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最佳男配——传山
时间:2020-04-02 10:15:27

  “这个好,咱一大家子是得照张全家福。”说道一大家子的全家福没有撇开她,唐泽兰笑的很开心。
  婆家是逃难来的,在井湾在柳城没有任何亲人,丈夫也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除了丈夫孩子,她最亲的就是自家的亲哥哥还有眼前的堂哥。
  兄妹俩说着话,手上做事也不慢。中午下工时,走过来几位老头子,站在君越做事的地头站着,等君越走过来,其中的老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唐书呆,今年的天你发现异常没有?”
  “嗯,情况不妙,家里对囤点干野菜,山货和粮食,最好是囤够到明年秋收,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的。”有人主动挑出来说干旱的事,君越顺水推,把他想说的说了出来。
  “是不妙啊,春上下了三场细雨,只是润润表面的一点土,底下都是干的。
  现在一直不下雨,看着有点像四二年时。”
  边上还有一位老马,从锄头中间拎着,一下一下的用锄头撞击地面,发泄心中的不安,每一次都使劲的撞击,发出沉闷的“咚咚咚”的声音。
  在场的老人无比的担心,他们想到了那个战乱时的饥荒年月,饿殍遍野,到处都是瘦骨嶙峋的老人孩子中年人。
  能有草根吃都是不错的,那样的日子,想起来都上头,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个个都深锁眉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的好。
  君越已经做了准备,空间内也在不停的种植粮食。万一这边真的干旱严重,他可以悄悄的伸出援手,看着人饿死,他真是做不到。
  “唉,老哥哥们,还是做两手准备,别大意。”
  君越是在场五十岁以上的老头子中读书最多的人,他还有一个外号:书呆,书袋。
  “对,书呆,你也让你家的大队长今年和支书商量商量,别放卫星。
  本来不放卫星都得饿肚子,再放卫星,那得饿死人。”
  老黄来找君越,主要就是这个意思。让君越影响大队长唐高明,千万别对上面吹牛,说什么:亩产万斤,五千斤。
  这股歪风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开始吹来的,简直是害人害己,也不知道那人当初是不是脑子进屎了。
  “说了,前几天就报了上去,按照往年的实际数字报上去的。回来后,说了,咱井湾觉悟最低,报的最少,上面很不满。
  今年的任何先进都与咱井湾没有关系。”
  君越早就开始给儿子还有支书老汪洗脑,不管怎么样,先把这事堵上,千万不能吹牛。
  “呼。”周围的老头子齐齐舒了一口气,还好,好险啊。“这时候还管什么先进不先进,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嗯,但老哥哥们,咱还是不能大意。万一今年收成差,交了国家要上交的粮食以后,可能分不到粮食,或者还不够交上交的粮食。
  咱们主要还是要多准备山货,干野菜。上山找找野生的红薯,土豆,山药这些裹腹的玩意儿。”
  “嗯,是得多囤。”
  几人纷纷点头,周围的老人聚集来不少。
  回家的路上,老爷子们三五个一小群,边走边讨论。
  半夜,君越起身,挑着箩筐又去了黑市,约好的。
  在老地方,堆好粮食,还有一百五十斤油,地上用一块干净的塑料铺着,摆放着各种新鲜的肉,猪肉,鸡肉,鱼,鸡蛋。
  摆放好,等韩家人来。
  不到二十分钟,呼啦啦来了好些人,直奔君越的摊位前。
  “老板,我们来了。”带队的是韩家老大,人数真不少。
  “别急,一个个来。要买什么,报数,然后交钱。”
  “我们有单子。”
  韩家老大递给君越一张单子,有细分的数字还有总数。
  君越从上看到下,没错,数字都对。
  侧身对着韩老大说,“一袋五十斤,你们自己扛,刚好,不用拆袋。”
  没有一家是买十斤二十斤的,全是五十斤或者一百斤的。看的出来韩家几兄弟的连襟,舅兄他们家里的条件不差。
  当然差也会多买 ,君越的价格卖的不高。
  这样难得的机会,可不多。
  华夏人喜欢凑热闹,哪怕这里乌漆嘛黑,依然还是吸引来不少摸黑出来购买商品的顾客。
  涌来的人七嘴八舌的询问价格,询问商品,“老板,手表什么价格?”
  “老板,糙米多少钱一斤?”
  “老板,鸡怎么卖?”
  “老板,面粉什么价格?”
  不需要君越报价,边上的韩老大,帮忙给报价。韩老大用手电筒,照着一块新手表仔细的打量。
  黑市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倒卖团伙。林黑子在废墟的另外一头,气哼哼的瞅着看不真切的那堆人。
  顾客被抢光,林黑子和手下的人,对着黑呼呼的君越虎视眈眈。
  “黑哥,怎么办?人都去了哪?要不咱干死他混蛋。”
  一脸横肉的刘进手中抓着一把猪肉刀,快速的挥舞着菜刀在空中一顿乱砍,“黑哥只要您一句话,我立马去剁死那.王.八.蛋.也不看看是在谁的地盘上。”
  “再看看,能弄来那么些好东西的人。不会是什么善茬,简单角色。不要轻举妄动,看看再说。
  如果他只是在咱们地盘上搞几天的时间,散散货。
  那咱就就当吃了点亏,不用去理会。
  如果这人与他背后的势力打算长久的占据咱地盘撮咱的生意,就不用客气,搞死他。 ”
  林黑子的说话的时候,声音不大,但他身边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知道老大是想暂时看看,看看那搅和他们生意的人,到底是哪股势力在乱搅。
 
 
第126章 寻亲记(08)
  忙忙叨叨的一个多小时,摆放出来的粮食, 肉, 手表, 油, 全部卖的干干净净。
  收好钱, 还有票, 券, 君越挑着空箩筐,快速的闪动身影, 甩掉身后的尾巴。他刚刚走的路线与回家的路线不一样,他走的是相反的方向。
  回到家里,还只有五点,外面的天,还没有大亮。
  轻手轻脚的回到家里, 听见儿子房间已经有了响动, 悄悄的回到屋子。
  躺下, 又小睡了一个小时,他才起床洗漱。
  如此重复的日子,忙碌了一个月, 柳城市的几个黑市他都跑了一个遍, 存钱的小木盒已经装的满满的。
  两个木盒, 一个装着全国粮票和各种票, 各种券, 一个装的全是钱, 满满一盒子的钱。
  连续两个月高温,又不下雨,地上已经裂开,地里张开细小的口子。但井湾生产大队的百姓,或者柳河流域,至少从井湾开始的这一截河流向下的两百里流域,沿路的村子屯子,只要用河里的水灌溉,今年不愁产量。
  每天,君越都会从空间拎出来空间水,泼洒在柳河中。
  不但滋养着河水还滋养着周围的水草,以及河床,包括河流中的鱼。
  柳河有阳江最大的分支,有百米宽。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可井湾生产大队的麦苗依然青翠,依然在茁壮成长。
  不只是地里的麦苗,还有各家各户的自留地以及菜园子里也是一样,青翠,硕果累累。补种的土豆,红薯,也长势喜人。
  每天地里来往的都是挑水的男男女女,井湾生产大队村外的那条大河,河水少了一截。
  干旱,已经开始发威。未来还会持续发威。
  地里,一群老农把式,好奇的蹲在地里,研究着,观望着。
  “今年干旱已经成了事实,可,苗子的长势怎么比风调雨顺时还好。”
  老黄头扯下一叶子,塞进嘴里嚼,没啥味,但水滋滋的。
  “是啊,奇怪了。”
  “奇啥怪,咱们这些人见天的挑水灌溉,也没有缺过水。”
  “老高,你这话说的一点水平都没有,别丢人现眼行不?”老黄是村里公认的种地最好的把式。
  在种地这事上,他可是权威,能藐视村里其余的人。
  “哼,谁丢人现眼,我说也没有多错。”
  老高头嘴犟的很,一点也不服输。
  在场的老头子,还有他们的儿子们,一眼望去,成片的青翠,看着就喜庆。那是心里喜,下半年的生活,基本稳了,不用担心了。
  转眼就是秋收,干旱是毋庸置疑的。可柳河流域两百多里范围内的庄户人家,全是啧啧称奇。
  “奇了,真是稀奇啊。”
  “那可不,今年大旱,可咱收成却不会差。”
  “看看,颗颗饱满。我看,比去年的收成还要好。”
  “对,去年哪像今年,结这么多的穗子,也没有这么饱满。”
  “……”
  秋收
  秋收前的一个星期,君越停止了往河里泼洒空间水。
  柳河的鱼,最近几个月,已经开始泛滥,营养太好,鱼儿们也使劲的孕育后代。
  还有好些即将绝种的鱼类,也因为空间水,得到了发展。不再会濒临灭绝。
  一连半个月的秋收,社员们累死累活的收割晒干了麦子。
  全部晒干的当晚,还没有装袋。
  深夜,君越一身夜行衣,用一根铁丝撬开仓库的门,先收进所有的麦子,然后又从空间内倒出来差不多的粮食。
  他倒出来的粮食,只多不少。
  这些全是优化过的麦种,除了上交的,剩下的就全是分给农民家的粮食以及生产队留下的种子。
  上交粮食,去的都是村里的青壮年,上年纪的老人留在村里休息。
  十月,东北的气温已经下降,开始穿起薄棉袄。
  一早,呼呼的北风刮着。
  唐泽兰带着小儿子早早的赶往市里火车站,原本说好七月还是八月就回来的丈夫钟林。因为工作上的交接,推迟了两个月才转业回来。
  今天是他到家的日子。
  “娘,别急。”钟立业赶着队里的马车,小声的劝慰后面催促他的亲娘。
  “不急,不急,对了,去接你二舅。”
  “知道,还真是巧了,我亮哥一家也今天到,就像是商量过的一样。”
  相隔千里的两人,回家的日子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缘分,高亮也十年没有回来过了。还是刚解放的那一年随部队回来过。”
  “我二舅肯定想死亮哥了。”
  “可不,你二舅不容易啊。其实你二舅年轻的时候,读书很聪明,比大哥,三哥他们都聪明,可为了你大爷爷他们,一直留在家里种田,伺候老人。
  可那出去闯荡的两人,一去不回。他伺候完老人,又送走你二舅母,再养大三孩子,一个大男人,忙完地里又忙家里……”
  说道二哥的过往,唐泽兰有些难受。二哥要强,多年来,一个人支撑着家里,还能把孩子教养的那么好,真是不容易。
  “二舅是有本事的人。”
  “你啊,跟你二舅多学学。哪怕学到一半,以后也够你受用一生。”
  “晓得,我会好好跟二舅学。”钟立业是三家最小的孩子,但也成家立业,有了孩子。
  他性子活泼,为人仗义,从小他不崇拜亲爹。但极其喜欢二舅,觉得二舅人好,对他们这些小辈比爹,比四舅都要好。二舅和蔼可亲,不晓得为什么,就喜欢亲近二舅。
  说话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君越家门口。
  君越父子已经站在门口等待着。
  早上九点一趟火车到站,卧铺车厢,有一位身板挺直的军人,从报站以后,就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开始焦急的等待着。
  “柳城站已到,下车的旅客请携带好随身行李……”广播响起,甜美的女声提醒本站下车的旅客们。
  钟林背好行李,两手也不空,提着大背包,有些物件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寄回家。
  车刚停稳,他就已经迫不及待的随着人群,快速的下车。
  站在站台,四处张望,望向左边的一群人,一眼就望到了四处张望的妻子。
  “泽兰,立业。”第一次如此失态,此时他已经顾不上,扯着嗓子大喊,脚步朝着左边移动着。
  “爹,娘,我爹在那边。”钟立业拉着唐泽兰轻摇晃了几下。
  顺着儿子指的方向,唐泽兰看到了已经三年没有见面的丈夫,话也来不及说,眼泪哗哗的掉。
  女人是感性的,唐高明拉着表弟上前,“爹(姑父),把包给我们。”
  “好,高明听说你当了大队长不错啊。”
  铁血汉子见到亲人,整个人柔和了许多。说话的声音都柔软了些。
  “姑父,咱一家人说啥谢,那不是应该的。”
  唐高明接过姑父右手的大包,拎着行李离开了。走的时候还拉走了小表弟立业。
  这边,唐泽兰,君越,钟林三人汇合。打完招呼,钟林轻声的劝着妻子,“兰子,别哭,我回来了。再也不离开了,以后家里的事情都交给我,这些年你辛苦了。”
  “嗯嗯嗯,嗝嗝。”居然哭到了打嗝,唐泽兰这是激动的。
  脑子里水漫金山,全是水,无法思考。她也已经说不出什么话,只能嗯嗯的答应。
  “林子,走了,咱出去说。”
  “二哥,你和高明也咋来了?”
  光是接他,不至于。
  “高亮一家也今天到,在你后面一趟车,我们出去等。”
  “亮子是调回来了吗?”
  “是,只说离家不远,但具体哪儿,我也不知道。今天先接他们一家回家,后天去部队报道。咱一家子除了立诚,这下是聚齐了。你分到了什么单位?”
  “还不知道,应该是公安系统,或者铁路系统吧。”
  “都挺不错的。”
  两个单位都是好单位,公安肯定好 ,可也有危险。铁路系统也不错,哪怕几十年以后,依然是好单位。
  “是不错,我先在家里休息,年前应该会安排下来。”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