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最佳男配——传山
时间:2020-04-02 10:15:27

  苦闷了半天,只能带着问题回家。他也要见见爸爸说的最好爷爷。
  “在有三个多月咱就回去。你急什么?”
  “今天张胖胖说他爷爷特别特别的好,可我没有见过爷爷,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和妈妈说好孩子不能说谎。”
  “不说谎是对的,以后等你回去就知道爷爷好不好?你自己和爷爷相处以后就知道了。”
  “好。”小嘴鼓鼓的,塞了一口饭,说话也语焉不详。
  夜晚,夫妻俩坐在床上,说起了那封电报。
  “高亮,其实咱爹分了家也好。与老三一家隔开,还能少气咱爹几回。”侯秀秀也知道唐家的情况,结婚多年,没少听丈夫说起家里公爹,大伯子,小叔子的为人。
  在她看来,小叔子变成这样全是亲爹和两个哥哥惯的,还有就是小叔子本来就心眼不正。
  分了还更省事,以后还少来往。
  “嗯,这倒是。只是他气爹就不对,万一气出好歹来怎么办?爹多不容易,养大我们三,没少受累。”
  后面的话侯秀秀也不好接,这年月无论是谁都不容易,公爹一个大男人养三个孩子是不容易 ,可还有很多是一个女人养几个孩子的,不是更不容易。
 
 
第124章 寻亲记(06)
  井湾生产大队
  君越睡的房间旁边, 盖了一间土坯厨房。盖的挺大,三分之一是厨房和餐厅,三分之二以后是堆放木柴的。
  在厨房的屋后, 连接了一个偏屋, 是厕所,一个他自己设计的厕所。
  一个用他自己设计的简易人工冲洗的厕所。斜口砌的一个斜坡道厕所, 用石板和星际联盟的粘合剂做的简易茅坑。都是厚实的石板, 上面蹲的也是防滑的石板铺的,边上有两个大桶, 是用来装水的,洗衣服的水,洗脸洗手的水。都可以倒在大桶内, 用瓜瓢一瓢的舀水冲。
  他最在乎的就是农村上厕所的问题, 别的辛苦点,他不太在乎。
  “爹,这也太讲究了吧?”家里的厨房还有厕所都是父子俩下工以后每天盖一点, 父子俩一直盖了一个多月。
  “讲究点不好吗,茅房边的小屋,可以洗澡。以后你们也可以用, 特别是三个孩子,以后洗澡就过来洗,那澡盆边的那火塘, 到了冬天生上火, 洗澡一点也不会冷。”
  屋子可以是土坯, 但里面他设计的很方便。
  洗澡房很小里面一个烧水的大灶,大灶边上是放置洗澡的木桶的地方,大桶内可以放置一个女人用的小桶,虽是小桶可一个成年的女性,胖胖的都可以使用。
  木桶边又砌了一个火塘,冬天洗澡前在火塘内把火烧的旺旺的,屋子内热热的。洗澡时也不会冷。
  洗澡桶在灶和火塘中间,屋子就这么大。
  “嗯,文东他们肯定是喜欢的。”唐高明其实也喜欢爹新盖的厨房,厕所,浴室。
  “你们夫妻冬天也可以用,一家人在同一天洗澡,提前把火烧的旺旺的,轮流来,也不浪费柴火。”
  “行嘞,听您的。这样一弄可不比城里的差。”
  “嗯,以后咱家来了客人借用茅房,还是让他们去老茅房,别带到我这边来。就是老三一家回来也是一样,老三家的那嘴巴可不严。孩子小又不会对父母说谎,也会漏嘴。
  以后交代一声你家的所有人,防着些老三一家。”
  “我晓得,不会对老三一家说的。”说实话,唐高明也不相信老三一家,特别是老三媳妇儿,那就是个祸头子。
  屋子已经封顶,晾几天的时间,就能使用。
  前几天,因为食堂的粮食不够,已经开始停了大食堂。
  各家各户领回来的那点粮食还不够吃七天的,闹也闹过了,吵也吵过了,可无济于事。干部家庭不敢吵,唐家也就没有参与吵闹,领了那点粮食,然后默默的回家了。
  六月,哪怕是山里,也已经感受到夏日的威力。燥热的很,君越一身二十年前的旧短打,灰噗噗的颜色。
  天不亮,黑嘛嘛的,他挑着一担箩筐,进了城。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坑坑洼洼,深一脚浅一脚的。
  修仙以后,自带“夜视仪”的眼睛,君越走在小坑连大坑的小道上如履平地。
  进到城里,天还没有亮,进城以后,早就摸清方向的君越直奔黑市。
  此时灾荒已经开始显形,不只是灾荒,还有之前吃食堂时的闹下的,开始使劲造,后面是勒紧裤腰带一顿只吃一点点。
  现在是勒紧裤腰带也不行了,如今的柳城全市都一样,全解散了大食堂。不少人家到处寻摸粮食。
  在柳城的所有黑市,他都跑了一圈。知道了黑市所卖商品大概的价格,心中有底,他准备糙米,不太精细的面粉,这些都是他自己在空间弄的。
  空间里,有打米机,有磨面粉的机器,有精细的机器也有初代的机器,打出来的磨出来的都符合现在社会吃嚼的粮食。
  糙米,二道面粉如今都算精细粮食。
  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种了不少的大米,麦子,打出来不少,足够他一家人嚼用五十年还有多。卖一些出去,换些钱,换些全国粮票,换些券。
  一只箩筐中两袋粮食,一只箩筐中他放的鸡,和新鲜的猪肉,还有有些浑浊的油 ,没有后世的植物油那么鲜亮,但比现在市面上的油要好许多。
  帽檐压的低低的,没有人掀起帽檐,绝对看不到他的五官,以后也不会认出来他。脸上还抹了灰。
  黑市在一片倒塌的废墟中,这里以前是个大工厂,君越找到一个人流量大的区域,摆好摊。在身后还悄悄的堆了一些粮食。反正他周围没有什么人,黑漆漆的也没有看到。
  拿出来手电筒,没一会儿来了一对老夫妻,黑漆漆的也看不清楚长相,只是凭感觉知道那是一对夫妻。
  “有糙米?”老太太的声音带着惊喜。
  “嗯,要买多少?”都不用问要不要买,来黑市的,就没有不想买粮食的。
  “多少钱一斤?”黑市的价格肯定比外面的高,黑市卖粮食的每家又不一样,但大致上差不离。
  “五毛钱一斤。”君越的价格开的不高,市面上正常的价格也是一毛三一毛五之间来回波动。
  黑市好些都是一块钱或者八毛,九毛钱一斤。君越的价格真心不高,他虽然要用粮食赚钱,但也不需要卖那么高的价格。
  老妇人伸手在米袋中抓出来一把糙米,在手中来回摩擦。还用手电筒照着仔细打量,又闻闻味儿,看看是不是陈粮,这样的价格,哪怕是陈粮,她也愿意花钱买。
  把抓着糙米的手心放在老头子的鼻子下,然后说到,“闻闻 ,是新米吧。”老妇人的声音带着笑意,昨晚做了一个好梦,没想到摸黑出来黑市买粮食,还能遇到便宜又好的粮食。
  “是新米,买一些。”
  老头子也点头很高兴,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去粮站买粮食的时候,糙米已经不见踪影。以前也不多,但好歹还能买一点,可前几日去,是一粒都不见。
  “老板,你有多少?”
  “你要买多少,别问我有多少?”
  “一百斤,有没有?”
  “有,一千都有,面粉和油要吗?”君越顺便推销了一下。
  “买,如果老板有,面粉我也要买一百斤,油二十斤有吗?”
  君越没有感到诧异,头也不到。两百斤粮食,够吃很久的了。而且,现在的人家,只要家里的孩子在战乱时没有折损,大多数的夫妻都不只一个孩子。两百斤粮食看着多,可分到成家的孩子家里,一家也分不了多少。
  “有。”
  君越用手电筒照照身后的麻袋堆,那夫妻俩惊喜的看了眼,后面的商品堆。好多粮食,还有几桶油。随着光线离开,他们的目光也移到箩筐内的粮食上。
  他们夫妻也没有刻意想看摊主相貌的意思,在黑市买商品,忌讳一直盯着摊主看。做这行的,都不愿意被人看清楚长相。
  夫妻俩走到一边,商量了一会儿,老太太留在君越的地摊边,老爷子急冲冲的跑了回去,叫醒四个儿子,回房拿了钱,拿了票,还叫醒隔壁悄悄的推着家里的小推车出来,以及自行车。
  老夫妻一共八个儿女,但乱世是折损了三个,如今还有四儿一女。
  家里是满满一大家子人,没到星期□□个儿子都会回来住在祖传的大院子里。一家子团圆,他们平时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昨晚星期六,四个儿子带着妻小全回到老宅,陪父母。
  给叫醒的四家,都与妻子商量买多少,每间房间一阵窸窸窣窣后,才出来人。
  等他们再到黑市时,君越已经又做了几单买卖,都不大,几十一百斤的买卖,不过他带来的肉,全卖了出去。
  守在一边的老太太,也买了一些,一直拎在手中。
  “老伴儿,你们几个怎么才来啊?再不来,粮食被会卖光。”老太太一直在边上干着急,可着急有什么用,家里的人儿子们还没有来。
  “已经是很快了,来回不得花时间,还有孩子们也得商量商量买多少。”
  老爷子特意用手电筒看了看君越身后的粮食堆,看着还有一些,轻舒一口气,还好,还有不少。
  四兄弟回爸妈家,带的钱不多,但一人买了一百斤还有十斤油。
  约好明天还是老时间老地方,再来买。
  四兄弟都有老丈人,还有舅兄姨姐姨妹。那也各自有家庭,也得告诉他们买一些。
  “行,手表,你们要不?”君越多嘴问了一句。他突然想起来,有一世,不知道什么时候放进空间一大批老式的机械手表,真是老式的还是八十年代的手表。不好卖,也不值钱,他扔进空间以后一直没有管。
  还是前几天,他在空间内翻找,才找到,没想到他随手扔进来不少物件。
  “什么钟表?”
  “机械表。”
  “带一些看看,价格合适肯定有人要。”
  韩家老大,自己就想买,可他没有说出来。
  “行,带一些,帮忙宣传宣传。价格一定公道。”
  “没问题。”
  天亮前,君越卖完放出来的粮食,在箩筐内,放两斤油,十斤糙米,十斤面粉,还有十斤猪板油。三个大铁锅,两把菜刀,一些大碗,两个能炖菜能做火锅的铜锅。
 
 
第125章 寻亲记(07)
  新厨房需要的锅碗瓢盆菜刀全置办齐全。
  天渐渐亮了起来, 君越挑着箩筐进了院门,随手插上门栓,关紧。
  拿着竹扫把扫地的唐高亮听见响动,抬头一瞧,是自家的亲爹。
  “爹,您这是从哪儿回家的呀?”丢掉扫把, 上前几步, 蹲下接过君越挑的箩筐。
  “去黑市买了一些厨房要用的锅碗瓢盆, 还买了一些糙米面粉油,挑去厨房。”
  “嗳,下次去叫我, 还能帮您挑挑担子。”
  “叫你干啥, 买的又不多。”
  厨房内,唐高亮倒米, 装面粉, 早就洗干净沥干水的粮食缸已经准备好。
  十斤糙米不多,只装满了米缸的三分之一, 两斤油放进自制的碗柜中。
  他慢慢的归置好,一样一样的, 猪板油放进一个大陶盆中。
  君越进厨房拿起菜刀,在外边用水冲洗了几次, 然后在陶盆中提溜着那十斤猪板油, 割下来五六斤递给大儿子, “让春梅今晚半夜炼出来, 做菜的时候多放点油,肚子里油水够了,一顿饭也不用吃多少。
  一年下来能节约三分之一的粮食。告诉她别舍不得,以后咱家不会缺油。”
  “好,我和她说。”
  能不能改过来,唐高明可就不晓得。
  “多劝劝,慢慢来不急的。把道理给她说明白。”
  “嗯。”
  父子俩说的话,刚起床准备帮忙的陈春梅也听见了。她抿嘴笑笑,现在的日子,确实比以前有了奔头。
  见父子俩说完了,她系好已经变稀的旧衣服拆下来的旧布改的围裙,脚步轻快的走进厨房,“爹,您那份,也给我,我半夜给您一起炼好。”
  “行啊,猪油渣我就不要了,把青椒剁碎,炒炒给孩子们吃。”
  “那不行,您的那份油渣,我们可不能要,已经白得了一份,再要我和明哥还要不要脸啊。”
  “随你。”
  君越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多争执,要已好不要也好,都无所谓。
  吃完早饭,君越下地上工。
  “二哥。”唐泽兰今天被分到和二哥在一块地方做工。
  “五妹,来了。吃早饭没有?”
  “吃了。”
  “给钟林去了信没有,让他给家里寄些粮票回来,那点粮食可不够你们一家人吃到秋收。”
  君越手中的锄头没有停下,嘴里也没有停,关心的问道。
  “写了信过去,估计快回信了吧。”唐泽兰在食堂解散的第三天就让小儿子给他老子去了一封信。
  “那就好,上次你说钟林要转业回来这事,是不是真的?”
  “是,估计能分到咱柳城。”
  唐泽兰说道这事,眉眼都舒展开来。她一个女人在家里带孩子,伺候老人,辛苦了多年。大儿子早些年成年以后也跟着他爹,去了部队,她死活留着小儿子,让小儿子留在她身边。要不一个孩子都不在她身边。
  等丈夫转业回来,进了单位,上两年班,再让丈夫找机会把小儿子弄进城做临时工,做两年临时工,也能转成正式工。
  “那就好,以后你也不用一个人守在家里。等钟林单位分了房子,你可以带着孩子们进城跟着钟林过日子,一家人除了立诚算是团聚了。”
  “嗯,可能还会赶在亮子前面回来。”
  “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不过立诚夫妻俩还有孩子们能随他老子一起回来吗?”
  “那不能,说了,等过年的时候请假探亲回来一趟。”
  “那就好,过年的时候,咱三家聚聚,请人拍张大团圆的全家福。”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