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这种植之事,你户部最该出力。也出几个人给沈越吧。”当今对着林如海又是一脸的笑,沈越是你的学生,这份野心也算你一份。
林如海早鞠躬如仪:“臣已经年过天命,倒想着自己去给沈越帮把手。”
当今的笑脸快维持不住了,看来自己的二儿子老是找沈越的麻烦,林如海觉得烦了,不想再干了。这不就和那个叫张义的一样?不行,别说现在户部还离不得他,自己还想着让他入阁呢。
因此当今的笑脸还得维持下去:“现在还不到你给他帮手的时候。王尚书?”当今直接摆手让林如海退下,相信林如海一定不会给沈越派什么歪瓜枣,然后直接点了吏部王尚书出来。
王尚书不知道这里有自己什么事,沈越刚才也没说他要编的书里有官员之事呀?就听当今向他问道:“如今在京侯补的官员有多少?吏部可以挑选些,给沈越去帮忙。”
朝臣们心里都是一翻腾,沈学士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向着当今进言道:“圣人一心成全沈越完成惊世壮举,是利在万世之事。可沈越初心不过是要将臣先父遗作刊印,所以圣人不该为他动用国之官员。”
沈越听了心下就是一惊,知道沈学士是借着进言之机提醒自己,这次玩得有点大了,要是皇帝真动用了那些侯补官员来帮自己,那印书馆还是自己的吗?
当今心里也觉得沈学士为了打压沈越,都不惜泼自己的冷水,有些不高兴:“沈学士确是老成谋国之方,可按沈越所想,若只他与几位皇子的话,怕是朕都看不到他们成书那一日了。”
自己既然说了大话,那还是识相一点儿吧,沈越出声向着当今道:“臣,愿将印书馆献与朝庭。”
自己费心费力想出的主意,还得到了几位皇子相助,就这样给献了?所有朝臣都顾不得是不是御前失仪,侧身把目光集中到沈越脸上,想看出他是不是有所不甘。
没有,沈越尽管心里泪流满面,可面上却一脸真诚:“请圣人允臣所请,好使此书早日编成。”
是呀,不动用国之官员帮助,仅凭沈越几个人怕是成书遥遥无期。要是不将这书馆交给朝庭,动用官员帮忙只怕沈越又得让人弹劾。
当今也在沉吟,夺了臣子的功绩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可现在是沈越自己要献上的,自己再给沈越些特权,助他早日成书,也该算是佳话吧?
“老六?”当今点了六皇子的名:“到现在你们花了多少银子?”
六皇子把帐目记得挺牢,张口就回道:“现在还在筹备之时,地址已经选定了,地基也已经开始打了,共计花了四千二百一十六两银子。”
钱倒是花得不算多。当今又看向林如海,发现人正看着沈越运气,不由一笑:“林卿,这笔银子便由户部开销如何?”
林如海只好出班:“是,谨遵圣裁。”
沈学士听了暗中出了口长气,这个次孙,想法是好的,可是还是太过敢想了,自己还是往回拉着点儿的好。现在印书馆上交朝庭,还算及时。
“如此,便从沈越所请,将这印书馆收归朝庭。陈掌院,日后沈越除了轮值外,翰林院便不要给他安排什么差事了,由他带人编书吧。再从翰林院里给他划一块地方,好让与沈越一处办事之人可以近些交流。”
“传旨各地,遍收各地古籍善本到翰林院,由沈越筛选。各地收集情况,入地方官考绩。”当今再发一旨,等于是替沈越省下了派人四处收集书籍之累。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wclgx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皮卡皮卡丘 15瓶;咸系少女二巷 5瓶;福气安康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3章
朝臣们听了当今之言, 心中都在感叹沈越圣眷之浓:这收书由沈越筛选不说, 还要列入地方官的考绩, 等于给了沈越一道制约全国地方官的权利。大家无不羡慕的看向沈越:这官员的收入之一,便是各地的冰敬、炭敬, 日后这沈越光是收这两项,都要收得手软了。
“臣有本奏。”沈越在此时向着当今叩首,说他有本要奏。
听到沈越有本要奏,朝臣们与当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圣人给了他这么大的好处,自然要歌功颂德一番以表臣子之心,不然不就是把圣人的好心,当成理所当然,太失臣子之礼了。
谁知沈越开口的第一句便是:“请圣人收回地方官收书列入考绩之命。”
当今直接皱起眉头:“为何?”
沈越可是知道清时文字狱盛行, 便与收全国之书有关, 他不想自己无意之举,成了染红别人官帽的利器,向着当今道:“若是将收书多少列入地方官员考绩,必有官员为考绩好看,对着百姓或是耕读传家的人家强争暴敛, 到时民怨沸腾, 就失了臣编书的初衷。”
“而那些工匠的制造之法也是如此,还请圣人容臣细思之后再上折子, 免得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 因将技法献于朝庭, 而失去了糊口之能。”
此言大是有理,吏部与户部这些衙门的官员更是知道下头官员为了考绩或是完税,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沈越的担心并不多余。
而那些制造技法更是如此,多少人家的工艺所以手口想传、传男不传女,就是怕密术外泄后,教出徒弟饿死师父。若是朝庭一下子都收过来还广印各地,就会有一大批人为此失了糊口的本事,引起民变也不是不可能的。
“嗯,你说得有理。”已经看惯了官员对手中权利如何重视的当今,对沈越这样把现成的权利往出推的举动还是挺满意的,向着自己的几个儿子说了一句:“好生学着些,这才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心,最不可测。”几位皇子听了都应个诺,就是二皇子也得低这个头。
可是当今并不想就此放过二皇子,直接当着朝臣们的面,说他见事还不分明,可见这书读得不通,让他自明日起不必再入朝听政,还是回上书房把书读通了再说。
此言一出,二皇子差点没被打击得倒地:父皇,竟厌恶自己至此?所有兄弟都在听政,还都入了部,却还让自己回上书房读书,谁知道什么时候算是读通?难道父皇能那么闲,想起自己这个读书的儿子,考校一下自己是不是把书读通了?原本觉得自己还算得当今看重的二皇子,可没有这份自信。
不提二皇子能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只说沈越身上多了一个编书的差事,也可以不花银子建他的印书馆,甚至日后上衙都可以不必再理会翰林院之事,可是回府之后脸色却并不好看:“玉儿,今天还要与我一起回府一趟。”
这话是当着沈任与房氏的面儿说的,黛玉有些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去侯府,可是有事儿要父亲帮忙?”沈越可以说回府,因为他是沈任与房氏的亲儿子,可黛玉却只能把沈府当成自己的家,娘家,也只能称侯府了。
沈越整个人都快缩到一起了:“我今天在朝上说了大话,先生一定生气了。你要是不跟着我一起回府,恐怕我得跪上一夜。”
儿子经常被他岳父罚这事儿,沈任还是知道的,可是罚跪一晚上还真没发生过:“你竟敢在朝堂之上说大话,你岳父罚你也是应该。对了,你说了什么?”
沈越略带些扭捏的把自己想着编一部集农业与制造之书的想法说了出来,沈任听得嘴都合不上了:“你可真敢想。”这得是多大的胆子,敢想出这样的主意,要不是沈越有林如海责罚,沈任自己也想让儿子跪一夜了。
房氏有点讨好的向黛玉笑:“好孩子,你就陪他走一回,若是太晚了,在你娘家住也晚也使得。”就是别让我儿子真跪一晚上。
他们两个见黛玉走得很慢,都以为黛玉是在为沈越担心,谁也没看到黛玉眼中那晶亮的光彩。出了正院,黛玉才小声的问:“蔼哥哥儿是真的想?”
沈越轻轻拉了一下她的袖子,示意她把声音再放低些,自己更是偷声唤气的道:“本来想着印完太爷的便印你的,可是现在话赶话越说越大,只好插空儿再把你的印出来。你放心,等你把自己的诗稿理出来,我就开始给你配图。反正这编书圣人也没规定时间,我下衙之后的时间都用来陪你。”
“谢谢蔼哥哥。”黛玉的声音里都透着欢喜:“要不,还是等到休沐的时候再回府里吧。”这个蔼哥哥怎么就不知道装一装傻,当成自己没发现父亲生气不就好了,还可免于受罚。
沈越苦笑了一下,若是自己今天晚上没去林府领罚,估计休沐的时候就别想进门了——黛玉是女儿,林如海对也以疼宠为要,可对自己这个学生,就没那么客气了。
正如沈越所料,虽然他在车上就已经告诉黛玉,若是一个时辰之后他还不能去给贾敏请安,便请贾敏救他一救。可是一到林如海的书房,还是被那肃杀的面容给吓得直接跪到了书房门槛之前:“学生知罪,请先生责罚。”
“哦,这不是沈大翰林吗?您是办大事的人,怎么能向我这样胸无点墨之人行此大礼?若是让圣上知道了,我这小小的户部尚书可担当不起,沈翰林快快饶了我。”林如海嘴里谦虚得让沈越头皮直发麻。
“实在是为了脱罪,话赶话儿就说多了。”沈越向着林如海直接磕起头来,表示编书什么的,真不是自己的初衷。
他在大殿之内说得头头是道,林如海能信他只是话赶话说出来的才怪:“如此说来沈翰林还真是有大才,有急智,只是话赶话便能想的四角俱全。”连地方官儿会横征暴敛都想到了。
沈越唯有苦笑,配合着他趴在地上不敢起身的窘态,林如海只好强忍着自己的笑意,将面色沉得更厉害些。沈越只好维持着姿势说明:“学生最初的想法,真的是想着将老太爷的遗作给印出来。”
林如海点点头,这一点他是相信的,可是后来为何就由印书变成了编书,他要清楚。沈越见他肯听,说话就利索多了:“光是印太爷遗作的话,其实不用建一个印书馆。可是我还想着,还想着……”
“吞吞吐吐的做什么?”林如海瞪他一眼,做都做了,现在倒和自己欲语还休?
“学生一向觉得,玉儿文才只埋没于闺中,实在可惜了,想着,想着把她的诗作,也顺便,也顺便,顺便印一些留个念想。为怕别人发觉,才想着先建一个印书馆,谁知道,谁知道……”那几个皇子非得要搀和进来!
啪啦一声,一个茶杯就顺着沈越的头顶摔在了门框之上:“胆大妄为!”林如海都恨不得吃了沈越,就为了想替黛玉印书,就整出这么大动静,还好圣人对他信任,不然那个蛊惑人心的帽子,可就真扣到头上了!
再说,这好人家的女子,连才名最好都不传出去,这个小子竟然说要把玉儿的诗作印出来,万一让人看出端倪来,那不是要毁了玉儿?
“先生歇怒,且听我说。”沈越见林如海如此激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与黛玉商量好的办法都说了——反正你都生气了,那就只气一回吧:
“先生想想,那些诗作都是玉儿心血所为,我看着比那些什么名士、才子的诗都言之有物,更有诗情。若是只关上门来孤芳自赏,岂不是让玉儿之才明珠暗投,失了先生当日教导她的本意?”
“我教导她,是为了让她读书明理。也是怜她才情,在这上头多说了两句。”林如海不肯承认自己也是爱女儿之才,不舍得她自己摸索,才不时点拨。
沈越笑嘻嘻:“先生即舍不得,我也舍不得让玉儿泯然众人。都说闺中笔墨不得外传,可是前朝多少女子诗词传世?便如易安居士,一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愧杀多少男儿。”
听他把黛玉比做漱玉,林如海面上也有些得色,沈越借机又道:“就算我可以在家中将玉儿之诗,皆录制成册,终不过自家人心口相传。若有一日遗失,便是千古憾事。所以不管先生如何想,我都要把玉儿的诗配上画印出来。”
这次林如海没再摔杯子,只是狐疑的看向沈越:“你都想好了?”
“是,玉儿字静华。”沈越一字一句说出自己想定的主意。
“静华。”林如海把这两个字反复念叨了两遍,觉得也还算配得上自己女儿,把沈越建印书馆的起意翻过去,再问他为何又招惹几位皇子的事。
沈越便大叫冤枉,从来都是他想自己悄悄做点儿事,那些皇子们不放过他,他才不得不给他们出些题目,好让他们别老来打扰自己,怎么就成了自己招惹皇子?
“学生想着,帝国权利交接,往往要有夺嫡之乱,国家常困于内斗,人力、财力虚耗不说,还引得外敌虎视眈眈。所以现在皇子们即能一处做事,便请皇长子监督一下,这样时间一长,皇子们习惯了做完事后向皇长子汇报一二,说不定这一代可免了夺嫡之事。”沈越把自己为何每次都让大皇子监督的小心思说了出来。
“先生想想,现在忠安侯府与大皇子是摘不开了——皇长孙还日日来府里向先生请教学问呢。那就不如让大皇子凌于诸皇子之上,而诸皇子各有所长,兄弟之间没有芥蒂,正好可为大皇子分忧。”
“到时即无内斗,又可兄弟同心,将来国必大兴,而百官可免站队之忧,百姓也能少受些盘剥之苦。”面对林如海,沈越悄悄的把自己的思想高度拔高了点儿。
他竟然想得这么长远,林如海以前虽然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可是没想到沈越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而且已经在大家都不知觉的时候实施了起来。
“还有二皇子呢。”林如海仍有他的担心:“现在顾尚书已经算是直接站在二皇子身后了,将来怕是还有一争。”
不说顾尚书沈越还不想笑,一说起顾尚书来,沈越忍不住又露出了一个笑容:“先生,上次玉儿进宫请安的时候,皇后悄悄告诉她,圣人从私库里拿了十万两银子,经皇后之手补贴大皇子,好让他能一直揽总支持我的印书馆。”人家有决定权的那个,也是看好大皇子的。
林如海至此完全放下心来:“所以今天你才直接说要把印书馆献给朝庭?”
“是,”沈越很光棍的承认,自己最初只是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黛玉的诗文印出来,结果皇子们非着搀和不说,当今背后都出了银子,那印书馆的规模就小不了,自己还是别担这个名头的好——当今都开始替大皇子铺路了,他还能跟人家争名声?而沈学士出言一提醒,他正好借机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