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峰一听,更来劲儿了:“大人,将军大人,这不是我吹,咱们禁卫军的小伙子是什么样的,别人不清楚,您还能不清楚么?都是您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品、前途、身材那都是没话说……”
一旁看茶的四更干咳两声。
程峰厚着脸皮笑着说:“当然,我也不是说四更等几位小哥不好啦,啊哈哈哈哈……”尬笑,绝对是尬笑。
回程的时候,程峰想着:【四更小哥该不会在我茶水里吐口水吧?!】
吐口水倒是不会,但是悄悄在心里祈祷程队正之后有事没事别轻易来将军府了倒是有。只可惜,四更的愿望最后还是落了空——当然,到那个时候,几个丫鬟都定了亲事,四更也算是如愿以偿,他也就不介意程队正继续上门了。此为后话。
现在的情况就是,黛玉出了月子之后,再三确认过,甚至可以说是和几个大丫鬟都谈心过了之后,终于给她们落实了后半辈子的大事。
首先便是一月,一月此生志向就是不做男人附庸,所以她原本的想法就是和爷身边随便哪个(二更三更四更瑟瑟发抖:一月姐姐求放过)搭伙过日子,婚后依旧在后院伺候,做管事婆子来着。黛玉问她话,她很干脆地说:那要么就一更好了。
二月是小事迷糊大事精明的人,说一切凭爷和奶奶做主。黛玉和宝玉商量之后,宝玉便打算抽空问问姜千户现在还想不想替他大儿子求一个媳妇儿去。
三月性格比较温和,年纪也比一月二月小一点,现在知道几位姐姐许是要嫁人了,那么大丫鬟里头,她这个正是‘事业心’强的时候,很干脆地说还不想嫁人。
黛玉私心里和紫鹃是最亲的,也知道表哥身边的四更对紫鹃有意,旁敲侧击之下,得知紫鹃对四更的印象也不错,而且紫鹃是真不想脱籍出府的,于是她和四更的事,基本就定下了。
于是宝玉身边的二更三更还没着落呢,钱嬷嬷的男人同两个小伙子喝了酒,知道这俩小子还没开窍呢。
第355章
众人一致的观念之中, 不论是古今,男人被催婚的压力总是比女人小一些,就好比二更和三更, 年纪还比一月她们大一些, 但是在众人看来,他们是贾将军/宝二爷身边的心腹, 找媳妇儿的眼光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现在还没心仪的对象也不着急, 再慢慢挑选着就是了——总归宝二爷不会亏待臭小子。
以上最后一句乃是一二三四更的亲爹妈, 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并且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一更他妈妈——宝玉从前那位姓李的奶嬷嬷一开始还稍微有点儿不死心,想要指点着儿子怎么样在宝二爷面前出头,但是随着一更他弟弟孙虎子脱籍之后, 李氏更多的心神都扑在更有出息的小儿子身上,想着日后能跟着小儿子去享福,倒是对大儿子降低了指手画脚的频率。一更觉得还是让弟弟多多享受一些来自亲娘的关爱吧(总归死道友不死贫道)。
…………………………
身边跟随自己的人总是不能亏待的,宝玉想着,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也要让他们家庭和睦啊,再说得自私点, 这样子他们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替自己办事么。就比如说,一月随随便便就决定了要么挑了一更,一更听闻钱嬷嬷透的口风之后,居然也是半点不害羞地点头了, 然后表示要准备聘礼,希望钱嬷嬷帮忙操持一下……
宝玉悄悄同黛玉说:“一更和一月,真的合适么?这两人都是工作狂,会不会是随随便便就决定了的?”
工作狂这个词很好理解,这事儿,反而是黛玉心思细腻看得更通透:“我看这两人就很般配,也未必就是相互无意。”
“哦?”
“哎呀,这种小女儿的事情表哥你是不懂的。”黛玉细细分说了她留心之后的发现。却原来,一月对着对着丫鬟们是以为首姿态、对着二三四更等小厮亦如是,偏偏对着一更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硬呢。
“那就好。姜千户那边对二月也很满意……”
“表哥这话说的,一月二月她们几个,是再出挑不过的了,外人敢来挑三拣四?一月配一更是恰恰好,二月若是要出府去,你千万得把好关……”黛玉是真觉得一二月很不错,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做事妥帖,甚至可以直说能干程度是远远超过紫鹃的,尤其难得的是不仅本事大,而且一点花花肠子都没有,不然凭她们几个同表哥的情谊,真要有二心,太容易钻空子了。
宝玉认真地点了点头,毕竟这年头,女子嫁人就相当于是第二次投胎,几个月和他主仆一场,宝玉自然想要尽量让她们有个好前程。
姜千户那边现在的态度是对这件事无比热忱的,半点不因为习副将和外头的谣言而退缩,这一点令宝玉和黛玉都很满意,遂这事儿也就算敲定了。
婚事终究是着急不来,现在一二月等人还需要开始带下头的二等丫鬟们,免得提上来的丫鬟不合主子的意。
而叫宝玉那些“脑残粉们”气愤不已的谣言,不到几日,便被新的消息给取代了。
“听说了么?”
“听说了!”
“你说,这事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怎么会有假,明文公告都出来了!”
“咱们真的可以去领取棉花种子?”
“不只是棉花种子,还有油菜种子、花生种子……据说都是早熟的品种,最适合咱们黑省这样秋冬严寒的地方栽种了。”
如是的议论,街头巷尾,处处都有,哪怕住在冰城里头的小老百姓其实很多人都是不种地的,但是那也不代表他们没有田地啊——只是生活条件好了,搬来城里住,祖上传下来的土地要么给亲戚种了,要么租出去了,总归还是有一份庄稼出息在的。
冰城因为这个消息都如水入沸油锅一般爆开了,何况冰城之外其余县、乡、村等等?他们眼睛不瞎耳朵不聋,去年黑省北的军户们过了一个怎样的肥年,大家都知道,还有那薛家商户从黑省北运走一车一车的棉花,一车一车的花生油、菜籽油,那么多!那么多!叫在土地里刨食的小老百姓怎么能不激动?
新来的将军好色?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又没睡了咱们的婆娘闺女!
再大的事儿,有庄稼事儿大?
愿意把早熟的棉花种子、提高油菜、花生产量、提高榨油量的法子教给众人,这将军大人就是天大的好人!好人!大好人!
当然,街头巷尾也有闲汉说酸话:“那大好人咋不白给呢?听说这都是借咱们的,秋收了要还哩。”
马上就有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家一口呸回去:“叉手闲逛不垦庄稼的懒汉,指望天上掉馅饼儿?你们连地都没有,咸吃萝卜淡操心,莫不是想骗了种子然后转手卖掉吧?到时候吃光用光秋收还不起,怕被大人们问罪吧?”
姜毕竟是老的辣,黑省的老爷子们不是吃素的,用现代的话说,还都是很有觉悟的人,压根没想着要去、敢去占大人物的便宜——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心态!心态!
宝玉要是真免费送种子,那事情才是真的坏菜了,个中原因,无非就是不花力气白得的多半不被珍惜,又或者被人阴谋论了去,此处不需多解释。
这几天,最受欢迎的就是识字的老童生们了,不断有农户拿着几个鸡蛋或者几块糕点或者几大捆萝卜之类的上门来询问那张贴在衙门大门口的告示是不是真的,到底写了些啥。
然后,这些农户都是惴惴不安来的,又是面带犹豫夹杂欢喜地走的。
当然,有些人家同军户有交情,倒是可以直接去打听:“那棉花种子什么的,新来的将军大人打算让咱们黑省都种呢?”
军户们先是严肃地说:“什么新来的将军……什么称呼啊这是!那是咱们贾将军,将军大人倒是真的和巡抚大人商议过此事,只要有三户相互结保,有里正证明户籍田地,就可以去借种子,到时候,专门有人教你们怎么种,真的,可别小看种田的学问,咱们新来的贾将军,真真是了不起,拿出来的农书,这么厚,四指厚!上面的字哟,密密麻麻看得人眼晕,但是别说,还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谁能想到读书人也这么精通田里的事呢,写得可有条理了……所以你们再过几日,一定要记得去领取种子,这指定是真真的,若是犹犹豫豫,到秋收的时候,指定要悔青了肠子的。”
从军户们这儿打听到消息的农户们走的时候要更高兴一点儿,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比较多——再过几天就分种子了呢!还不是人人都能借的,得相互作保证明不是那无赖人家呢!
末了,免不得私下议论:“嘿,这老李最近说话一套一套的,还什么什么黄金屋?听说是开始读书了?”
“是呵,听说新来的将军在北边和南边办了扫盲班,专门有夫子教这些大头兵识字,将军大人的亲弟弟都在里头当夫子呢。”
“嚯,能识字啊,还不收钱?这是这些大头兵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要不是入了军户之后……咳咳,我都想让我家小子去那扫盲班听讲去哩。反正,这个贾将军真是好人。”
…………………………
在百姓眼中,尤其是农户严重的大好人贾将军,在王巡抚的眼里,就是个厉害角色了。
他贾瑛简简单单的一招分种子,不仅仅让冰城中原先关于他的八卦消失无踪转而变成大家伙儿都开始没口子地说他好话,还让王巡抚也不得不捻着胡须承认,这贾瑛给出的饵实在是太香了,自己没那个定力忍住不吃。
听听当时那贾瑛怎么说的:这种子,是他有偿租给农户的,产量在去年黑省北军田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他手下的人忙于铺路建房子,实在分不出人来指点农户耕种要领,故而希望从自己这里调些人手去听讲,听完之后再去各乡各村给农户们讲解,如是,这些出力的小吏们自然是不能白白操劳的,将军府那边自准备了一部分种子,王巡抚下发,免费分给这些小吏;除此之外,下乡讲课期间有黑省南北驻军提供军马为坐骑,还有辅兵负责一日三餐。
王巡抚很想问一句:“你不是人手不够么,还能分辅兵出来照顾小吏?要么干粮也与我,我来分下去得了。”
但是看着贾瑛似笑非笑的眼神,饶是混迹官场多年的王巡抚也是眼皮一跳:【这小子是在敲打我吧?一定是的!他肯定是晓得了种子到我这儿,会被我先‘取用’了一部分,所以又另提了三餐补贴的事儿的!】
被看穿的王巡抚顿时觉得有些不自在,不过他很快就说服了自己:【这贾瑛看破不说破,可见是个有眼力劲的,听说他和薛家商户交情颇深……唔,此人值得一交。】
第356章
宝玉知道王巡抚贪, 但是无论是先前孙将军临走前对他说的些许交心的话,还是这一年来他自己所见所闻,都表明了王巡抚这样的人, 实则还是要脸面的人。
虽然在上位者看来, 贪十分之一和贪十分之九都是贪赃枉法,但是情节轻重相差多了——而对百姓来说, 更是大有不同,至少王巡抚在黑省这么多年, 还没传出什么王扒皮、王在则天高一尺之类的坏名声, 最多也就是下头的官员小吏等等私下抱怨上官抠门罢了。
王巡抚自己也是理直气壮的——他也没克扣下头人的月钱月例, 不过是关外交通多不便,地广人稀,有时候派送不及时罢了。这有什么呢?耽搁一两个月, 很正常啊。
当然,实情是他截留了银钱一两个月另投与当地富商做钱生钱的‘小买卖’,这又是另一回事了。就比如说,这次贾瑛许诺分给下头小吏们的辛苦费, 他王巡抚自然会发下去的,但是发下去的时候总是有损耗的么!少了二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有什么要紧的呢?谁又真的会去追究呢?
又比如说, 这新来黑省的薛家商号,可是金陵大富商,跟贾瑛又有亲,也可以咳咳交流一下的么。
总的来说, 这是一件令人皆大欢喜的好事。
首先,最得实惠的便是黑省的百姓,只要稍微胆子大一些的,都去签契租借种子了,当然,出于农民阶级的保守性,他们并不会把所有的土地都套种上,但是只要有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可能,等到秋收之后,打下来的作物也足以让他们留起明年的种子了。等到明年,才是丰收井喷的一年。
其次,王巡抚也很高兴,不仅仅是因为可以过了明路地弄点儿油水,更重要的是,农作物丰收,代表今年能收的税也多了,这都是政绩!政绩!
再次,其余三位副将也很高兴,起初尤其以蓝副将为最,这时候恨不得鞍前马后,就想着能不能从老裴那里多拿点种子。其余董副将和习副将还默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老裴会不会听那贾瑛的话,把次一等的种子租借给自己等人呢。所以他俩在出了黑省北之后,结成小团伙,把蓝副将的种子给强行交换了。这样,他们二人一人分一半,蓝副将则是对着这俩臭不要脸的破口大骂。骂完之后又连忙掉头去找裴副将,得了裴副将再三的保证,说三份种子没有好次之分,这才放心。放心了之后,蓝副将还吁了一口气:“这老董和老习,真不是个东西!”
…………………………
当黑省在热热闹闹分种子的时候,京城早就因为一份奏折而闹开了锅。
你道上折子的人是谁?正是贾瑛。
这可真是虽然他宝二爷已经不在京城了,可是京城中三不五时还流传着他的传说。
这一回,贾瑛搞得可是个大的!
他居然!居然上书,奏请黑省即将开展的寿昌六年黑省文科举,允许军户子弟参加。
首先插一句题外话,三年一度的科举,今年是文科的院试(二月举行)、乡试(八月举行)之年,明年则是文科会试和殿试之年,也是武科的童试、乡试、会试、殿之年,故而明年可以被称为大比之年。咱们暂且先不论同样都是科举,文科的阵线拉得比武科长,相比较起来倒是让人觉得武科急促而又不郑重到底是不是错觉。
单说从先帝初年,因为头一次文科院试的时候,关外的考生十有八九都被冻出毛病来了(入考场不得穿夹袄、皮袄,只能穿单衣,试想,关外的二月,穿三十层单衣也不能保暖啊),故而后来先皇给了恩旨,关外的院试,推迟到四月底举行,当然试卷是另出的,不单是关外,还有西北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