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萌哥儿作用巨大。
萌哥儿的成长也很明显。
…………………………
至于说规定出海时间。
宝玉确实有打算这么做的:日后黑省东驻军所在海岸线,海参珊瑚珍珠玳瑁……就连鱼虾蟹等等皆需要按季节按重量采摘,不许开采过渡。
开采过渡是什么?小吏解释说,就是不准采太多。
一时间,渔民们有欢喜的也有哀愁的。
欢喜的是原本那些被董副将强迫着下海的人,因为他们之前无论所得多少,统统被收走,只留一日两餐的糙米掺谷糠而已。
哀愁的是原本就是自由身的渔民,他们指望着大海的产出吃饭呢,要是之后连捕鱼都不许太多,那他们吃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懒惰使我不敢看问下的评论,还好,没催更的。
4号搏击课之后,手指最下面就是握拳凸出的关节好疼啊
没错我本周二四六都去上私教课了,简直不要太棒!
下周照旧走起!
阴谋诡计少走点,接下来我们还是搞基建好了。
第371章
关于禁渔, 古来就有这样的概念。
譬如说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矩, 又有“川泽非时不入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的说法。但是其中并没有一个朝代真正地制定了律法明确了什么时间不能在江河湖海里捕鱼。
大多靠的是江河湖海边的老渔民们代代相传的老规矩,可是老规矩也只有在丰年的时候才能真正落实下去, 一旦灾年,吃饭都成了问题, 莫说是留什么小鱼小虾米做种了, 为了活命的百姓们就连能吃的水草都不放过。
所以现在黑省将军郑重地提出禁渔这个概念, 并且听说已经上书给朝廷了,不日就会有批复,这叫靠海吃海的黑省东渔民一下子不能接受。
对此, 王巡抚也亲自跑了黑省东一趟——毕竟渔民中一部分是罪民组成的村落,是由当地驻军监管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是普通百姓呢,他老王是需要对这一部分人的生计负责任的。
要是几个月之前, 王巡抚一定是派人过来,就算不是责问,也会有‘你这武将太多管闲事’的意思在里头, 但是现在,王巡抚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对着贾将军,可再不敢像从前那样摆架子了, 所以他亲自跑来黑省东,好声好气地问:“可不知贾将军对渔民们的生计有何安排呢?我们衙门的库房里倒是尚有一些多余的棉花种子,要么分发一下,让他们在禁渔期都去耕种去?”
看看,被吓坏了的老王都舍得把原本准备昧下转手卖给辽省和吉省的种子给拿出来了,足可见董、习二人被抓给他多大的示警!转卖种子是大罪,卖给外族人是死罪,卖去旁边的省也不安全,要是人家转手又卖去了番人手里呢?那追查起来,源头还是在自己这里,也逃不了。王巡抚并无那么多的地,现在捧着这些种子,觉得真是棘手,还不如趁此机会把种子往衙门库房一放,也好摆脱烫手山芋。
对此,宝玉给出了最直接的方案:“海边的沙土不宜栽种作物,我这里倒是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想来今年还是现在这些渔村先试行。毕竟禁渔也不是立刻就可以实施的,总要给渔民缓冲的过程,让他们看到禁渔之后,再开网的好处,他们才能信服。所以我前几日上奏朝廷,恳请划出试验区搞海产养殖。”
王巡抚连连点头:“贾将军想得周全【不是一下子下死命令不准出海就好,不然我真怕渔民要乱起来】!可不知……”话说至此,老王的脑子一下子冒出一个念头,然后不由自主地开始哆嗦(激动的):“您的意思是,要教咱们黑省的渔民养海蛎子么?”
看看,连您这个称呼都出来了!
这也不怪老王激动,因为射阳海蛎子的名头经过这么多年的传颂,几乎是整个大明都知道:【这玩意儿价格高是高,但是效果倍儿好,吃新鲜的是最好,再不济,干货或者磨成粉之后入药,对于那男人不可言说的毛病是奇药!有奇效!】
王巡抚身为一省巡抚,倒是不差那几个钱去买普通百姓觉得价格相当高的海蛎子,甚至于找找法子快马运过来的新鲜海蛎子也不是问题(悄悄地说,老王是射阳海蛎子的忠实顾客),所以一下子便激动起来:【射阳海蛎子和昆布都是在当时还是王府长史的贾将军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现在贾将军既然这么说,是摆明了要给黑省渔民另寻一条财路,只要这边的渔民也学会了如何养殖海蛎子,这玩意儿根本不愁卖,那么于公黑省要富起来是指日可待了!于私自己日后再也不必差人千里迢迢买海蛎子了?】
宝玉摇了摇头:“非海蛎子也。”
王巡抚听贾瑛否认了,心头一阵失望,但是也不是不能够理解:【毕竟……毕竟……毕竟现在的情况和当年又是不一样,贾瑛现在不是总管藩王属地的长史,而是一省将军,只负责省内军务,其余事情与他又有何干呢?要么我再给他服个软?】
只听得宝玉再说:“我这些天走遍黑省东沿海的小渔村,倒是发现此地多产海参,倒是不失为一个好的养殖点子。”
什么叫做峰回路转?什么叫做大悲大喜?
王巡抚此刻的心情不外如是了:“海、海、海参?”
“对,海参,还有鲍鱼和扇贝,参鲍贝混养。”宝玉看着王巡抚说,“当然,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能不能成尚且两说,所以我打算先划一个试验区……”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只有宝玉自己知道,自己有作弊开挂的农林渔业工具书,还可以从不同位面找到促进生物生长的药剂,养什么活什么,绝对没有问题。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农耕时代的中期,虽然基本上实现精耕细作,可是收成依旧是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叫他们想着去养海参和鲍鱼,绝对不亚于告诉他们今天外头下的是铜钱雨——异想天开。
谁知道,下一刻,王巡抚居然摇着头不赞同地说:“贾将军,我觉得咱们可以不这么保守,既然要搞,就搞大的,这样子,我也去上书一封,阐明其中利害关系。参鲍养成了,渔民多了进项,自然也就能够遵守禁渔的规矩了,咱们黑省的何愁不欣欣向荣呢!”
奇了怪了,王巡抚一贯都不是激进派的,怎么这回反而如此说话呢?却原来,王巡抚自四月被御史一行人吓破胆子之后,好好儿地打听了一番贾瑛此人的功绩,这一打听可不得了——但凡对方要做的事儿,就没有做不成的;不论是什么的试验区,一开始如何不被众人看好,最后都能让人刮目相看。
所以今个儿宝玉一说参鲍养殖试验区要放在原本被董副将盘剥得最厉害的几个渔村,王巡抚不干了,咬咬牙出来想要搞个大的,并且他的想法是这样子的:【今年,黑省东边的渔民们,既出海捕捞,又开始着手养殖,两厢不耽误。】
宝玉不知道王巡抚对自己是哪里来的自信,更叫他吃惊的是,这个提议真的上奏朝廷之后,朝廷那边也是飞速批复下来,比黑省东西两处的副将来得都要快。
先入眼的是一个大大准字,龙飞凤舞一看就是十六的笔迹,后面还跟着一行小字,‘准许黑省将军贾瑛便宜行事’,这一行字银钩铁画倒像是蔡阁老的手书。
而王巡抚,乐呵呵地捧着他收到的批复来找贾瑛:“贾将军,咱们这就干起来吧?”赫然也是一个大大的准字,下书小字‘全力配合贾瑛将军行事’。
…………………………
于是,黑省东的渔民们懵了,这贾将军坐镇这边之后,不只是弄出个禁渔,还要教大家伙儿养殖参鲍贝壳?开、开玩笑吧?一个将军大人,还是堂堂国公府贵公子,能教人养参鲍?恐怕他这辈子也就是吃参鲍的命吧?
这不信任的话还没传开,自有王巡抚派出的小吏去每个村落讲了,讲的是贾将军在江苏指导射阳渔民养海蛎子、种昆布的事迹,摆事实举例子,还说现在射阳的渔民们都住青砖大瓦房,前院后院两三进,顿顿有荤腥,嫁娶妆聘有金银等等,简直比说书先生的嘴皮子还溜,也不知道王巡抚是从哪里找出来这么些人才的。
这事儿摆出来一说,许多渔民也开始有信心起来,不过他们的想法和王巡抚一开始的时候一样,私下讨论着:“参鲍也行,要是参鲍养不成,咱们去求求贾将军教咱们养海蛎子,到时候贾将军一定会答应的吧?”这既是,万一不成,还有后路,所以大家伙儿都觉得有干劲儿。
至于宝玉担心的:渔民们既要出海,又要搞养殖,身体会不会吃不消?
众人一致摇头:吃得消吃得消,现在那董恶鬼不在了,不用给他‘上贡’,再不必天天出海了,抽个半天去养殖区转转干干活,怎么吃不消?!
于是黑省东的渔民们迸发的无比的热情,开始四处找参苗和鲍苗,哦,成年的也不放过,贾将军说见十留五,把成年的参鲍贝类也收些进来,有利于今年明年繁育小苗。
↑贾将军说的都是对的!
其中整个流程,宝玉并没有时时刻刻都去盯着,毕竟到了他这个位置,知人善任比能者多劳要重要。
他从王巡抚那边挑了从前就是专司渔业的官吏,又从黑省东的军中找出几个品行过得去的,再把贾环、贾苒和武安也打发过去长长见识,然后甩了几本农书给他们,其中三更四更原先在江苏专门负责海蛎子和昆布养殖,有些经验,所以宝玉也把这两人派过去,整个‘黑省东参鲍贝养殖部’的架子就搭好了。
收集参鲍的成体和苗与划分海域、打桩子准备笼子等等等是同时进行的,毕竟已经五月里,再不加快速度,海参都要夏眠啦!
养殖区选在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生活污水的海域。
参苗体长为一寸半到两寸之间,成年超过三寸的也被投放期间,密度为二百到三百头每笼并有一定比例的鲍鱼和扇贝,每个笼子都做了记号,参鲍贝不同比例混养的生长情况都会被记录下来日后便是宝贵的经验。
吊挂水层在两丈到三丈之间,笼间距为一丈左右,之后会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情况。
饵料为藻类、昆布及人工配饵。便是因此,黑省东的渔民们还顺便把昆布也种上了,弄起筏子,将指导养殖的官员小吏嘴里念叨的昆布‘包子(?)’塞进去,据三更四更小兄弟说这玩意儿好养的很。
忙碌了半个多月,大家就连端午都是囫囵过的,今年的冰城女眷们可伤心了,因为贾将军很忙,忙得都没时间来参加端午龙舟赛!
参鲍混养正式开始,宝玉需要做的,就是在视察的时候,趁人不注意在海水里撒点儿提升参鲍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并且促进其生长的肥料,时间不用久,有三五年便够了,想来到时候,当地渔民自然会摸索总结出一套养殖方法,现在他做的这些,只是为了避免前期一朝病害,参鲍贝全部阵亡,打击渔民的积极性;也是为了让前头几批参鲍贝快点出产(毕竟正常养殖海参得四年才成年,渔民等不起)。
这消息一传出去,裴副将和蓝副将可不干啦,这二人把军务给副手们一分派,然后嘚吧嘚地策马赶来黑省东,睁着水汪汪的小眼睛看着宝玉:“将军,你可不能偏心!”
宝玉好险没被恶心出一身鸡皮疙瘩:“好好说话。”
“您、您可不能忘了咱们黑省北呀,咱们那儿可穷可穷了,比东边穷多了!”
“黑省南也是!咱们弟兄们也穷啊将军大人!”
宝玉上下扫了一眼蓝副将从去年开始到今年至少又涨了两寸的腰围,除了呵呵,无话可说。
第372章
最后, 裴副将和蓝副将是灰头土脸地走的。
因为他们被贾将军狠狠地削了一顿:“你们俩是不是忘记自己的职位和职责了?你们那儿的情况能和这边一样?想要富?我早说了,想要富,先修路, 你们俩手下人在干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大好事, 惠及子孙百年的大实事。黑省的主干道全部通了吗?”
裴副将和蓝副将顿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没完成还想着来哭唧唧?想着抢差事?当初谁拍着胸脯和我说三年修完黑省南北主干道的?”宝玉的眼神扫过, 裴副将和蓝副将不由自主地又矮了一分。
【是我说的……】裴副将默默地低下了头。
蓝副将在一旁可不敢幸灾乐祸,大气儿不敢出地将存在感降到最低。
不过宝玉显然是没打算放过他的, 伸手点了点一个, 又点了另一个:“打量着当初是没立军令状, 完不成后果也不严重;还是干脆就觉得我这次是要自动辞去黑省将军职位的,所以从上月开始就松懈了?”
裴副将和蓝副将立刻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生怕被将军大人给误会了。
“想要改善手下人生活我可以理解, 但是你们要时刻谨记,你们手下带的是兵,第一要务是保家卫国,而不是锱铢必较想着如何发财。再者说, 修路这个差事难道没有让你们两部的日子好过起来?”
被训得和鹌鹑一般的两位年龄加起来已经超过九十岁的副将顿时有些心虚:【怎么可能没有好过起来?但凡动到大工程,人人都知道其中有油水。哪怕因为本身心不黑,又对道路质量有要求, 所以收得少一些,但是摆在明面儿上的那些因为修水泥路而先‘试造’的军中高楼,可都是几乎没花钱买水泥的。这两年手下人的日子和从前比不止好过了一星半点!】
这两人原本着急的主要是是东边西边现在没人主持大局,将军大人过来之后, 把事情都揽下,自然就分薄了原本投注在南北二地的心血和精力了,想要多闹腾点好处不过是顺带的。但是今日贾将军当头棒喝,倒是叫他们都一个激灵:【是了,是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居然有这样的心思,开始对现在的情况都不满意起来了呢?是贾将军多次出手指点,南北驻军地生活蒸蒸日上起?是南北二地的知府知县等等地方官都开始对自己等人客客气气起?还是老董老习已经倒下,就算再有人调过来,从资历上也压不住自己二人起?】
【一个不注意,我二人倒是差点就要开始步上老董和老习的旧路!果真是满招损、满招损啊!】
当裴副将和蓝副将一脸心有戚戚焉的表情离开黑省东宝玉临时办公地点的时候,胡将军也来汇报这一阵子在黑省西的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