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根两天,江秋月帮着家里抢年货买副食品,由于大姐江春华嫁人了,家里算是缺了一个劳力,正好由她补上了。
补齐年货,腌鱼腌肉,洗洗刷刷,往年是江春华和江母处理这些杂事,今年变成江秋月在一旁打下手。
江父带着家里三个儿子去排队抢买东西,瞅机会换购不容易买到的稀罕物。
江家本家那边在最后一天送来小半车礼品,营养品、布料、粮食、副食品等等。
光是江母曾经很宝贝的富强粉,都有满满一大袋,一家子人吃够吃一个来月。
这个年他们家过的很充实,大白馒头随便吃,鸡鸭鱼肉顿顿有,零食糖水糕点不断,感觉过个年都长了十斤。
江母抹着眼泪花,笑着说是沾了三闺女的光,不然今年真怕是过不了这样好。
因为自从江春华嫁走,家里只剩下江夏日上班挣口粮,一个人的工资和福利需要养活一大家子,勉强够用。
若不是江父在文工团领导那里挂了名,偶尔能出演话剧赚点外快,说不定每个月给江秋月寄了东西后,家里就要捉襟见肘了。
江秋月听了皱眉,让他们以后不必再给她寄东西,等她考上大学,学校每个月都有补贴,再加上她攒的粮票和钱,还有彭敬业的津贴,足够她应付大学的开销。
炮竹声声中,又过去一年,是江秋月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四年。
大年初一那天,江秋月没有像上次回来那样睡上大半天,一早爬起来就溜到大门口,等到彭敬业来接她,他们一起去给老爷子和他那些老朋友拜年。
中午饭就在彭家的四合院里吃的,老爷子高兴,把老伙计们都叫来,还有他们家里的小一辈,在院子里悄默默整了几桌,大家乐乐呵呵过大年。
热热闹闹的气氛把四合院里清冷的气氛一扫而空,终于有了点人气儿。
老爷子喝醉了,就坐在门口撒酒疯,跟几个老伙计吹嘘着他请了建筑方面的专家,要把家里再拾掇拾掇,好等孙媳妇进门添丁进口。
江秋月被他说的不好意思,脸红红地去给各位大佬敬酒,一圈下来收获不菲,都是大红包。
一场酒席闹到了下午,等所有人散了,老爷子早就躺在卧室的床上鼾声如雷,不时叫着一个名字,说道对得起他的儿。
彭敬业送江秋月回去,院里的残局留给警卫员收拾。
江家晚上有例行的家族宴会,江秋月拉着彭敬业一起去参加,毕竟他如今也算是江家的半份子了。
宴席之间,以彭敬业的身份,免不得要被江家家族中善于钻营的人攀谈,不过他们向来有眼色,不会做的太过太明显而惹人烦。
等到后半场,吃饱喝足,江父仍然提前退席,带着一家子回去。
彭敬业开着车,先送他们回文工团家属,而后和江父确定了初三拜访的日期才离开。
当天夜里,家属楼上的人们正在沉睡,突然一声尖利的哀嚎响起,震醒了许多还在睡梦中的人,一时间安静的深夜被打破,搂上喧闹开来。
江秋月回来后睡的浅,听到第一声就惊醒了,连忙穿上棉衣出去看情况。
江父江母已经起来了,披着衣裳正要开门。
江秋月找到暖壶倒了三杯茶,听到外面楼道里闹哄哄的。
江父江母出去后就没回来,江秋月看了会儿家,等外面吵闹声消停了,喝完茶回去继续睡。
第二天醒来才得知,隔壁强子他爸没了,是昨夜没的,据说直接饿死在了床上,惹人哀叹不已。
“唉,李老头命不好,老婆儿子都不顶用……”江母叹道。
想想昨夜看到的李老头死后的那副场面,到现在她都心有余悸。
由于大年下的死人晦气,江母没有具体说事情发生的过程,令人愈加疑惑,想知道一个有工作能挣口粮的职工怎么会活活在家饿死了。
江秋月吃过饭下楼转悠了一圈,家属院的大人们基本都在讨论李老头饿死那件事。
原来早在两年前过年时,李老头就因为劳累过度摔折了腿,他老婆孩子不给拿钱去医院治,只拿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苦药汤子让他喝着。
李老头平时不仅要上班挣口粮,回家还要做家务活,还吃不饱,再加上拖着病腿去做工,久而久之身体越来越垮。
直到瘦的皮包骨,伤腿恶化躺床上起不来,邻里都以为他在家养伤,谁知竟然被老婆儿子活活饿死了。
“真是晦气,像这种虐待病患职工的家属就应该举报,逮他们去坐牢。”江春华鄙视道。
她初二回娘家走亲戚,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大过年的遇到这种事当然很不忿。
或许是李自强和他妈做的太极品,看不过眼为李老头抱屈的人太多,年后公安局一上班,他们母子两个就被逮走了。
初三那天,彭敬业提上礼品,正式以未来女婿的身份上门走年礼。
不成想,江夏日突然带着一个打扮时髦的姑娘进家门,说是他对象,想来家里看看。
这么突然,不打一声招呼的拜访,让江父江母心里有点不高兴,有种被冒犯了的感觉。
江秋月无所谓,带就带呗,以江夏日的年龄确实该到结婚的时候了。等到他的事一办完,估计彭敬业会迫不及待地接她过门,正好不用跟新嫂子在一个屋檐下起龌龊。
不是她小心眼编排人,是江夏日带回来的那个姑娘看上去明显不是个好相处的。
长的明媚美丽,身量个头个穿衣打扮都不错,就是不像个勤快的,一来到就坐在那里跟个大爷似的,等着江母给她端茶倒水。
那双眼睛也太活泛,时不时瞄着屋子里的摆设,让江夏日带着她把每个房间都看了,好似在看自己的未来财产,让人很不舒服。
江秋月对这种人有点敬谢不敏,不想跟人家撕逼,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读两本书上进一下。
最后他们家特意为彭敬业准备的一桌饭菜,大部分被江夏日和那个姑娘霍霍了,对方在知道彭敬业的身份后不停地打听这个打听那个,问的人很不耐烦。
那个姑娘最后走时,江母本着不失礼给她拿了两件礼品带回去,江夏日却悄悄换成了彭敬业送过来的精贵物件儿。
姑娘是满意十足地回去了,江父江母晚上脸色很不好看,他们可不满意!
什么人呐,又不是天王老子大领导,贸贸然到对象家里拜访还摆着个老佛爷的架势,她以为她是哪棵葱?!
但是谁让江夏日喜欢呢,说人家姑娘时髦又漂亮,气质高雅,谈吐不凡,家世也不错,是他准备结婚的对象。
见过那位姑娘德行的江秋月无语至极,难道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他们看来拿架子眼皮子浅还世故的女孩子,在江夏日眼中就是那仙女下凡?
江秋月呵呵两声,等初四去拜访老爷子吃顿便饭的时候,回来的路上拐去大姐家里看了看。
江春华家住的是两室一厅的房子,看起来不大,对他们夫妻两个来说算很好的了,是当初她家公婆给他们争取分到的单位福利房,不知羡煞了多少蜗居在巴掌大地方的同事。
江秋月借着彭敬业的手给他们送去了两罐奶粉和几身婴儿穿的小衣裳,等到孩子出生立马能用得上。
江春华看上去过的很好,把丈夫管的服服帖帖,两年没信儿的身子如今也怀上了,生活如意顺遂。
江秋月把江夏日找了个不靠谱的对象,或许会很快结婚的事跟她透露了一下,先让她心里有个底,以她的爽利性子,别到时候跟人家一言不合干起来。
江春华知道后不屑地撇了撇嘴,让江秋月不用管江夏日那一摊子,有爸妈看着,他想娶就娶呗,她们这些早晚要外嫁的闺女顾好自己就行。
江秋月笑了笑,她本来就没打算管,只要不惹到她头上,管江夏日娶的是天仙还是魔鬼啊。
只是她不会想到,等她以后拿到录取通知书再次回到家时,江夏日搞的糟心事波及到她身上,那时候才是修罗场的开始。
第132章
江秋月初八那天踏上了返程的火车,卫龙帮她扛着行李包,彭敬业开车去送他们。
由于再有两个多月她就能回来,这次的离别不再那么令人不舍,充满了未来很快团聚的希望。
一夜的旅程,江秋月在软卧车厢舒适地睡过去,第二天被老营长派来接人的车送回临河村养殖处。
养殖处一如既往被打扰的很干净,刘爱英过年没有回去,照常喂猪扫院子,春节期间都没停歇。
别人家的事,江秋月不好胡乱探听,据刘爱英自己所说是家里太乱,在正式成为大学生之前,她还是老实在临河村呆着吧。
因为一旦回去了,家里人肯定要缠上来,到时候即使她能拿到录取通知书,最后去上学的可不一定是她。
保险起见,等到她到大学报道,大学生身份确定无疑了再回家看看,不然她那些想着不劳而获占便宜的兄弟姐妹亲戚们,可不会白白放过一个上大学的名额。
听到刘爱英的顾虑,江秋月心中同样有了忧虑,从后世看来,这个时候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可不少,希望千万别发生在他们身上啊。
因为有了盼头,青黄不接缺衣少粮的冬末时节也不再那么难熬。
大家都在翘首以盼高考的成绩。
终于在过了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几天,县委通知部分考生去县医院体检。
他们这才知道,这次考试不公布标准答案,考试成绩不通知本人,录取分数线也不公布,由招生委员会按照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确定初选名单。
初选通过的人需要参加体检,体检无恙后再由学校择优录取。
当下,接到体检通知的人纷纷激动难耐,他们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江秋月他们基本都接到了通知,毕竟当初复习时那么努力,几乎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终于迎来了收获。
体检合格后,接下来便是填报志愿,省内省外分开报,知青们一般只会填家里所在城市的大学,其他就不填了。
但是江秋月知道这次录取率很低,史称高考历史上录取率最低竞争最残酷的一届,不多报几个保底的话,很可能会被挤下去。
江秋月在填志愿的时候,特意提了一下保底多填志愿学校的问题,建议大家填了目标学校后,再填几个保底的。
这个提议被采纳,毕竟只要能考上大学,转变身份,是不是考回原来的城市是其次,拿到吃商品粮的城镇户口最重要。
江秋月估摸着自己的大概分数,首先填了京都大学的中文系,这个学着轻松一点,毕业了能分配到政府当公务员。
有老爷子在,彭敬业在部队的前景广大,江秋月早晚会随军。
作为军嫂,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时候既要兼顾家庭,照顾好老人小孩,还要忙着工作的话,到时会很辛苦。
好在江秋月前世汲汲营营累成狗,这一生没什么大志向,经营好他们的小家,再有个体面清闲的工作就行。
志愿提交上去后,大家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最终结果。
就在春耕来临的第一天,江秋月正和柳二媳妇一块撒种子种玉米,皮蛋跑到地头吆喝着通知书寄到了。
地里一瞬间无论是知青还是过了初选的人,纷纷抛下农具,都往大队长家狂奔。
江秋月气喘吁吁赶到时,大队长门口已经围满了人,站在中间的邮差员身穿绿色制服,正拿着绿色大邮包翻查。
“江秋月同志”邮差员拿出一个信封喊道。
江秋月赶紧应了两声,挤进去拿过信封,退出来后才小心拆开,里面是京都大学的校长亲手书写的录取通知书。
终于拿到手了,江秋月心中大石落下。
她将通知书塞回去小心收好,转而看向拥挤在一块的人群,邮差员还在翻查邮包,证明还有他们村的通知书信件,还有其他人被录取上了。
柳建国笑呵呵地站在人群在看着,考上的人越多他们大队越增光。
“林文清同志……”
“陈中华同志……”
……
邮差员又陆陆续续翻出几封来,亲自送到对应的人手上后,方才骑车往下一个村子去。
等人走后,大队长家门口欢腾一片。
“我考上啦考上啦,学校录取我了!”
“怎么没有我的,是不是落下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拿到通知书的只有五个人,还有另外一大半的人没收到任何消息。
“这只是第一批发下来的通知书,后面肯定还有的。”江秋月安慰失落难过的刘爱英时说道。
知青中只有陈中华、林文清和江秋月收到了,另外两个是村里的人。
江秋月和林文清都是报考的京都的大学,可能通知书下来的比较早。
陈中华报考的本省的学校,录取速度同样不会慢了。
村里那两个幸运儿当时填志愿时本来就没敢往别处或者好的大学报名,怕成绩不好不能被录取。
凭着能捡一个是一个的心思,他们报的是距离柳家湾最近的那几所学校,被录取后通知书到的很快。
刘爱英勉强地笑了笑,稍后更精心照顾猪崽,没再提上大学之类的话。
江秋月尽量不再谈及大学的安排,默默收拾着要带走的东西。
之后几日,邮差员穿行在田间小路上来来去去,剩下没拿到通知书的人每到他经过的时刻都翘首以盼。
期待他停下来,拿出一个信封说:同志,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然而春耕都结束了,邮差员再没到过临河村大队长家门口,这就代表着除了刚开始录取的那五人,其他都落榜了。
刘爱英在等待的时间里消瘦了许多,再没希望的那一天十分消沉,喂猪时喂着喂着忍不住痛哭失声。
江秋月除了安慰她下次还有机会外,也没有什么办法,她隐隐记得第一次高考录取后是有一次扩招机会的。
但是因为不确定,万一是她记错了,岂不是给了希望又失望,再被打击一回更伤心。
春耕后临河村开始全村通电,柳建国家安装上一部老式座机电话,江秋月用它给家里报了喜,同时让彭敬业打听扩招的事。
陈中华了解到扩招一事后,开始天天往知青办和县委跑,想为落榜的人争取机会。
林文清那里,他和王晓红都考上了京都的大学,一个是工业大学,一个是农业大学,可以一起走。
陈中华奔劳忙碌的时候,他也不闲着,凭着未来京都大学生的身份,扯虎皮拉大旗,正儿八经地找认识的领导们喝酒吃饭,整天醉醺醺的很晚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