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贵——弱水西西
时间:2019-09-18 07:13:36

  “接下来,便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这是皇帝的原话。“谁对谁围追堵截,谁是黄雀谁是蝉都还不一定。多方势力相争,虽然凶险,但机会也不少。
  但朕久久不倒下,早晚都会被他们怀疑,朱常安迟早会发现太子停止了行动。到那时他一定会奋力一搏。
  朕不仅仅担心白恒会被他逼上梁山,更唯恐他在走投无路下会索性勾结了北蛮一道进攻。那么届时,即便朕能稳住太子他们,即便朕能联合老族一起抗敌,也未必能守住京城。
  所以紫玉,眼下,朕很大一部分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了。你一定要在朕倒下或者撑不下去前,快速找到哲王,快速将他带回!
  局势落到今日地步,的确是朕的错。紫玉,昔日若有对不住之处,你包涵吧。朕心里有数,朕时日无多了。眼下能做的,只能是为你们多争取些时间。朕先道一声抱歉,再道一声谢。”
  皇帝以茶代酒,自斟自饮了三杯。
  程紫玉看着他灰白双鬓,苍老容颜,衰败颓势已难以挽回的模样,自然知道他所言是真。
  太子和皇后他们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犯了死罪,如何会不留一手?
  只要皇位不给他们,他们怎会拿出解药来?最多只会是缓解,肯定不可能根除毒性。而且……他们当日为了保证成功,选择的毒一定非但是霸道,还得避免御医能解开的可能。所以程紫玉怀疑很有可能,这毒就没有根除解药。
  前世他们的毒下得分量轻,太子倒下后田婉仪肯定也收了手,所以才没被发现。但这次呢?看田婉仪的现状就知这毒不好解。
  皇帝大可能,是活不太长了。
  程紫玉难免唏嘘。
  心道对皇帝来说,分明高高在上,权力在握,却我命由人不由我,这样的痛对他便是大惩罚!骄傲一辈子却落了个亲子毒杀的下场;努力一辈子却被亲子举起反旗;谋算了一辈子却最后只能落个眼睁睁等命运给判决的结局;一生以成为明帝为目标却晚节不保,成了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这么个结局,对他来说,正是真正的惩罚吧?
  临了临了,一头栽下,原来前世今生,皇帝的命也不过如此!
  程紫玉先前对皇帝带了恨意的复杂情绪在这一刻也终于消散。自作自受——四字便能总结这个皇帝呢!
  不过皇帝虽人品不怎么样,但他的能力和心志还是出众。
  他当即便咬着牙,一连备下了四道圣旨,并对程紫玉提出了要求。
  受局势所累,程紫玉没有选择只能应下。
  另一方面,一直关注宫中的王玥怎会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各种古怪?
  太后让她将孩子带回家去,说是要去礼佛。而王玥去找程紫玉却又发现人是假冒的,她当即便去求见了皇帝。
  皇帝见了她。
  正好程紫玉也在。
  皇帝告诉王玥,说程紫玉另有去处和任务。接下来需要她每日继续在冷宫配合演戏。
  王玥何等敏锐,虽想不出他们的计划,但不妨碍她求皇帝,让太后带着她的孩子一道“礼佛”。
  “不行。”王玥一开口,皇帝便拒绝了。太后和程紫玉有大任务在身,弄个孩子在身边太麻烦了。而且,程紫玉原本也已有孕,这负担未免太重。
  王玥只能将求救的眼神投向程紫玉。
  程紫玉知道她的恐惧。她是怕朱常安一旦动手,那个孩子必然首当其冲。他是一心要做皇帝的人,怎会弄出这么个长子做挡路石?这孩子若失去太后那保护伞,若回到安王府,明枪暗箭,她怕保不住。
  在她看来,孩子跟着太后,等到局势稳定再回京,才是上上策!
  程紫玉还是心软帮着求情了。她暗示皇帝若孩子没了倚仗,不但有危险,还容易叫朱常安做文章,依葫芦画瓢学朱常珏成了个苦主,诬蔑朝廷杀他妻儿,反而平添了对方造反的理由……另外,“启泰”若在青云庵中,更容易掩人耳目。
  皇帝想着还要用王玥,程紫玉也言之有理,在问过太后意思后,便应了下来……
  只两人时,王玥却是在程紫玉跟前跪了下来。
  “紫玉,我把孩子交给你了。我再次欠你一份情。只要可以,我也会努力,尽力,帮着稳定局势。帮你照看京城几个府邸。”
  程紫玉点头。稚子无辜。
  “我既答应你了,也会尽力保全孩子。但我只能做到尽力,不能保证。”谁也没法预知,此去危机几何。眼下形势瞬息万变,江南地界是否已乱还犹未可知……
  就这样,程紫玉悄悄离开了。
  京中,“程紫玉”还在冷宫“配合调查”。对她的看守依旧严密,时不时会有圣上亲卫来对她审问……
  王玥每日都会带上汤汤水水去看她,出来的时候偶尔感叹,偶尔红眼抹个泪。
  可即便如此,听说程紫玉还是病倒了……圣上似乎对她很生气,也没有派出御医给她看诊。宫中任是谁提到郡主都不由叹上一声。
  柳儿被圣上允许,每隔两日可以送一些换洗的衣物进来。而夏薇则带着将军府人每日都在帮着程家和程紫玉打听消息,四处奔波,帮忙游走,“争取”找到线索救出主子。他们还派了一队人手到江南,以试图帮荆溪程家平反。
  他们越是积极,在旁人看来越不容易起疑。这才是程紫玉没带她们离开的原因。
  同样,芳姑姑定心留在了青云庵“陪”太后闭关礼佛,抱着“启泰”将偶尔求见太后的人等都挡在了外边……
  启泰才半岁,正是一天一个样的时候。寻来的这个孩子与启泰本就有几分相像,连前去青云庵上香的萧家老夫人也半点未察孩子换了一人……
  确实,有芳嬷嬷和“启泰”在,即便无人得见闭关的太后,但也无人怀疑太后压根不在庵中。
  得益于众人的戏好,几天下来整个京城无人发现少了几位重要人士,更无人将被囚的程紫玉和礼佛的太后联想到一起……
  甲卫里,一共是两千八死士。皇帝那里抽调了一半。剩下一千四百人里有四百死士和辛卫众人一样,被程紫玉要求分开南下,在找到哲王后护送其入京,找不到便太湖等消息。
  如此,还剩下了一千死士和两千八精卫。
  程紫玉调了其中六百精卫和两百死士去西南。既是去侦探状况,也是去带信李纯。若李纯真被围,那么他们的任务便是全力帮助周军突围。
  剩下八百死士和两千多精兵,她全都留下了。
  无他,她要护太后和四道圣旨的安全。她既然对哲王所在有猜想,她留足了兵力才好更好营救和保护。
  太后心情不好,将主导权全都交到了程紫玉手上。
  而程紫玉并未太过纠结,便决定要行船南下,并迅速规划好了先往东到达天津港后南下的计划。
  车船相比,船虽慢了些,但西北风已起,借着风势每日速度未必比车行要慢。程紫玉掐算过了,船速顺风时大概一个时辰在三十到五十里,保守按三十里,十个时辰算,若无耽搁,一天能行三百里。若日夜兼程全速前进,即便减掉补给停靠时,最多不超过七天,一定能到达江南了。
  这才是她先前给了辛卫人手十日之期的缘故了。只要不出意外,不管能否找到哲王,十日后,他们都会在太后汇合,她的人手还会得到扩充。
  另外,船只运载量大,目标不会太明显,可以最大程度保存体力且免去一路投宿的不便,相对更安全些……
  三千暗人被程紫玉分开了。其中两千人被她用作先遣探路,五百人远远跟着,另扮两路商队,做殿后保护。
  剩下的五百人则或明或暗跟在她们一行人身边。
  五百人被提前挑出了相貌气度相对平和的两百多人,作为同行亲戚,商队伙计,随行下人和顺路商人。
  死士里不少人周身煞气明显,扮打手都嫌杀气太重。程紫玉便索性将他们都选了出来,给编成了镖局镖师队伍,佩着明刀明枪帮忙押送货物。
  由于东海和南边出了事,最近不少商队都会找镖局帮着押送,所以见怪不怪的外人对他们并不会过多关注。
  至于货物,是皇帝那里找人安排的。皇帝本身有作行商的私产,这次直接调了一支交到了程紫玉手上。从文书证件船只到车队船队管事甚至船上配置都由皇帝那里一手准备了。
  所以程紫玉他们一到天津码头,便顺利装船。只等了不到半天便悄悄出港了。
  他们船队由一中大型船只和两条小货船构成。
  他们的货物比较杂,人员构成也是乱七八糟。而越是这样散乱,其实越不起眼。
  而甲卫剩下的两千五百人,大部分租用了沙船,或前或后,或远或近,以程紫玉他们所在的船队为目标在进行暗中的保护,并依靠着船小速度快的优势,时不时靠岸传递或接收着消息。
  还有小部分甲卫则分布于同样从天津港出发前往江南的客船上……
  一切都很顺利。
  只一点:从上船后,程紫玉的孕吐反应就特别重。早起吐,吃了吐,饿了还是吐,几日下来就瘦了一圈。
  随行御医开了药也不好用,她依旧是精神萎靡,每日都只觉活受罪。
  好在晕船的不止她一个,叫她还不那么明显。
  ……
 
 
第694章 不可再犯
  南行的过程,太后一直很紧张。
  她怕找不到朱常哲,也怕京城暴露。她怕皇帝的身体挨不住,更怕朱常哲已经没了。她还怕康安伯在倭寇和朱常珏的夹击中难以脱身,怕江南失控后,她不得不拿出后三道圣旨。
  太后希望,她手上的圣旨,千万最多只用第一道就足够了。当然,最好是一道都不用。
  四道圣旨。
  第一道,是废太子,立哲王为储君。旨意里为哲王洗脱了罪名,并细数了现太子的多重罪……
  若京城有变数,若太子不听话,又或他们成功找到哲王后,这道圣旨便将横空出世。
  第二道圣旨,是直接传位哲王的昭告。普天之下所有周军,必须悉听新皇号令,违者以谋反论处。一旦皇帝有不测,这道圣旨便会出现。
  第三道圣旨是传位九皇子。若皇上没了,又确认朱常哲已死,那么这道圣旨便将成为遗诏:皇帝钦点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尤其还反复强调将九皇子托付给了康安伯,并封康安伯为东海王,将整个江南的兵力调动权交到康安伯手上,请他好好辅佐新皇。
  皇帝费了苦心。
  他怕的,是康安伯听到朱常哲死讯会因为没了念想和指望,为了保全家族会走上敌人给其规划之路。他将九皇子托付出去,就是要给康安伯一个继续长保家族繁荣昌盛的希望,以期他可以全力对抗朱常珏和倭寇。
  且九皇子没有强大母族,对康安伯一定是个诱惑。如此,只要康安伯还能在江南扛着,朱常珏想要得逞并不容易。
  而九皇子已经十三,已是略有心机的翩翩少年郎,并不是懵懂易成为傀儡的孩童,所以皇帝只要规划得当,倒不太担心康安伯会野心膨胀……
  而第四道圣旨,便是程紫玉不愿又不得不接受的。
  若状况持续恶化,皇帝死了,白恒反了,康安伯出了事,九皇子担不起,而李纯平安从西南脱困的话,皇位便是李纯的了!
  这道圣旨除了是传位诏令,也为李纯正了身份。
  “坊间一直就有这种猜想,所以当朕一笔一捺为他证明身份,再有太后为他做主,不会有人质疑的。李家的事是朕欠他的,这道圣旨后,他自然可以为李家平反。他在民间的声誉比任何一个皇子都要好,他若愿意挺身而出,一定会有很多簇拥者。再有他军里的威望……”
  当时的皇帝边说边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朕当日可让他在东南西北每一路军里都待过,京卫,亲卫,暗卫里都有他的人脉,就连去年康安伯军里,他也站上过统领之位!只要他振臂一呼,将是最大程度的兵力集合体。那么普天之下,哪个是他的对手?”
  皇帝似乎很希望见到那个场面,笑得几分得意。
  “即便白恒反了,拥了朱常安又如何?朕相信,李纯只要一声令下,从西南到康安伯的旧部都会归拢于他。他只要愿意北伐,白恒军里也必生乱子。
  届时,东北军和朝鲜军再一集结,朱常安压根就无路可走!更何况,朕相信白恒的忠心。白恒是好将军,也要忠君名声,他不会为了朱常安枉顾君臣义,也不会与同僚们争锋相对的!所以,朕一直觉得,李纯才是最合适!如此,朕九泉之下,也能对得起他娘了……”
  当时的程紫玉听得头皮发麻。
  她怎么觉得,皇帝是不是在以推李纯为皇的道路上做了半辈子的努力?
  “紫玉,若当真硝烟四起,你们挺身而出是最好的选择。不管是为了大周,皇室,朝廷,百姓,为了给朕,给你失去的人,失去的一切报仇,又或是为了你家族和产业的存亡,为了李纯的母族,这都该是你的选择。”
  确实,皇帝想得深远。而这一点,也是程紫玉最后答应下的理由。
  但不管是程紫玉还是太后,自然都不愿后三道圣旨会出现。因为那三道旨意对应的环境均是皇帝已死,而相对的局势,也是一道比一道更糟糕。
  此外,皇帝还另外手书了几份文书。各自细数了珏王,安王和太子罄竹难书的罪行。届时,太后将会按着形势的发展配合圣旨后,将手书一起公诸于世。
  另外,皇帝还亲手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备用讨伐书。他号召天下所有忠于朝廷,忠于大周的有识之士团结起来,将勾结外贼,挑起战争的反王势力推翻……
  在程紫玉提出愿意南下后,皇帝便立马下了好几个决定。
  他身边的重臣一举一动定会有人关注,所以为了留手,暗中进行些计划很有必要。皇帝本就多疑,这次再被于公公和田婉仪吓到,眼下程紫玉已是他少有愿意完全相信之人了。
  既然她主动请缨,既然她被自己“禁锢”有机会掩人耳目,皇帝一下便动了心。
  江南他顾不到,既然要去,他自然要一口气安排妥当了。
  为了稳住康安伯,皇帝还给其手书了一信,让程紫玉到了江南后想办法将信交到康安伯的手中。
  正是任务不少,所以她们此行任重道远。并不仅仅是去找到哲王,更是为了大周的前程去努力。也是正因如此,皇帝才会给了这么多兵力她们,才会让太后跟着冒险。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