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先生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弘晙可以感受到,方苞先生的身上没有李光地老师他们的身上的“官味儿”,就喜欢写写文章,教书育人。
小系统瞧着主人犯愁,它也犯愁,具象化的红色圆团子愁的褶子一条一条。
“小系统只知道,刘大魁,科举不停的失败,不停的失败,不停的失败……”
弘晙……
弘晙不认输,大魁遇到了他,是大幸运,他要推荐大魁去考“鸿学博儒科”,让大魁和宋朝的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一样闻名天下。
“大魁,秋天考完科举,若是没考上秀才,就去考‘鸿学博儒科’,小四爷给你担保。”
小四阿哥拍着小胸脯,那架势是要送他上战场。
刘大魁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声音磕绊,“大魁--不用小四阿哥担保,大魁这次考不过还可以下次再考。实在考不过--弘晟阿哥答应担保。”
“若是小四阿哥给担保,大魁才疏学浅,万一考不过,岂不是耽误小四阿哥的名声?”
弘晙不答应,把脚边的小哈巴抱起来递到他怀里,望着两双一样一样的眼睛,自觉胸膛里勇气满满,豪气万千,气冲云霄。
“我来担保,或者阿玛直接推荐大魁去考。大魁一定会考得很好。”
“将来大魁一定会是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那样的好文人,好官。”
刘大魁……
我是谁,我在哪里?
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是我“认识”的那个“王安石先生?苏轼先生?”北宋朝的?
刘大魁抱着小哈巴一动不动,目光呆滞,小哈巴误以为刘大魁和它玩游戏,伸着毛茸茸的小脑袋凑上去。
亲一口。
还不动。
添一口。
脸上粘粘的湿润感让刘大魁惊醒,发觉小哈巴对他做了什么,木木呆呆。
小四阿哥好像是惊喜地望着他,两眼亮的出奇。
小哈巴眼神儿无辜,一脸讨喜地望着他,小尾巴一摇一摇的欢快。
这是……
等着他亲回去?
刘大魁彻底懵了,今夕何夕?我是谁,我在哪里?
第51章
春光明媚的人间四月天里, 百花盛开的雍亲王府小园子里, 刘大魁懵住了, 刘大魁到底是没有禁得住小四爷和小哈巴的眼神儿。
这眼神是那么的明亮清澈,总像在笑,却又有着非常的信任和依赖。
看到小四爷那“期待”的笑容,小哈巴那让人醉心的“笑容”, 是不是要把所有的顾虑都忘记得一清二楚呢?
刘大魁只觉得自己晕乎乎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举起小哈巴亲一下它的额头, 然后放下小哈巴, 抱起小白猫把脸埋在它身上狠狠地吸一口。
小白猫……“瞄。”
小白猫愤怒,怒目圆睁,直接一爪子下去。
手上有了几条白生生的印子,还好没见血。刘大魁反应过来憨憨地哈哈哈笑, 望着小白猫琉璃般纯粹纯净的眼睛,即使发怒没有伤他的暖心举动, 忍不住亲亲它的小额头一口。
“瞄!”
“汪汪汪!”
“嘎嘎--”
…………
小园子里打闹成一团,小鹦鹉、小芦花、小鹰儿……都来助阵,刘大魁抱头窜,一边躲一边讨饶, “我错了我错了,我以后不吸小白了。”
弘晙阿哥揉揉眼睛,看着着乱糟糟的一切,原来小白的脾气这么大。
不管怎么说,大魁没有拒绝, 就是缺少一些自信和勇气。
弘晙阿哥决定了,那就是行动力满满。去宫里进学的时候,嘱咐府里的侍卫每天早上锻炼的时候,拉着刘大魁一起长跑,打打拳。
好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考科举,第一就是考体力。弘晙阿哥还把刘大魁平时写的文章都打包带着,准备拿给几位老师看看。
“乘骑者皆贱骡而贵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谓贱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
第二天下午,方苞先生看完刘大魁的文章,连声直夸“言简意赅,短短一篇文章二百字,转折转折再转折,曲尽其妙,辞藻工丽,当代的韩愈和欧阳修……”
晚上的时候好友相聚,他还兴奋地和李光地大人说,“其实我方苞算不了什么,我的同乡刘大魁才真正称得上是才华横溢,文章铺张排比,韵调铿锵,精、气、神全有。”
李光地大人没想到一个屡试不第的小读书人,能获得方苞先生这般高的评价,有一次和他的学生,儿子们讨论学问说起来,其中有一位还专门来雍亲王府找人。
话说回来,弘晙没想到方苞先生给予大魁的评价这么高,高兴得来,不光承诺休息那天把大魁引荐给方苞先生,第二天就和进宫的阿玛提起这件事情。
“阿玛,大魁的文章好,方苞先生也夸。”
亲阿玛不置可否,“阿玛知道,这些事儿你不要管。”
弘晙拉着阿玛的衣袖不放弃,“阿玛,大魁科举要是考不中,考‘鸿学博儒科’啊。”
“阿玛自有安排。”四爷继续哄儿子。
弘晙因为阿玛的态度……生气。
“阿玛,大魁会是大清国的王安石和苏轼!”
亲阿玛……瞧这护短的小样儿。
还大清国的王安石和苏轼?
“阿玛知道了,午时一刻,快些午休。”
弘晙……气咻咻地转身自去睡觉,不搭理他阿玛。
四爷……惯的这脾气。
四爷揉揉脸,用冷水洗把脸,出来东三所自去乾清宫东偏殿忙乎。
哪知道皇上也和他说起刘大魁。
“朕听说这个小读书人,颇得弘晙的心意?”
四爷手里的毛笔一顿,一个大大的墨迹留下。
“人品可以,儿子就同意他把刘大魁留在身边。”
皇上点头,打擂台那天他也看了一眼那位刘大魁,一位朴实的汉家读书人,也大约明白乖孙孙为何喜欢他。
“人品好就行。”
诚亲王胤祉听了半天,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刘大魁?我好像听我家弘晟也说起过。”
“弘晟夸他文采很好。”
皇上看向四爷。
四爷满心无奈,实话实说。
“文章工于华丽,很有韩柳文章之风。儿子正打算恩科过后推荐他去考‘鸿学博儒科’,他的行文非常不适合八股文章。”
鸿学博儒科?这下子皇上是真的来了兴趣。
他本来听方苞先生说了一句,还不大相信,没想到四儿子也看好?
“确实有才?”
四爷苦笑,“有才。”
“在文章的‘精、气、神’方面的研究,儿子估计,将来成就,不低于方苞先生。”
…………
这下子,一众兄弟都明白四爷的表情了,方苞现在跟在皇上和弘晙阿哥的身边,方苞的文章和戴名世出于一家,还和戴名世是好友,弘晙阿哥路上随手救下的一个小读书人,居然也是这个文章路子,还同出身桐城。
呼哈哈哈,一众兄弟低头闷笑,四爷当然能感受到。
皇上挨个瞪一眼,然后对四爷说道:“既然有才,不适合做八股文章,你去推荐考‘鸿学博儒科’,考好了,朕来看看到底水平如何。”
“儿子遵命。”
刘大魁的事情看似就这样定了下来。胤祉、胤禩、胤禟几个人一起偷看四爷,四爷面无表情;胤祯隐隐约约明白四哥手下有了正经文人的意思,心思莫名微妙;其他几位兄弟向来不掺和这些事儿,不闻不问,唯有胤祥真心为四哥高兴。
皇上把儿子们的表情看在眼里,在心里冷哼一声。
一众天家父子继续埋头研究图纸,马上就是皇上的六十大寿的日子,纸面上能研究的都研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实际试验,四爷琢磨着这一伙儿兄弟哪一个合适,又想起他的二哥。
四月三十,一转眼四月份过去,五月初一这天的上午,上书房就开始放假,因为他们的老师们也要准备参加皇上的寿宴,小阿哥们也要回府做各种准备。
弘晙和三哥去给乌库玛麽,玛麽她们请安完毕,自己来到乾清宫西偏殿。
搬起他才做好的大船模型,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大红木箱子里,好生锁起来,嘱咐李德全亲自看着。
“大总管,你要帮弘晙看好哦。”弘晙阿哥不放心,生怕他玛法偷偷提前看。
李德全大总管眉眼笑开,好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小四阿哥尽管放心,谁敢碰它一下,从大总管的身体上踏过去。”
小四阿哥高兴地出宫,玛法是肯定不会为难大总管的。
皇上从南书房回来,得知乖孙孙出宫了,还得知他把大船模型锁起来了,让李德全专门看着,哭笑不得。
“我就提前看一眼,能怎么着?”皇上觉得乖孙孙太“小气”。
李德全笑眯眯地接口,“小四阿哥想给皇上一个惊喜?”
“皇上您没见,那个大船模型大得很,老奴觉着,老奴一个人都搬不动。亏得小四阿哥练习骑射,力气大。小四阿哥还说,搬动大船模型,有简单的方法,老奴刚刚跟着看了,也没看出来窍门。”
皇上……愣愣地看着自己的老奴才,这是诱惑他去看来着?
李德全立即装模作样地给了自己一巴掌,“瞧奴才这张嘴,奴才不说了。”
“哼。”皇上不理他,转身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四爷也好奇儿子的大船模型。
“弘晙和阿玛说说。”
“阿玛,不能说。”
“哦,真不说?”
“不说。”
“那,待会儿的糖葫芦,还要不要吃?”
“要。”
噗。
弘时忍禁不住地笑出来。
弘晙立马看向亲阿玛,一脸讨巧地笑。
亲阿玛扑棱扑棱他的小光脑门,大度地不计较。
温暖明煦的五月初,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人群里,热闹喧闹的四九城街道,父子三个慢悠悠地逛着,弘时和弘晙一人举着一根糖葫芦,眼睛望着大街上的风光,耳朵里听着各种中气十足的吆喝声,只觉得快乐,开心。
大眼睛眯成一条缝,小表情享受,四爷摇头失笑,家里又没有缺着什么,偏就喜欢街上的。
父子三个逛了沿街的铺子,弘晙给府里的弟弟妹妹都买了礼物,还买了一些杂物儿,其中有一件据说是宋朝的建盏,曜变天目茶碗,四爷不大敢确认,弘晙要买,就买了下来。
难得的清闲,四爷也想好好陪陪两个孩子,他们逛得尽兴,回来府里,把礼物分发出去,就打算好好休息一天,明天斋戒沐浴。
苏培盛赶紧禀告一声,方苞先生等了好久,久等等不到人,恰好刘大魁回来府里,他就和刘大魁一直在讨论文章之事。
弘晙蓦然想起来,赶紧求助自己阿玛,“阿玛,弘晙答应休息就把大魁引荐给方先生。”
四爷轻轻瞪儿子一眼,真是他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刘大魁的文章,四爷心里有数,果然,四爷一来到前院的偏殿,就发现方先生和刘大魁聊的特别投机。
见礼完毕,方先生立即表示要收刘大魁为徒。
四爷轻轻摇头。
“方先生的心意,本王已知,然大魁是要走仕途一道。”
刘大魁也从见到闻名天下文坛的方苞先生的惊喜中醒过来,他是要走仕途的,方苞先生好像只是要做文章。
方先生发现他们要拒绝的架势,立马表态,“文章写得好,是一个方面,若是能有机会报效君王和国家,济世救民,自是要专心仕途。”
“明经救世,吾辈读书人的心愿。不管是写文章教书育人,还是走仕途为官,都是殊途同归。方某并不是食古不化之人。”
四爷心里暗自满意,眼角余光瞧见刘大魁兴奋的样子,面色不变,不急不缓地说道:“方先生此言甚有道理。”
“大魁的文章不适合八股科举,昨天本王就已经答应弘晙,若是大魁此次恩科落榜,就去考‘鸿学博儒科’。”
方苞先生一愣,随即又为大魁欢喜,他自己也能举荐,可他举荐,和四爷的举荐,当然大不一样。
“此为正理。四爷考虑的很是周到。”
刘大魁惊呆了,醒过神来就给四爷大礼参拜,“谢四爷,谢四爷。”
“大魁一定好好考,不定不负您的举荐。”
“大魁不敢说以后定是大清国的王安石和苏轼,但大魁一定终身不敢懈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皇上,为大清。”
四爷又听到“王安石和苏轼”,冲击力低一点儿,可还是忍不住嘴角一抽。
方苞先生却是实打实地被震撼到了。
他的这位小同乡,居然有这样大的抱负?
苏轼先生不说了,王安石先生是谁?那是北宋的大改革家。
方先生揪着自己的胡子,愣愣地望着一脸慷慨激昂的刘大魁,脸上的表情那个纠结啊。
朝廷上有很多弊端,他知道。打从前朝就有,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否则也不会有范仲淹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可问题是,大改革家,那是那么好做的吗?
四爷望着方先生的面色,不动声色地叫起刘大魁。
“记住自己今儿的话,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