让你送信来的?”
  那人答道:“小的乃是昭国公府的下人,国公爷吩咐说如果您跟着东子少爷他们一起出了城,那就把这封信交给您,还特地吩咐等您收到一封信之后再给这封。”
  卫渊皱眉,让人把信拿了过来。
  拆开一看,信上只有一句话:近水楼台先得玥。
  落款没有字,只画了一条鱼……
  卫渊咬牙,刷的一声将信纸揉作一团。
  “老男人!你别得意的太早!”
 
    
第124章 不甘
  真假两支钦差队伍都离开京城的时候, 赵乾还在宫中看着折子。
  他之所以让余刃暗中查访菱州水患之事,就是因为这次水患来的十分蹊跷。
  要知道菱州是十分有名的富庶之地,当地知府更是他倚重的重臣,为官十分清廉,也一直很注重河道沟渠这类工事。
  虽然今年雨水确实比以往更多,他也做好了可能会有天灾的准备,但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报到他这里的竟然会是菱州。
  当年他还未登基的时候, 大周也曾有过一次大范围的降雨, 造成了不少洪涝灾害。
  那次的雨水比现在还要多,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灾情, 但菱州却始终安然无恙, 这都得益于那里的河道沟渠修建完善,常年疏通,坚固程度远非其他地方可比。
  如今的知府陶莫是穷苦人家出身, 早年经历过饥荒, 知道粮食对百姓的重要性,所以很重农事,而最容易对农事产生影响的,无非就是天气和虫害了。
  虫害很多时候又是由天气引起的,因此归根结底, 还是看天。
  天气非人力可以掌控, 但人却可以想办法缓解恶劣的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
  如果修建好河道, 在旱时可以缓解旱情, 涝时可以疏通水患, 对百姓而言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陶莫上任后,也格外重视河道的修缮疏通,甚至亲自跑过不少地方,将一些隐患比较大的报与了朝廷,希望朝廷能够重视。
  赵乾接到这样的折子之后自然第一时间就处理好了,让人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一应款项拨下去一点儿没少,需要的人力物力也都尽量满足了。
  毕竟菱州是个繁茂之地,即便是一些比较偏僻的城镇居住的人口也不少,一旦真的发生了水患,造成的损失也会比其他地方大的多。
  可他该做的明明都已经做了,陶莫之前的折子里也都表示这些河道修理的很好,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年不过是雨水比往年多了些,菱州就先撑不住闹了水患了呢?
  陶莫给他来的折子里万分自责,表明愿意接受任何惩罚,只求他给他一些时间,让他先查清水患的缘由,因为他也觉得这次水患来的有些蹊跷。
  涉及一个城镇的覆灭以及数万人的性命,赵乾就算信得过陶莫,也不可能只让他一个人去查。
  一来是查出真相也难以服众,二来是他既然身在菱州却被欺瞒,想查出来只怕更难。
  所以他才会派余刃暗中调查,并让另一队人冒充他,打着赈灾的名义前往菱州。
  赵乾看着这些折子,眼眶酸痛,抬手捏了捏眉头。
  一旁的太监总管见了劝道:“陛下,您这三日几乎都没有合眼,不如歇歇再看吧,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磨刀不误砍柴工?
  赵乾皱眉:“这话听着有点儿耳熟,你从哪里学来的?”
  太监总管笑道:“是长乐县主之前说过的啊,您忘了吗?”
  赵乾哦了一声,这才想起宁玥之前似乎的确是说过这样的话。
  “这丫头年纪虽小,看上去也咋咋呼呼的,但骨子里其实很懂事啊。”
  寄人篱下却能和所有人都相处的很好,让麒麟卫都对她宠爱有加,还能把原本不懂事的东子教导成现在这副模样……
  的确是个好孩子。
  “可不是嘛,”总管又道,“县主最是体贴了,她要是知道您几天几夜没合眼,少不得要念叨您几句。”
  “老奴这声音没有县主好听,您就凑合凑合且当是县主在劝您,休息休息再看折子吧。”
  赵乾失笑,转头看他一眼:“你啊,年纪越大这张嘴越是能说会道了。罢了罢了,那朕就当做是长乐在劝朕,歇一会儿去。”
  说着起身向寝宫走去。
  太监总管忙跟上,出门时一个小内侍对他比了比大拇指。
  这几日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还有两位皇子轮番上阵,都没能把陛下从书房请出来,他们干爹却做到了!厉害!
  总管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好好当值,自己跟着赵乾回寝宫了。
  赵乾在龙塌上躺下,困意席卷而来,半梦半醒间却忽然喃喃开口:“长乐认回兄长了啊。”
  那个无父无母无亲无故的女孩子,流落在外十余年终于认回自己的亲人了。
  “东子……朕的东子,什么时候才能……”
  他的话到这里戛然而止,似乎是睡着了,并没有说完。
  但即便如此,也让太监总管出了一身冷汗,赶忙看了看周围,确定四下都是自己人,这才松了口气。
  龙塌上的赵乾却并未合眼,怔怔地看着帐顶出神。
  小玥和东子原本是同病相怜的人,年纪相差也不大,因此格外谈得来。
  如今小玥找回了家人,东子却仍旧孤身一人,他心里会不会觉得难过?会不会觉得又只剩他自己了?
  不,应该不会。
  那孩子一根筋直肠子,不会想这么多,只会真心替小玥感到高兴。
  可他自己呢?他本不该过如今这样的生活,本应享有比小玥更多的荣光……
  赵乾越想越觉得心里堵的慌,蹭的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
  太监总管以为他睡着了,正想掀开床幔看看用不用给他掖一下被角,哪知道床上的人忽然一个鲤鱼打挺就坐了起来,吓得他一哆嗦,哎呦一声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忙有宫人上前将总管扶了起来,赵乾亦关切地问了一句:“你没事吧?”
  总管忙摇头:“没,没事,陛下您呢?您……有事吗?”
  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诈尸了呢?
  赵乾摇头:“没事,就是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
  “什么不甘心?”
  赵乾张了张嘴,最终又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算了,等阿刃他们回来再说吧。”
  说着又再次躺了回去:“睡了。”
  总管心有余悸地站稳,点了点头,候在一旁,等床上的人又安静许久之后才小心翼翼地掀开床幔。
  这回赵乾似乎是真的睡着了,呼吸平稳,双眼轻阖。
  总管俯身将他肩头有些掀开的被角铺平,正准备起身时,床上的男人忽然睁开眼,狠狠地瞪向他,吓得他再次惊呼一声向后跌去,好在这次没坐到地上,踉跄两步就站稳了。
  他站稳后还没来得及问赵乾怎么回事,就见他得意地笑了笑,指着他道:“胆子太小,缺练。”
  说完转过身重又睡了,留下总管站在原地一脸莫名。
  年近五十的人了,玩儿这种把戏有意思吗?
  总管在一应宫人同情的目光中站到一旁,再也不去掀床幔了。
  摊上这么个皇帝,心累!
 
    
第125章 爸爸
  宁琰一行人还在半路的时候,宁玥等人已经到达菱州境内的泰安县了。
  这里距离发生灾情的洛兴相距不足百里, 按理说应该受到了波及才是。
  然而城中一片热闹繁盛, 并未见大规模的流民涌入,不知道的还以为水患根本没有发生。
  这奇怪的一幕让众人都觉得有些不解, 分散开来打听这里的情况,以及百姓对于水患的了解程度。
  因为这里不仅没有流民, 百姓们也都喜气融融的,好似并不担心会有流民闯入似的。
  以往这种时候跟在宁玥身边的都是余刃, 但这回齐玖他们坚决不同意他再陪着她,所以最终是程文松和安康跟她一路。
  三人走走停停, 时而在茶楼里坐下来听四周人的闲谈,时而各自找个摊主以买东西为由搭讪, 套一套对方的话。
  这些摆摊子的基本都是本地人, 知道的也会比较多,看到出手阔绰的主顾基本上有问必答,有时还会多说一些。
  宁玥独自在一个卖零嘴的摊子前跟摊主买了些乱七八糟的吃食, 准备走的时候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凑了过来。
  “这位小公子要往洛兴去?”
  他揣着袖子问道。
  宁玥挑眉, 猜到他大概看出她不是真的想买东西, 而是要打听洛兴的消息,所以才凑过来的。
  “倒也不是要去”她回道, “我们东家原本想去洛兴做笔生意,但是听说那里闹了水患, 所以不准备去了。”
  “可是途经泰安又见这里没受到影响, 便想是不是那里的水患并没有那么严重, 若是如此的话,去一趟也未尝不可。”
  年轻人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
  说着又指了指旁边一条小巷。
  “我有个朋友前两日刚从洛兴来的,你不如直接去问他啊,他知道的肯定比别人清楚,不过……”
  他嘿嘿地笑了笑,指了指她的荷包:“公子能不能赏我们点儿银子,就当是请我们兄弟喝顿酒?”
  宁玥看着那僻静的巷子,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但若真有个洛兴县的人能问的话,肯定比问其他人更清楚,遂还是点了点头:“好,走吧。”
  反正她有武艺傍身,一般人打不过她,而且程大哥和小安哥就在附近,喊一声就过来了。
  年轻人见他答应了,忙在前面带路。
  宁玥抬脚跟上,走进巷子果然看到有几个跟这人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她走过去之后问道:“哪个是洛兴的?”
  带她来的人却冷笑一声,从袖中滑出一把短小的匕首指向她。
  “这儿没有洛兴人,识相的就赶紧把银子交出来,免得受皮肉之苦。”
  那几人也随之围了上来,将宁玥堵在小巷中间。
  宁玥来之前其实就已经猜到了可能会是假的,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跟进来的罢了,见状也不恼,看着那刀尖儿亦是轻笑一声。
  “你们确定要打劫我吗?我这个人可是很不好惹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