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先太子已死,顾行迟又是他的嫡子,所以继承皇位也没有问题,可福王和庆王答应吗?
事实上,就算不答应也没办法,因为福王和庆王的势力根本比不上顾行迟的一半。
在这一片混乱的时候,的确应该听顾行迟的命令。
接着,成家人被释放,武定侯被平反了,甄家和徐家将要迎来的是抄家灭族,甄太妃也被赐死了。
以王家、姜家和顾行迟的关系,自然而然的会支持顾行迟,后来武定侯父子回京,虽未明确表明态度,但也是站在顾行迟那边的,就连陈太傅也在朝堂提议顾行迟尽快登基。
至于陈家二房,因为陈漪是徐家儿媳,二房也一直和徐家勾结,所以只是将二房流放了,没有牵连陈太傅。
关于登基,顾行迟并未直接答应,只是说先肃清内乱,整顿超纲之后再商议此事。
因为武定侯父子平叛有功,为此还背负了骂名,让家人受了不少委屈,是以便封武定侯为武国公,成珣自然成了国公府世子。
这反转太大,陆老夫人听说后,又气的晕了过去。
早知成家有今日的造化,当初就不该同意陆离和成琬和离,想要回曾孙的可能性更小了。
至于王家,王子腾官位已经很高了,再升也升不到哪里去,再者王家可是他媳妇的娘家,自然不能亏待。别的新帝登基,都会给妻子的娘家加官进爵,顾行迟这样爱护凤姐自然也不会落于人后,出于一点点私心,他封了王子腾为永平侯。反正王家现在有香火继承了,给个爵位也不浪费。
很多皇帝都厌恶占着爵位、拿着爵禄却不干好事的人家,顾行迟觉得,反正四王八公迟早都要完,到时候会腾出很多爵位,他给一个功臣爵位怎么了。
陈家和甄家覆灭,最大的赢家是成家、王家,还有顾家。那些人不敢去打扰顾家,是以总往王家和成家跑,最后两家都关门谢客了。
但是在这种时候,也无法忽略贾家的大胆程度。
有人举报,贾家窝藏甄家送来的财产,只这一条罪名就足以抄家了,更何况还有别的罪名。
比如贾赦为谋玉扇坠,害死石呆子。比如贾珍强抢民女为妾,逼死民女。比如和官员勾结,包揽讼词。
总之,仗势欺人,无恶不作。
顾行迟不是仁慈的人,再者就算他想仁慈,贾家犯下这么多大罪,其他大臣也不答应啊。是以,贾家还是被抄家了。元春本就在宫中过的不如意,听到这个消息没多久就病死了。
凤姐不关心贾家,好在南安郡王府被抄后探春的婚事定下了,年后就嫁过去了,才免遭此难。
至于惜春,听闻抄家时没发现她的踪影。北静王为贾家求情,贾宝玉才得以活命。
不管外面怎么热闹,靖安侯府上下一派平静,凤姐已经警告了下面的人,不许胡乱议论。
“当初外面瞧着贾家多么轰轰烈烈,现在却轰然倒塌,也是可怜。”平儿感叹道。
凤姐从来不是个喜欢悲天悯人的人,况且她觉得贾家人落到今天的下场是咎由自取。
“我早就说过,既然享受了荣华富贵,就该承担荣华富贵背后的风险。甄家造反,正在风口浪尖上,贾家人竟然这么大胆,不说和甄家撇清关系,还敢帮甄家窝藏财产,他们敢铤而走险,要钱不要命,就怪不得别人了。且不说窝藏甄家财产这件事,往日里他们就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无所不为,打死无辜之人在他们眼里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轻巧。这样的人家,他们得到惩治不应该吗?贾家不是没有聪明人,可是他们仍是醉生梦死,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竟然还不如惜春看的通透。”
就是探春也早就看透了贾家的富贵不会长久了。贾家那么多男子,却还不如女儿家。
贾宝玉厌恶为官做宰之人,讨厌经济仕途,一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样子。却又享受着贾家的家世带来的好处,享受着贾家的荣华富贵。不觉得有些虚伪吗?
若是他真的和前世一样出了家,她还能高看他一眼。
“夫人,外面都在传侯爷很快就要登基为帝了。”香儿道。
外面都是这么说的,不用刻意打听,她们都知道。
若顾行迟当了皇帝,凤姐岂不是皇后了?巧姐儿庭哥儿也成了公主和皇子。
这么一想,还真是令人激动呢。
凤姐一边看着巧姐儿一边哄着庭哥儿,若有所思,“外面传言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侯爷怎么说。”
这时候,听外面人禀告,顾行迟回来了。
自从叛乱结束后,顾行迟处理朝中之事,一直都在忙碌。这一个月来,凤姐也没见过他几次,但她感觉得到,晚上会有人悄悄回来看她。
凤姐牵着巧姐儿迎过去,看到前面匆忙赶来的人,却是站在原地不动了。
顾行迟来到她面前,许是因为近来太过忙碌,他没有时间收拾自己,一向仪容整洁的他,第一次多了些“邋遢”。
两人相对无言,凤姐并未多问,抬手为他抚平衣服,温柔的笑笑,“既然回来了,就先去沐浴更衣,然后再用午膳。”
顾行迟弯腰一手抱起巧姐儿,一手牵过她的手,注视着她,眼中的情意似一汪清泉要溢出来。
他声音低沉,道:“好。”
第131章 番外一
清洗了徐家和甄家的余孽, 局势稳定之后,众大臣请求顾行迟立刻登基, 并举办登基大典。
没想到顾行迟居然拒绝了!
登基为帝,成为大景朝至高无上的人, 这样的好事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居然还有人拒绝?
惊讶归惊讶,很快众人反应过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再次请求顾行迟登基,好像顾行迟不同意大景朝就要立刻灭亡似的。
可是顾行迟不像是故意推让,他坚持不允,还要将皇位让给庆王。
众朝臣:“……”这么大个馅饼竟然落到了最不起眼的庆王身上。
庆王:“……”他表示从未觊觎过这个馅饼。
对于那些大臣来说, 谁做皇帝都行,但戏还是要做足,是以在朝堂上演了一轮拒绝和推辞的大戏。见此情景, 顾行迟终于不耐烦了,直接就出宫回家了。
庆王的反应没有太激烈, 从头到尾他都是淡然处之, 既然顾行迟坚持将皇位让给他, 他也不推辞,若是推辞反倒让人觉得他虚伪了。
很快,众人就接受了这个现实, 准备登基大典,没过多久,庆王就册封顾琼华为皇后, 他的嫡长子为太子。
考虑到顾行迟身份大白,自然不能继续做这个靖安侯了,还是要认祖归宗的,新帝便封他为宸王,封秦可卿为安阳长公主,靖安侯的爵位也落在了顾淮身上。
然后,新帝给自己的岳父升了官,给了柳氏一品夫人的诰命。
其实顾淮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学识广博,也是进士出身。但由于他做人不圆滑,不长袖善舞,是以一直做着五品史官。
新帝左思右想,还问了顾琼华。听闻顾淮博览群书,涉猎极广,了解各国风土人情和礼仪,是以就给了顾淮鸿胪寺卿一职。
原本陆老夫人还因为自己被夺诰命一事闷闷不乐,又因为成家成了平叛功臣而怨恨。可是听到自己的外孙成了皇帝、女儿成了太后,高兴地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
太好了,陆家现在可是新帝的外祖家,她终于扬眉吐气了,只等着新帝给陆家加官进爵。而且,若陆离再去成家将成琬和曾孙接回来,成家人一定会同意的。
陆老夫人心中还是有点成算的,心知成家是功臣,而且手中有实权,她若想曾孙回来万不能托大。
是以,她将陆离叫过去,要求陆离接成琬和孩子回来。
可是她的美梦注定要落空了。武国公父子得知成琬受的委屈,没有上门去找陆家算账已经是隐忍了,陆离居然还敢到成家来?既如此,他们也就不客气了,干净利落的教训了陆离一顿,陆离自知理亏,也不反驳,听着成家人的责骂,失魂落魄的回了陆家。
陆老夫人气恼之余,迁怒陆离,责骂陆离无用,陆离只是垂头丧气的站着,任由陆老夫人责怪。
陆老夫人骂够了,才让他回去。
她想着,她的女儿是太后,她完全可以进宫求见太后,请求太后将曾孙要回来。
而且,她等了好几天,都未等到新帝给陆家什么好处,亦没有恢复她的一品诰命身份。是以她终于沉不住气了,只能进宫见太后。
太后虽然是她女儿,可毕竟身份不同了,她也不敢像从前一样以孝道压人,是以隐晦的提出来意。可是太后像是没听懂似的,只是和她聊家常。
陆老夫人觉得气馁,犹豫要不要直接提出来。
太后突然说起了别的事,“母亲,林素娴那事您打算怎么解决,总是将她留在陆家也不是长久之计。”
一提起此事,果然转移了陆老夫人的注意力,她甚为头疼的样子,“太后不知道,我一提出让她出府她就闹,说要将那件事抖落出去,败坏陆家名声,我一听自然不能强行赶走她。更何况现在庆王登基,陆家和以前不一样了,她更不愿意走了,前两日魏氏还问我何时准备两人的婚事。我怎么可能同意这样品德败坏的女人做陆家的世子夫人,其实我心里最属意的还是成琬,只可惜她不肯回来,他们两人分开,对孩子也不好啊。”
说着,她望着太后,目光充满试探和暗示。
太后恍若不见,道:“的确是陆家有错在先,对不住成琬,她不愿意原谅陆家也在情理之中。再者,她和陆离已经和离了,这件事到此为止罢。”
“可是……”
陆老夫人还是不甘心,太后淡淡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母亲,您岁数也大了,就不要操心了。儿孙们也长大了,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了。”
最后一句话,太后说的意味深长。
陆老夫人一愣,太后是要让她放权?可是她一直牢牢将陆家的一切,包括陆家的小辈捏在自己手中,现在让她让权她很是不舍。
太后轻叹一声,“母亲,陆离是世子,迟早要继承爵位,继承陆家的。”
陆老夫人眼神飘忽不定,一时没有回答。
太后了解陆老夫人,是以点到为止,并不多劝。
陆老夫人见目的不能达成,只能告辞了。
新帝原本是要来太后这里请安的,但是听说陆老夫人在,就折了回去,直到陆老夫人离开才又回来。
太后喝完药,“你外祖母的来意,你都知道了罢?”
新帝道:“成琬受了不少委屈,若非是有人帮助,命都没有了,儿子虽是皇帝,却不能强人所难,所以这件事儿子不能管。至于外祖母,她老人家百年之后,儿子会给她追封的。”
以前新帝是王爷的时候,太后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定,现在儿子成了皇帝,就更不能了。
她也不为陆家说话,只是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新帝眉眼还是那么温润,道:“不是儿子不愿给陆家好处,只是外祖母是什么性子,您比我了解。大房也就罢了,除了大舅舅,都是明事理的人,可二房三房就不见得了,更何况外祖母又偏心三房。陆家是您的母族,是儿子的外祖家,只要我在一天,自然会让陆家安享荣华,可是其他的儿子给不了。陆离是个有才华的人,儿子自会酌情重用他的,绝不偏私。”
太后点点头,“琼华又有了身孕,安排妥当人好好照顾她,万不能出什么意外。”
闻言,新帝笑容温和了许多,“儿子知道。”
她并非是恶婆婆,只要两人有儿子,她不管皇帝选秀纳妃的事。只希望若真有这么一天,皇帝也能做到尊重皇后,不要宠妾灭妻就行。
太后会这么想,是因为她知道那些不消停的御史言官,定然会提议皇帝选秀纳妃充盈后宫了。这些大臣,一个个正气凛然的样子,说是为皇嗣着想为国家社稷着想,也不知道真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
果然,没多久,早朝之上就有大臣上奏,要求陛下充盈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新帝心中不快,面上还是一派温和,只说先帝才驾崩,不好现在就纳妃,此事以后再议。
陆老夫人和二房三房都想将女儿送进宫,是以没过多久,就联合一些大臣,再次请求新帝选秀纳妃。
当然,陆老夫人不只是想让陆家出一位皇妃那么简单,她想要的皇后之位,最好弄死顾琼华的孩子,让陆家女儿生的儿子当太子。
新帝这次没这么好说话了,直接冷了脸,拂袖而去。
被丢下的大臣有些茫然,这是他们第一次见新帝发怒。
新帝直接去了长春宫,顾琼华忙起身行礼。
新帝立刻扶住她,“我不是说了吗,夫妻之间不必这么多礼数。再者,现在你有了身孕,更不该劳累。”
顾琼华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如今我们的身份到底不同了。”
新帝挥退宫人,扶着她坐下,“有什么不同,你是我妻子,我是你夫君,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顾琼华看着他欲言又止。
新帝道:“你是不是听人说了什么?”
沉默了一会,顾琼华道:“我既为皇后,就会尽皇后之责,我不会要求你后宫只我一人,否则,传出去也不像话。”
新帝有些气恼,气恼她对自己的不上心、不吃醋。可他到底还是忍住了,握着她的手温声道:“你别多想,我既说心中只有你一人,便不会食言。”
顾琼华到底还未敢当真,只是道:“可那些大臣不会罢休的,我不想让你为难。”
“你安心养胎就好,一切交给我。”
顾琼华未抱太大希望,过了一会道:“其实我一直有一件事不明白。”
“何事?”
顾琼华望着他,“京城贵女众多,论容貌论才华论家世,我并不是最好的,你为何要选择娶我?”
新帝笑了,“还记得先帝在时宫中那场宴会吗,据说是为我和福王选妃那次。”
顾琼华点头。
“当时有许多名门贵女,我和福王自然也在场。那些贵女环肥燕瘦,出众的自然不少。虽然每个人都表现的很矜持,但是又想办法引起皇子的注意。你还记得你当时在做什么吗?”
顾琼华回忆了一下,摇摇头。
新帝点了一下她的鼻子,“你当时躲在众人后面赏景,并非是故作矜持,而是真的不将所谓皇子放在心上。即便你躲得再远,我还是第一眼就注意到了你。我观察了你许久,可你都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宫里的景色就这么好看吗,竟让你那般痴迷,似要全部印在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