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完后,众人又开始讨论起当下的文学创作形式。一直到天色黑下来,才各自不舍告辞离开。
第二天,《新公报》的报纸头条就是在介绍这一场文会。
副标题更是称这一场文会为——“大师云集谈古论今”,给了极高的赞誉。
合上《新公报》,衡玉翻开《沪市杂谈》这份报纸,在上面看到了熟悉的寻人启事。
比起之前,这则寻人启事多了些内容,说有人昨天中午在“海梦餐厅”附近见过李文权。
海梦餐厅是上海数一数二的西餐厅,里面的菜味道都不错。
衡玉之前就打算去那里吃上一顿饭,看看它里面的菜有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只是一时没找到机会,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
第二天中午,衡玉到达海梦餐厅,对守在门口的服务员道:“我与一位姓李的客人有约。”
显然李老二是打过招呼的,她一说出来,服务员立马恍然大悟,“您跟我来。”
带着她往里走,走进一间包厢。
包厢里,李老二已经在等着她。
等门一合上,李老二立马起身,迎到她面前,“小姐,已经和谢家那边谈妥了,成交价格也在我的预算范围内。”
简单总结一句,等衡玉坐下后,李老二就把他收购的几个工厂的具体资料递给衡玉。
有工厂的规模、地址、员工等,还有李老二对这几家工厂的一些经营思路。
翻看到一半时,外面传来敲门声,李老二先前点的菜已经做好了。
李老二点的菜,对两个人来说份量多了些。衡玉把手上的资料放下,先吃起午饭来。
不得不说,难怪这家餐厅名声这么好,的确有它的过人之处。衡玉吃得开心,倒是李老二坐在她对面颇有些紧张。
对方是自己的心腹,衡玉看他有些坐立不安,多说了两句话,李老二不知不觉就放松了身体,和衡玉一起用饭。
吃完饭后,衡玉又继续翻看资料,偶尔会问些更详细的问题,直把李老二问得额头冒汗,心想还好自己准备得不错,不然这些问题还真答不上来。
有些安排没什么问题,有些安排衡玉做了调整。
上海的形势比北平更为复杂,这里有大片租界,很多国家都在这里设有领事馆,此外还有南方政府,还有各党派的特工潜伏在这里,想要探听到有用的情报。
这个地方这么热闹,衡玉自然也要掺上一脚。
明面上开工厂是为了赚钱,暗地里她也有着在上海布下耳目的用意。
沟通完所有的事情,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了这家西餐厅。
等衡玉回到上海大学时,就听季曼玉道:“我们来上海已经有将近十天时间,现在已经决定后天早上回北平。”
衡玉解下自己盘起来的头发,让一头柔顺的长发披散下来,“火车票订了吗?”
“当然,都订好啦。”季曼玉嗔道。
说话间,外面有敲门声传来。
是庄子鹤过来邀请季曼玉去看上海的夜景。
他们到上海后,多数时间是参加各种文会,偶尔出去外面逛逛也是在白天,季曼玉还真没看过上海的夜景。
听到庄子鹤的邀请,季曼玉有些心动。
但是和庄子鹤两人一块儿出去,她又有些不好意思。
季曼玉瞥了衡玉一眼,“要一起出去吗?”
问这话时,季曼玉是正对着衡玉的,庄子鹤站在她身后,仗着自己长得高,看向衡玉的表情里带着些欲言又止。
看得出来,庄子鹤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心意,倒是她大姐没往那方面想。
衡玉就笑了,“我刚从外面回来,就不出去了。大姐你想出去就出去逛逛吧,机会难得。”
季曼玉最后还是应了下来。等庄子鹤走后,就给自己换了身适合出门的地方,简单打理打理自己。
衡玉盘膝坐在床上,翻看着报纸打发时间。
后来太困了,靠着枕头睡过去,隐约之间,感觉到有人把她手里的报纸抽出来,为她捻好被角,再之后是轻轻的合上房间门的声音。
很快,衡玉就沉沉睡了过去。
——
和来时一样,衡玉在火车上委实不是很好受。
在火车的第二天,衡玉全程是睡过去的,偶尔季曼玉和她说话,也打不起什么精神。
回到家不久,更是直接发起烧来,把季曼玉吓了一大跳。
这两年,衡玉的身体虽然还很虚,但她调理得好,又一直很注意,已经很久没生过病了。
刚不需要每天都吃药,转眼又要一天三顿用药下饭,衡玉也是无奈了。
更让她无奈的是,在她烧还没退时,消失许久的季斯年风尘仆仆回到家里。
“大哥,你回来了。”季曼玉站在门口迎接他。
季斯年点头,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些,“怎么只有你,小妹不在吗?”
说到这个话题,季曼玉颇有几分内疚,她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衡玉才让她生这场病的。
她脸上一露出内疚的表情,季斯年就看到了。
解着纽扣的动作一顿,季斯年蹙起眉来,“小妹生病了?”
也没等季曼玉的回答,直接越过她走去衡玉的房间。
衡玉正在笔记本上画画,房间门没关上,听到推门声也没在意,直到有人走到她面前,衡玉才发现进来的人不是季曼玉。
“大哥!”衡玉立刻把笔记本和笔都放到一边。
季斯年站在她床前,认真打量她几眼,问:“哪里不舒服?”
“发烧了。”
“你好久没生病过了,这次是什么原因?”
季曼玉走到门口,听到大哥这一板一眼、威势十足的问话吓了一跳。
她还很少听过大哥用这种语气说话,仅有的一次应该是季复礼想要去报名军校的时候。
一时之间,季曼玉的心都有些提了起来,担心大哥会生她和小妹的气。
不过显然,季曼玉低估了季斯年对衡玉的纵容程度,衡玉听到季斯年的问话,没马上回答,拉着季斯年在她床边坐下。
没拉动。
她把被子一掀,准备起身。
季斯年叹了口气,弯下腰压住她的被角,没让她起身,自觉坐在她的床边,缓和了语气,“好了,说吧,这次为什么生病。”
衡玉这才把她去上海的事情说了。
没说自己在火车上的遭遇,倒是说了她在上海去过哪些地方,见了哪些名人,脸上颇为兴奋。
看着她脸上的兴奋,季斯年心里最后一丝怒意都消散完了。
面对病弱得连门都很少出,在此之前更没离开过北平的妹妹,季斯年根本苛责不起来。
如果对面的是季复礼,他早就先打一顿了。
季斯年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把季曼玉叫进来,听着她们两人聊着在上海的见闻,心情一片安详平和。
直到季曼玉好奇问了句:“大哥,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季斯年脸上的轻松才褪去了些,“这段时间都在部门里忙碌,手上的任务告一段落了,我就请了假打算回家休息几天。”
“正巧,若是大哥早几天回来,我们都不在家就太可惜了。”季曼玉道。
他们四兄妹都不在家,季父就没怎么待在家里,而是去其他市忙生意,听说是打算在天津再开一家面粉厂 。
反正季曼玉和衡玉回到家三天了,季父还是在外面没回来。
季斯年点点头。
这时候差不多到吃午饭的时间,陈嫂上来敲门,询问他们要在哪里吃午饭,是在餐厅,还是把饭菜都端到衡玉的房间。
衡玉说:“都端到我房间吧。”
三人就在房间里边吃饭边继续聊上海一行。
“说起来,我还挺想去看百乐门的。听说那里被称作天上人间,也不知是何等金碧辉煌的模样。”季曼玉语气里带着几分向往。
她对歌舞厅并不排斥,尤其百乐门那是连达官贵人、上海名媛都喜欢去的。
衡玉偷偷打量季斯年一眼,这才道:“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描写百乐门的文章,还有照片。”
多描述了几句,季曼玉追问之下,衡玉又多说了几句,不过某些地方她明明记得,但还是含糊了一下,说“报纸上没提到这些”。
求生欲可以说是很高。
听衡玉描述,季曼玉更向往了。
她叹息一句,“可惜了,只能看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去上海。”
“啪”的一声,筷子搁在碗上的动静有些大了。
衡玉偏头看向季斯年。
季斯年难得笑了下,“你去过百乐门?描述得很详细,连我都对百乐门起了兴趣。”
衡玉果断摇头,“没,都是报纸描述得好。”
“报纸里还介绍了舞女?”
“这可是百乐门的特色之一。”
季斯年这才平平淡淡道了声“噢”,重新低下头吃饭,
系统津津有味看着戏,和衡玉感慨,【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我看到你这么怂!】
衡玉:“……”
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谢谢。
季斯年吃得很快,他低头看了眼手表,对衡玉两人道:“我有事出趟门,要吃什么东西吗,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
两人都摇头。
季斯年收拾收拾自己,把身上的军装换下来,穿上一身不引人注意的长衫就出门了。
——
一入九月,北平的气温顿时降了下来。
季复礼已经在家待了有五天,衡玉的病还没彻底好全,不过单是从她的脸上,已经看不出什么病色。
但也有人,一脸病容强撑着身体去上班。
《新公报》报社在上午九点正式上班。主编到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好是八点半。
他准备进自己专属的办公室,路过副主编柳余生的办公桌时,顿时被吓了一跳。
“一乔,你这是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吗?”
一乔,是柳余生的字。
两人私交很好,平时都是以对方的字相称。
柳余生苦笑,正要答话,却觉得喉咙微痒,别过头用手抵唇剧烈咳嗽起来,咳到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才摆摆手道:
“是有些不舒服,瞧了大夫,也不是患了什么重病,就是莫名其妙身体虚了下来,这不,一感冒就咳嗽个不停。”
主编一想,也是,前两天瞧柳余生时还没生什么病,面色红润,好得不得了。
“你找了大夫?可能是大夫没能诊断出来,要不要去看看西医?我认识一个水平很厉害的西医。”
柳余生眼前微亮,“正好,你给我推荐推荐,等我空闲下来就去看。”
“身体不舒服就先好好休息,我看你现在就去找那个医生吧。”
主编挥手,直接给他批了假期。
还让他在家多休息两天,身体好全了再过来报社上班。
两天后,柳余生倒是重新来上班了,却还带来了一个让主编颇为失望的消息。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让柳余生好好静养身体,最好往南方去。
南方气候湿润,比起北平更适合养身体。
柳余生苦笑,“他们也说不上来我的身体怎么就变差了,只让我好好调养身体,别出什么岔子。”
“那你是要离开北平吗?”
“是啊,也巧了,前段时间我在金陵的一个好友给我来了信……说他在南京办了一家报社,但报社刚起步,想让我去帮他……还给我开了不错的待遇……原本我都要回信拒绝了,没想到啊……”
柳余生叹息,这么一大段话说起来也费劲,中途他咳了好久,断断续续才把话说完。
主编看他咳得满脸通红,连忙劝他别再说话,先多喝些水休息休息。
总之,柳余生就这样从《新公报》报社辞职了。
不过去金陵的时间还得往后压几天,他要先留在北平把自己的感冒和咳嗽治好。
没过两天,谢世玉所在的谢家,带着不少古董和行李,成功从上海抵达北平。
谢家的家底很好,老家原是北平的,柳余生的父亲后来去上海做生意,但在北平的宅子还留着。
谢世玉早就着人收拾起老宅,如今他和母亲,还有父亲的两个姨娘到了北平完全不乱,让佣人把行李搬上车,他们也坐着车回到老宅。
在家休整两天,谢世玉和家人打了声招呼,独自一人出门闲逛。
很快,他就到了一家书店。
这个点书店里没什么人,谢世玉往里多走几步,视野开阔了才发现在书店最里面,有个穿着长衫头戴礼帽的年轻男人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放着一本书在翻看。
似乎是察觉到身边有动静,他合上书看了谢世玉一眼。
谢世玉目光一瞟,发现他手里的书是《梦溪笔谈》,就知道自己应该没找错人。
他往里走了两步,寻找着书架上的书籍,很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山海经》。
“请问书店哪里还有凳子?”抽出书后,谢世玉礼貌问道。
柳余生瞥他一眼,“在拐角。不对,是左边。”
他现在面色红润,根本不像在报社时那样满脸病容。
柳余生蹙眉,似乎是觉得有些麻烦,又不想在书店里看书了,“那算了,我直接把这本书买下来就好。”
转身往书店外面走,把手上这本《山海经》付完钱就离开书店。
他出了书店后,慢悠悠走着,偶尔还在周围的小摊子上逗留。
没几分钟,柳余生也从书店里出来,左右张望一眼,就发现了谢世玉的踪迹。
他从容走到卖煎饼的小摊子前,“老板,来一份煎饼。”
“好嘞,您稍等。”老板声音响亮。
很快,柳余生拿着煎饼,边走边吃,跟在谢世玉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