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同人]兰波家的女孩——米迦乐
时间:2020-04-09 09:36:44

  阿瑟觉得妹妹说的对极了!马上就找到加百列,请他当老板加主编。加百列虽然觉得为了一个爱尔兰人一篇不值一提的文章就要专门做一份学生报纸有点夸张,但再想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好。他是不差钱,毕业以后不用出去找工作,但万一哪天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按时上班的快乐呢?维塔丽常说,你可以不做,但最好要掌握技能,这样万一哪天有需要,不会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
  于是,订婚之后,回到牛津,俩人就开始着手办学生刊物。
  维塔丽建议办报纸而不是杂志,是因为报纸用纸要求低,不需要装订,省了至少一道工序,这样印刷成本也会更低一些。
  加百列和表亲查尔斯走了学校的正式渠道,将报纸命名为《大学学院报》,还拿到一小笔资金。折腾了两个月,《大学学院报》终于上线,两周一期,现在正办的热火朝天。
  既然认认真真做报纸了,就更没时间出去浪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话,做报纸还挺不错的,可以学习从选题到撰写的一整套流程,对加百列来说不是必需,但对早已定下来将来要进报社或杂志社当记者或是编辑的阿瑟来说,就很有必要了。
  阿瑟其实已经忘了最初是想有个公开平台好怼王尔德,等他想起来这事,是王尔德又在那本学生刊物上发表了文章,不过这次不是批评阿瑟或是谁了,而是他自己的两首短诗。
  阿瑟看到署名“奥斯卡·王尔德”的诗歌,忽然想起来这家伙很看不上他的诗歌,几乎把《地狱一季》从第一首诗批到最后一首诗,觉得他的诗没有“美感”,只是一股儿少年激情,谈不上是什么好作品,法国人写诗的水平实在不行怎么样。
  法国人阿瑟·兰波当时表示很生气。现在,王尔德不幸的公开在学生刊物上发表了诗歌,报仇的机会来了,阿瑟立即在《大学学院报》上发文,也同样把王尔德的作品批了一通,说王尔德的诗歌充满了资本主义富家子弟的虚伪做作,一味追求所谓“美感”,而忘了诗歌本身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宣-->>
  泄,“激情”才是诗歌本身如此优美的诀窍,而不是所谓的“遣词造句”。
  王尔德从小也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都“不怎么费力就拿了个第一”,被夸奖着长大,十分自信,只有他毒舌别人的份,嘴贱无敌,这下子可算是棋逢对手。
  两个人你来我往的互怼,两个学院的学生都觉得这对同院同学可有意思了!
  *
  阿瑟将每一期报纸都寄了一份给维塔丽,她觉得男人真的是很好玩,死要面子,谁都不肯承认对方的作品有可取之处。两个人都很聪明,也都极为骄傲,肯定谁都不肯先低头。阿瑟的出身虽然不如王尔德,但他是跟加百列混一个圈子的,稍微弥补了一下阶层差别,跟王尔德也就只有在身高上有差别了,其他方面差别不大。
  她写信安慰阿瑟:
  “……说到王尔德跟你的差别,你有个又美丽又有名的妹妹,他可没有呢。
  要我看,他实在是妒忌你,妒忌你的才华,你的诗歌当然比他写的好多了!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我不是你的妹妹,我也会这么说。”
  但她又担心他俩这么斗气,斗着斗着会忽然……王尔德现在是不是同性恋不好说,毕竟没见过;阿瑟到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性倾向,但他的信里可没少说在路上见到了什么漂亮姑娘之类。
  他俩会不会互怼到最后来个武力解决不好说(很可能不会,毕竟身高差距太大),但谁也说不好他俩最后会不会滚到一张床上去。
  ——还是不要了!
  想象一下两个聪明又傲娇的人在一起,俩人都不是能够容忍别人的人,都很自私,准会折腾得天翻地覆山崩地裂。再说,这个时代歧视同性恋,两人都能算得上“天之骄子”,在一起会是互相毁灭。
  王尔德是什么性情她不是完全了解,但很了解自家哥哥,阿瑟的自私任性可能更胜一筹,嘴贱起来无情无义,王尔德基于教养可能还说不出来“瞧你一脸贱相”这种话来呢。
  哥哥的性取向她管不着也管不了,只希望他要是爱上什么美少年,俩人能不那么折腾,好好享受人生。到时候把他和他的情人往国外一送,一年只要能赚几千法郎,小日子也能过的相当美滋滋,根本没人管。
  *
  从4月到6月初,维塔丽除了在家做做设定、查阅资料,再有就是画了几张油画,将文森特寄来的画作整理了一下。
  他的作品还处在初级阶段,缺点极为显著,但也是有进步的;除了线条和型不准的老毛病之外,他使用颜料的手法也相当笨拙,基本都是不要钱似的厚涂。维塔丽寻思着,也许是因为他不用为颜料钱发愁,所以不知道节省;或者是他就是这么一种画风。
  她不打算去纠正他使用颜料的方式方法,准备尽可能的顺其自然。就像他忽然决定跑去阿姆斯特丹学什么拉丁语,他想学就去学呗,不过他要是不画画,她就不给他那500法郎了。他在他的海军少将伯父家里,倒是吃住不愁,也不愁没有好的拉丁语老师,只是,她严重怀疑,文森特这么一个之前20多年都没想过当牧师的年轻男人会安于教会那一套,他是长子,早早出门学艺,也就意味着,实际上他很早就独立了,过早独立的年轻男人通常会很固执,他也就在她面前显得谦恭一点,在其他人面前,有时候很是倔强。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文森特在信里居然说,他学拉丁语劲头很足,一心想领圣职,梵·高牧师也很高兴他能子承父业,只是母亲不太高兴,觉得牧师没钱,文森特伯父也很失望,觉得他全是在瞎折腾。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介绍一下英剧《杰克绅士GentlemanJack》第一季。
  女主角AnneLister是真实人物,1791年出生,19世纪30年代生活在约克郡,继承了阿姨和叔叔的庄园,地产上有煤矿,所以家里算是比较有钱的,真·家里有矿。她被称为英格兰第一个公开的现代女同性恋,从少女时代在私立学校里就致力勾搭女孩子,自己记了100多万字的日记,写到有多少恋人,还写自己做的性开发,豆瓣该剧条目下有人看了后人整理出版的她的日记,写的还挺好玩的。本人肯定是非常自信的,不然在那个时代(奥斯汀——狄更斯时代)不能公开(其实看起来是半公开)性取向。随便搜了一下人物生平,还喜欢爬山,在欧洲旅游的时候爬过很高的山峰(忘了是哪座了,阿尔卑斯山?),体力很棒,在当时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英剧大家都知道,基本都能按照当时的真实细节拍,演员的表演也很棒,整部剧集行云流水,说了煤老板在努力经营家产的同时,还要平衡好爱情。船戏也有,拍的很唯美,大概跟导演是女性有关。:,,,
 
 
第80章 日出印象
  维塔丽的回信很客观, 他是成年人了, 想追求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只要将来回忆人生的时候不会后悔就行。她是想尽量创造条件让他走上绘画之路, 但要是他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 谁也不可能按头逼他。
  之后文森特有一个多月没给她写信,到5月底才又给她写信,说他现在正在学的拉丁语和古希腊语都让他心浮气躁,学不下去;他苦恼的认为, 少年时代那种学什么语言都很快的聪明劲儿从他身上消失了,他在阿姆斯特丹过得非常无聊、苦闷, 干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趣;但他还是会经常去博物馆和美术馆,他喜欢著名的荷兰画家伦勃朗,经常去看伦勃朗的画,但没有临摹。
  这时候维塔丽仿佛变成了知心姐姐,他几乎什么都跟她说, 语气倒是挺平静。他的阅读量也很大, 看了许多书,如果不上语言课, 就会闷在家里看书。
  他现在是一个健康的年轻男人, 在家乡小镇养成的运动习惯是长时间的步行, 他经常能从家里走到小镇上, 或者走到其他村子里, 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他向她描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景色, 春季田野里的各种色彩;描述伦勃朗的画, 和其他荷兰画家的画,他有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哪怕对方只是个三流风景画家,他有时候也能从对方的画作里发掘出优点,比如哪一部分的颜色搭配很好,诸如此类。
  他无疑对“色彩”这种画家基本功十分敏锐,他喜欢在画布上涂抹大面积的纯色,实际上也是强烈性格的一个体现,但这个时代还没有人从这些方面去分析画家。维塔丽自己在尝试用“性格影响用色”分析这个时代的画家,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艺术家们虽然都是牛气哄哄的,但也肯定有个性偏强烈或偏温和的区别,反映在绘画作品中,就是“个人特色”;放在作家身上也一样,就像她和阿瑟的文风截然不同一样。
  所以她一直认为文森特对沉闷的牧师工作想得过于美好,他现在还没有进神学院就已经觉得无聊了,真要进了神学院,估计待不上一个月就得跑路。
  她忽然发现,作为长子,文森特实际很任性呢。
  *
  她将文森特的画作整理了一下,素描收在一处,油画收在一处,色粉画收在一处,未完成的稿件另收一处。庄园里的空房间很多,专门收拾了一个大房间收他的画作,自己的画作当然也值得一个专门的房间收纳。
  福楼拜就觉得文森特的画“很丑”,弄不懂她为什么费心力帮他整理这些丑了吧唧的“废纸”。
  维塔丽振振有词:“没准他将来会成为很有名气的大画家呢?这些放在家里也就是放着,将来要是他出名了,我就可以靠卖他的画赚大钱!”
  “我记得你已经收藏了很多画了。”他在家里随处可见一些不怎么“美”的画,她这几年可是买了不少画。以前他是觉得这些画都不怎么“精致”,现在么,居然看顺眼了,但文森特的画还是过分的“丑”。
  “那些画现在是不太值钱,不过会越来越值钱的。”她忙说:“就像伦勃朗,他生前穷困潦倒,可现在他的一小幅画就能卖上万法郎。将来,印象派的画作会很值钱。”
  “那个‘将来’,恐怕得是我死后了。”福楼拜打趣的说。
  “可以留给菲利普和罗密,将来他们不会为了钱发愁,要是没钱用了,随便卖一张画就好了。”她也开玩笑的说。
  福楼拜因为自幼家境富裕,对钱财就特别看得开,他时不时赞助故友的外甥,莫泊桑的日子过的还行。本来按照莫泊桑现在海军部小文员的薪水,维持不了他在巴黎的生活,莫泊桑家属于新兴小贵族,但好日子还没过多久,皇帝退位跑路了,新政府不承认这些第二帝国时期的新兴小贵族,他家于是就没落了。
  总之,没钱很难。
  *
  印象派现在还属于新兴画派,1874年4月举办的第一次画展,实际上名为“无名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画展,反响其实不怎么样,很多围观群众是为了好奇心,想看看这些被“巴黎沙龙”画展拒绝的画家到底画的什么鬼,另外一部分观众是亲友,像-->>
  维塔丽这样的热情支持者和买家极少;外界评论很不怎么样,入场券1法郎,观众不少,但没卖出去几张画;
  1876年,这些画家又策划了第二次画展,这次直接命名为“印象派画展”,从4月1日开始,在巴黎勒佩莱捷街11号的杜兰德·鲁尔美术馆(Durand-Ruel Gallery)举行,为期一个月,直到4月31日。
  维塔丽是在4月底抽空又去了巴黎一次,专门去看画展。莫泊桑陪她去的,他对印象派画作的评价也是:“太丑了”。维塔丽和气的要他站远点看,印象派的绘画放在纯色的背景墙上是很醒目的,但糟糕的就是,跟现在欧洲流行的室内装饰风格不搭。
  她这么解释了一番,包括莫泊桑在内的围观群众才一副“原来如此”的恍然神色。
  维塔丽干脆做起了讲解,先从“印象派”这个名字开始说起,源于莫奈的画作《日出·印象》,在两年前的画展展出期间,一位报纸记者称这是一次“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画家们觉得这个名字很好,所以之后就开始自称“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一种绘画风格的革命,也非常贴合法兰西从1860年以来的国家形式,代表了“进步”和“变革”,国家的制度改变了,室内装潢风格也应该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改变才对,而更活泼、色彩更明亮的印象派画作,就应该是最适合整个国家从内到外的大变革的最佳室内装饰物。
  作为欧洲艺术之都的巴黎,更应该放开胸怀,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将来的法兰西,人民会越来越富足,而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就会在各种艺术和娱乐上投入更多,从绘画、音乐、戏剧到服装,甚至革命输出,巴黎总是走在引领世界潮流的顶端,将来,印象派的画风也必定会席卷全世界。
  维塔丽一顿狂吹彩虹屁,把德加和莫奈都稀罕坏了,也对着她夸了一通彩虹屁,说美少女作家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维塔丽也得意洋洋,觉得自己超厉害的。
  这次画展有一个大赞助商,保罗·杜朗-卢埃尔几年前卢埃尔继承了父亲的画廊,现在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他跟古皮尔公司那种有很多股东的大公司不同,属于中型艺术品公司,老板自己拍板。他买画也不像古皮尔的业务员那样,只少量买几张画,卖完才再从画家手里买画,他一般都会包圆,他1972年刚结识马奈,就花了3万5千法郎,几乎把马奈画室里的所有画都买走了,一共是23幅油画,均价是1500法郎一幅画,这是马奈画作的市场价。
  维塔丽听说卢埃尔的豪迈大手笔之后,都惊呆了:她也很想豪迈的包圆好吗!
  这次卢埃尔豪迈的掏了一半策展的资金,参展画家20位,画作则有252幅,平均一位画家有12幅画作参展;另一位大股东是画家古斯塔夫·卡耶伯特,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可以让他安心绘画。
  第二次画展的风评也不怎么样,一位记者在报纸上声称这次画展是“疯子的展览”,痛批了一番,而画家们都不会搞舆论战,遇到这种情况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维塔丽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很纳闷难道德加就不知道去找几个记者写写软文?
  等见了德加一问,才知道这些印象派的画家对“软文”这种东西还真的不了解,这个时代的记者也都很“正直”,心里想的是什么就写什么,就算是熟人也毫不手软。
  她心里可嫌弃了,但还是要鼓励一下这些画家们,说不是他们的画不好或“不好看”,而是群众的审美观还没有来得及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是会接受印象派的画风的。
  因为塞尚的缘故,实际上福楼拜——左拉这个小团体对印象派画风的接受度还蛮高的,经过维塔丽指点之后,莫泊桑也觉得自己渐渐可以欣赏到印象派的“美”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