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去六零当家做主——我是一颗小小草
时间:2019-11-23 08:42:08

  小长安从头到尾都还懵着呢,刚才莫小林抱着他跑的急,他懂事都没有捣乱没有问,这时候也憋不住,从被子里探出脑袋看了看周围疑惑道:“爸爸,这是怎么了?”
  “地震了,家里不安全,别怕!我们已经跑出来了。”莫小林抱着儿子,被吓得有点儿手软脚软,声音有点儿颤抖的安慰道。
  “哦!”显然没有经历过灾难的小长安,并没有意识到地震的可怕,可有可无的应了一声,反而觉得半夜跑出来挺好玩,好奇的看着周围。
  现在不是教育孩子的时候,莫小林看小长安没被吓着,就转头关心媳妇儿和她怀里的小闺女去了。
  “媳妇儿,我看你刚才被撞了一下,受伤没?小宁宁怎么样?吓着了吗?”
  “我没事儿,刚才就碰了一下。”秦小慧摇头回了一句,就低头看着怀里撩了一下眼睛,又裹着被子睡着了的小宁宁,哭笑不得的回道:“小宁宁也没啥事儿,这是个有福气的,刚才被吵醒了,这会儿在我的怀里躺舒服了就又睡着了。”
  “是吗?”莫小
  林伸个脑袋看着媳妇儿怀里睡得跟小猪一样的小闺女,安心的松了口气,然后才有心情思考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
  七六年,大半夜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
  是这个时候吗?对了,他们H省这么远都有余震,肯定就是唐山大地震了。
  唉,该死!莫小林使劲了拍了拍脑袋懊恼地想到,日子过得太欢乐自在了,这么重要的灾难日期他都给忘了。
  想到那触目惊心的伤亡人数,莫小林心里满满的负罪感,别人不知道预测不了这样的灾难,他可是知道的呀!
  如果他提前想起来,多写几封匿名的警告信,就算没人相信他也能问心无愧了。
  而且这种事情就是不相信,收到信的人也肯定会有警醒注意,再结合地震前的各种自然现象,哪怕不会大范围传播,说不定也是能救几个人的。
  要是有了真正为人民群众着想,又胆子大的官员给传播出去,说不定还能救更多的人。
  唉,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虽然知道这是自然灾害,不能怪他,但莫小林心里还是跟压着石头一样非常沉重。
  秦小慧看着他无精打采焉啾啾的样子,还以为他被吓着了呢,安慰了他好一会儿。
  就连小长安都摸着他的胸口安慰着:“摸摸毛吓不着!”
  不想让家里人跟着担心,莫小林勉强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安慰道:“别担心,我没事儿。”
  宿舍楼前的空地上,大家惊慌失措的讨论着,叫嚷着,一直到之后天快亮了,王总编才收到消息过来宣布他们这边只是余震,让大家回去休息。
 
 
第100章 救灾
  昨天晚上的余震,他们这边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唐山那边却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灾难。
  全国各地都收到了消息,第一批医生护士救灾的解放军们已经紧急奔赴地震灾区开始了救灾工作。
  莫小林回家安顿好媳妇孩子,这已经没法继续安心睡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折腾了一会儿,干脆爬起来,熬粥,煮鸡蛋做起了早餐。
  吃完早饭,把孩子送去学校,媳妇儿送去上班,就找到王总编的办公室,主动申请去地震灾区当一线的采访记者。
  还别说这个时代,觉悟高,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同志真不少,除了莫小林,又来了两三个同志热血坚定的跟着一起申请去灾区采访,不仅是报社的男同志,就连斯斯文文的女记者也来报了名。
  不过报社嘛,都是些混弱书生,就算是男同志,也并不比女同志强壮多少。
  除了记者,申请去当志愿者的热血青年也陆陆续续过来了,男男女女一大堆,把王总编狭窄的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的。
  虽然大家态度积极,热情高涨,但王总编是个负责任的领导,并没有不管不顾人都一股脑塞过去。不仅把身娇体弱,平时表现不出色的都剃了下去,还给莫小林他们这些留下来确定了要去地震灾区的做了一个简短的紧急培训。
  培训以后,王总编还要忙着募捐的事儿,他们并没有立刻出发。
  莫小林看看自己手里的课堂笔记,灵机一动,趁着媳妇给自己收拾行李捐钱捐物的功夫,把后世总结起来的避难技巧自救常识结合起来写了一本地震自救的小册子,还加了点儿急救小常识,不过,最后署名署的是王总编的名字,毕竟这是课堂笔记总结出来的,怎么也不能喧宾夺主不是吗?
  而且属领导的名字,不仅能小小的拍个马屁,还能早点儿发表出来派上用场,反正王总编这个人也还算公正,不会抢自己的功劳的。
  小册子虽然没有几页,但也不短,十多二十条内容,也有一千多字,莫小林紧赶慢赶总算在在出发之前完稿,都没来得及校对,就匆忙的交给了王总编。
  叮嘱着这样的小册子不仅能在报纸上发表,还能印刷成地震常识自救手册,发给那些前往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而且这次地震太突然,现在都还余震不断,这个小册子投放到灾区也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莫同志,快点儿,车要开了。”
  “哎,来了,这个小册子我来不及走程序投稿了,后面的事儿就交给您了,王总编。”
  “放心,作为新闻工作者,这点儿能耐还是有的,后面的事儿都交给我了,你快走吧!”
  挥挥手,看着莫小林跟笨拙的爬上汽车,王总编看着手里捏着的小册子,被这次大地震打个措手不及的阴霾心情总算放晴了不少。
  一边往回走一边盘算着先插个队,在头版头条上赶快发表了,还要联系隔壁印刷厂加个班,早点儿把小册子印出来派上用场才行。
  想到这些王总编心里有点儿小得意,真不愧是他当初亲自出马捞过来的人才,不仅脑子转的快,有能耐有本事,还这么懂事有眼色,就是不知道这次的事儿干好了,能不能让主席看到夸奖两句?
  唉,不能想不能想!作为一个老党员,人民的公仆,想法不能太功利。
  王总编捂着激动的砰砰乱跳的胸口,想着还是先踏踏实实的把这件事儿办漂亮点儿吧,不管是功劳还是风光都是之后的事儿了。
  这边莫小林并不知道王总编的美好幻想,自从上了往地震灾区行驶的解放牌大汽车,他就已经放下了心里的愧疚不安。
  事情已经发生了,多想无益,还是上灾区多出一份力吧。
  十多辆大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他们报社和隔壁两个厂合起来支援了灾区一车物资,报社和厂里的志愿者们自然都在这辆车上挤着。
  也不唯独他们一辆车这样,整个车队都是省城的厂矿政府单位组织起来的,大家都差不多。
  车上堆着粮食,衣服,救灾的钎子铲子,都没有多少下脚的地儿了,除了扶着东西站着的,也有像莫小林他们这样在衣服粮食上坐着趴着的,虽然晃晃悠悠挤挤挨挨的坐的并不舒服,但在大灾大灾大难面前,这点儿小困难都还是能够克服的。
  刚开始气氛沉闷,大家也只是跟认识的人聊一聊今天紧急培训的救灾知识,后来不知道谁起的头儿唱起了红歌。
  歌声是最容易感染情绪的,没一会儿,整个车队都响起了嘹亮的歌声。
  不过等进了灾区,看到一路的残痕断壁,塌了的桥,断了的路,哪里还有心情唱歌?
  这么远路啊桥的都震断了,再加上还遇到了一次余震,山体塌方差点儿被埋在下面,大家心情都沉重了起来。
  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绝对没有因为危险就返回去的道理,扛着铲子锄头下了车,修桥铺路,嘿呦嘿呦的把山上震下来的石头大树搬到路边,铲了土填了坑,车队就这么走走停停的往前挪动着。
  莫小林用脖子上挂着的相机拍了两张照片,继续拿着铲子,挥汗如雨的铲着土,他也没想到参加救灾的第一个难关居然是开路,幸好后面靠近地震灾区,路已经被先进去救灾的解放军同志们打通了,不然等到了灾区还不知道自己在满是血泡的手,还能不能写字?
  不过等真正到了地震灾区,看着安置点哀鸿遍野的惨状,莫小林被震惊的还没回过神来,就马上被一个灰突突的人址去帮忙。
  不是帮着分发物资,就是帮着医生护士打下手,抬伤员,之后更是主动扛着铲子挖废墟救人。
  手上几个小水泡不仅没好,还越来越多,磨破了皮也只是随便抹了点儿药,拿个布条缠上,就继续投入到了争分夺秒的救灾工作中,就连记者的本职工作都只有趁着吃饭睡觉的时间匆忙完成。
  莫小林两辈子都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受过这样的累,可看到那些被救出来断手断脚,都还在哭嚎求救喊着亲人名字的可怜人,莫小林那边压下去的心虚愧疚又冒了出来。
  来到这个时代,他只顾着享受上辈子没有的亲情爱情,得到个那么神奇的空间,还用来投机倒把改善生活了,日子过的太舒服,把什么都忘了。
  如果……如果他提前写了警告信,这次地震是不是没有这么惨烈?
  晚上只要闭上眼睛,就会在眼前浮现那一具一具从废墟里挖出来地震中死去的尸体,耳边也总是回响着那些伤着痛着的哀嚎,莫小林只有自虐似的把自己投入到繁忙的救灾工作中,晚上才能因为疲累睡个好觉。
  而且他是带着报社的新闻任务来的,还得在救灾的空隙里找人聊天跟人采访。
  在这个一分一秒都在阎王爷手里抢人的地震灾区,当个记者也是挺难的,毕竟没多少人有时间搭理他的采访。
  别说人正在工作,忙着救人的时候了,就晚上休息的时间,看到一个个解放军同志,满是灰土泥浆都来不及擦一下就疲累的躺下就睡了,哪里还好意思打扰人家休息?也就只有瞅准了人,趁吃饭的间歇问个两句。
  这还是因为莫小林一直忙碌在救灾的第一线,人家看他虽然是个文弱书生,但不怕苦不怕累,哪儿哪儿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这才乐意搭理他两句的。
  看看旁边那个跟莫小林一样挂个相机的记
  者,戴个斯斯文文的眼镜儿,穿的干干净净的,别说忙的飞起的解放军战士了,就连同是记者的莫小林都不乐意承认跟他从事同一个职业。
  在来到灾区的第四天莫小林还遇到了六七年前那个抛妻弃子的知青范俞晨。
  他应该也是哪个厂矿过来的自愿者,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救灾工作中他还是很积极的。
  莫小林看到他的时候,不是在忙着分发物资,照顾伤员,就是跟在解放军同志们后面撬土挖废墟救人。
  那一头一脸的泥土汗水,满身脏污,满手血泡,莫小林对他的印象都好了不少。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他认出了自己,笑着走过来说话,莫小林抱着饭盒,还对他点了点头,抛开偏见,饶有兴致的跟他聊了几句。
  虽然没聊多会儿,但莫小林也了解到了他现在的情况,他虽然回了城却并没有重新娶媳妇儿,工作稳定下来马上就回了大凤庄,看了老婆孩子,虽然又被他大舅哥揍了一顿,但总算没有让媳妇儿再嫁,一家人虽然分隔两地,但还是一个完整的家。
  这些年虽然没有多少团聚的机会,但也抓紧难得的相聚又生了一儿一女,还是挺有福气的。他这次来灾区也是想挣表现,评先进好给媳妇儿争一个工作岗位,好一家团圆。
  莫小林也没想到范俞晨同志居然是这样的选择,看他瘦瘦弱弱的小白脸样儿,以为是个陈世美,没想到居然是个痴情种,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想到当时自己在火车上打抱不平的冷言冷语,还真诚的跟他道了歉。
  不过两人也就中午吃饭的时候叙了一下旧,大概介绍了一下各自的家庭做很好,两个文艺青年这时候可没有时间聊文学聊创作,狼吞虎咽的扒完了饭,又都重新投入到了繁忙的救灾工作中去。
 
 
第101章 受伤回家
  莫小林这次在灾区没待几天就因为受伤不得不提前回去了,虽然吃了大苦头,人也被磨得又黑又瘦,连写字的手都不复以前的白嫩,磨破的血泡结了痂,磨出了茧。每次冲在救灾的第一线,为了撑起房梁救人,劲用地太大,手脱了臼,那伤了筋,但这一番苦难和付出却让他得到了心灵的平静,总算不再被愧疚折磨的睡不好觉了。
  而且这一番苦头和磨练也不是白挨的,不仅得到了心灵上的救赎,就莫小林在灾区吃苦耐劳的卓越表现,那也是被人看在眼里的。
  不仅档案上写的好看,而且灾区的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都对他印象很好,还在救灾过程中则是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共患难的朋友,最后启程回家的时候,各个领导也对他给予了高度赞扬,这一趟出来虽然累了点儿还吊了个胳膊,但也收获满满,回去的路上,莫小林又有心情跟着大家嗨歌了。
  地震是天灾,他虽然因为穿越,提前知道了,但这场灾难却不是他的责任,只是却默默地在心里想着下一次汶川地震一定不能再疏忽了。
  来的时候精神饱满,干净整洁,一个个青葱似的水嫩跟个小白杨似的,回去的时候就狼狈多了,人人都黑了,瘦了,衣服也脏了破了,一身的酸臭味儿,差别大的都没法认。
  而且不说大家手上脚上的血泡擦伤,就包着额头,吊着胳膊,杵着拐的都不是一个两个。
  不过人虽然狼狈了点儿,但积极向上的精神却更饱满了,卸了物资回程的车比较空,大家都能坐着躺着比来的时候轻松,休息够了又有精力,莫小林还一个手艰难的把这几天点灯熬油写出来的稿子拿出来看了看。
  莫小林这次出来采访写的稿子并不多,一个是因为莫小林采访的对象不管是医生志愿者还是解放军战士都太忙,没有时间接受他的采访,还有就是他自己也忙,那种把人从废墟里面刨出来,挽救了一条宝贵生命的喜悦,真的无法形容。
  跟珍贵的生命比起来工作和稿子就有点儿无足轻重了,莫小林觉得自己能在休息的时候挤点儿时间写一写已经算是很尽责任了,也就受灾的群众采访的多一点,但人家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或者还失去了健康身体,他总不好缠着问太深,大多都是让人发表了一下对党,对国家和对来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志愿者们的感激心情。太公式化了,虽然这样的东西更容易在报纸上发表,但莫小林并不是不喜欢。
  不过幸好他来之前,已经写了一个救灾的小册子,算是完成了任务,这次灾区的采访就算表现差点儿也没啥影响。
  等到了省城去政府登记,跟大家告别的时候,莫小林又看到了从另一辆车下来杵着拐杖的范俞辰了。
  说起来他们也挺有缘分,六年前火车站的一次相熟,还在灾区共了一次换了,这次更是一起受伤被送了回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