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准备得够齐全,理由也很充分,学校方面就批了,并嘱咐姜宁要是觉得无法负荷,可以考虑休学,等孩子生下后,身体负担减轻了,再回来继续学业。
大学重开很不容易,曙光出现后,学生们都如饥似渴汲取知识,并没有人想太多。
结果尽如人意,姜宁很高兴,只是她虽然取了些巧,但对于学业,却还是很重视的。
该学的,她还是会努力学。
第92章
开课以后, 姜宁的日子就上了轨道。
课程不算太繁重,她还有底子,游刃有余, 和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处得不错。
学习之余, 她还能抽出时间兼顾工作,身体也养得很好。
大体上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要想挑点不和谐的吧, 还是有的,那就是丁倩了。
不过问题也不大。
姜宁猜测得没错, 这姑娘是个胆子不大的,大动作不敢弄,最多就搞点女生常用的拉拢排斥手段。
但大部分同学也不是傻子,无冤无仇的,也不会无端根据三言两语去排斥另一个同学,基本听听笑一笑,就过去了。
唯一贯彻执行排斥理念的,就只有丁倩的小团体。她这小团体就三个人, 除了她本人, 还有一个叫余杏花, 一个叫朱美娟的。
余杏花朱美娟也是和姜宁一个宿舍的, 这两人家里比较困难,被手头宽裕的丁倩主动拉拢,不管是处于不愿意得罪,还是有什么的其他原因, 反正就走在一起了。
剩下的孙甜甜和陈夏,孙甜甜肯定和姜宁好的,就算不论本来关系,她也十分不屑那边三个。
至于陈夏,她本来是无所谓和谁好这些的,都不是小姑娘了,谁有心思惦记这些,她是来学习的。
但丁倩三人的行事作风,实在不大对头,谈不到一起去,于是很自然就往姜宁孙甜甜靠拢了,这两人和她三观相近,很有话题。
宿舍分成两拨,小摩擦小挑衅不断,但大矛盾没有。
不过吧,姜宁和陈夏根本不在意这些,孙甜甜以前还偶尔和那边拌两句嘴的,但在她们影响下,渐渐也不搭理。
三人成了好友,一起上课一起吃饭,对于姜宁来说,这也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另一种收获了。
“也不知那个姓丁都有啥好,余杏花和朱美娟就爱凑上去捧臭脚。”
孙甜甜捧着两个饭缸子,放在桌子上,一个递给姜宁,然后自己坐下吃一个。
陈夏则端着一个饭缸子,两碗汤,推一碗给姜宁
食堂味道不好也不坏,但还算干净卫生,而且还近,不折腾人,姜宁当然选择吃食堂,不过不管孙甜甜还是陈夏,都不敢让她去排队打饭,她就负责占座位。
陈夏坐下喝了一口汤,然后顺着孙甜甜的目光一看,原来前面不远的桌子上,余杏花和朱美娟一人多捧一份饭,一人多捧一份汤,给丁倩端到面前,然后才挨着她坐下。
丁倩挑了一筷子盘子里的青椒炒牛肉,说了几句,离得远听不清说什么,但那一脸嫌弃显然没啥好话,余杏花忙劝了两句,她才老大不愿意地低头吃了。
姜宁挑挑眉,低头瞅了眼自己盘子里的青椒炒牛肉,青椒多牛肉少,没有自家做的好吃,但真没觉得差到这个地步。
真正的二代子弟她认识一个,许卫国吃着部队食堂的粗粮饼子都没有任何违和感,更别说青椒炒牛肉了。
丁倩家世和许卫国肯定没得比,这是被人越捧越矫情了。
孙甜甜也看不过眼,“这物资短缺还没彻底过去呢,咋就娇贵成这样了?”
青椒炒牛肉,放在哪家餐桌,都遭不了嫌弃。
她摇了摇头,“你们说余杏花和朱美娟,这是为了啥?”
陈夏笑了笑,压低声音道:“当然是为了钱和粮票啦,不然你当谁是贱皮子?”
没利益,谁愿意长久捧一个人,大家都是大学生不是?
孙甜甜诧异,“咱们不是有补助吗?她俩也不缺啊!”
这年头上大学,不但不需要花费一分钱,每月还能领国家的补助,饭菜票和钱,加起来二十块钱出头,在经济实惠的食堂里,就算男生也是足够的。
“你呀,就是命好。”
姜宁笑了,“甜甜你是不知道,咱班里还有好些同学,是把钱和票节省出一部分来,寄回去补贴家里的。”
就算再节俭,也比家里吃得好,不少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这不自己努力省省,然后争取让家里宽裕点的。
余杏花和朱美娟来自比较贫困落后的农村,家里条件不好,两人的衣服被褥都是洗得发白,有些还缀了补丁。
这属于一种另类劳动吧,因为陈夏见过,丁倩有时会出钱出票,请二人吃饭的。
姜宁认为,只要没移了本性,没干坏事,权当打工好了,她对这种事情看法挺宽容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妨碍其他人就没事。
孙甜甜父母亲都是纺织总厂领导,打小条件好,虽知道还有很多同胞困难着,但到底距离所限,她有时候没能将所见所闻,和具体情况联系起来。
闻言后她沉默了片刻,“原来是这样,那也不能怪她们。”
孙甜甜本性还是很不错的,陈夏安慰她,“等毕业以后,分配了工作,大家都会好起来的。”
“那也是。”
孙甜甜有同情心,但不是圣母,很快就调整好情绪,笑着说:“好了,咱们吃饭吧,吃了饭就把宁宁送到校门口去。”
姜宁吃了午饭就回家,田斌过来接她。
要说姜宁还有哪点不大如意的,那就是每天来往学校和家里这段路程了。
纺织大学距离四合院不算远,开车大约二十分钟,但问题是,自家的车也不是时时能来接送。
哥哥们出外工作,或者有其他事忙活的话,她就得安排田斌他们其中一人过来接她,然后坐公交车回去。
没办法,现在还不是购置私家车的时候,她有钱,但一没车源,二来,私人购买小汽车的政策也没落实。
只能先这样了。
好在现在中秋都过了,天气慢慢凉快下来,就算有点儿颠簸,回到四合院也没见汗,姜宁还算轻松。
田斌还有工作,急匆匆赶了回去,她也不好留,坐下歇了歇,姜母就给削了个苹果,递给她。
“还有几个月,我外孙就出来了。”姜宁怀孕已经六个月。
姜母摸了摸闺女肚子,一脸疼惜,“姥姥的小乖乖,快出来,姥姥疼你哈。”
她又问姜宁,“学习累不累,如果累了得歇歇。”
姜宁啃了一口苹果,笑道:“妈,我不累。”这是实话,她精神非常好,一点不累,就是月份渐大了,有点儿腰酸骨疼的。
“那就好。”
姜母见闺女脸色好,也很放心,乐呵呵地话锋一转,“对了宁宁,你二哥昨晚回来,说是有好事儿告诉你呢。”
昨晚姜红兵回来得晚了点,姜宁早就睡下了,她奇道:“啥事儿呢?”
“不知道,你二哥神神秘秘的,也没告诉我。”
姜红兵打算给小妹一个惊喜,连亲妈询问也扛住没说,姜母抱怨了几句,又指了指后院,“你去问问他吧,他昨天喝多了,睡了一上午,午饭没吃也没出门,就在屋里呢。”
说得姜宁越发好奇了,“好,我现在就去。”
不过不等她起身,客厅外的廊道就传来脚步声,姜红兵人未到声先到,“妈你和小妹编排我啥呢?”
姜母瞪了眼正迈开大步进客厅的小儿子,捡了一个苹果扔他,没好气道:“谁说你了,我早不爱说你。”
说也说不听,还说啥?
姜红兵利落接住苹果,“咔嚓”咬了一口,挨着姜母坐下,嘿嘿笑道:“还是我妈疼我,惦记我没吃饭。”
“去去去,边儿去。”姜母赶蚊子似的,站起来,“你和你妹说话去,老娘不爱搭理你。”
说着她就一脸嫌弃地走了。
姜母去厨房端温着的饭,她嘴里嫌弃儿子,实际上还是很疼爱的。
姜红兵昨晚应酬喝得确实挺多的,过了一晚上加半个白天,刚洗了澡,身上却还能隐隐嗅到酒气,姜宁不禁关切道:“二哥,这酒能伤肝,适当喝点没啥,但过量是不好的。”
她叮咛道:“咱们是想把摊子做大,但也不能赔上身体健康。”
“嗯嗯,二哥知道的。”
姜红兵一听这个就头大,忙不迭应了,实际上他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人,身体健康当然重视,就是昨天场合很重要,不喝不行,所以才破了例。
他举手投降,连忙保证道:“二哥保证以后少喝,真的!”
完事姜红兵赶紧转移话题,“宁宁,我有个事儿和你说。”
姜宁听姜母说了一半,不诧异,只好奇,问:“啥事儿呢?”
说起这个,姜红兵立即精神一振,“宁宁,你知道土产日杂公司吗?”
姜宁当然知道,杨市的土产日杂公司建国后没多久就成立了,一开始叫日用杂物经理部,后改称土产日杂公司,是杨市比较有实力的一个国营单位。
土产日杂公司的总址还在西河坊呢,一进坊口就是,一排四座的三层楼房,位置非常好
好端端的,二哥为啥和她说这些?
特地说起,肯定是和她有点儿牵扯的,姜宁想起某种可能,不禁眼前一亮,“二哥,难道……”
姜红兵点头,笑道:“你不是一直想找个地方开分店吗?土产日杂公司总址搬迁,原来位于西河坊的旧总址,将进行公开竞买。”
第93章
公开竞买?!
那也就是说, 不管是谁,都有资格参与竞争了。
惊喜来得太快太突然,姜宁有些不敢相信, “真的吗?二哥!”
土产日杂公司的总址位置非常好, 就在牌坊进来一点 ,那四座三层楼房还是新建的, 拢共竣工没几年, 占地足足几百平方米,方方正正, 簇新且非常敞亮。
这是属于西河防最顶尖的位置,用来办公实在挺浪费的,姜宁曾经用艳羡的目光看过不止一遍,可惜没办法,这是公家产业,连私人出租的可能性也没有。
只能感叹两句就完事了。
没想到变化来得这么快,土产日杂公司随着改革势头渐趋壮大,原来的总址感觉越发局促, 偏偏还没办法扩张, 于是, 领导们意见一致, 已经拍板搬迁。
既然搬迁了,原来总址的用途就得斟酌一下,毕竟这西河坊位置值钱,领导们也不是傻子。
土产日杂公司的经营范围, 顾名思义,是各种桐油茶叶,铁锅陶瓷之类的土产和日用品,它不干租房这活的。
于是很自然的,就决定要卖出去了。
姜红兵见小妹如意料中欢喜,他也不禁露出笑意,“对,是真的,二哥能肯定。”
他心里其实有些愧疚,姜宁想扩张“锦衣”,自己一直很清楚的,小妹还拜托过他帮忙在杨市找铺位呢。
可惜他一直没给出消息。
姜红兵之所以愧疚,是因为实际上,他并非真一个位置也找不到。
好铺位难找,但寻摸了大半年,总会有一两个吧。
可惜他找到位置时,姜宁恰好怀孕了。
那个位置在杨市另一边,距离远,外头乱哄哄的,偷窃抢劫频出,偏小妹怀着孕,手底下人手还不足。
姜宁要是拿到了新店,短期内肯定常常去那边的,姜红兵思来想去,总是不放心。
万一出了啥岔子,他能后悔一辈子。
于是姜红兵将消息了捂下来,他先将店租下,后来房主有意出售他还直接买下了,想着等小妹生了外甥后,再把店给她。
只是这些他都不能说,现在见姜宁这么高兴,他摸了摸她的发顶,面带歉疚,“二哥都找好久了,也没给你找到合适位置。”
土产日杂公司总址,距离近,机会难得,眼下姜宁手底下人手也充裕了,他才说的。
“哪有的事。”
其实二哥的心思,姜宁隐隐有所察觉,毕竟她二哥办事效率一向很高的。
哥哥关心她,重视她,她只有高兴的份,哪里还会身在福中不知福。
姜宁搂住姜红兵的胳膊,晃了晃,笑道:“我这不怀孕了嘛,少点事儿也正好。”
兄妹相视一笑。
“二哥,二哥,这个竞买咋报名呢?也不知人多不多?”
这土产日杂公司领导挺有魄力的,居然敢开先河,采用公开竞价方式,将利益最大化,好一个改革派,难怪土产日杂公司蒸蒸日上。
这么一来,确实存在拍不上的风险,但对于姜宁来说却是好事,不然的话,这么一个金饽饽,估计等不到放在明面上来卖,就被暗地里消化了。
姜红兵笑道:“竞买的消息并没有大肆宣扬,但人来得肯定不少的。”
耳目灵通且有一定实力的人,杨市不少,就算不是每个人都对西河坊铺位有兴趣,但筛下来也有一定数量。
竞争肯定激烈。
但兄妹俩还是很高兴,毕竟有了公平竞争的资格,这铺位没有一开始就被暗箱操作了去,就是大好事。
“报名是直接去土产日杂公司,就西河坊那个总址,等会我和你一起去。”
兄妹都是雷厉风行的人,干脆下午就去,先报了名再说。
西河坊现在人流比去年还多,不少人荷包鼓了起来,消费能力增强,花起来更加大方,这个商业旺地彻底恢复了往日荣光。
熙熙攘攘的坊口,土产日杂公司总址格外显眼,长长一排崭新的楼房,却连临街墙壁也没打通,只在第二座中间开了一个两米左右的门口,还专门派了两个大爷守着,以防被人误入。
其实也难怪领导会选择搬迁,除了地方不够用以外,这吵闹也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
姜红兵护着小妹上前,向守门那两个老大爷询问,说他们是来报名的。
总址要卖的消息并没有广而告之,但显然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数,老大爷见怪不怪,往指了二楼一个办公室,让他们自己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