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头头胖猪嗷嗷嗷地叫。
猪血不能浪费,可以做血肠子、血豆腐。
下水不能浪费,搓干净也是一道荤菜,有大料压压腥味照样美味。
大骨头不能浪费,斩开了炖汤,最鲜美,小孩子喝了晚上睡觉腿不抽筋。
……
最受欢迎的自然是大肥肉、五花肉……
天寒地冻,被分到猪肉之后直接挂在厨房里,半个月一个月都不会坏。
…………………………
带着一整头被分割好的猪回将军府之后,宝玉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再回屋子,免得身上沾染的气味熏到黛玉。
才进屋,就觉得暖烘烘的,前任孙将军改了的主屋有烧地龙,真是后人乘凉啊。
宝玉眼见黛玉面前摆着的几个碗碟里是京八件的点心和豆腐皮鸭肉春芽卷,便抬眉笑着问:“京城来人了?”
萌哥儿看到爹爹进来,迅速将嘴里的东西吃完并站起来给宝玉请安问好——这小豆丁,自从先前黛玉胎动的时候让他摸了一把肚子,他突然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真的马上就要有弟弟的哥哥了,于是一下子懂事起来,尤其表现在晨定昏省上。
黛玉问他为什么,萌哥儿认真地说:“我是哥哥,爹爹说,我要给弟弟做榜样的。”
这话让大家伙儿都很开心,因为他们觉得小孩子的眼睛特别干净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所以既然萌哥儿说二奶奶给他怀着弟弟,这表示自己等人要迎来第二位小公子了,真好!
倒是宝玉不死心,又问过萌哥儿好几次,无奈萌哥儿一口咬定是弟弟,叫宝玉嘀咕:【不会真这么迷信就被这小子说中了吧?可是我本想着一儿一女凑个好字,这辈子也就齐活了,不必玉儿在辛苦妊娠了呀……】
黛玉点点头:“老祖宗叫人送来的厨娘,还有爹爹叫人送来的……”说着说着,黛玉又眼眶微红了,大约是怀孕期间特别容易情绪波动,所以她很不好意思地按了按眼角。
宝玉捏了捏黛玉的手,转头问萌哥儿:“萌哥儿今天乖不乖?”
萌哥儿早就站得笔直了,等爹爹和娘说话完,被问话才开口:“爹爹,萌哥儿今天很乖,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还跟着娘学背古诗了。”
然后他叽叽咕咕摇头晃脑地背了一首咏梅。
宝玉摸摸他的脑袋表示赞许,然后又问:“那么今天妹妹乖不乖啊?”
谁知道萌哥儿完全没有被绕进去,他一本正经地说:“弟弟也很乖,我在背诗的时候弟弟还同我打招呼呢。”
宝玉:唉……
第349章
黑省北驻地的人, 都觉得,今年格外地不一样。
要说哪里不一样呢?
大约是今年比往年要忙了不少。
不仅仅是地里忙,还有修房子、修路忙, 当然, 还有不能丢了本职,操练也不能拉下。如是加在一起, 可不就忙了么?
另外,再有不一样的就是整个驻地的精神气儿不一样了。虽然忙, 可是人人都有奔头, 就算大家伙儿一开始不太敢想, 没敢奢望那棉花油料能够分下来多少,可是一日比一日肥起来的猪和拔地而起的小高楼那是跑不了的,实实在在能落下的实惠。
然后从秋收起,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新来的贾将军,可记挂他们了,给分了不少好东西。
等到十一月饷银来了, 照例是不足额的,但是黑省北的将军们再不像从前那样怨言颇多了——因为东边不亮西边亮,咱们今年过肥年!
炖大肉、包饺子、炸丸子今年黑省北驻地的伙食格外好, 食材多得、油水足得,火头军们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为此,还特意把已经退下去的姜老头请来指点着做几个硬菜, 每旬都有改善伙食的机会。
黑省北的普通老百姓们,也同样感受到了今年的变化,那些当兵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十月份起的时候,都拿着花生渣来换萝卜白菘……真是好奇怪。不过就算奇怪,老百姓们还是很乐意做这个交易的,谁家不是囤了一地窖的萝卜白菘呢?整个冬天的蔬菜就靠这俩了,现在突然多了花生渣,喷香油汪汪的花生渣。
换!干嘛不换!不换是傻子。
黑省北的老百姓们一面感激这些犯傻的当兵的,一面家里老老小小改善伙食,吃的满嘴流油。
更不要提十月起,秋收之后,上头的大人们说要修一条贯通黑省南北的大路,要征民夫去清路和扛沙包——给钱的那种。
干!干嘛不干!不干是傻子。
总归秋收之后,黑省的地里除了种点儿蔬菜,也不能再补种些啥了,基本大家都闲下来,现在有额外赚钱的机会,天寒地冻算什么?咱心里热乎!
…………………………
看来,想致富先修路,不仅仅是说道路通畅之后交通便利所带来的经济发展。
【还有在修路过程中,创造的各类就业机会、拉动各地消费需求。】宝玉这般想着,并且深受震动,因为接下来他看到的场景,无一不展示着——没有人天生就是穷的且蠢的,很多时候,某地的贫困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以被消灭,譬如说黑省的人,到后世人们都会说诸如耿直、讲义气、豪爽等等,可是他们也有一颗想要改善生活的心啊,就算不能发家致富,多三瓜俩枣也是极好的呀。
当头一回看见有有附近的农户小心翼翼地挑着炉子煮着碎肉汤、胡辣汤在修路附近小声张罗生意的时候,宝玉制止了想要去赶走他的士兵,并且说只要每次买吃食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安全、干净就可以了。
如是,以黑生北驻军为首,剩下三部驻军协助,当地民夫平路打杂,这样浩浩荡荡上千人的队伍开拓到哪里,商机就蔓延到哪里。
因为修路是体力活儿,火头军埋锅造饭纵然是管饱管够的,可是也只有饭点才有吃的。
若在关外十月十一月,干活的时候,旁边有热汤点心,兜里每日都拿现钱的人,总有愿意花一两个大钱去买一口吃的。
黑省北的将士们,毕竟今年,兜里有钱啊。不止拿了军饷,修水泥路还另有一份收益——并且,这一份收益,一分一厘都没有被克扣。
和那些民夫一样,也是日日就能结算领到手的,因此,众人干活的积极性可高了。
众人都觉得王巡抚简直绝了,是黄河水倒流了么?给钱这么痛快而且半点都没克扣呢!
后来想想,一定是因为这件事情还有贾将军参与呢,王巡抚怎么地也得收敛着点。
至于说贾将军会不会和王巡抚一样‘同流合污’?
众人都纷纷表示:【不可能啦,贾将军家里那么有钱!之前套种的种子都是咱们先赊的他呢。怎么看得上这几个小钱。】
即便是最不服气贾瑛的董副将也得承认,人家公侯府出身的贵公子,根本就不差钱,平日瞧着穿的简单朴素,但是讲究。再有,两回去他将军府上,所见所感,如今整个将军府的布局摆设和孙将军那时候又是不一样的。现在的将军府,进去之后虽然不是下人簇拥、描金画银,但是偏偏就叫人能干感觉到其中的贵气和规矩。
【宝玉心说:这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是黛玉的审美比较高大上。】
再加上程峰和朱犇逮着机会就开始宣扬贾将军人好,全心全意为咱们当兵的谋福利;
现在跟着保护的一百护卫觉得自己不能被贾将军的旧人给比下去了呀,于是可可劲儿地吹捧;
还有尝到了甜头的裴副将已经坚定跟着贾将军不动摇的方针,遂鼓励手下人暗搓搓为贾将军说好话。
有这么多的自来水,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宝玉在黑省的形象日渐高大全起来了……
当然,姜百户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贾将军这外貌长得好啊,都说相由心生的话,贾将军简直就是戏文里的潘安,长这么好看的人,大家都觉得他不会是坏人。
咳咳,就是这么肤浅。
…………………………
整个十一月,‘家底丰厚不差钱、外貌形象高大全’的贾将军分了大半心神在贯穿黑省南北的水泥路的铺设事宜上。
其实冬季并不是施工的最好时间,但是这年头,春秋两季农耕忙,不论是百姓还是卫所里的士兵,都没有什么空余的时间来做这些。而夏季,夏季太遥远了,就算宝玉等得住,黑省的王巡抚、裴副将等人也等不住了。
在宝玉看来,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的天,叫人在室外作业,真的是非常不人道的,搁现代,高寒补贴得有吧?工伤险得有吧?
但是在王巡抚、裴副将等人看来,这算个啥?不是穿得严严实实地在干活儿么?而且干活了,人都是一直在动来动去的,自然也不会觉得冷了。
由此看来,劳动力,真的是这个世界中最廉价的存在了,哪怕是一头牛马呢,人们对于畜力的爱惜,远远超过于对人的。
【我可算知道,万里长城这样的世界奇迹是怎么建造出来得了。因为这时候的人,干起活来,压根就不把自己当人看啊……】
因为黑省地势多平为平坦,并且这个时候基本不需要考虑交通工具运输超载压坏路面的问题,清理路面也很快很迅速,所以施工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低温。
譬如说,已经起冻的冻土。
譬如说,水泥和混凝土的砂浆拌成后,如果受冻,那么水泥就不能进行水化,并且水结冰之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往往过了一夜,昨天铺设好的路段的砂浆就会遭到由表及里逐渐加深的粉酥破坏。
这些问题,根本不需要宝玉去提点,工部有经验的工匠就先做出规范了:
在工匠的指挥下,勤劳勇敢的黑省驻军们很快就摸索出了开挖冻土的方法。一般是三四个人一组,用铁楔子劈冻土方。其中一人掌铁楔子,余下两三个人轮流打大锤,将冻土按块儿劈开,如此滚动式前进,第一块冻土尚未完全被凿出来的时候,另一组就把第二个铁楔子放在旁边的裂缝上加进去,直至冻土剥离为止。
关于水结冰的问题,施工现场必须排除积水、消除工地结冰现象。
各种原材料必须保持住温度,除了加热砂子、加热搅拌工具等等是一刻也不能停歇出自之外,还要选择保温材料,用保护已经铺设好的路段,修路的工程兵们开动脑经,就地取材,用譬如说稻草杆子、煤炭渣子等等保护铺设好的水泥路。
而这一切防寒工作,都对燃料有着极大的需求。
好在黑省多煤炭,所幸这时候也不必考虑什么温室效应或者酸雨之类的环保问题。
术业有专攻,宝玉早早就有这个体会,很多时候,他只是给出一个启发性的创意而已,真正落实完善,还需要这个时代的人来开动脑经。授人以渔,这是宝玉的初衷,他从未忘记了自己的目的。
对于工部官员和工匠们提出的这些操作要求,他是十分赞同的,在他看来,若是没有位面交易系统资料库里的资料,自己也不能完善计划做到这么周全。
只不过,他还是强调了众人都忽视的一点——也不能说是忽视,应该说是这时候的人觉得这一点从来都不觉得这需要重视。
那就是安全问题。
宝玉在开工之前不止一次说了,要开凿冻土的士兵们千万注意去掉铁楔子头打出的飞刺,以免伤人。
他甚至还坚持从裴副将手里抠出一部分碎皮子(公事公办,宝玉不是没有钱买碎皮子,但是这要是什么都用自己的钱办了,回头恐怕要被人参一本收买军心),叫黑省北的军属们做了那种可以伸出手指头的手套,防止在凿冻土的时候震坏手。
而凿冻土的,是大部分的民夫和小部分其余三部之中的刺头儿,宝玉这么要求,却让他们觉得:【原来传说中的话还是可信的,贾将军真是一个大好人啊。】
民夫们都这么觉得,其余三部的刺头则是把原本的一些不满情绪都算到了裴副将头上去了。
后来,干了一阵子之后,到了腊月里,宝玉巡视修路进度,还亲自下场凿了几块冻土(十六春耕的时候还得下皇庄去耕种呢,就像前两辈子国家领导人植树节也得去种树意思一下,宝玉真的只是想体验一下并鼓舞一下士气而已,谁知道效果极佳),又一同与大家伙儿吃了一顿杀猪饭,一点架子都没有,有敬酒的也是来者不拒,更叫干这个活的人感动万分。
甚至于后来,三部的刺头们学成烧水泥之后回了原本驻地,在别人说起贾将军哪儿哪儿不好的时候,他们都不吭声不参与了,实在听人说得过分了,还会出言反驳几句。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造成一个美好的结果啊。
…………………………
等到腊月十几号之后,修路队也停下了,开始收拾收拾东西各回各家准备过年。
第350章
寿昌五年就这么过去了。
根据史书记载的重大事件和后世各类史料分析, 史学家把这一年称为是一个转折点,是大明朝寿昌帝真正开始掌握政权的一个标志。
这一年,林如海入阁, 而贾瑛外调关外黑省, 在当时看来,是平衡之术, 但是后人才能够以宏观的眼光看,这件事实则是寿昌帝对朝中和地方都加强控制的一步绝妙好棋。
当然, 这一对翁婿, 在后世也是史学家们很喜欢研究的两个历史名人, 因为他们前期目的一致,相互合作配合无间,辅佐寿昌帝削弱地方残留的藩王势力、制衡朝中的蔡卫两派党争;后来却有了政见分歧, 据说某次大朝会上,林如海还“掷瑛以鞋履”……堪称水火不容。
然而娶了林如海之女的贾瑛一生却从未薄待林氏,他所有的子女皆是嫡出,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他有妾室(虽然民间野史有不少关于贾瑛的风流轶事, 但是考证之后表明纯属虚构)。也许贾瑛真的是一个能够完全公私分明不带前头情绪回后宅的人吧?也许贾瑛对林氏是真爱吧?毕竟林氏也是有名的才女,当世可称林先生。
当然,除了关心历史名人的私人生活之外, 每一位将种花家古代史通读过一遍的人都无法否认贾瑛在寿昌一朝大放异彩展现出来的天资和能力。甚至于众人都说,贾瑛这样的人才,年纪轻轻被困在京城做一个禁卫军总兵实在是太过屈才了,而将他调到关外, 才是真正地天高任鸟飞。且看,从寿昌五年其至黑省开始,他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出现了繁华绚烂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