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的科举路——范懒懒
时间:2019-05-15 10:36:36

  家里都尽量紧着他们两个,就是孩子在院子哭了,潘爷爷都让抱出去哄,怕打扰兄弟两个读书。
  潘安在外面逛了这么久,又了解会试都考什么,他当然知道会试中重中之重就是时务策,时务策考题内容多涉及具体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教育等内容,都是十分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而且要考生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潘安游学的主要原因,有些东西不亲眼看看很难想到到底是如何的,写出来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应用价值。
  而自从当今登基,可以说越来越重视实践,如果你的文章说的十分空泛,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都没有,词藻再华丽,文采再好都没有用。
  而且人都是学的越多越发现自己不会的更多,潘安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所以更加努力学习。
  潘安现在书法已经到了精通的最高等级,下一阶段就是大师等级,但是大师等级就不是技能点能砸出来的,说来大师就是在写的很好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一派,能达到这一点的无一不是书法大家,现在潘安还没有能力达到。
  而这种书籍的阅读他因为有学习机在手,许多书花费一小点技能点就能看到全本,只要誊写下来背诵就行了,他有背下来就忘不了这个金手指在,可劲得刷书,这恨不得把所有书都背个遍的劲头也是很猛的。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写作能力的提高了,不管是诗赋还是策论,想提高写作水平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行的,他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题目也不多,于是潘安时常给许白安写信,让他在信中出题。
  但是潘安总觉得许白安出的太少,他这还打算题海战术一下呢,可惜没有这个条件。
  转眼间一年多就过去了,潘安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今年及冠。
  不过由于潘安在辛苦备考中,而他师父已经为他娶了字,及冠记就没怎么办。
  潘平在今年仍旧没有成为秀才,但是他有了新的身份,那就是父亲,柳五给他生了个大胖儿子,可是把他乐坏了,今天正好是潘安这侄子的百天。
  潘爷爷有了曾孙喜得不得了,今天抓周要大办。
  而潘安也是从忙碌的学习中抽出了一天,就当是放松一下。
  他也快上京赶考了,和王钰一起,要说王钰这次真是给武安县挣了脸面,因为上次乡试失利,他受了不小打击,虽然后来拜了本地县令为师,缓解了他在家的尴尬情况,但是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王钰的文采之前就在潘安之上,不过现在潘安有自信能胜得过他,虽然王钰在一个月之前的乡试中取得了头名,现在人人都称一声王解元了。
  可谓是扬眉吐气了,王钰这三年学识进步得不是一星半点,县令看他这乡试如此出息,让他也去会试试试,觉得王钰如今的水平还是不错的,考不上积累下经验也好,也是怕王钰一下子成了解元骄傲起来,之后的学习不在塌下心来。
  所以这次潘安侄子的百天他也过来祝贺,说是来祝贺,其实是过来找潘安商量赶考的事情。
  王钰现在一扫之前的郁气,整个人意气风发,虽然因为这些年锻炼过度,整个人非常结实,不过线条很好看,放在现代就是典型的肌肉型男。
  潘安在前世就喜欢这一款,不过这辈子他做了男人以后,对男人没啥想法,毕竟人家有的他都有。
  王钰今年已经二十四了,现在还没娶亲,本来乡试落榜以后王家是要给王钰娶亲的,但是那之后王钰就拜了县令为师,县令觉得王钰还不用急,大丈夫何患无妻,读书人娶亲晚的多了。
  如今王钰乡试一举拿下解元,这亲事更不用愁了,家里都要被媒婆塌破门槛了,这时候王钰的娘反而不急了,说是等王钰考完会试再说,要是会试中了,榜下捉婿的人家就没有一般人家。
  就算没中,回来也能好好挑一挑。
  如今已经接近十一月份,虽说从武安县赶路到北京大概一月左右,但是还要防止路上遇到意外耽搁时间,而且到了京城还要适应一段时间,所以定是要早些走的。
  今年这是又不能在家中过年了,潘安和王钰商量过后决定十天以后出发,走一段水路,还能快些,到时候等天气再冷着水面结了冰,想这么走就不行了。
  今年潘安的亲事是不着急,无论多少媒人过来提,都一律拒绝,就说潘安醉心读书,不考取功名不娶亲。
  但是家中三丫和四丫已经长起来了,三丫今年十四,四丫十三岁,转眼今年还有两个月就过去了,到时候三丫就十五了,如今女子十六就能成亲了,所以这也能张罗起来了。
  三丫从小就机灵聪明,老早就求了周氏送她去绣庄学刺绣,她又学的快,现在手艺很是不错,有门技艺在手以后在婆家就立得住。
  现在早早就在家绣嫁妆了,潘家出了两个有功名的,虽说都不是三丫的亲哥哥,但是堂哥也是哥,有两个出息的哥哥,三丫的婚事也不愁,可以好好挑挑。
  潘安知道,这些堂姐妹里就三丫最精明,这丫头就不是个能吃亏的,无论嫁到哪她都有手段能立得住,过得好,实在不行这不是还有娘家,有娘家的堂哥撑腰,她就差不了。
  四丫只比三丫小一岁,现在也在相看呢,明年也十四了,早点定下个好人家,过两年就能嫁过去。
  不过四丫是二婶的姑娘,王氏对她很不上心,现在更是把六丫扔给她照顾,看那样子不想四丫早出嫁,不然她就得自己照顾六丫了。
  四丫这性子和三丫完全相反,是个木讷老实的姑娘,这样看四丫一点不像二房的人,三丫一点不像大房的人,她们两个换一换更让人相信那是一家人,性子相近。
  虽然看着三丫是比四丫条件好些,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但是提亲四丫的人家却是普遍比提亲三丫的条件要好。
  毕竟四丫还有一个已经是童生的亲哥哥,大房目前虽是有了男丁,但是四柱年纪还小,长成也得十几年,以后出息不出息也说不好,因此在潘家这两个待嫁女却是四丫更抢手些。
  三丫因此颇为气闷,时不时就和四丫闹小脾气,不过这些女孩子们的往来潘安也没过多关注,只是因为婚姻大事所以他在潘爷爷和潘奶奶谈的时候听了一耳朵。
  且不说这些女娃以后嫁人如何,潘安当头就是要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第96章 上京赶路
  越是临近出发的日子潘安越觉得了有些紧张,前几次考试潘安都没有这样的心情,可能是因为这是最后一站了,相当于高考,这么最后一哆嗦,是虎是犬就看这一次了。
  这一次潘安可是带了不少的盘缠,毕竟去的时日太多,不过现在家中不比从前,富裕了太多,光是这两年收上来的上百亩田的租子就不是小数目。
  潘爷爷又把中公的钱大多都拿出来给了他,所以这次的银钱还是比较充足的,除了考试他就没有了别的后顾之忧。
  好在潘安的家地处华北,离京城不算远,就一个月的路程,那些南方学子就惨了,得提前半年一年就开始赶路,例如江澄,潘安在半年前就收到他的来信,那时他就写信说自己不日出发,大家京城再见。
  等到出发那日,王钰不光是自己少来,和他一起过来的还有陈贞的哥哥陈韬,当年他们一同中举,这次一起上京赶考,大家颇为高兴,见面就很有话题。
  陈韬本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身为陈家嫡长子,他一直是被当做下任家主培养的,当年他和陈父一起去上任,看样子在他县令叔叔的帮助下也拜得了名师,如今举止风度更胜当年。
  在与陈韬的谈话中潘安得知陈贞虽然乡试再次失利,但是画技进步十分大,现在在府城也是有了些名气,整天和他师父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十分自在。
  潘安上次和陈贞见面还是在游学回来后,在拜会师父以后,顺便就在回家前约了陈贞见了一面,如今过了一年,陈贞应该变化不大。
  不过最让潘安惊讶的消息就是陈贞定亲了,明年结婚。陈贞比潘安小两岁,今年十八,不过再有一个多月过了年就十九了,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
  潘安犹记得第一次和陈贞的见面,陈贞被人欺负,哭得和个小姑娘似得,性格很是怯懦,前两年和潘安王钰一起练武,身材不那么瘦小体弱了,性格也开朗了不少,不过他还是心思敏感的个性,不知陈贞要娶的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想着潘安就问了出来,王钰也很是好奇,看样子他也是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王钰这几年一直在家乡这边,和陈贞的联系更多,连他都不知道,看来这事情刚发生不久。
  结果不出所料,就在前几天刚刚定亲的,陈韬在弟弟定亲以后就赶了过来,陈贞定亲的女子是光禄寺典簿徐大人的嫡幺女,这位徐大人正七品的官,比陈贞的爹正好高一级,是个文官,陈贞因画与这位徐大人的幺女结识,然后就有了之后的事情。
  看来也是一段美谈,他为好友找到红颜知己感到高兴。
  三人有说有笑这就开始赶路了,他们得先去临江县,在那里坐船去京城,临江县里武安县不算近,快些赶路大约有三天路程,三人之中就潘安这冷清一些,在上京之前他爹给他买了个书童,这次去京城潘安就方便了不少,很多事都可以叫书童去做。
  王钰和陈韬就没他这么低调了,王钰出远门都是书童、仆人外加保镖的,不过这次去的京城鱼龙混杂,大人物遍地都是,他倒是没有像以往那般一带就是十几人,只一样带了一个,三人各司其职。
  陈韬本身就是世家子弟,身边的人自然差不了,和王钰一般也带了三人,看样子配置和王钰的差不多。
  潘安他爹给他买的这个书童名叫潘土豆,今年十五岁,听潘永民说这孩子是他家亲戚,就是有点远,就在隔壁村买来的,潘土豆他爹娘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子,最大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最小的今年刚刚出生。潘土豆家本来就不富裕,养活这么多能吃的小子根本就不行,前年刚刚夭折了一个。
  索性他家不缺儿子,潘土豆在家没啥存在感,十五岁正是能吃能喝的时候,过两年又得娶亲,因此他们听说潘永民在给潘安找书童,就把儿子给卖了,换来银子来养活其他的,在他们看来潘土豆跟着潘安定是能吃饱穿暖的,给人支使能有啥。
  潘土豆的兄弟都是蔬菜粮食名,但是潘安觉得他在外土豆土豆的叫人实在不太好,于是给土豆起了个小名叫福顺,福气常伴,顺顺利利,虽然俗气了点,但是也挺顺口的。
  福顺没有什么被虐待的凄惨身世,他家就是穷,特别穷,没办法,孩子太多,却没有能力养活,所以福顺从小到大就没吃饱饭过,整个人非常瘦,看着就剩骨头了,来到潘安养了有十多天,看着气色好了些,这就和潘安一起上路了。
  潘安看着他这样子也挺可怜的,就总给他多买些吃食,让他多吃点,这不他们在临江县坐上船以后已经漂了十多天了,这些日子除了干粮就是鱼,吃的潘安都要吐了,看见鱼就觉得恶心。
  但是福顺一点不腻,每天都吃的津津有味,潘安把自己那份都给了他,他最近跟充气球似得,胖了不少,福顺性格比较老实听话,但也不爱说话,潘安也在锻炼他,最起码得说话大方点。
  潘安觉得这在船上的日子真是难熬,他虽然不晕船,平时大多时间都在船舱里看书,没事和王钰陈韬交流一二,探讨学问。但是这总是如此,难免有些腻味,他有些期待,不知这时的京城是什么样子的。
  问了问船家,得知还有十天的路程潘安十分无奈,貌似也没有比走陆路快到哪里去,还没走陆路有意思,看着这船上的江波,潘安就想起当初他遇到洪水在简陋木筏上漂流的日子,那时的他可以说见证不少死亡,当时未见得有多少触动,现在回忆起来颇多感慨。
  可能是当时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哪有什么心思管别人,他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救下了那个猎户,世事无常,在天灾面前人显得十分渺小。
  不过事情都过去了,潘安也就是突然又想起来,感怀一下,活着的人生活还是得继续,所以耽搁于过去是最无用的。
  王钰和陈韬没一会儿也来甲板上了,王钰的情况比潘安还不如,他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让他每天吃鱼他怎么受得了,王钰自己也带来了不少熟食,不过这些东西放不了太久,早就吃没了。
  只见他一脸苦哈哈,拿着一块点心边吃边向潘安走来,潘安可是知道这货平常对点心不怎么感兴趣,他最爱吃的除了肉就是肉。现如今连点心都随时随地拿着吃了,可见对吃鱼多不满。
  “子涵,不如下一站停的时候我们下去找个酒楼好好吃一顿吧,这整天吃鱼我都要吃吐了。”自从知道潘安取了字以后,王钰陈韬便开始喊他的字了,这在古代也是表示亲近的称呼。
  陈韬倒是很淡定,没有一点痛苦表情,“钰弟,你可以把鱼翻着花样做啊,红烧鱼,糖醋鱼,清蒸鱼,烧汁鱼等等,每天一种滋味,也是一种享受。”
  潘安看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点勉强,看来是真的爱吃鱼啊,可惜这些做法潘安和王钰早就都尝试过了,潘安的厨艺本来就不错,这些日子他亲自掌厨也拯救不了再怎么做菜都是鱼的味道,不管如何做那都是鱼味啊。
  他是很同意王钰的提议的,在这船上呆的他骨头都酥掉了,在这里不好有太大动作,不然船会晃动的厉害,所以他能做的运动就是打打太极拳,颇为无聊,恨不得和王钰打一架松松筋骨。
  最后三人达成统一,三天以后在船只停靠在望州府城的时候下去望望风,三人苦读许久,虽说刚刚开始在船上可以偶尔欣赏两岸风光,十分惬意,但是这风光再好也架不住时间一长新鲜劲就过了。
  船只只在望州府城停留一个时辰,所以留给潘安三人的时间并不多,三人直接去了离码头最近的一家客栈,十分迅速地点了不少菜,王钰还另外点了许多吩咐立马做上一会儿打包带走。
  三人这连吃带拿的架势挺唬人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什么情况,隔壁桌的人看样子也是读书人,对潘安他们的做派十分看不惯,在那嘀嘀咕咕地说什么有辱斯文。
  潘安无语,不就是吃香着急了点,点的菜多了点,而且不光吃着还要带走。他们这是时间有限,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多讲究,这书生真是迂腐,潘安三人皆不理他。
  把无视贯彻到底,三人饱餐一顿带着打包好的食物匆匆忙忙上船,一个时辰的时间太紧张,光是菜全都上来就消耗了不少时间,直到他们吃完,还有刚刚上来的菜呢,最后只能打包一起带走。
  三人吃的毫无形象,回船之后互相看着对方撑得肚子滚圆,哈哈大笑,生活这么无聊,笑点越来越低了呢。
  带回来的食物因为不易保存,不能过夜,所以他们三个晚上又饱餐了一顿,算是解了解馋,其中还最精明的就是王钰了,他让他的书童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去买了一些可以保存长一点的熟食和肉干,接下来的日子也不用再吃鱼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