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超级学霸——词酒
时间:2019-10-16 07:37:51

  会议室中鸦雀无声。
  以萌新段位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人已经懵掉了,有人喃喃自语,“这会一开始就要这么刺激吗?这个苏老师是不是疯了?还是说……她有点飘了?”
  谢荣成教授也收起了心中的那点儿轻视,从口袋里摸出老花镜来,架在鼻梁上,开始认真地盯着苏娇杨挂在黑板上的那几张大白报纸看。
  核聚变的基础理论参会者都懂,苏娇杨也就没有在这一部分废话,她将自己的时间与唾沫都用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首先,我们大致回顾一下核聚变发生的具体流程,长话短说,核聚变的第一步便是将作为反应体的混合气加热到等离子态,记住‘等离子态’这个关键名词,这将会是相当重要的一步,也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何为‘等离子态’,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温度加热到足够高,直到电子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使得原子核能自由运动。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原子核才能发生直接接触,这是可控核聚变的前提。”
  苏娇杨提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串公式。
  为什么叫一串,不叫一行?因为这个公司太长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不断地出现,写了足足六行,一张黑板被用去大半,苏娇杨才将这个公式写完。
  在座的研究员都被苏娇杨这一手数学能力秀的目瞪口呆。
  这就是数学家的实力吗?
  强到变态。
  苏娇杨盯着公式看了一会儿,就如同得了帕金森一样,提笔抖着手在黑板上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最终还在这条线上标了一个点。
  她提笔开始算。
  接下来的将近十分钟里,苏娇杨用现实给在场的专家学者上了一堂生(枯)动(燥)形(乏)象(味)的数学课,她在黑板前推导得兴奋至极,那些专家学者只剩下眼珠子跟着苏娇杨动,鼻尖疯狂地在纸上滑,脑子却已经跟不上苏娇杨的速度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专家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条路——先把这些自个儿看不懂的东西给抄下来再说。
  苏娇杨又算了一会儿,手中的粉笔突然掉转了个儿,她在一串数字下面画了一条下划线,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丢回了粉笔盒中,她拍拍手上的粉笔灰,道:“结果算出来了,我们想要将作为反应体的混合气加热到等离子态,差不多需要10万摄氏度的温度。这对于反应器的导热性提出了超级高的要求。”
  一众专家学者飞快地将苏娇杨写下的那一行数字圈到了本子上,有一些细致的人还在这串数字旁边标注了‘等离子态’四个字。
  苏娇杨见这些人不停地抄,笑了笑,继续开讲,道:“大家都别先别急着抄这些,因为这个温度并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极限温度。”
  “在核聚变反应的第二过程中,为了克服库仑力,即带有正电荷的不同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原子核需要以极快的速度运行,为了得到这个速度,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诸如粒子回旋加速器等等,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继续加温,提升原子核所带的内能,使得内能不断转化为动能,布朗运动会在这个阶段达到一个疯狂的水平。”
  报告厅中的那些专家学者都抓瞎了,这都十万摄氏度了,怎么还要升温?
  温度再提高的话,地球会不会都容不下这种神奇的鬼东西了?
  想想氢.弹爆炸时的‘大场面’,分分钟摧毁一个大城市啊……苏娇杨想要将氢.弹爆炸的能量约束起来发电,不得不说,这个‘狼汝人’的心挺大的,也挺膨胀的。
  苏娇杨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了一阵,得到一个翻了好多个数量级的数据——亿次摄氏度。
  顶着报告厅中那些就差要瞪出来的眼珠子,苏娇杨解释道:“大家没有看错,我得到的这个数据并非心血来潮,一拍脑门决定的,而是为了经过准确计算的。”
  “想要使原子核达到疯狂进行布朗运动的状态,我们至少需要提供上亿摄氏度的温度。”
  “这是最难的一关,之后的过程便简单了。”
  “氚的原子核和氘的原子核以极大的速度发生碰撞,产生了新的氦核和新的中子,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时,我们就不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外来能源给反应体加热的问题了,因为核聚变的温度足够使得原子核继续发生聚变。”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氦原子核与中子及时排除出反应体,并且使新的氚和氘的混合气被输入到反应体中,核聚变反应就能持续进行下去,而且我们只需要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一小部分能量留在反应体内维持链式反应即可,余下的绝大多数能量,我们都可以拿出来作为能源使用,比如我们最关心的的问题。”
  苏娇杨耸了耸肩,吐出两个字——发电。
  见会场中的专家学者都已经瞠目结舌了,苏娇杨想要活跃一下气氛,便抬手做了一个爆炸的姿势,她道:“就如同太阳上已经进行了亿万年的核聚变一样。”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掌控了驾驭太阳的方式,或者说,我们掌控了驾驭所有恒星的方式。”
  听到苏娇杨说的最后一句话,汇报厅中的人都明白了,地球已经容纳不下苏娇杨了,苏娇杨想要上天,她还想和太阳肩并肩,甚至还想要驾驭太阳!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结束,明天再见……
  有人说不吃狗粮有点不习惯233333,那就讲讲先生做的蠢事吧。
  前段时间可能是住的酒店不干净,我得了jio气,然后和他吐槽,其实我已经买了药,但他很担心,就从京东药房给我买了药,然后还不和我说,让京东小哥给我配送到了实验室门口。
  京东小哥站在实验室门口喊:XX在吗,你买的jie er yin到了!
  我:……
  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都知道了,我这么一个大老爷们在用jie er yin,我想咣咣撞大墙,不过我想在撞墙之前先撞到他怀里,看能不能一头撞死他。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18673142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要你多嘴!
  苏娇杨向来务实,她不是那种爱随随便便放卫星的人,她既然要当着这么多学术圈内同仁的面讲,心里自然是有数的。
  初听苏娇杨讲的时候,报告厅中的专家学者还有些不敢相信,可越往后面听,苏娇杨抛出来的重磅炸.弹就越多,这些专家学者心中就越震惊。
  汝乃天骄,何不上九霄?
  这苏娇杨真是一个人才!
  她巧妙的将数学、工程学以及她相当擅长的计算材料学融入了核工程,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将看起来相当困难的‘可控核聚变’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课题,每个课题都精准地聚焦到了一个难题上。
  从会议开始的第一天到会议结束的最后一天,一直都是苏娇杨在讲、在推理,台下的人在记,偶尔有几个专家学者会站起来提问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苏娇杨都能回答得上来。
  要说报告厅中谁最震惊,那自然非谢荣成教授莫属。
  苏娇杨刚来核工业研究所的时候,同谢荣成教授谈过一些她关于可控核聚变的想法,虽然说得句句都在点上,没什么明显的错误纰漏,但谢荣成教授在这一行中浸淫多年,怎么会看不出苏娇杨肚子里有多少干货,有多少水货?
  谢荣成教授没想到的是,苏娇杨就待在他们核工业研究所的资料室里‘闭门造车’一个月,就已经脱胎换骨。
  会议最后,苏娇杨同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说,“‘超级列车’的发展离不开澎湃无穷的电能,所以这次会议中提到的可控核聚变将会是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会用五年甚至是十年的时间去完成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如果有人愿意加入我们国重团队,那我随时欢迎。福利待遇一切从优,这些大家都是可以打听到的。”
  谢荣成:“……”
  与会的专家学者:“……”
  前来旁听蹭会的小萌新:“……”
  学术圈走过最防不胜防的路,就是苏娇杨的挖人套路。
  你把大家喊来齐聚一堂,讲的大家心潮澎湃,目的就是为了给你们国家重点实验室挖人?
  哪怕早已知道苏娇杨有过这样的前科,但如今直面苏娇杨这骚操作时,这些科研人员还是忍不住有些咋舌。
  这苏娇杨未免太过敬业了些……难道她就不怕之后走到哪儿都被当贼防着么?
  苏娇杨自然是不怕的,因为只要她手里有课题有项目有经费,甭管走到哪儿,大家都会把她当成祖宗一样捧着。
  她需要考虑的,只有‘科研成果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做出来’这件事,不需要在那些次要的问题上分心。
  ————————————————
  苏娇杨做完汇报之后便走了,她临行前同谢荣成教授道了个别,见谢荣成教授看她的目光一脸复杂,就凑过去问,“谢所长,我打算最近将这个项目申报到科技部去,到时候承办单位肯定不能只写我们国防科大与数理国重这两个,你们核工业研究所有没有加入进来一起搞的想法?”
  谢荣成教授被从天而降的惊喜砸晕了头,他问苏娇杨,“苏主任,你的意思是,这个项目要同我们核工业研究所一起搞?”
  苏娇杨点头笑道:“自然,我们国重那边既没有人才储备,也没有技术基础,要想突破这么大的项目,肯定得多方借力。我在核工业研究所待了一个月,你们这边的研究员都很踏实,技术基础也十分扎实,相信有你们的核工业基础加上我们数理国重那边的应用数学团队、计算材料学团队,这般强强联手下来,肯定会给国家带来惊喜。”
  谢荣成教授问,“那苏主任你怎么还从国内研究所挖人?要知道,如果论核工业技术的话,有国内南北两所就够了,那些散兵散将做的研究太局限,估计也很难帮得上什么大忙。”
  “但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可控核聚变与一般的研究不同,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如果真能够实现突破,那将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家都在核工业这个碗里吃饭,如果撇下一群人不管的话,等我们的研究取得了突破,他们的未来可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倒不是苏娇杨恻忍之心太重,这些都是她在经历了‘高能电池研究所事件’之后的反思与思考。
  一家独大固然好,可也会失去竞争力。
  大家都没有了危机感,只想安安逸逸的过日子,谁来监督?连领导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普通研究员还不把自己彻底放飞?
  现如今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摊子已经铺陈到了两个地方,苏娇杨不可能同时盯着两边,将来的数理国重指不定还会更大、研究的项目也会更多,与其自己分身乏术跑断腿,不如来个竞争制与责任制,将在这个行业中讨饭吃的人都聚集起来,搞一个优胜劣汰,别人也不会给她安一个‘学阀’的帽子。
  只有大家都吃饱了,都有活儿做了,才不会有闲心闹事。
  ————————————————
  告别了谢荣成所长,苏娇杨乘上从天府市到平沙市的列车,当天傍晚便回了国防科大。
  她给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搞了一个突击检查!
  突击检查的结果让苏娇杨相当满意:研究员都安安静静地搞着学术研究,科研进度一点都没落下,明明下班的时间已经到了,还有很多研究员留下来主动加班。
  是什么理由让这些科研人员心甘情愿地变成了‘社畜’?
  是所谓的科研责任感与使命感吗?
  不是,他们是害怕重蹈高能电池研究所的覆辙。
  高能电池研究所的研究员在苏娇杨的突击检查下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就传回了国防科大,数理国重的研究员一边在心里感慨苏娇杨的雷厉风行,一边感慨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明明上午苏娇杨还在国重呢,听说下午就去鹏城了,险些将高能电池研究所给搞成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
  ‘超级列车’项目组的人心里也都泛起了嘀咕,是不是他们这技术突破的太快了?
  谁能保证苏娇杨会不会给他们来一个突击检查?要是搁在之前,从平沙市去鹏城得乘三天三夜的火车,可现在只用个把小时就能过去,谁知道苏娇杨会不会突然给他们制造一个惊吓?
  可要是他们迟迟突破不了技术,怕是他们再勤快、再认真、再努力,苏娇杨都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好在高能电池研究所那边没过几天就传来了消息,让在国防科大数理国重这边搞电池研究的人全都迁到鹏城去,集中力量办大事。
  于是乎,留在数理国重这边的人赶紧同马上要迁去鹏城的那一波人商量,商量的核心内容之后一个:咱都是一个国重的,可得互相帮衬着!也不需要做什么违法勾当,只要能把苏娇杨的动向给互相通个气就成。
  别看这件事小,可要是做好了,关键时刻是能保命的。
  于是乎,苏娇杨才刚离开高能电池研究所,那边的研究员就给国防科大这边的研究员通电话了,“苏主任回去了,大概一个小时就能到平沙市,顶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回到国防科大,你们都好好表现,苏主任的脾气很爆,千万别往枪口上撞。另外,你们自求多福!”
  国防科大数理国重这边如临大敌,该下班的人都不下班了,个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聚精会神地搞研究,很多课题组长还临时召开了一个课题组内会议,准备主动给苏娇杨做汇报。
  怎知苏娇杨一晚上都没回来。
  难道是高能电池研究所的情报有误?
  还是说,苏娇杨先回家去了,隔天才来?
  数理国重的研究员每天都早到晚退,恨不得将自己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给耗在数理国重中,为的就是给苏娇杨留个好印象,然而苏娇杨一直都没回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