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云芨
时间:2019-03-01 11:17:35

  “……”敢情这对你们俩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
  “那就走吧。快去快回,免得被人发现了。”
  ……
  驴车一摇三晃,载着明家三个孩子往城外驶去。
  大约离城三里,有一座长亭,是东宁人送别亲友之地。
  此时,长亭里已经聚了许多士绅,一个个打扮得光鲜亮丽。
  明湘远远瞧见,二伯与父亲带着兄长站在人群中,戳了戳明皓:“咱们别过去了,到路边歇着吧。”
  明皓也怕被自个儿爹看见,到时候逃不了一顿打,就让赶驴车的停到茶寮旁。
  “七姐,我们去喝茶。”明湘说。
  明微跟着她进了茶寮,见她熟门熟路要了个雅座。
  茶寮建在这里,便是供人送别友人迎接亲朋暂歇的,地方倒是大,档次却说不上高。雅座也只是用竹帘子隔开,甚是简陋。
  坐下没多久,临座也来人了,却是几个踏青的书生。
  “今日怎么人这么多?都快满座了。”一个身形微胖的书生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抱怨。
  他一名同伴调侃:“赵兄,你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你瞧那边,就知道不寻常了。”
  那赵书生伸着脖子,往他所指之处看去,吃惊:“那是府台大人?还有诸位士绅……他们聚在此处,莫非迎接什么人?”
  “哈哈!”另一名书生笑起来,“赵兄这是才知道?我们特意绕到这边来,就是为了这个啊!方才我们还在说呢,你竟没听到?”
  “赵兄哪里听得到?”先前那位促狭地说,“他啊,这几天为了岁考熬夜苦读,就差没悬梁刺骨了,要不是我们强拖出来,只怕此刻还在读书。”
  几人笑闹一阵,终于说到正题。
  赵书生问:“府台大人亲迎,却不知迎的何人?”
  他的同伴一甩折扇,笑眯眯道:“这个人可了不得。十八岁打马游街,二十一外放为县令,屡破奇案,人称青天。二十七任知府,二十八……”
  “不用说了!”赵书生大叫一声,激动极了,“是蒋文峰?巡按御史蒋文峰?!蒋大人居然来东宁了?你们怎么不早说!”
  隔座,明微听得诧异。
  蒋文峰吗?这却是个流传后世的名臣。
  这位蒋大人,在她那个年代,倒比同时代的帝王将相都要出名。因为他的事迹,被说书人编成了话本,叫蒋青天洗冤录。
  里面写的案子,多半是说书人创作的,当不得真,但他本人确实是个奇才。
  十八岁点为探花,二十一岁外放,因为破案破出了名,调回大理寺,而后一路高升。永嘉十八年点为巡按御史,巡查各府。后来朝廷动荡,他倒是没什么影响,一直做官做到六十多告老。
  他的一生,没掺和多少政务,基本就是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打转,专职问案,非常“干净”。
  今年正是永嘉十八年,蒋文峰任巡按御史。
  原来东宁知府带人迎接的,其实是这位蒋青天?
  也对,那位杨公子身份再高,也就是个皇亲国戚,跟文臣不是一条道的,知府怎么会带人迎接他?文臣重风骨,真这么做了,会被人嘲笑的。
  明微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摇了摇头。
  她骨子里就是个江湖人,这些事一时想不到。
  “八妹,杨公子是随蒋大人来东宁的吗?”
  “对!怎么了?”明湘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她的注意力全在杨公子身上。
  明微叩了叩桌面:“你原先提起来,我还以为杨公子是到亲戚家玩的。现下想想……他怎么会与蒋大人同行?”
  一个花天酒地公子哥,一个耿介文臣,完全搭不上边。就算遇到了,也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才是。
  明皓拖着他的公鸭嗓:“七姐,这位杨公子身上有官职的,好像是……皇城司提点。这次主要是蒋御史奉命巡查各府,圣上顺便派他同行。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就是找个由头出来玩的。”
  皇城司提点?明微更诧异了。
  这皇城司,可不是普通衙门,而是一个只听命于圣上的私密机构。换句话说,就是皇帝的耳目,专干刺探情报、监察百官的事。
  它权力很大,成员却很少现身人前,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对它都是又敬又怕。
  而提点这个官职,应该是皇城司的二把手,必然是皇帝的心腹。
  皇帝会把这样一个职位,给一个纨绔公子当门面?
第22章 青天
  临桌已经绘声绘色说起蒋文峰如何探案的故事了。
  明皓听得津津有味:“原来这个蒋大人这么厉害啊!”
  明湘对蒋大人一点也不关心,只焦灼地盯着官道:“怎么还没来呢?”
  为了看美人一眼,她也是拼了。
  明微觉得,如果她生在魏晋,肯定是看杀某位美男子的凶手之一……
  时间流逝,茶寮里的人越来越多。
  来的早还有座,来得迟就只好站屋檐下了。店家搬了七八张条凳出来,转眼坐得满满当当。
  就这样,还不停有人赶过来。
  有认识的见面打招呼:“哟,宋大哥,你也来啦?”
  对方哈哈一笑:“能亲眼见到蒋青天,怎么能不来呢?”
  “咦,”明湘这时才注意到,“原来他们都是为那个蒋大人来的吗?他这么有名?”
  明微心道,当然了,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只注意美人?
  “外婆,在这边等一下,蒋青天很快就来了。”清脆的童声,在窗外响起。
  明湘探头看了一眼,却见一个七八岁的女童,领着个瞎眼老婆婆走过来。
  “哇,眼睛看不见都要来看……”明湘甘拜下风,简直比她还要执着。
  明微也瞧了一眼,却皱了皱眉头。
  这对祖孙,只怕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来喊冤的。
  女童身上萦绕着一股死气,却不是来自本身,显然家里才死过人。老婆婆面露悲戚,握拐杖的手攥得紧紧的,别人都是兴致勃勃,只她紧抿嘴角。
  这样的两个人,过来看热闹?
  “谢谢大叔,谢谢大叔。”却是一个汉子给老婆婆让了座,女童连声道谢。
  眼看快到正午,明家三姐弟饿得茶点都啃了好几盘,外头等的人也开始焦虑,官道上终于有了动静。
  明湘率先发现,扯明微的袖子:“七姐,你看!”
  一行车马,从远处迤逦而来,越行越近。
  长亭那边,官员士绅们已经行动起来了,看来确实是他们要等的人。
  茶寮外,也有人大声喊起来:“来了来了!蒋青天来了!”
  临桌的书生也探头去看,那赵书生惊呼:“哇,竟然是驷车!还有十几辆大车,好大的排场。这真是蒋大人的车队吗?”
  蒋文峰出身小士绅家族,家底甚薄。何况,这么奢靡的作风,怎么也不像一位被百姓称为青天的清官。
  果然,围观的百姓也议论纷纷起来。
  还有人说:“置办这些车马得多少钱?蒋青天不是个清廉的好官吗?”
  “是啊!看那辆车,金闪闪的,肯定很值钱……”
  先前这些人还大声说着蒋青天如何为民作主,现下话风却变得有些微妙。
  在百姓心中,清官是有模子的。必然作风清贫,礼贤下士,与民同苦。
  像这种千里巡察,最好是两辆破车,几个护卫,才满足他们的想象。
  若是一人一仆,提着个小包裹,骑着头小毛驴,就更好了。
  其实,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本朝官员的俸禄并不低,再怎么清廉,也不会比乡间土财主差。
  再说,巡按御史出京巡察,手头能没人吗?底层官员利益关联最是紧密,就带几个护卫,别说查案,人家随时都能弄死你。
  临桌的书生见他们有怀疑偶像的意思,听不下去了,大声说道:“你们别瞎猜了!这大车肯定不是蒋大人的。这次和蒋大人同行的,是明成公主之孙、博陵侯府的三公子,这车定是他的!”
  听得此语,众人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侯府公子啊,难怪了!”
  “竟是明成公主的后辈?当年公主与驸马征战沙场,为国为民,没想到……”颇有后辈不争气的感慨。
  便有人插话:“人家是皇族之后,王孙公子,排场大一些不是应当吗?难道也学你骑毛驴不成?”
  现场哄笑起来。
  也是,公主和驸马有功于国,后人享受遗泽也是理所当然。
  “哎呀,停下了!”明湘兴奋地揪着明微的袖子,伸长脖子看了一会儿,觉得不爽,“离得太远了,看不清楚。七姐,我们去那边看!”
  明微按住她:“不用去了,我看这位杨公子,没有下车的意思。”
  “不会吧?”
  明湘一边嘀咕,一边看过去,果然发现那辆驷车停在路边没有打开,连驾车的车夫都端坐不动。
  好大的架子,倒是挺符合传闻中的性子。
  众人翘首以待,就见一位穿常服的男子,带着几个护卫,从车队后方匆匆赶到前头,与知府等人见礼。
  隔得有些远,瞧不清他的模样,但他身板挺直,风仪极佳,倒是挺符合想象中忠诚君子的模样。
  茶寮里鼓噪起来:“蒋大人,那是蒋大人!”
  “果然一表人才啊!”
  “是啊是啊!”
  旁人都探头去看蒋文峰,明微却看着窗外那对祖孙。
  老婆婆已经站起来了,女童扶着她,两人往外挤。
  她们老的老,小的小,旁人多有礼让,便叫她们挤到前头去了。
  那边蒋文峰与众人见过礼,知府便请他上轿。
  大约是盛情难却,蒋文峰最后还是上了轿。知府的轿子紧随其后,士绅们要么上轿要么坐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城门行去。
  衙役开道,将围观的人群阻在两旁。
  随着蒋文峰等人行近,百姓们大声呼喊起来,“蒋青天”“蒋大人”不绝于耳。
  明皓羡慕得不行:“要是有一天,我也这样就好了。”
  “哈哈哈!”明湘不客气地嘲笑他,“就你?等你岁考拿到甲等再说吧!”
  明皓被她揭穿,不服气:“我就是经义不行,死记硬背有什么意思?”
  “是没什么意思,可是科举要考啊!”明湘冲他做鬼脸。
  明皓忿忿:“你不要小看人!明年我就下场试试。”
  “去吧去吧!只要过了县试,我就向你磕头认错!”
  “好……”
  这边姐弟俩在斗嘴,外边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大喊:“大人,民妇有冤!求大人伸冤!”
  围观的民众被吓了一跳,随即兴奋起来。
  看热闹不嫌事大,才说蒋青天断案如神,现在就看到现场版了!
第23章 相激
  “呔!你这婆子!”挎刀的衙役走过来,指着老婆婆,“要喊冤上衙门击鼓去,今日蒋大人初到东宁,别来捣乱!”
  那老婆婆睁着蒙了白翳的双眼,哀求:“差爷,老婆子不是故意来捣乱的,实在是没法子!求差爷给条活路!”
  那女童也哭求:“差爷,我娘已经下了大狱,我弟弟还在喂奶,求您给条活路!”
  两人说着便跪下来,一个劲磕头。
  普通人皆有怜老惜弱之心,这老婆婆不但老朽还眼瞎,颤巍巍来喊冤,众人一见之下,先有了同情之心,又见女童哭得可怜,不免心生不忍。
  有村民认出她们祖孙,说道:“这不是蒲家村的米婆婆吗?她女儿毒杀公公被抓起来了啊!”
  “是三树村那个吧?听说是儿媳因为口角毒死了公公。”
  “来蒋青天面前喊冤,不会真是被冤枉的吧?”
  “这可说不好。米婆婆是那蒲氏的亲娘,当然为女儿说话。”
  “我姨婆家就在三树村,说蒲氏平日很孝顺,那日因为猪草打得迟,叫她公公说了两句。为了这点事毒死公公,太儿戏了吧?”
  “是啊,周围几个村子,谁不说蒲氏为人好?真不像会毒杀公公的人。”
  言论一起,便有人大声为米婆婆求情:“差爷,她们祖孙实在可怜,就网开一面吧?”
  “对啊!蒋大人巡察天下,不就是为了平反冤案,为民做主吗?”
  “就是就是,现在人家来喊冤,怎么能赶走呢?”
  眼看蒋文峰的轿子到了面前,米婆婆凄声大喊:“大人,人命关天,求您为民妇伸冤!”
  茶寮里,明皓瞪大双眼:“蒋大人会接的吧?他是青天大老爷,遇到有人喊冤,不能不管吧?”
  明微道:“他若不管,百姓们定然心生不满。”
  临桌的书生也说着这事。却听其中一人叹道:“这事不妙啊!蒋大人还没进城就先审了一桩冤案,不是打东宁官员的脸么?他是奉命巡察来的,如果本地官员先有了对立的情绪,想了解当地实情,就很困难了。”
  “是啊!”他的同伴附和,“百姓不知内情,咱们可都知道,当个青天大老爷没那么容易。为民做主是应当,可同僚上峰下属都得打好关系,不然,处处掣肘,什么都干不了。”
  明皓听得真,挠了挠头:“是这样的吗?”
  明微点点头:“他们说的没错。”
  大道上,官轿果然停了下来。
  蒋文峰撩起窗帘,交待了护卫几句。
  那护卫便走过来,说道:“老人家快请起吧。你家的案子,便是已经判了,按律也是要复核的。大人奉旨巡察,亦会复核地方案件。你就算不喊冤,这案子大人也会审的。”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