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法是李承乾和李元婴他们讨论出来的,李承乾没藏着掖着,都照实跟李二陛下说了一遍。
正因为挑拣出来的正经内容都是李二陛下知道的,所以李二陛下看着觉得这封信写得一无是处,全是废话!
李二陛下看一句就在心里冷哼一声,再看到李元婴说特别想念和大侄子一起玩的日子,李二陛下更觉这小子一点都不长进,多大的人了还想着玩。
李二陛下当场写了封训斥信,骂得李元婴狗血淋头,说他连信都能装错,做其他事能好到哪里去。训斥信写到一半,就有人来报说太子来了。
李二陛下骂人骂到一半,心情不太好,叫人把李承乾放进来。
李承乾负责在长安坐镇,本来不该擅离,但是一看到送到自己手上那封信,李承乾就坐不住了。李元婴给他写的信应该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内容,可想想李元婴平时口里没遮没拦的德性,李承乾还是觉得得亲自追回来才行!
为了赶着追回换错的信,李承乾一刻都没停歇,直奔翠微宫,一路上甚至还想了好几个需要向李二陛下讨主意的话题,准备讨完主意在状似不经意地提一句信的事。
李二陛下应该不会第一时间看李元婴的信才是!
李承乾计划得很完美,李二陛下也很配合,压根不提自己已经看过信的事,好整以暇地听着李承乾那一堆临时找出来的正经事。
等李承乾觉得正事谈得差不多了,才试探着把李元婴装错信的事情和李二陛下说了。
李承乾道:“我看了开头觉得不对,就没有往下看了。”李承乾说的是大实话,他着实没有偷看李元婴这封信的理由,毕竟李二陛下有私底下把信给别人看的习惯,他根本不用偷偷看!
李二陛下仿佛这才想起信的事,气定神闲地说:“我倒是看完了你幺叔给你写的信。”他叫人把李元婴那封送错的信取出来还给李承乾。
李承乾:“……”
李承乾默不作声地收回信。早知道李二陛下已经看过信,他就不必急匆匆地赶过来拦截了!他在心里埋怨了李元婴一通,这小子装信前就不能检查一下吗?这下好了,李二陛下堂而皇之地把信看完了!
事已至此,李承乾也只能暗暗祈祷李元婴没写什么不该写的东西。
儿子都过来了,李二陛下没赶他走,留他用顿饭,顺便把李元婴那封装错的信看完了。李元婴这封信同样夸得天花乱坠,先说他借去的阎立德有多好,再说他借去的李淳风有多好,有了他们之后他的东方之珠计划真是如虎添翼!剩下的,就是在阐述他发行票券的计划,表示只要河南道手中有余钱的人全拿出一贯钱来支援海港建设,海港很快就能建起来了!
李二陛下看完信,发现李元婴又给出了个新鲜主意。
这话说得轻巧,想要做到却不容易!真要这么算的话,只要大唐子民每人交一贯钱,岂不是能有一两千万贯?至于李元婴说的盈利,这又要建海港又要练水师的,都是往外掏钱的事儿,哪里能盈利?
李二陛下道:“你幺叔想得太乐观了。”
李承乾道:“兴许幺叔能做到呢?”
李二陛下拍板定案:“那就让他去做。”
他既然许了李元婴带李德謇和杜荷过去,就是允许李元婴和李承乾组建水师。
这次高丽那边服软了,不仅退还了新罗大部分的城池,还给了诚意十足的贡品与贡币,李二陛下想打也说不过朝中的文臣们。但是,在李二陛下心里高丽迟早还是要打的,那渊盖苏文根本没有把大唐放在眼里,这次服软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内外交困,不想再招来大唐王师!
既然要打,水师就必须训练好,这样才能实现水陆两路联合包抄,一次性把高丽全面拿下。
李二陛下对李元婴很放心,对李承乾也很放心,他愿意放手让他们去试试看。当然,如果他们辜负了他的信任,他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李承乾听懂了李二陛下话里的意思,自然又是一番表态:“幺叔他们一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李二陛下没说什么,父子俩一起用过饭后就打发李承乾回去。
天色还早,李二陛下继续给李元婴写回信。信的后半段,李二陛下依然把李元婴骂得狗血淋头,说他夸夸其谈,不切实际。在长安胡闹就算了,去的河南道以为还有人会支持他吗?
一通臭骂之后,李二陛下才发话:你要是能办到你就办,反正朝廷不给钱。要是被魏征他们骂了,你就自己扛着!
如此这般如此这般骂完李元婴,李二陛下心里才舒坦一点。只不过想到李元婴对李承乾的那一堆夸,李二陛下还是觉得不得劲,这小子居然见人都夸,真是太没有原则了,活脱脱的谄媚小人!
好歹也是堂堂大唐亲王,他怎么好意思这么没脸没皮地夸太子?不知道的人看了,指不定得怎么说他!
李二陛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当场又往信后面加了一段,严肃警告李元婴不许再写这种信给李承乾。他自己不爱惜自己的名声就算了,别拖累李承乾也被人戳脊梁骨!
至于给他写的,那是弟弟对哥哥的敬爱,给别人听了只会觉得他们兄友弟恭,而不会说闲话!
简而言之,就是不许给太子写,但是要继续给他写。李二陛下写完信,重看一遍,觉得没毛病,就是这个理!
李二陛下叫人把这封厚厚的回信送去滕州,特别叮嘱送信的人让李元婴好好看看,好好反省反省!
被李元婴这么一闹腾,李二陛下倒是想见见玄奘了,他叫人去弘福寺传令让玄奘明天过来一趟。
李二陛下虽然不信佛,但是对玄奘从西域带回来的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他还想亲自劝劝玄奘,让玄奘还俗为官。
玄奘没有获得朝廷的支持,就能历经西域百余个国家,本领着实不小,这样的能人不能为朝廷所用,李二陛下觉得很遗憾!
第二天一早,李二陛下和魏征他们讨论完政务,玄奘就来了。
比起上次和李承乾见面,玄奘现在对长安如今的现状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对李元婴这个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能够判断出来李元婴和李二陛下一样并不是信奉让佛理的人,他们只准备把佛教当作一种工具。
对此,玄奘感到很难过。
又不是为了翻译真经、传播真经,他宁愿没有这份朝见天子的殊荣。他对入朝为官没有限制,对于受万人景仰也没有兴趣,他只想把真心传给更多的佛门弟子。可惜哪怕是佛门弟子,很多也不愿意诚心的研读经书!
芸芸众生之中,诚信向佛的人少,打着佛的名义谋私利的人多,连佛门清静地也不清静。
玄奘在心里叹息着,入内朝见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果然又旧话重提,表示希望玄奘还俗。
玄奘再次拒绝。
李二陛下并不意外,邀玄奘边吃茶边说说他的西域之行。
许是受李元婴的影响,李二陛下现在也挺爱听人讲故事。至于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李二陛下没去在意,只要将来多派些人去西域走走,自然能探明真假!
两人聊得挺不错,李二陛下又大方地给玄奘拨了批人,都是刚从吐蕃回来的,有帮他幺弟编写《吐蕃行记》的经验,挺适合参与翻译真经和编写《大唐西域记》。
玄奘感激地应下。
李二陛下又赏玄奘一个西瓜,让玄奘带回去尝尝,说这是他幺弟让人从吐蕃往西的地方找回来的,着实是消暑解渴佳品。
李二陛下左一句幺弟右一句幺弟,玄奘很快听明白了,从善如流地夸了李元婴几句。
李二陛下很满意,欣然放他离开。
玄奘抱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出了翠微宫,在心里默道:隔二十年前,谁能想象李二陛下会把弟弟当儿子养?养就养了,还要明示暗示别人夸他养得好!什么臭毛病!
第176章
李元婴收到李二陛下的信时,西瓜已经快过季了,李元婴抓着时令的小尾巴抱着半个西瓜和魏姝一起处理来自各方的信件。
看到李二陛下那通篇臭骂,李元婴是懵的。等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拉着魏姝诉了好大一通苦:“皇兄看了就看了,还要骂我,我给老李和你祖父他们写信不都是这样的吗?有什么稀奇的!”
李元婴觉得自己挺委屈,他又不止夸大侄子,他还夸李德謇、夸魏姝来着,人家做得好,怎么就不许夸了?人老魏都没说他是谄媚小人!
魏姝道:“下次还是要仔细些,别再把信装错了。”
李元婴坚决不自我反省,哼道:“他这样骂我,我再不给他写信了!”
魏姝知道他的生气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气话不知道说过多少回了,所以也没放在心上,由着他气鼓鼓地把信塞到最底下。
李元婴言出必行,接下来好些天果真没有在给李二陛下写信。
趁着农闲时期,李元婴已经陆陆续续安排各处开工,眼下从海港到滕州的道路已经有了雏形,只需要进一步把路拓宽和安置好沿途的百姓就可以了。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造船厂那边也陆陆续续做出能出海的船来,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有系统指导和改进,造船厂做出来的船比现在许多船都要先进!
李元婴对这个海港寄予厚望,这段时间压根没有住在王府,而是带着人搬到海边住,每天出门溜达一圈看看进展。
自从第一批海船改良出来,李元婴看向李德謇他们的目光都满是妒忌,想到他们可以自由跑海上玩就很气!
李元婴气着气着,就生出点别的心思来。虽然皇兄不许他出海,但河南道离长安远着呢,没个十天八天消息是传不回去的。十天八天,够他在周围的海面上溜达一圈了!
李元婴打定出海溜达的主意,每日便跟着李德謇他们一起练习凫水。
夏天时他也在练了,毕竟天气热,水里凉快,他又是男孩儿,哪怕赤条条往水里钻都没问题。更何况他王府里还有个引了活水的小湖,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因着自己想上船,李元婴还认真琢磨起怎么改善海上伙食和医疗状况。他参考完系统的意见又参考孙思邈的意见,洋洋洒洒地列出需要补充的物资清单,还让医学院那边开设个急救教程,最好能一对一教学,务必让任何一个出海的成员都掌握急救方法。
李元婴鸡贼得很,连对魏姝和孙思邈他们都没提他想出海玩,别人都当他是在为李德謇他们做准备!至于李元婴自己也去学,那更不用在意了,李元婴一向爱凑热闹,什么能学的他不去学?
因此一直到第一批改良海船出厂,都没有人发现李元婴在打什么鬼主意。
试船当日,李德謇领着头一批改良海船出发,第一个目的地是离海港不算太远的海岛。这些小岛屿因为与河南道隔了片海,所以看上去荒无人烟,甚至连像样的植被都没有。
船队中午才抵达海岛,李德謇让人停船修整,该检修的检修,该记录的记录,确定没问题后再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结果这一检修,检出问题来了,不是船质量不行,这就出了毛病,而是船上多了个人!
李元婴一直躲在船上呢,上传后摇摇晃晃摇得他晕乎,他索性从躲着的地方钻出来找地方呼呼大睡。他倒是不晕船,就是早上起来太早,困的。
检修船舱的人乍然看到个凭空冒出来的大活人,吓了一跳。好在李元婴见天儿跟他们呆在一起,他们多看两眼便认出了李元婴,忙去禀报李德謇。
李德謇一听,事情大发了。他希望是底下的人看错了,可赶过去一看,李元婴已经被闹醒,坐在那里揉着眼睛打哈欠。
李德謇幽幽道:“你要是出个什么事,我们全都要被你害死。”
李元婴被李德謇这么一说有点心虚,但还是乐观地道:“不会有事的。你看我们这么多人,船那么好,武器那么精良,哪怕遇到海寇什么的,我们也稳赢!”他拉着李德謇说,“你可不能送我回去,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分兵是大忌啊!大家一起走,真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
李德謇不想和他说话,他很清楚十个自己也不可能说得过李元婴。
得知船已经靠岸,李元婴精神了,他跟在李德謇屁股后面去看海岛。
脚踩在陌生的土地上,李元婴一点都不害怕,他找着方向往大唐那边眺望,发现目光所及之处只剩下宽阔的海面,压根看不到大唐的影子。
这天天气不错,迎面吹来的海风很友好,吹得李元婴舒服极了。他看到一群群海鸟在海面翱翔,随着海浪起落飞飞停停,兴致勃勃地转头对李德謇说:“你耶耶有没有来过海上?他见过这些鸟没有?不知他能不能驯养这些鸟!”
李德謇不是很想理他。
李元婴最不怕别人不说话,径自骚扰了李德謇好一会儿,又去找杜荷聊天。
若说李德謇只是万般无奈的话,杜荷是真的被李元婴吓到了,李元婴真要在跟他们出海时出了事,不说李二陛下会如何,光是城阳那边他就不好交待。
杜荷也不想好李元婴说话,连回答李元婴提问时都是有气无力的。到用午饭时,杜荷就和李德謇商量着折返,反正他们航行了小半天,这么远的距离用来试船也差不多了,没必要捎着李元婴继续冒险。
李德謇也是这个想法。
李元婴不这样想,他不高兴了:“不是要到倭国去吗?”他是全程参与路线制定的,自然清楚此行的目的地。李元婴道,“倭国人的船那么破还能跨海而来,我们船这么好怕什么啊!”
在国子监时,李元婴也是见过倭国留学生的,早从他们口里听说过一些关于倭国的事。
李德謇和杜荷算是明白李元婴为什么积极地全程参与这次试船路线的讨论了,敢情他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跟着来!
杜荷埋怨道:“殿下想来应该和我们商量。”
李元婴道:“和你们商量了你们会让我跟来吗?”
杜荷:“……”
不会的,不仅不会答应让他跟,还要跟魏姝她们打小报告、跟李二陛下打小报告,坚决杜绝他想出海的念头!
说实话,杜荷刚到海上时难受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撂担子不干。后来他在城阳的软语鼓励下坚持了下来,才渐渐习惯了飘在海上的生活。他着实不能理解李元婴的精力怎么能这么旺盛,还兴致勃勃地要到倭国去看看。
李德謇一语不发,准备直接将李元婴往回送,绝对不给李元婴说服自己的机会。
李元婴见李德謇心硬如铁,没给他半点发挥的余地,只好坐在荒岛的大石头上唉声叹气。他先说自己早早没了爹,又添油加醋地说他们母子俩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多么尴尬,一点都不得自由,连就藩都是千磨万磨磨来的。他还说,这次可能是他唯一一次出海机会了,只能看到这么个小海岛真的太让人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