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贫爱富(科举)——无根的蓬莱
时间:2019-03-25 09:58:34

  那样自己就可以按照原定计划把桐儿嫁给李永富,避免桐儿像上一世一样一生悲苦啦!
  不管怎么样,事情总是往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蔡仲迩在教课之余,也会将白纸写上几个馆阁体的大字贴在门板上,方便学生们习贴,整个蔡氏族学里面的学子字体都飞快地向馆阁体靠拢。
  蔡思瑾因为前世里面写奏折也被逼迫着练了好多年的,所以字体是转型得最快、最好的,而且即便他换了一具年轻的身体,但是字却还是受了前世的影响,感觉得出来有着前世的历练,力透纸背。他在字体上的进步比张思晨要大,毕竟张思晨今年才十五岁,之前还被蔡仲迩只重学识不重视字的观念影响,字写得并不是特别好。
  蔡仲迩还因此对蔡思瑾高看了一眼,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好像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蔡思瑾也终于因为自己能在写字这方面上比张思晨还要强而觉得扬眉吐气了一把!
  就在这样你追我赶的努力学习之中,蔡思瑾和一众学子们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童生试。
 
 
第12章 大晏科举
  蔡思瑾所在的朝代叫做晏朝,开国的晏高祖希望“河清海晏”,故取名“晏”。为了让天下的人都有一个出头的上升通道,不至于想不通到要去造反,所以沿用了前朝的科举制度,只是规则略有一些改变,让科举制度变得更加公平。
  比如,晏高祖将全国的科举分为三层,最低一层是府试,地点是乃是在各个州府的府城之中考试,但是考官却是由一省的学正亲自来出题,来考试,避免县令、知州等底层官吏徇私舞弊,照顾地方豪绅,打压寒门学子。府试考中即可成为秀才。但是由于一省的学正只有一人,所以同是一个省,不同的州考试的时间和试题也都会有所不同。考中秀才见官可以不跪,以自称是学生,有一些免税的政策,也能算过得比较好了,社会地位也有。
  第二层的考试称为乡试,乃是在省城之中考试,考官大人由皇帝委派,一般而言会委任正副两名考官一同出发,互相监督。而委任考官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一般偏远省份的考官会先委任,京城的考官在考试当天早上才具体委任,都是为了防止徇私舞弊。考试时间和试题也都会因为主考官、副主考官是谁而不太一样。考中即是举人,不仅可以免税,还与县令平级,地位崇高。但是那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蔡仲迩这个举人比起平江县城的县令可就过得清苦多了。同时理论上也有可能授官,但是有些人能等到有些人等不到。
  第三层的考试称为会试,由全国各省的举子远赴京城参加考试,考官由皇帝陛下委任,一般都要委任进士出身的官员作为主考官。考中即是贡士,之后会有殿试,但是那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一般中了贡士之后殿试是不会罢黜的,至少也是一个同进士,但是很多学子为了追求更好的名次可以缓三年再考而已。所以贡士一般就等于进士了。
  这三层正式的考试都是三年考一次的,每次考试的过程都很严格,实行“弥录”“誊封”的政策,考官看到的都是用朱笔重新誊写之后的卷子,是看不到考生的姓名、字迹等信息的,所以蔡仲迩之前不那么在意字体,只是在意学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是蔡思瑾等人今次要考的童生试严格来说并不算是晏朝的正式科举考试,只能说算是书生考取科举资格的预备考试,考中之后才有资格去参加秀才的考试,所以被称之为“童生”。但是其实童生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生徒”,一种叫做“乡贡”。“生徒”呢,就是在各个县学就读的学生的意思,官宦人家或者勋贵人家的小孩可以直接送到县学里面去念书,直接就是“生徒”,可以参加府试了。但是蔡思瑾他们这样的人一般就被称为“乡贡”了,必须要经过县令大人的出题考核,成绩合格之后才有资格进入县学念书,比富裕人家凭白多了一道关卡。
  同时童生试时不太严格,并没有“弥录”“誊封”的政策,县令大人可以根据字体、根据对这个学生的印象、根据这个学生的身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给这个人童生的资格,同时每一届童生试的第一名称之为“案首”,也算是该县县令觉得最出色的学子了。
  一般案首县令大人是不敢随意乱点的,一定会点有真才实学的那种,因为等到府试的时候一省的学正大人可不会给你这个小小的县令面子,该中秀才就中,不该中秀才就罢黜,而且因为“弥录”“誊封”的政策,实际上也没有空间、没有可能给各个县令面子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治下如果一个人都没有考中秀才,你这个县令大人颜面不光彩,年底吏部对你的考核成绩不会太好。而若是除了案首之外的其他童生中了秀才,你亲点的案首却没有考中的话,岂不是说明你这个县令太没有水平了?所以即便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县令大人一般都不会干这么丢脸的事情的,即便有人来说情,最多给他名次靠前一点儿,徇私取中童生,但是绝不会也不敢将案首作为人情送出去。
  童生试都考得比较简单,只是简单的考一场,多是考一些填空题,看看你这个考生对四书五经是不是很熟悉,以及考一些经义解释题,看看你有没有读懂那些经义,难度很小,基本上也考不出来考生自己的思维方式等等能力和水平,即便是解释经义,也只能答大儒们对这些经义的权威解释,不能自己胡乱解释。而大儒们对经义中某些话的解释其实是有一个权威界定的,就相当于题目是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小得多,基本上只是考考生背诵记忆的功底。
  参加这样的考试,摸对考官对字体的喜好就太重要了,一定要好好练练符合县令大人口味的字体,否则大家的题答得套路都差不多,根本看不出来谁比谁优秀多少,县令大人又为什么不选他而要选择你呢?
  当然这些道理都是蔡思瑾自己当了县令之后才悟出来的道理,上辈子他去参加童生试的时候也是摸头不着脑的就去了,一连考了三次才考上,还错过了今年的秀才试,硬生生多等了两年,今世里一定要一击必中,争取参加今年的秀才考试。
  今年童生试的时间是三月一日开考,只考一天、考一张卷子,从天蒙蒙亮考到天黑,一般的标准是等到天黑后可以给你点三根白蜡烛,等到白蜡烛烧尽的时候就必须要交卷了。
  考试的地点是在县衙大堂之中摆上书桌和椅子,两人之间相隔较远,不能看到其他人的答案,同时监考的时候县令大人会亲自监考,同时还有衙役和师爷们多人监考,不允许考生交头接耳。
  进入考场之前,按照惯例是需要搜身的,而且搜得比较严格,因为童生试都是些填空题和经义解释题,若是你带了小抄进来那用处可大了!所以县令大人是一定不会允许的。因为有实力的官宦人家和勋贵可以选择走通县令大人或者县学山长的路子,提前将学生送进县学里面成为“生徒”,不用参与这场考试就有资格去考秀才了,没有作弊的必要,而贫寒人家的孩子,谁又有能力去买通这些大人物呢?
  再次坐在考场之中,蔡思瑾看到熟悉的考题心中一定,闭眼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就认认真真地在草稿上将答案先写一遍,再用心誊抄,誊抄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一个字也不能抄错!
 
 
第13章 考童生试
  蔡思瑾花了半天的时间就已经把草稿打好,试题也抄了一半了,此时殿外的鼓声响起,县令大人在县衙高堂上站起来,宣布道:“各位考生停笔,诸位考生均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用饭、休息,待鼓声再次响起,考试继续考试。”
  说完之后,县令大人就转到后衙去了,一般而言县令大人都住在县衙里,前衙是个大厅,一般负责审理刑事、民事的案件,以及举办大型的活动,比如现在的童生试,而后衙就是县令大人居住的地方。这半个时辰的时间对于县令大人来说是真正的休息时间,但是对于考生们来说却未必了。
  蔡思瑾知道厉害关系,赶紧将自己的卷纸、草稿、笔墨等等所有东西都收到书桌的桌空里面,静静地等待衙役们过来分发饭食。那些衙役都可不会管是否会弄脏你宝贝不已的试卷,他们只会粗暴地把饭食和汤水往你桌上一放,如果考生收拾东西的速度不快、所在位置正好先分发饭食,是极有可能弄上饭食的污迹的。
  一般而言,遇上这样的事情你这次考试就白参与了,不可能考中了,只能自认倒霉,下次再战了呗。
  蔡思瑾、李永富、周墨江、蔡思智、蔡思信等人都是老考生了,早就将这些考童生试之中会遇到的事情细细与其他同窗分说过了,所以张思晨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童生试,却也机敏得很,收拾东西的速度也很麻利。
  一般而言,考童生试时候提供的饭食不会太差,毕竟关系着一个县的颜面,这次摆在蔡思瑾面前的就有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个大海碗装着的小部分肉、菜,以及一大碗汤。
  蔡思瑾拿起一个白面馒头就着些蔬菜吃了,稍微喝了几小口汤,仅仅用了能将馒头咽下去的量。他深知这样的饭食虽然不至于太差,但是说不定也就是表面光鲜,材质不一定好,肉食类他的不敢碰的,之前听说过有考生吃了变质的猪肉拉肚子的。
  虽然童生试也是比较人性化的,你拉肚子不会不至于不给你去上厕所,但是会在你的试卷上标明“考生某时某分至茅厕,某时某分返回”,这样的试卷一般不会被考中的,因此被考生视为不吉利,一般而言若是考试时候拉肚子去了一次厕所,那么这科考试就没有指望了,所以一定要杜绝任何隐患!
  汤水也不能吃太多,去厕所一定会被标注,不管是大便还是小便都是一个道理,所以从昨天起蔡思瑾等人就相当有经验地减少粥水的摄取量,控制今天的尿量,中午这餐饭就更加不敢多喝汤水了。
  蔡思瑾很快就吃完饭然后双手离开书桌坐直,他面前的这些饭食还剩下很多,但是他不准备吃了,一年到头就等这么一次重要的考试,只要吃过点儿东西不至于会饿得影响自己发挥就好了。他四顾了一下,发现好多考生都和他一样只是少量地吃了一些饭食,就束手正襟危坐了。
  蔡思瑾这餐饭用时连一刻钟都没有花费,但是县令大人却是一定会到半个时辰过后再次敲鼓才会回来继续监考的,所以他就这么坐在书桌前闭目养神了一会儿。
  大约一刻钟过后,所有的考生都束手正襟危坐、或闭目养神、或敏思苦想,总之都不再碰饭食,这个时候衙役们就依次将大家书桌上的饭食都收回去,同时用一个干净的抹布将考生书桌上的饭食污迹擦拭干净。
  蔡思瑾等抹布在桌上形成的水迹干了之后,赶紧双臂环抱放在桌上,把头埋在手臂上抓紧时间小憩一会儿。
  不多时,鼓声再次响起,蔡思瑾将头抬起来,动了动自己已经被压麻了的手臂,将自己的试卷、草稿纸、笔、磨等小心地拿出来,再次展开卷子开始答题。
  下午的时候,就陆续会有人交卷了。如果考生需要交卷,只需在座位上举手示意,自会有衙役上前,将考生的卷子卷起来拿着,带着考生去堂上拜见县令大人,县令大人要画押一支签给考生拿着,考生凭借县令大人画押的签才能离开县衙。
  因为童生试的考官就是监考的县令大人,取中谁全凭县令大人的爱好,有些县令大人非常喜欢机敏的学生,对提前交卷的考生会有好感,有时候甚至会当场批阅考卷、当场取中,所以有很多考生会注重速度,当第一个交卷的人。
  当然,也有一些县令大人本身就是学究型的,对这种哗众取宠的人没有什么好感,遇到提前交卷也只是平常对待,并不会给与什么方便,只会将卷纸放置在一旁。
  今次童生试的主考官乃是一个新来的县令大人,整个平江县的人都还没有摸清楚他的脾气,所以还是有好几个考生铆足了劲儿想要争这个第一,碰一碰运气的。毕竟新县令的年纪不大,才二十郎当岁,百分之七八十的可能是会喜欢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吧?
  蔡思瑾则一点儿都不着急,老神在在地慢慢答题,好好写字,他这个重生一世的人自然知道这位新县令大人的喜好了,他虽然人年轻得厉害,做事情却老到的很,出题也是选择古早的题目,批卷子也不会当场批,而是试后细细批示,唯一有点儿偏向的就是喜欢馆阁体了。
  然而馆阁体这种字体最是横平竖直书写清楚,这种爱好本身就是老到的表现啊!就连蔡仲迩这个年近四十岁的人都不喜欢馆阁体这种东西,平江县令这么一个年轻人会喜欢这种东西估计也是让人万万意想不到的。
  蔡思瑾看着提前交卷的那个考生,因为时间久远已经记不得那个人的名字了,上辈子考试的时候还因为他提前这么多时间交卷被惊到了,影响了一些发挥。
  这辈子么——呵,我只是笑笑,不说话。
  影响发挥?不存在的。
 
 
第14章 考中童生
  蔡思瑾也没有等到夜里点了蜡烛才迟迟交卷,他仔细认真地将自己的考卷答完之后,就按照程序交卷了,拿着知县大人给的押签出了县衙大门。
  一出门就看见自己的父亲蔡仲迩正焦急地站在大门口等着,面上露出焦急的神色。
  蔡思瑾心中一暖——原来自己的父亲这么在乎自己啊——于是笑着走到父亲面前,想要宽慰他几句,并和他表表决心,告诉他自己这一科一定会考中童生的。
  然而蔡思瑾才笑着走到蔡仲迩旁边,就发现蔡仲迩看都不看自己一眼,朝着自己身后冲了过去——这个就很尴尬了!蔡思瑾的笑容完全僵硬在了自己的脸上。
  转过头去一看,发现张思晨也出了县衙,而自己的父亲蔡仲迩正冲到他旁边去对他嘘寒问暖,并且焦急地问他发挥得怎么样。
  蔡思瑾嘴角抽了抽,真怀疑自己这个不是亲爹!但是他叹了口气,真是活得久了就忘了好些事情了,自己这个爹一向是最喜欢他的得意门生张思晨的,喜欢到非要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喜欢到致死都以张思晨为荣。
  蔡思瑾心中暗暗下了狠心,这辈子可不能再像上辈子一样怕苦怕难不好好念书了,为了妹妹的终身幸福,为了父亲不被张思晨这个白眼狼蒙蔽,自己也要立起来,在科举中好好出头,让父亲高看自己一眼,也让父亲能听得进自己的意见。
  张思晨与蔡仲迩一边走路一边聊天,倒是没有像蔡仲迩一样忽视蔡思瑾的存在,而是走到蔡思瑾面前拱了拱手,说到:“瑾师兄,之前你借给我看的那本《秀才策》很有用,我已经全文抄录了一份了。现在童生试已经考完了,我回去立即就将那本书还给你,不耽误你考府试。之前承蒙瑾师兄借书,思晨真心感激不尽!”
  蔡思瑾惊讶地看着张思晨,那本《秀才策》那么厚,张思晨一边要复习童生试,一边竟然将那本书都抄完了!这小子在读书上可是有着一股狠劲儿呢!
  又想了想上辈子张思晨这小子的做派——这小子哪里是在读书上有一股子狠劲儿啊!他简直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有着一股狠劲儿呢!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