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答应了废封仁亲王关系后,两父子的情分似乎是增添了,但当事人才知道自暴自弃之后的仁亲王行事是如何的。
胤礽本就是一国太子,他身负着兄弟们羡慕的父爱,从小就苦心为皇位而辛苦。康熙对他严格是一回事,胤礽对自己的严格才是最厉害的。但即便如此,常年盛世的太子不是那么好做的。恪尽职守半辈子的人,忽然撂下了所有的责任,任性起来就别提有多厉害了。
就譬如他带着小苏拉……
康熙想想就挑了眉头,转而看着弘昼,似是很开明的语气,“你想试试?”
弘昼吓得摇手,“不不不,我才不。”
康熙闻言露出一丝笑,像是谁用针线穿过去,轻轻一扯的皮笑一下。既敷衍又骇然,再呵一声,“那算了。”
算了?
您老人家恨不得我点头,然后就当场掐死吧?
弘昼咽了口水,又接连喝水压惊,再起身假装是看风景的左右走。也是这个时候,孟德斯鸠过来了。
作为未来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此时此刻还是普通的贵族之一。他站在路易十五的面前,先是行礼,“陛下是有什么事吗?”
“孟德斯鸠,朕听说你在卖法院庭长的职务?”
弘昼就是这么一句话注意到了,一个是名字,一个是卖官都卖的这么正大光明?
大清是绝对不能的,但这里却是可以公开言说的。孟德斯鸠的波尔多法院庭长职务是世袭的,所以他出手转卖是大手笔,也有一笔客观的钱财。
孟德斯鸠对此如实回答,“我想要迁居巴黎,以后专心写作。”
弘昼听了好奇,“写作?庭长写过什么书?”
他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名人,但是真说起来真的一问三不知,也不确定这是不是他印象中的孟德斯鸠。毕竟这西方的名字真的很重复,当然相对来说孟德斯鸠是较少的了。
孟德斯鸠转头看着弘昼,即便两人未曾见面,但他也能知道弘昼的身份。他像是一位绅士一样,先是行礼,而后带着很浅的笑意,“《波斯人信札》,相信殿下会很喜欢。”
“是吗?说什么的?”
孟德斯鸠显得几分兴味,“很普通的故事,就是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经历。身为同样专制主义的胜利者,和殿下应该能看明白。”
“孟德斯鸠!你怎么可以这样无理!”路易十五显得生气,“和殿下是很友善聪慧的人,他甚至创办了科学院,还广招大清的男女进学,不论贵族还是贫寒!”
弘昼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嘲讽,因为比起他,孟德斯鸠对路易十五反而是更无感的人。再说这些日子的接触,他连大不列颠贵族群嘲乔治一世的场面都经历了,这都不算什么。但路易十五显得很用心,他有些惊讶对方真的有认真了解过自己。
这份了解,就像是胤礽去到法国等地之后的感悟一样。毕竟这一路走来,提起这事的很少。少有几个知道的贵族或者国王对此持反对票,还向着他想进行反面的思想灌输,阻止这样的行为。
所以这就是孟德斯鸠讽刺的专制。
孟德斯鸠并没有道歉,只是浅浅的冷笑不见,他面无表情的看着弘昼,“如果是这样,那和殿下就更应该去看。我的拙笔可能写的不好,但希望能够给和殿下一点帮助。”
弘昼点头应下,他冥冥之中觉得这就是认为的孟德斯鸠。当天的茶话宴会上,弘昼还另外叫人来拍照,孟德斯鸠就在其中。
到了晚上时分,弘昼把油灯放在床头看那本《波斯人信札》,开篇就恰到好处的吸引住了自己。
这是一本禁、书,不会去到大清的那种。
简单的两人小故事,却完全揭露和抨击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
这种揭露没有任何的分别差异,包括对鼎鼎有名的路易十四的憎恨都表达的分明,并且有一句明明白白的话。
法国比东方更专制。
弘昼只看了一些就收着睡下,就是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如果不穿越,他不会发现原来中国几百年前被人说成耻辱的清朝,其实在西方多国成为乐土。可是等到他真的来到西方的时候,他们对大清的‘颂华’是真的,但随着思想启蒙发展就开始了‘贬华’。
弘昼已经肯定孟德斯鸠就是未来的大思想家了,毕竟没有谁可以这么随随便便抨击的。就算是西方的环境,遇到真正专制的皇帝,孟德斯鸠这就像是中国民国时期的文学者,上面的人弄他只是动动小手指而已。
可他就是说了,真正说来他也不是‘贬华’,他只是思想革命家而已。
弘昼翻来翻去的睡不着,他最后起身来打开门,看着走廊上的侍卫,“你好。”
“你好,和殿下。请问有什么需要吗?”
弘昼拿出《波斯人信札》,“这本书你们看过吗?”
侍卫不出所望的点头,毕竟给了肯定的答案,“是的看过。”
“很多人都看过。”
“孟德斯鸠男爵是一位很优秀的思想家,他的书很严谨理性,我找不到任何的不对。”
“谢谢,这确实是一本好书。”
“殿下您能喜欢,这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弘昼回屋的时候,石中连忙关门伺候上床。弘昼没什么事了,把书放在床头,心里很平静的睡了下去。
第二天的时候,他想去找孟德斯鸠,希望可以多多交流一些。
宫里的仆人送来法国衣裳和假发,他们以前都是这样,所以来到这里后也提议穿当地的服饰过瘾。
但弘昼想到昨天的场景,看着这假发和繁丽的袖口,还要高跟鞋顿时犯怵起来。
康熙却一身新装的背着手进来,“快试试。”
“要不,还是算了?”
康熙不说话,就凝视着。
弘昼叹了口气,只能进去乖巧的换下一身衣裳。他甚至连镜子都不敢看,只是就跑出来转一圈。
康熙看着很满意,竟然还叫人给他拍了一张,说是做纪念好看。
以前也都是这样,弘昼也不觉得什么,就是出去时仆人夸了他一声,心里反而不自在的往外跑。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对此很意外,他昨天还是坦荡的建议,但真正看到弘昼带着书来时,他显得无比讶异和动容。尤其是他尝试性的说了两句,发现弘昼是真的看过他的书,不仅如此自己言语的时候是自有一套思想的。
是那种开明的思想。
孟德斯鸠很认真的道,“我必须为昨天的不礼貌道歉,就像陛下的话,和殿下确实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智者。”
这里没有其他人,弘昼耸了耸肩,“我只是想要认识像您这样的智者,不然不会这么辛苦过来。”
“我很期待未来的大清,它一定是众人向往的乐土。”
“会的,它会是。”
弘昼保证道,不然他折腾这么些年为什么?
两人聊得很是兴起,又频繁来往起来,直到有人来说,“德·罗昂男爵告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对他不敬,想要您去处理。”
孟德斯鸠愣住了,“罗昂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弘昼则觉得名字很熟悉,他想了想,“弗朗索瓦?”
“和殿下认识?”
“他算是我的朋友。”
“和殿下不用担心,我这就去看看怎么回事。”
“谢谢。”
孟德斯鸠基于最近的关系,很愿意出手帮助,弘昼点头,如果是权势倾轧,相信孟德斯鸠很愿意帮忙。
此时弘昼不知道,他在这里舒舒服服喝茶,另外一封信送到大清养心殿的桌案上。
信封打开落出一张照片。
胤禛怔怔看着,“这姑娘……好像弘昼啊!”
第123章 大清和郡王
从飞艇大队离开京城, 整座城都安静了一点。至少对宫里的许多人而言, 一下子就没了意思。
太妃们从前就没自由可言,每日里争宠嘴里都说的是想帮衬族中, 实际上心里都想把日子过得更好,皇上出宫的时候也能想起并带上自己。她们的愿望不多,却没想到某一天康熙不走平常路, 说退位就退位了。宫里嫔妃长吁短叹, 觉得这好日子还没过够, 苦日子就要来了。
以前康熙在乾清宫, 她们还能名正言顺的在六宫走动, 可作为太妃就不同了。就是单纯的起居, 也没有以前那么自在宽敞。
毕竟康熙没死, 嫔妃还多啊!
哪怕胤禛的嫔妃很少, 后宫六院大都空着, 可胤禛不松口她们就要挤在一处住, 心里很不痛快。就算往日的攀比都变得没有太大意义,她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反而加倍的看重起来。
直到有一天,康熙想起来带了几个旧人一起,组着老年团出宫去这才又开心起来。
出去游玩,这日子过得竟然比半生更痛快,游山玩水似乎成了人生真谛。她们在外面玩得痛快, 一度都想不起京城的事情, 回来的时候也是很不甘愿。眼看着康熙又跑了, 隔三差五的报纸出来, 里面是康熙和弘昼去到世界各地的照片,太妃们忍不住叹气。
好想出去玩啊!
宫里好无聊啊!
胤禛对这些都不大在意,这也让留在京城的王爷福晋们受了苦,如宜贵太妃就是爽利人。每天眼馋心慌,连带着胤祺胤禟的福晋都看不顺眼,时不时的还要骂两句儿子。
福晋们很是无奈,只能去问乌拉那拉氏,请求是否能将太妃们请出来去府里住。这样宫里头能腾挪出来,免得特例将宫殿给太妃们住,太妃们想要去庄子等地方也方便。
乌拉那拉氏当时应了,她左思右想之后和胤禛建议此事。
毕竟胤禛不能不管这些长辈,可是留她们在宫里住的太挤,不知道的还以为胤禛亏待了。可真的留下来,那就要继续讲三宫六院挪部分出来给太妃们,一年两年还罢,日子长了难免叫人非议。弄不好的,还说是太上皇故意的。
这对谁都不好。
胤禛觉得可以,只是书信一封给康熙,顺道也了解一下弘昼的消息。
弘昼在外面过得如鱼得水,有时候忙着弄其他的,和康熙都是分开行动。胤禛之前说的那些事情,也都交代给弘昼安排的工作表的人,他们各司其职,康熙也只是偶尔敲个板就成。
胤禛为此很意外,也在书信上夸了几句,然后他们的书信越来越多,隔三差五就有一封。相比起弘昼时不时的汇报式家书,显然有些不上心。但胤禛不生气,他欢喜的看着一封又一封,闲着时候就会和乌拉那拉氏和耿氏说。
当然,最后发现最捧场的是路过的福宜。
小姑娘听着胤禛夸赞,觉得自己没有跟着出去可惜极了,原来不怎么看的《世界报》也订阅起来。每次看到弘昼的照片和报道,她就亲自将纸剪下来,然后贴在自己的一本子上。
如果弘昼看见这个场景,他大约会得意的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