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天人少爷
时间:2018-06-14 08:02:56

 
    花了半天时间整理完房间,方长庚和方大山都觉得腰酸背痛,去外面买了几个包子吃完,天刚黑就躺在一张床上歇了,一晚上睡得又香又沉。
 
    第二天方长庚就陪方大山去街上逛,方大山也不是那种很爱热闹的人,不过看到布庄还有金银点还是忍不住进去看了看,给家里人挑了布匹之类的东西准备带回去,还特意给小李氏买了支做工精致的银簪。
 
    方长庚在一旁偷笑,看到方大山黝黑的脸颊似乎红了一点,把那支银簪当宝贝似的放进怀里。
 
    整整逛了一天,方大山就赶在关城门前回去了,这样在外头住一晚,第二天晚上就能到家。
 
    而方长庚也正式开始了他的府学生活。
 
第43章 文武双全
 
    作为府学里年纪最小的秀才, 方长庚不论出现在哪里都能吸引不少或好奇或冷漠的目光, 就连入学那天知府大人李仁守前来坐镇入学仪式时都不禁多看了方长庚两眼, 立刻想起这是府试时他亲自面试且定下府案首的小孩, 还笑着对着身边两位教授指了指方长庚,不知说了什么。
 
    后背衣服似乎被灼热的目光烫出了无数个洞, 方长庚叹了口气, 低头盯着自己脚尖作龟缩状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还想安安稳稳过完这三年呢。
 
    不过从今天的阵仗以及训导前头讲话的内容得知, 永州府府学目前有廪生四十名, 增生二百名, 附生与增生数目相同,可见府学的规模比县学大了近十倍。至于负责教学的年长教授即有四名,举人以上出身的大儒也有十几个,优势不言而喻了。
 
    知府大人对着全部府学生员一番训诫以后并没有久留,在众学生的恭敬声中离开了府学。
 
    之后秀才们也都散了,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成家立业,因此并不住在府学,只有尚未婚娶且在府城没有落脚之地的才会在府学留着,而且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有自己的职业, 只有每月考核以及岁考、科考时才会现身。
 
    毕竟到了二十几乃至三十多的年纪,对于考取功名并不像年轻秀才那样执着,更多的在为了生活而奔波。
 
    方长庚请周其琛去他房间坐了一会儿, 书僮平安看见屏风后面方长庚换下的一桶衣衫就殷勤地要拿出去洗, 吓得方长庚连忙叫住他。
 
    他们都是差不多的年纪, 让他帮自己干这种活也太奇怪了。
 
    周其琛朗声一笑:“你就别拦他了, 你的时间可不该浪费在这些杂碎事上。以后你总会有书僮或是下人伺候你起居,早些习惯吧。”
 
    方长庚无奈地摇头笑笑,心知他说的也没有错。
 
    “你要是在府学住的不舒坦,索性就搬到我那里去,平日里咱们还能驾车去附近游玩,日子不会无聊。”周其琛现在也已经十六了,正是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年纪,不像以前那样僵着脸只顾埋头读书,反而心思躁动起来。
 
    方长庚完全理解这个年纪男生的想法,这时也忍不住心痒痒,揶揄道:“你是不是去外地时干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了?”
 
    周其琛现在兼顾绸庄的生意,必要时还要去外地办事,生意人交际时会干的勾当就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清楚得很。
 
    果然,周其琛眼神飘忽起来,右手持着折扇在左手掌心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拍,嘴角勾起,用已经开始变声的沙哑嗓音缓缓道:“那倒也不至于,只是……温香软玉在怀的确是人间极乐,可惜……”
 
    他话音一顿,撇嘴看了方长庚一眼:“你还太小了,体会不到女子的好处。”
 
    方长庚冷哼一声:“我这辈子就只愿娶一个与我心心相印的女子,其余的都是乱花野草,我是不会多瞧一眼的,再大的好处也不稀罕。”
 
    除了前世一夫一妻制早已根植入他的头脑是重要原因,他爹娘的恩爱也使他更加坚定这样的信念,别说本朝律法规定平民男子不得纳妾,就是他以后做了官,也是一样的想法。
 
    周其琛听了“噗嗤”一声笑出来,乐得不可自抑:“你看看,还不承认自己小呢?等你见识过就后悔今日所说的话了。”
 
    方长庚不以为意,这种事没必要争着在他人面前表立场,只要自己记着就好。
 
    周其琛见方长庚不理会,也渐渐止了笑:“你现在还是专心功课,我就不带坏你了。听说过两天徐闻止要在徐府办诗会,不能辜负他这小三元的盛名,咱们定也在邀请之列,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吧。”
 
    方长庚点点头,忍不住笑道:“世家子弟就是爱出风头,我们去了不过是陪衬他罢了。”
 
    周其琛笑着摇头:“你不必谦虚,眼下要论风头之盛,整个永州府除了他就是你了,该说这话的是我才对。”
 
    方长庚忍不住鄙夷地看他:“得了吧,你也不遑多让,还是阿复之前一句话说得对,咱们也不必自家人夸自家人了。”
 
    一通互吹马屁,两人都觉得好笑,到了饭点就结伴去最近的知味斋吃饭。
 
    “不过你那儿我还是不去了,我怕分心,我家人可还指望我考个举人呢。”吃饭的时候方长庚如是说,一边心中惊叹府城的菜色可比县城丰富多了,味道自更不用提,什么虎皮肉、西施舌,每一样光听着就令人口齿生津。
 
    周其琛也不再劝,只说:“你想来就来,当自己家就是。”
 
    正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身边飘过一阵清淡的熏香香气,随机就听有人在头顶道:“周兄,方弟,真是太巧了!”
 
    方长庚抬头一看,没想到是徐闻止。
 
    只见他身着绸缎蓝衫,腰上系着成色极好的玉佩,手中一把折扇,神情自信且骄傲,一副翩翩佳公子的形象。再看他身后还跟着一个穿得比方长庚还好的小厮,眼神机灵又不失沉稳,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周其琛和方长庚站起来还礼,得知徐闻止正要去包房和族学中的好友聚餐。
 
    “既然碰到你们,不如一块儿吧。”徐闻止笑眯眯地说,对周其琛和方长庚两人很是热情。
 
    方长庚和周其琛对视一眼后道:“咱们吃得也差不多了,去了怕扫你们的行。”
 
    徐闻止不赞同地说:“那就去喝两杯酒互相结识一番,徐氏族学与府学时常联合举办诗会和比赛,大家早晚都会见的。”
 
    两人见他都这么说了,也不好拂他的面子,点点头答应了。
 
    进了包房,有人率先站起来,第一句就是奉承徐闻止的。
 
    “大名鼎鼎的小三元得主来了,这小小的知味斋真是蓬荜生辉!”这人正是知味斋老板的儿子。
 
    看到身后跟着的方长庚和周其琛,族学这些人也并不陌生,毕竟是院试头三名,除了有些在簪花宴见过以外,口口相传的威力也是极大的。
 
    因此两人进来后并未受到冷遇,反而觉得气氛热烈,一时之间包房内互相恭维之声不断。
 
    在座的都是锦衣华服的勋贵子弟,年纪最大也不超过二十,周其琛倒还好,就是方长庚混在其中着实有些格格不入。
 
    好在他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强大,对此丝毫不觉得不自在,说话打招呼也如往常一样自然,让在场的人讶异之余都不禁有些刮目相看。
 
    其实这些人聚在一块儿也不讲什么正事儿,大多谈些风花雪月的东西,不过偶尔也夹杂着朝堂暗涌与时政消息,让方长庚也觉得十分受益。
 
    不过只待了不久,他和周其琛就借故先行告辞了,离开前徐闻止让小厮递给两人两张邀请名帖,请他们五日之后去徐府参加诗会,两人都点头应承。
 
    出了知味斋,方长庚不禁感叹:“还好我出身农家少去许多应酬,得以全身心扑在书上,不然想考上秀才怕是还要多个三年四年。”
 
    周其琛也这么认为:“不可闭门造车,也不能沉迷享乐,以后咱们互相督促就是。”
 
    方长庚默默点头。
 
    回到府学,方长庚便自觉地开始看书。
 
    府学所设科目与县学一样,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科,讲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御(驾车)、射、乐相比礼书数就没那么高的要求,只要涉猎即可,若是能有一门及以上精通自然最好。
 
    而除了四书仍需通习以外,五经之中只要修一即可,主要是因为五经过于深奥,能通一经就很难了,先前不过是学个皮毛,只图对五经有基础的了解。而对要进一步成为举人、以后有望做官的考生来说,更要追求学习的深度而非之前童生试的广度。
 
    方长庚对这样的安排十分满意,心里暗下决心要好好修习射艺。他不像那些秀才书生只一心钻研经史子集,不顾体质单薄脱下衣服以后就是只白斩鸡,相反,他还要习武艺,做个文武双全的人!
 
第44章 诗会
 
    自第二天起方长庚就开始上课, 府学中的大儒讲课水平无需质疑, 唯一一点缺陷是重于清谈而忽略实务, 不过对他而言只要所学的东西能对乡试有所助益就好, 其他暂时可以放到一边。
 
    在目前这么多科目里,让方长庚更有热情的是其余人都不屑一顾的射艺课。
 
    府学里有射圃, 由永州卫的王镇抚在每月农历初一和十五来府学教授, 方长庚就成了最积极练习射箭的那一个。
 
    见方长庚个头矮小, 抓起弓箭还不能十分从容, 王镇抚在一旁不禁笑道:“我看别人都是随意比划两下, 只求中靶就行,你这么认真干什么?”
 
    方长庚一本正经:“孔夫子曰,‘射御足力则贤’,习射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是判断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学生自然要听孔圣人的话,做一个文武兼修的人。”
 
    王镇抚听着也觉得挺有意思,虽然并不太当一回事,但还是上前指导方长庚的动作:“‘内志正, 体外直,然后持弓矢省固;持弓矢省固,然后可以言中’, 这句话你比我还熟了。射箭需摒弃杂念, 前臂放平, 肘上需能放一杯水……”
 
    方长庚按王镇抚说的做, 不一会儿手臂就酸软地抬不起来,都能想象明天这双手一定跟软面条一样。
 
    王镇抚哈哈大笑:“其实你的年纪还太小了,一般十五岁开始练这个好一些。不过我看你臂力还不错,难道以前练过?”
 
    方长庚摇头,露齿一笑:“以前只是在县学耍过几次,不算练过。至于臂力,小时候常帮家里干些农活,比寻常人力气大一点。”其实最近他的身高开始窜了,现在已经有一米五几,比同龄人要高不少,以后应该也矮不到哪里去。
 
    也不知道这位王镇抚是不是有和方长庚一样的出身,闻此态度认真了不少,在一旁指正了方长庚的动作许久,才挥挥手说:“你别练了,小心明天字都写不了。”
 
    方长庚也不敢再拿弓箭,因为他们每天都要临帖书五百字,要是没完成任务是要被书科夫子打手板的。
 
    “你要是真想学些勋贵们平常会玩的技艺,还得学学骑术,不过整个永州府除了卫所内,也就徐府还有几个大姓家里养了马,在府学就没法学了。”
 
    王镇抚觉得有些可惜,他看方长庚身型骨骼还挺适合习武,手臂也有点肌肉,只是骑射本就是世家子弟们才消遣得起的玩意儿,寻常平民就只能看着了,他也没办法。
 
    方长庚也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这些身心有益而已,而且这世道男子有武艺傍身总是好的,谁知道哪天就能用到呢?
 
    “有什么就学什么,学生只是喜欢,和与勋贵交际并无关系。”他直言道。
 
    王镇抚是武举出身,性格十分直爽,听他这么说也笑了:“能这么想就好,等下个月射艺比赛,我看看你有没有长进。”
 
    方长庚点点头,见王镇抚宣布下课,就按部就班地回住处看书练字,一点都没有松懈。
 
    相比射科,乐科就在秀才中受欢迎不少,他们除了要学习宫商角征羽五音,还能选择乐器修习,古琴、笛箫都是大家喜欢学的,以后士林聚会也方便附庸风雅。
 
    方长庚嫌古琴携带不便,笛声又稍觉尖锐,于是选择了管箫。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