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八去寻宝——范京生
时间:2018-10-10 09:47:23

  晚饭对于六个人来说,不亚于过年,排骨炖土豆,开水烫白菜萝卜蘸肉酱,加上香甜的玉米饼子,路红本来就是肿着一双眼睛,吃到第一口排骨的时候,眼睛又开始湿润起来:“我决定了,今年不回去了。”
  哭了一场,摸着第一笔劳动收入,路红想起了来时的不甘,终于把思乡的忧愁再次压了下去,她要好好的攒钱,等明年再回去叫家里人好好看看,到底谁是家里最出息的人!
  “我也不回去了,廖大哥带话说现在市里开始下乡狂潮,回来的车票怕是不好买,我一个女孩子遭罪也不安全。”张清芳举手,心里却想起了堂哥通过廖大哥打来的电报,浪潮太大,暂时不要回家,按下担忧,一脸难过的说着父母在信中交代的话。
  张长庆刘爱民一犹豫,也决定不回去了,于是六个人要度过第一个离家的新年了。
  “咳,有个事儿,我想说一下……”何建国看看几个人,咳嗽了一声,把早就想好的事儿个大家说了一下,能者多劳是没错,也不能让别人坐享其成吧?说实话,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没有吃饱过,他可以在外面弄粮食和外涝(额外),可也不能叫他们养成了习惯。
  这才知青第一年,往后要是都这样下去,他第一个就要垮了,所以有些事儿,明知道不好,恶人还是得做。
  “何建国说的对,主席他老人家还教导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要公平。”苗然第一个响应,她可以给别人提供帮助,却不能随意叫人占便宜,有时候吃亏真的不是福。
  “我同意!我动手能力不行,就额外多交点伙食费和生活费吧!”张清芳也点头,家教使然,即便娇惯坏了,也知道人家何建国不欠他们的。
  “同意,我的条件差,愿意用劳动来抵平,家务活和做饭之类的就交给我吧。”路红犹豫了一下,咬着牙也点了头,要不是何建国和苗然,以他们四个人的能力,想要吃到肉,基本不大可能,虽然有点不乐意,但好歹她也明白这个道理。
  张长庆和刘爱民有些惭愧,他们也是大男人,两个都比不上一个何建国,甚至连苗然都赶不上,也没意见,承包了家里的柴火和掏粪等重活。
  “我说这话,也不是就全然不伸手了,就是想表明一下,眼看着新的知青又要来,总得有个规矩,不说咱们之间的融洽,还有上面看着呢。”何建国伸手指了指头顶,见大家都是一副凛然的表情,唯有苗然用眼白看他,忍着笑,继续忽悠几个人。
  苗然以为何建国是扯着大旗做幌子,可等到半个月,村里通知他们去县里参加知青表彰大会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社情远远比她想得更夸张。
  这次知青表彰大会其实是好事儿,上次何建国回来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个事儿,所以大家心里也有个准备,就是没想明白是怎么个表彰法,等会上宣布,每个生产队的知青都会发两斤肉,一斤芹菜四颗白菜和四个萝卜,并招待一顿饭的时候,下面二十来个知青立刻一片欢腾。
  县革委的食堂做了四个菜,猪皮炒粉条,白菜炖冻豆腐,凉拌萝卜皮和红烧萝卜,看上去不起眼,配的却是白面的馒头和萝卜油渣的大包子,照比青山沟的条件,其他的知青就苦多了,上了桌就跟饿狼似得往嘴里划拉,看得苗然都忍不住呆住了。
  “快吃!”何建国手快的每样菜都抢了点出来,凑到苗然旁边坐下,推了一把有点呆的傻姑娘,示意她,这姑娘虽然不至于洁癖,可也多少有点小特性,往常他们吃饭,她都是挑着她那边或者干脆盛到自己碗里吃,何建国早就注意到了。
  “谢谢~”苗然点点头,看看左右,看着他们连吃带拿,想了想,也翻出一块大大的四方手帕,放了两个馒头两个包子绑好之后抬手塞到了何建国身上的挎包里,对着他笑了一笑,才拿起筷子开动。
  照比他们自己做的饭,其实食堂的大锅饭香多了,苗然一边吃着,一边在心里想着一会该买点啥,县里的收购站势必得去一趟的,再有就是红宝书,后面用得地方还多着呢……然而这些想法下一刻,就都叫隔壁聊天的声音给掐没了。
  “我们那个红旗村甚是可恨,明明我们都干了全天的活,就给我们一半的工分,我们找生产队长去理论,你猜他怎么说的?”一个长得白白净净戴着军帽的小个子青年气愤填膺的掐着馒头拍着桌子跟同桌的人抱怨着。
  “他说,既然你们家里都给邮钱邮东西,还差这点工分?你听听,你听听,他妈的我爹娘心疼我这个独生子,碍着他们什么了?老子可是响应国家·号召来的,他这样跟****有什么区别!”话语中的愤怒和意思让苗然生生的打了个颤,让她打心里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来。
  
 
 
 
 
第二十六章
 
  何建国的表情有些晦涩不明,抬头仔细的看了一眼那个小青年,转过头安抚苗然和同样被吓到的张清芳,苗然是惶恐,那么张清芳就是惊恐了,比起只是凭借着历史臆想和猜测着的苗然,来自祖国首都的她才是真正经历过大浪潮的人。
  只要跟那三个字挂上钩,就别想有好事儿了!
  “哎~你们别在意,他也是实在太气了……”同桌的一个黑黝黝,看上去年纪稍微大些的姑娘看看何建国,再看看苗然和张清芳,露出一口白牙,替那个小年轻解释起来。
  首批知识青年其实并不算太多,他们这边算起来也就二十六个而已,其中有两个跑了,又有两个意外死了,还有两个病了,这次来开会的总共有二十个人,分布在六个生产大队也就是六个村里。
  青山沟接收了六个知青是这些村子当中最多的,也是最安分的,其他村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矛盾,要么是知青懒惰不干活,要么是村里排外,还有就是双方互掐互斗的,有的知青仗着自己是城里人,又是国家号召下来的,拿着自己当大爷,而村民们也有恨这些知青下来抢粮食抢工分的。
  不管哪里都做不到一片和谐,何况还有利益纷争,双方自然就会起争端,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这个红旗村了。
  红旗村原本叫卢家村,村民多姓卢,是闯关东时候集体迁来的大族,一代又一代的,渐渐的就演变成了村小人多的地方,本来就有点排外,加上到他们那的几个知青也都不是老实人,平常就一直呛呛,到了发工分,生产队摆了知青一道,知青们现在都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
  “这也不管管?”同桌的另一个知青问了一嘴,都撂下这样的话了,早晚要出事儿的,他们还是第一批呢,眼看着第二批第三批的大部队就要来,往后怎么办?
  “管不了,谁叫他们年纪小,不像我们高中毕业的还能勉强算个成年劳动力,那个白脸噶几的过了阳历年才十六。”黑脸的姑娘摇摇头,说出的话也让桌上本来有些气愤的知青们沉默下来。
  这样小的年纪,又是城里娇生惯养长大的独生子,感觉确实也干不了什么重劳力活,可是生产队长能说出那样的话,也委实不稳妥。
  苗然没再说话,她是外来人,说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实则啥用都没有,因为她站的那个肩膀是塌的,真要是以末世的眼光论现在,她和周边的人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我要去趟百货商店,你们呢?”吃过饭,领着肉和菜,以及几个人练手偷拿的馒头和包子,他们六个站在县委会门口开始商量去处,张清芳要去补充货源,就问大伙的意见。
  苗然自然也是要去的,可是她不想跟大部队去。
  最后兵分两路,苗然何建国还有路红要先去邮局,再去收购站,最后去百货商店。
  “同志你好,我想请两本红宝书和像章。”有了上次镇上的经验,苗然直接先奔着邮局门口的玻璃柜台去了,然而这次却不一样了。
  “你们是哪个村的?是不是这段时间都没有学习老人家的教导?”柜台后面是一个梳着中分头带着圆框眼镜的中年人,身上一袭已经洗白的蓝色工装,胸前别了足有二十几枚主席像章,有金有银还有搪瓷的,上下打量着苗然一眼,目光同样在她的手腕和脚上转悠了一圈,语气十分严厉的质问着。
  “啊?”苗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所以顿时就被造蒙了,什么情况?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急忙补救。
  “是这样的老同志,我是下乡的知青,现在是想再请两本作为珍藏。”苗然反应过来,连忙顺着何建国的话往下接了一句,心里紧张的都要从胸口蹦出来了。
  “几个小同志对不起,是我莽撞了。”一听到是知青,这位十分严肃古板的服务员表情稍微松懈了那么一点,他每天看报纸了解时事,知道现在的知青是响应号召的,都是城里出来的孩子,对于苗然的衣鲜光亮也有了出处。
  随后又对了几句名言语句,苗然才成功的买到两本红宝书和四个像章,整个过程当中,苗然都提着心,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才说出去,等拿到了东西,连邮票都没顾上买,匆匆的就走出了邮局,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那边路红去帮忙寄了信,犹豫了半响,还是没舍得将手里的四块钱寄出去。
  三个人去了县收购站,灵芝的小姑子秀儿在这边上班,有熟人,苗然也就没那么紧张了,他们来之前也都跟秀儿的爹娘打过招呼,主要是想买两件旧家具什么的,除却他们自己带来的藤木箱子和给孩子上课用的木头条钉的歪歪扭扭的长凳,知青点真是啥都没有。
  “何大哥!路红姐,苗然姐!”秀儿端着一盆水从收购站走出来,哗啦一声泼出去,一抬头就看到三个人,顿时惊喜的喊了出来。
  她平常住在县里工作的大哥大嫂家,只有周末休息才回家,因为这段时间天气冷风雪大,她快一个月没回去了,这会儿见到熟人都跟亲人似得,主要是有人来了,她爹娘绝对不会叫他们空着手来看她的。
  秀儿猜的没错,何建国身后背着的一个背篓就是秀儿的爹娘给带的。
  “我们想找两件旧家具,秀儿你看方便吗?”收购站本来是两个人坐班,另一个大姐因为家里有老人孩子,时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多数都是秀儿一个人在这待着,所以三个人说话也就没那么顾忌,直截了当的说了来意。
  “这有啥不方便的,你们进去挑吧,出来我登记一下就行,放心吧!我去给你们冲茶水~”秀儿一挥手,衣服心照不宣的模样给三个人指了路,自己拎着水壶去接水。
  县里收购站比起镇上,真是天壤之别,最起码地方就得赶上镇上三个大,收购回来的“破烂”都是分门别类放的,本来是一个月一清库存,好坏物品都会分门别类的被上面拉走处理,不过这寒冬腊月又快过年,上面已经有两个月没来了,整个院子都堆得满满当当的,有不少大型物品都被雪盖着。
  张清芳去了生活用品那摊,何建国就去了家具那边,苗然则去了书纸这一块,一边将看着差不多的古籍书画往空间里塞,一边翻找这一些留空比较多的本子,想给村里的孩子拿来做作业本,翻着翻着,苗然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一双大大的眼睛使劲儿的瞪着一堆草纸。
  那是一叠写满了毛笔字的废纸,散乱的扬在一堆,练成一气儿的不知名字体,苗然认不出几个来,可其中露出来的一页上隐约的画着半条龙身,她看得清清楚楚,然而这却不是叫苗然最吃惊的地方,让她震惊的是那条躬身奴背张牙舞爪的龙身前的火焰宝珠,跟她手中俩个神秘圆球几乎一模一样!
  
 
 
第二十七章 八个字之迷
 
  “白云为我铺达到,东风送我飞向前……我爱祖国的蓝天,云海茫茫一望无边……”回程路上,大有收获的一行人,鬼哭神嚎的唱着哥,跟同样从城市中走出来的小伙伴们一起大声欢笑着。
  “苗然,你来一个呗~”本来想捂紧手里的几块钱的路红,最终也没经受住诱惑,买了一些便宜又新鲜的小玩意儿,这会儿正兴奋的很,合唱完了不过瘾,就开始点名准备开始塞歌。
  “我?我不行我不行,我唱歌跑调~”苗然本来是随大流的跟着这些满腔热血的知青们欢腾,这会儿被点出来,连忙摆手,她的童年曲目都是《全世界说中国话》和《东风破》之类的,那些军歌和红歌,她顶多也就会一两句,还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年代之前的。
  “怕什么?我先来一首《五月的鲜花》!”张清芳见路红领了风头,心里不服气,直接自告奋勇开始高歌起来,北风吹在她红扑扑的脸蛋上,却没有浇灭她浑身上下都洋溢着的热情和热爱,看得苗然不禁有些羡慕。
  即便是再费劲去融入,她也不能真正的感受这个时代人们的骨子里对时下的狂热,这注定了她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当代人,这也是无奈之事,好在她十分容易满足,能活下去,能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苗然听着熟悉又陌生的歌曲,脑海里的思想逐渐开始跑远,想到了刚刚在收购站得到的一堆毛笔字和龙画来,她小时候,跟着妈妈单位的看门大爷学过毛笔字。
  这位张大爷,虽然看了半辈子大门,可却真真切切的是一位学者,不但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还出国留过学,只是后来因为时代的特殊性,被保护着下方到了苗然妈妈的单位看大门。
  那会儿双职工的父母工作都非常忙,又不放心苗然放学一个人在家,便把她领到单位做作业,久而久之,苗然便跟张大爷混熟了,因为苗然长得好看嘴又甜,一辈子没结婚没有孩子的张大爷十分喜欢她,监督她学习之余开始教导她毛笔字和二胡长笛。
  她仔细的看过那堆毛笔字,然而也并不能认出几个字来,本以为是草书狂体,现在想想却又不像,苗然抓心挠肝的想不明白,忍不住用手在车辕上划拉了两下,却没想到就这两下便被人看在了眼里。
  知青们带着荣誉和奖励回到村里,先是跟村长打过招呼,谢过他们的照顾,这是回来路上六个人都商量过的事儿,本来还想把二斤肉留下一半,叫牛大叔给拒绝了。
  “你们好好的就成,我也知道别的村的事儿,比起他们,你们这些娃子也是懂事儿,听说下个月还有知青要下来,咱们这边满员了,就不进人了,你们几个估计要待上几年,要好好遵守教导,别让国家和亲朋寒了心啊~”牛大叔摆摆手,哪里还差他们这点肉,语重心长的说了两句就叫他们散了。
  牛大叔其实心里也暗自庆幸,好在这一回就把人要齐整了,不然一批一批的新旧交替磨合,难免又要动气,而且这几个虽然有小心思,却也都听话懂事儿,这就好这就好啊。
  “幸好是到了青山沟村。”几个人出来,张长庆感叹了一句,比起别的知青,他们确实是幸运多了,其他几个人也点头表示赞同。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