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白芨忍冬
时间:2018-08-25 09:45:50

  胡春花听了火气就窜上来。
  “找你婆婆!这事儿必须说清楚去,干啥好事儿都让老大家的占去了?”
  就是啊,凭啥老大家的啥好儿都占了?
  “妈,你陪我去找我婆婆好好儿说道说道去!”
  沈翠兰越想越憋气,拉着胡春花要过去评理去,可刚走两步,胡春花就怂了。
  沈铁民劝过她,毕竟沈翠兰是嫁出去的女儿嘛,总掺和她婆家干啥!不是自讨没趣吗?那老燕家的田秀平又不是啥好惹的货!
  胡春花想来也是,何必为了嫁出去的女儿在这儿惹事情,马上过去这段时间,就要发粮食了,最近也没啥可去求着老燕家的。
  不来往还是最安全
  “闺女啊,咱们家这边儿事儿还不少,你看这地都没整完呢,要不然你先去找你婆婆说道去啊,妈先忙着啊。”
  没几句,沈翠兰就被她妈忽悠走了,然后再加上自己刚才脑子一热,就冲回去,跑到了田秀平面前。
  “妈,我想问为啥大嫂能呆在家里头歇着,我们就得来上工?”
  田秀平面无表情地看着她,没啥反应,沈翠兰觉得自己个儿受到了忽视,立马扯着脖子伸长了,看着田秀平。
  “我也给咱们家生了儿子!就是还没名字!”
  老燕头儿、燕建国几个兄弟加上王淑芬,都傻眼了,老燕家搁谁谁敢跟田秀平这么说话?
  在王淑芬眼里,这沈翠兰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战士啊。
  反倒是田秀平心里很平静的,她又不是说完全不讲理的人?沈翠兰心里头有不痛快很正常,就是表达方式激烈了点儿。
  新媳妇儿,规矩还是要慢慢学的。
  边儿上的老燕头儿都捏了一头的汗啊,这田秀平要是在地里发起飙来……
  大家都不约而同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田秀平的“爆发”。
  出乎意料的是,田秀平还是很冷静。
  “你可以在家。”
  燕大力:这是我媳妇儿吗?
  燕建国:这是我妈吗?
  王淑芬:婆婆好温柔啊。
  所有人再次集体愣住。
  “妈,你的意思是我能在家看着儿子?”
  沈翠兰没想到说出来就成了,原来田秀平这么好说话啊,她还以为要在这儿吵上一架呢。
  “我是说,你可以代替赵春芳在家里看着孩子,不过要是所有人的孩子,不止是你的孩子。”
  田秀平还是一脸淡定的模样儿,“还有,你以后别嘚嘚瑟瑟的,我是你妈,你用啥语气跟我说话呢,有不乐意你直接说话,少嚷嚷,听见没?”
  沈翠兰:这打开方式不对啊!看所有的孩子?
  “妈,不是我在家带我自己的……”
  “昨儿晚上我说好了,要在家里的,就得带四个孩子外加洗尿布,你愿意就现在回家换你大嫂回来,不愿意就给我老老实实干活儿去。”
  谁说生气的田秀平最吓人?这冷脸的才吓人。
  明明是个大晴天儿,偏偏看得老燕家一家子浑身发冷,直往外冒冷汗。
  沈翠兰见了这阵仗,也不敢说啥了,这会儿冷静了一下,又老老实实低着头回到地里干活儿去了。
  等她跟燕建文走得远了,燕建文才开口劝她,“你干啥跟妈吼?昨晚上就说好的,你要是不乐意就当时说出来,别拖到这会儿再掰扯。当着么么多人的面儿,你跟咱妈这么说话,让妈面子往哪里放?”
  燕建文平日里是个闷葫芦,不爱说话,今儿倒是新鲜,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出来,还都是教育媳妇儿的。
  沈翠兰本来就觉得自己男人有点儿窝囊,不够有能耐,可是毕竟嫁了,好了赖了的都要自己担着。今儿见他半句话都不帮自己说,真是气更加不打一处来。
  “啥叫我拖到现在掰扯?我新媳妇儿不好意思插嘴咋的了?你倒是好,半句话不帮着你媳妇儿说,还说我大小声,凭啥好事儿都是大房的?”
  燕建文这会儿倒是不明白了,啥叫好事儿都是大房的?大房拿着啥好处了?
  “我大哥大嫂干啥了?”
  “大嫂天天不上工,在家带孩子,还不是占着好事儿?谁不知道上工累。”
  他觉得自己媳妇儿简直就是强词夺理,不可理喻,这刚才田秀平可都说了的,愿意多带孩子的就回去换大嫂,现在又来念叨。
  “你有完没完!上工累,带孩子也累,你要是不乐意上工就给我回去带孩子,不爱带孩子就把嘴给我闭上!”
  刚结婚那会儿,燕建文觉得沈翠兰长得好看,就是爱计较,自己也懒得那她的话往心里去,过了几天自己的差记性就把啥都给忘记了。
  可他今儿才发现,她真是个计较个没完的,他又懒得说话去掰扯,得了,闷头儿干活儿吧。
  燕建文又变成了闷嘴葫芦,咋说都不回嘴了。
  堵上耳朵,我就啥都听不见!
  沈翠兰哇啦哇啦一上午,一点儿回应都没有。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电力十足的沈翠兰,一个上午过去也是没电了。
  另一边儿,留在家里的赵春芳是真的累啊。
  除了阿福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
  尤其是老五家那个混世小魔王,专门刚换尿布就拉,闹腾得一定要再换洗一次。
  后来赵春芳干脆就等着他拉了再换,谁知道这个小东西本着不换尿布就不拉屎的原则,非要在新的上头才拉。
  让她头疼的哟。
  可偏生别人家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只好等着回来打小报告。
  富贵就是继承了他哥柱子的特长:哭。
  哭到昏天黑地、哭天抢地啊,抱着哄半个小时才能平息然后入睡,每次哄完富贵,赵春芳就觉得自己已经带过四个孩子了。
  怪不得王淑芬没说过想自己带阿福呢,她带不过来啊,一个富贵顶四个孩子。
  忙活完四个孩子,把他们都安顿好,也就快晌午了,赵春芳要赶紧生火做饭,然后把做好吃食都装在筐里,拿去地里给老燕家人吃。
  下午又是洗尿布、哄睡觉外加做饭。
  一整天下来,她这身板子觉得浑身没劲儿,比种地累得多多了。
  燕建国都心疼自家媳妇儿了。
  “能吃得消不啊,不成的话就跟妈说说,再叫个人回来跟你一块儿。”
  再叫一个?可拉倒吧,本来赵春芳就已经是一个工分儿都不拿了的,要是再叫一个,那不是俩人都不拿工分儿?
  老燕家虽然人丁兴旺,劳动力多,可也远远没到这个地步。
  “算了吧,到时候家里头就俩人没工分儿了,分粮食的时候咋办?孩子再长两年就好了。”
  既然自己媳妇儿都不说啥,燕建国就没话说了,翻个身就呼噜声起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五评论发红包,后排随机。
  爱你们么么哒。
  七月一有肥章
 
    
第22章 
  呆在家里照顾四个小孩子, 虽是每天累得脚不沾地,可是陪孩子在一块儿,可是让赵春芳觉得跟老燕家一家人在一起更舒坦。
  毕竟面对王淑芬和沈翠兰, 让赵春芳觉得更累人。
  况且, 炎炎夏日躲在家里不再田间地头儿, 也让赵春芳比往年看起来更白了许多。
  到了秋日里, 面对即将到来的农忙, 大家是丝毫不容许懈怠的,晚上大家吃了饭没啥事儿,都会选择早些睡觉, 多躺着休息,养精蓄锐。
  老燕家唯一一个和以往这时候心思截然不同的, 就是老大家的顺子了。
  因为,他就要上学了。
  难以想象老燕家最“野”的孩子即将上学是个啥概念。
  铁蛋比顺子大了一岁多,早一年上学,别管学习好不好, 都要在公社上的小学里老老实实坐上一整天, 下午才能放学。
  一年级还好,没啥作业, 下了学就是疯玩疯闹, 爱回家不回家, 记得回家吃饭就行。可是过了一年级往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啊。
  顺子单是想一想要板板整整地坐在书桌前,瞪大了眼睛听讲,就觉得浑身都疼啊。
  最要命的是自己的小姑姑燕金梅就是公社里的小学老师。
  这要是在学校调皮捣蛋考个鸭蛋, 还不是分分钟就被小姑姑把消息带回家了?
  他不止一次跟亲妈赵春芳商量,能不能再晚一年上学,或者说压根儿就不上学,他可情缘在地里帮着上工赚工分儿。
  这事儿在赵春芳那儿压根儿就没啥可商量的余地,读书学习不说是很好的出路吧,起码不会让人变成傻子吧。
  看看自己男人燕建国,就是当初读书不成回回不及格的,才回家种地的。
  虽然种地过活不丢人,可是这傻了吧唧的让人骗都还得帮着人家数钱。除了低头干活儿,还是不知道他能干好啥玩意儿了。
  活脱脱一个老黄牛。
  赵春芳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他爸是一个德行。
  她自己是不笨的,要不是当初家里拿不出钱让她上初中,保不齐现在她也跟自己三叔子、大姑子一样,当了个高中生呢。
  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应该会遗传自己的脑袋瓜子吧。
  顺子必须读书,知识没准儿能改变命运呢!
  另一位还在上学的铁蛋同学,也在赵春芳和燕金梅的安排下,成功再陪自己的顺子弟弟再读一回一年级了。
  铁蛋在性格上跟老燕家的兄弟几个可是迥然不同,天生一种冷冷的王者之态,既不像顺子那样粘着爸妈,也不像顺子一样出门儿就跑没影儿。
  他看起来很沉稳成熟,不咋像一个小孩子。
  赵春芳跟他好好儿谈过,需要他再重新入学读一年的时候,他也就是点点头,表示同意。
  事实证明,赵春芳坚持让铁蛋重读一回事正确的选择。
  去年的铁蛋还对书本丝毫不感兴趣,啥也不爱听的,今年就开始突然间开了窍儿。
  放学回家,赵春芳问他学了啥,他都能侃侃而谈说清楚个一二三四来,到时没有说真的灵光一现变成天才,但起码是对学习感了兴趣,没觉得上学是个负担。
  燕金梅也差异,“这老大燕安在学校听课还是相当专注的,到是燕顺……”
  顺子活脱脱儿一个小泥猴儿,下课比上课开心,放学比上学欢腾,就是课间十分钟都能出到院子里,爬上操场里那棵树上去。
  赵春芳:可能顺子的名字没起好吧,顺杆爬的顺,铁蛋的大名燕安,就是安静的安。
  铁蛋在学校的表现不仅得到了赵春芳的青睐,就是田秀平也格外重视了几分。
  田秀平是一个相信“学习能改变命运”的人。
  所以她才会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读书的心思,当然了,老大老二和老五的存在,就是给她省钱的,所以她没能真的砸锅卖铁。
  她开始在孙子里头表现出对铁蛋的偏爱来,偶尔会吩咐田秀平可以给铁蛋冲个糖水鸡蛋,或者是蒸个蛋补补脑子啥的。
  同样是上学但是贪玩的顺子可没有这待遇,他只能干看着眼馋。
  他想不想吃呢?当然想啊。
  可是要是天天老老实实坐在学校里听小姑姑讲听不懂又没意思的话,才能换来鸡蛋,那还是算了,他不吃这个也罢。
  秋日里的农忙很快就到了。
  挨家挨户都开始全员出动,准备下地收割,把忙活一年的劳动成果给拿回来。
  由于今年夏天没下几场雨,庄家粮食长得并没有去年那么喜人。好些粮食看上去还不错,可走进了割下来的时候,才看得见都是干瘪的。
  大家也不禁担心起今年的收成来。
  要是交不上够数的公粮,指不定又要集体欠债了。
  这就是庄稼汉的弊端所在,好活赖活不看自己,全凭着老天爷吃饭。
  田秀平心里也不好受,毕竟老燕家一家子这一年没少忙活,虽然少了赵春芳这个劳动力,还有俩刚生完孩子的,但老燕家被分配的任务还是干得妥妥帖帖的,丝毫没落下前两年的后腿儿。
  因为他们家里有了燕金桂和燕建学寄回来的钱和票子,多多少少还能买点儿大骨头或者肉丁回来吃吃荤腥解解馋,不至于到后面的农忙全家没力气。
  就这么干着活儿,到底还是全生产队乃至全公社收成都很差,隔谁身上,谁能舒坦?
  等到一家子失落地打完所有的粮食才发现,好像老燕家的庄稼地也没咋比往年少收成啊。
  这就奇了怪了,不是第一公社的生产队长沈铁民在前些日子的动员大会上说的,今年的收成不好,粮食打出来都是瘪的?然后还加油鼓劲,让大家不要没了斗志的?
  田秀平留了一个心眼儿,让老燕家家里人都守口如瓶,先别跟外头人说自己家粮食的事儿。
  转头儿她就私下去隔壁老王家打听,问问顾小莲她们家粮食收成是咋样的。
  “表嫂子,我们家那粮食瘪得都不行了,要我说连去年的一半儿也赶不上啊,我们家老王头儿也愁得今年咋给公社里交公粮的事儿,沈家那个小队长就知道拉着我们老王头儿,一口一个叔的叫着,求着我们想法子。”
  这么一听,田秀平更惶恐了,自己家那粮食一点儿不见比去年差是咋回事儿?不都是同一片地?
  “那你家老王去问了别家没,是不是都瘪了?”
  “是啊,今年夏天下雨太少了,天气又热又干,起初还高兴没有雨没发水,也没想着旱了的事儿,等反应过来,都快秋天了,问了好些人家,都差不多的结果。”
  这么说,第一生产队里,也就老燕家负责的那片地收成还是好的了。
  田秀平也没直接就跟顾小莲说这个事儿,担心到时候传出去,平白遭了别人家的妒忌,再有人趁着农忙使坏。
  但到底没忍住晚上回家跟老燕头儿说了这事儿。
  “老头子,你谁是因为啥呢,咱们家一左一右都是瘪的,难不成还是说咱们家分到了地土质好?”
  老两口儿不约而同想到了上半年村儿里下大雨,淹了一部分自留地的事儿。
  那时候也是莫名其妙的淹了老燕家一左一右的自留地,唯独他们家的啥事儿没有。
  当初的解释就挺牵强的,现在遭了旱,结果还是他们自己家一点儿事儿都没有,真是奇了怪了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