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穿二代——麻辣香橙
时间:2019-10-29 09:56:08

  小陆杨得了许可,便推着童车,乐哈哈推着畅畅出门去玩了,肖秀玲怕小孩子不靠谱,赶紧追上去。
  老队长一听,才想到光顾着高兴,他们一路回来肯定是累了,忙说:“这么着,你们先歇歇,我回去叫你婶子炒菜去,晚上到我家吃。”
  老队长磕磕烟袋锅,收起来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嘀咕:“老胳膊老腿不成了,早知道我就该跟着江满一起出去开开眼。”
  江满和姚志华送他出去,老队长临出门一转头:“畅畅妈,你记着,你现在是咱姚家村第一大功臣,比志华的功劳还大。志华你可给我记着,你小子啥福气娶了个好媳妇,你可好好对她,不然村里老少爷们都饶不了你。”
  两口子送走老队长,对视一眼。
  姚志华:“我又怎么啦我”
  江满:“你什么功劳啊你”
  “怎么说话呢。”姚志华关上门,顺手搂着媳妇的肩膀往回走,“当时我考上大学,老队长不是说我给姚家村立了一大功吗,祖辈第一个大学生,状元,说明姚家村风水好,村里人连给小孩上学都开始积极了。”
  他想了想,一笑:“果然还是钱更管用啊,我看等到村里人真的出口挣钱了,跟我媳妇一比,我那点功劳就可以扔西边沟里去了。”</p>
 
 
第74章 别打哥哥
  “他三嫂, 你说上次让我们编的那些个物件儿,能卖给外国人赚钱, 真的假的啊”两口子进屋刚把带回来的行李收拾一下,肖四婶风风火火跑来了。
  “当然真的。”江满就简单跟她说了下。
  “你是说, 就那一个高粱秆编的小筐子, 就能值一块多钱”肖四婶瞪大眼睛。
  “对,外国人把那个当果盘, 装水果的。”
  “二斤猪肉钱啊。”肖四婶叫道,“就那东西, 一小把高粱秆、几根细麻绳就够了,钱毛都不用,你说这外国人是不是傻呀。他三嫂啊,我能不能跟你编”
  “当然得你编,我可不会。”江满笑道,“不光你可以编,四婶你和肖大婶,还有后头的二堂婶, 你们几个都是村里有名的巧手,这次的样品就是你们编的,到时候还得请你们当技术员呢,给大家当师傅, 当质检员, 把关别人编的合不合格, 还得多给你们开一份工资呢。”
  “哎哟, 这话听着咋这么得劲儿呢,听得我心里噗忒噗忒的。”肖四婶再三确认,乐得一拍大腿,“这回可好了,就你那个小筐子,啥果盘,我坐下来啥都不管,一天少说能编三四个。”
  然后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一天三四个,一天就四五块钱,一个月她就能挣一百四五十块钱,比正经工人多拿两三倍,哎呦喂,用不了多久,儿子娶媳妇的钱就有了啊。要是能一直干下去,过二年她都敢给儿子盖大瓦房了。
  “这是你,婶子你手熟,要不怎么能当师傅呢。”江满笑起来,“咱们质量要求高,一定要精工细作,换给别人,一天能做一两个就不错了。”
  “嗐,就是笨一点的,一天做一个也很划算啦,一个月也三四十块钱,赶上城里的工人了。”肖四婶道。
  算完了她就开始得瑟,抖着肩膀抖着腿发狠:“那我往后也拽起来了,往后我们家那个只会张嘴等吃的大老爷,我就使唤他做饭洗衣服,喂猪喂鸡,不想干不想干有本事他编呀,他挣钱给俩儿子娶媳妇呀。谁让咱女人家手巧呢,他们大老爷们不行,手笨跟脚丫子似的,顶多能打个下手啥的。”
  “有道理。”江满拍拍肖四婶,憋笑,“四婶你是对的,谁挣钱多谁说了算,就让四叔做饭洗衣服,他不是看不起妇女同志,老说做饭带孩子都是老娘儿们的事情吗。”
  “对,我今晚上就回去消遣他,我看他能怎么着。”肖四婶乐哈哈地走了。
  江满站在门口看着她干劲十足的背影,那感觉,就准备回去干一架的气势,实则四叔四婶两口子感情还挺好的。
  没想到妇女地位就让四婶这么找回来了啊,是不是可以由此预见,往后村里妇女地位都会高一些了
  江满其实做之前倒没有刻意琢磨,然而这还真是个适合妇女的项目。
  江满回到屋里,笑嘻嘻跟姚志华道:“听见没,谁挣钱多谁说了算,往后我要是挣钱比你多,你就得听我的了。”
  “说得好像我现在不用听你的。”姚志华鼻子里哼哼两声,自顾自把带回来的东西收拾好,脏衣服丢进水盆,懒得搭理她。
  因为这个消息,公司都还没开起来呢,整个姚家村,一个年关都弥漫着一股子兴奋。自家兴奋就算了,还有的跑去跟邻村的人吹牛皮,瞧见没,咱们姚家村要开公司了,咱们姚家村的优先,你们想干还不一定要呢。
  也是有趣了。
  腊月二十三,赶在小年前,陆安平拖着行李箱回到家中,引来姚家村新一波瞩目。
  这次陆安平也长进了,跟姚志华一样也是大包小包地往家带,基本上都是年货和新衣服。
  外面的世界万象更新,好多大城市都取消布票了,可他们这偏僻小地方,去供销社买买盒饼干要得要粮票,不过肉票和布票的供应比以前明显多了一些。
  接着是第二个重磅消息,陆安平过完年就要把老婆孩子接走了。
  “回首都”
  两个男人这次在肖秀玲家把酒小酌,姚志华就关切问了一句。
  “不回首都。”陆安平说,“春节后我就调动去南方,调令已经下来了,把秀玲和孩子一起接过去。”
  江满听了忙一抬头,却见肖秀玲端着大白瓷碗给俩小孩喂鸡蛋羹,脸色平淡如常,看来也是知道了的。
  江满心里一叹,心说这两口子,终究还是熬过来了。
  可想而知,陆安平这一年多恐怕也不容易,能摆脱家里的钳制,从首都调去南方,离得远,一家人岁月静好,也就少受首都那边的影响了。
  “去羊城啊,是个好地方。”江满插了一句。心说肖秀玲去了都不用干别的,怂恿她买两套房子放着就行了。
  “不是,不去羊城,羊城的工程已经扫尾了。”陆安平顿了顿,笑,“我去瀛县,听说过吗,f省江城市下属的一个小县,靠海。”
  “你去那里干什么”江满惊讶了一下,心念转动,隐隐有个猜想,陆安平却已经自己笑着揭示答案。
  “我调去那边,任职县委副书记。”陆安平笑容和煦,“你现在看看我,像不像古代那个七品芝麻官”
  姚志华惊讶半天,问道:“你这是……要改行,从政了”
  “也谈不上改行从政,我这样大学毕业,有知青插队经历,又去过非洲援建,主动申请去地方基层,这也算是很正常的安排了。我那些大学同学,很多也都脱离本专业了,你看看现在的国家,处处需要人,地方更加缺干部。”
  姚志华心里琢磨了一下,像陆安平这种学历履历,从首都下来任职一个县级的副书记,其实也谈不上提拔破格,撇开他的家庭出身背景,即便一个背景普通的人,这个安排任用也是合理了。可见这件事上,陆安平完全是自己的主张。
  他之前没想到陆安平会选择这条路。
  想一想,做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专家,或者像这样选择这条道路,对于陆安平来说,他需要什么,这种选择的初衷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也是他和陆老爷子父子之间达成的默契协议,他走上老爷子希望的道路,靠他自己,而陆家,也不能再干涉他的婚姻家庭。
  江满看看肖秀玲,她仍是一副安静娴雅的表情,专心照顾畅畅和杨杨吃鸡蛋羹,一把勺子喂两个,这边一口,那边一口,俩小孩争着吃饭香,吃得不亦乐乎。
  江满心说,就肖秀玲这个心性,也难怪陆安平历经波折,还是舍不下她了。
  “我其实也没那么喜欢做专业工作,你知道我是铁路局的,现在国家重视基建,铁路工程到处乱跑,老婆孩子聚少离多。”陆安平解释道,“这样我觉得到地方也能做点实事,踏实下来,一家人也安顿下来了。”
  姚志华点头,笑笑给他倒酒。
  陆安平端起酒杯接了一下:“我打算把家安在江城,条件好些,我基本上能每天回去,也方便杨杨上学。”
  “不去江城,我们说过了的。”肖秀玲这时开口插了一句,“你不能不尊重我的想法,我们跟你去瀛县,大人小孩都方便照顾。至于杨杨上学,也未必在江城就好。”
  “说的也是,孩子还是带在身边。”姚志华接过话头,“安平不是我说你啊,你是首都铁路局的,铁路你都能设计能修,你儿子呢,杨杨都没见过火车。前几天他跟畅畅俩小孩说话,还说火车是爬着跑的,跟大毛毛虫似的。你好歹也是个大学生,儿子每天你自己教,这都八十年代了,县城里教学条件还能多差至于生活方面,县城条件再不好,总比姚家村强吧。”
  说起来像个笑话,陆安平听在心里却一阵难受。聚少离多,他错过了儿子成长的许多时间,现在他回来了,杨杨也只是跟他亲,很懂事的样子,可是看看杨杨跟姚志华在一起吧,就随意多了,总是嘻嘻哈哈地撒娇耍赖,调皮捣蛋。
  明明姚志华也不是长期在家呀,陆安平都有点嫉妒姚志华了,怎么就哄得他儿子跟他那么亲。
  杨杨六岁了,孩子两岁多他离开,之后几乎没陪过小孩几天。陆安平此刻真的不想要儿子多么懂事,巴不得儿子跟他撒娇耍赖,哪怕哭闹讹人,耍耍小性子。
  “那行。”陆安平抬头看看肖秀玲,又看看儿子,笑道,“我这还不是怕你们去了,水土不服不能适应吗,那边跟这边老家差距还是挺大的。把家安在江城也就几十公里,我是考虑条件好些,不过你们要是想去瀛县,那我们就去瀛县。”
  “过了年你们就要搬走了啊。”姚志华感慨一句,问,“你那边都安顿好了”
  “差不多了,春节后我带他们娘儿俩一起走,过去再说,有啥没准备好的再拾掇一下。”陆安平笑道,“再拖下去,杨杨都该上小学了,不想等他上了学再来回转学,小孩影响学习。”
  他端起杯子,跟姚志华碰了一下,喝了一口酒,“我现在主要就担心他们去了水土不服,”
  “瀛县。”姚志华念着这个并不熟悉的地名,“是挺远的,气候,风土人情,肯定很多都不一样。不过你是在南方呆过了的,非洲你都呆过了,去了你肯定能照顾好他们。”
  “放心吧。”陆安平笑道,“我图的什么呀。”
  “这可好,你们一家倒是先团聚了。”姚志华回头笑道,“媳妇儿,我说咱俩还牛郎织女着呢,过完年你趁早跟我走吧,你还担心饿着不成往后她们家搬走了,你就没有饭搭子了。”
  “她跟你走”肖秀玲笑,“她还准备着大干一场呢,村里人现在就差没把她当财神爷供起来了。”
  “还真不耽误。”江满笑道,“生意合作刚开始呢,很多事情都需要沟通联系,我往后指不定经常往沪城跑,要是那样,我还不如干脆常驻算了。”那绿皮火车她可真的坐够了,尤其回来的时候,赶上春运压根买不到卧铺票,挤得空气都好像稀薄了。
  结果话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他们的出口生意,聊到了春节后就打算成立的商贸公司。81年初啊,个体户都还没多少呢,成立一个做出口的商贸公司,别说对于姚家村,对于陆安平和姚志华这样的层次来说,也是够惊叹的了。
  聊到了股份制,村民加工户都可以自愿入股,江满念头一动:“哎,秀玲姐,你要不要入个股肯定亏不了你,能赚钱。”
  “我”肖秀玲惊讶了一下,“我要是不走,肯定跟着你干啊,别的不敢说,就你那些产品我保证能做得挺好,可我们过完年就要搬走了呀。”
  “让你当股东,又没让你加工干活。”江满笑起来,看看陆安平,“我是说,你要是手里有积蓄的话,拿出来跟我们入股参加一份,你就是原始股东,往后赚了钱,你都能按股分红。等于你人在南方,家里还一堆帮你挣钱的。”
  “要,我给她出。”陆安平抢先说道,“你们这姚家村是要干大发了,好赖我们往后逢年过节回来,也是个股东啊,别说还能挣钱了。”
  江满的原意,就是想拉肖秀玲参加入股,给肖秀玲做一份产业。等公司长期做起来,她也能有一份稳定收入。
  对于这两口子,她承认她还是私心重,下意识地想维护肖秀玲。
  过日子毕竟柴米油盐,琐碎日常,又不是光靠的感情。肖秀玲一个农村妇女,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稳定工作,跟着陆安平千里迢迢去南方上任,两人就是典型的那种“经济地位不对等”夫妻了。
  而肖秀玲要是能有一份稳定的股东收益,哪怕不多,多一份保障,底气必然就足一些。
  她这么想,也知道肖秀玲手里有些积蓄,谁知肖秀玲还没表态,陆安平先积极上了。于是四个人说说笑笑商量起来。
  最终肖秀玲自己拍板:“我不管挣不挣钱,挣不挣钱都无所谓,我这几年跟江满两人,搭伙过日子,比跟你们俩不着家的男人还亲呢,江满要干事业,我肯定支持她。安平,也不用你再给,我手里攒下的钱,基本上还是你这几年寄回来的,我平常也花不着几个。”
  她决定把手里这几年的积蓄,凑个一千五百块的整数,都拿出来交给江满,入股。
  “比我有钱啊你。”江满一听,啧了一声,不由侧身用肩膀碰碰姚志华,“哎,我说大作家,咱俩能拿出多少钱啊”
  “能拿出多少钱我哪知道啊。”姚志华没好气地说,“我又不当家,不管钱,多少还不都在你手里。”
  “说得跟真的似的,装可怜,你还不是一心的数。”江满心里一琢磨,他们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能拿出一千块就很不错了,想多留点花的话,一千块都不一定充足。
  果然是她比较不会过日子啊,怪不得村里人总说她败家。要说姚志华这几年勤奋爬格子,收入可相当不低了。
  大人聊,俩小孩吃饱喝足,烤着火盆,坐在一边床上围着棉被看小人书,大约就是小陆杨看图给畅畅说故事,实则他自己也不认识字的,很可能看图临时编,说的跟原文压根就不搭边。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