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全能网红——佟言
时间:2020-06-04 08:50:33

  刘嫚看向面前的实木桌。
  陈剑秋一开始还没有明白的她意思,忽然想到了,不可思议道,“你要刻在桌上?!”
  “嗯,事后我会按照桌子的价格,赔偿你们材料费。”
  陈剑秋:“……”
  “你和吴渠这个事情,我不能擅自做主,我要和其他评委商量一下。”
  陈剑秋马上走向其他评委。
  而此时,距离评比结束,只剩下60分钟,刘嫚并不着急,她不打算写长篇大论。
  评委们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刘嫚把自己的宣纸换给吴渠,第一,吴渠这个情况的确情有可原,让纸不是重新备纸,其他作者不好提出意见反驳;第二,他们再次翻阅了赛程规定,规定中并没有禁止参评者之间互相让纸,也没有禁止用木桌作为刻字载体进行创作。
  刘嫚完全是钻了规则不周全的空子。
  因为摄影师不再一个一个的拍摄参评者创作的特写镜头,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只能远远的看到一群人集体安静的伏案写字或者刻字,外行根本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说实话,超级无聊!!而且这样的画面还要持续一个小时!
  正在大家犹豫是否换台的时候,一位评委突然拿走了刘嫚桌上的宣纸,把纸给了她斜前方的男人。
  镜头太远了,观众看不清男人的样子,他们能认清刘嫚的位置,还是靠她的衣服。
  观众一头雾水,不知道宣纸移过去是算什么操作?交换考试试卷吗?为啥那个男人的宣纸没有换过来呢?
  接下来刘嫚的举动更奇怪了,她把桌上笔、砚台之类的东西全部放到地上,对着一张空空的桌面,竟然开始比划起来。
  观众们不换台了,他们好奇,刘嫚想做什么。
  不只是他们,现场的人同样好奇,一些刘嫚的竞争者们频频朝她和吴渠看过来,周不殆也暂时停下笔,抬头看,想搞清楚刘嫚在干嘛。
 
 
第三百一十五章 再次跨组
  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刘嫚开始一笔一划的从木桌的右上角开始动刀。
  她竟然还会刻字!!!
  这恐怕是此刻所有人内心的唯一想法。
  苏邑身边的老友们说,
  “你收的这个小徒弟,可真不是一般人。”
  “你教导有方啊!”
  “真羡慕你能遇到如此有天赋的好苗子。”
  ……
  面评那一场,他们亲眼见识到刘嫚如何用两种字体写下《云阳鼎》,他们震撼的心情跟当时的程梓坤、陈剑秋是一样的。而且《云阳鼎》的小篆版现在就挂在展览中心外厅原本苏茂林《破窑赋》所挂的地方,供无数游览者观看。
  苏邑难得谦虚道,“我才教了她几个月?是她前一位老师启蒙的好,那位徐夫人像神一样!她要是活着,恐怕也能成为当今书法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站在苏邑旁边的喻湛听到“徐夫人”三个字,心里噔了一下,他想起梦中女孩的话,
  小赵氏、徐夫人……
  周不殆惊愕的望着刘嫚娴熟的使用刻刀,从小到大,他一直被人夸聪明,夸天才,结果遇上刘嫚这怪胎,没有对比没有伤害,他欲哭无泪……她能不能给他们这些‘才华平庸’的人,留一点余地?
  吴渠根本不看刘嫚,感激她是一回事,怕她影响自己发挥是另一回事,这个女孩已经超乎了他对天才的理解范畴,多看一眼,他会心里不平衡的!他不能再写错字了!
  而原本属于篆刻、刻字组的20人,也有一丝惊诧,为什么书法组的人,临了跑来与他们竞争??虽说是自由发挥环节,但也不至于自由到跨组了吧。
  评委之中最喜欢刘嫚的程梓坤激动得不行,他没想到小姑娘还留了一手,每隔一会儿,程梓坤就晃荡到她旁边,看她刻得怎么样了。
  郭副部长和市长中途跟欧阳岑去楼上喝了一杯茶,等再回来时就发现,几个评委乃至所有旁观者的注意力都在一个小姑娘身上,郭副部长对刘嫚有一点印象,因为她是全场唯一的女孩,还是唯二的年轻人。
  他不由好奇的问欧阳岑,刘嫚的来历。
  “她是苏邑的关门弟子,来历没什么值得细说的,”欧阳岑的言外之意,刘嫚只是一个普通姑娘,“只不过面评时她从楷书组转到篆书组,现在才一杯茶的功夫,她又转到刻字组去了。真是奇了,同时掌握书法与篆刻并不少见,正常情况下都是先掌握一技后,再习另一技,再好的天赋也需要时间磨砺,能两者都到精通的程度,至少得到40岁。”
  市长惊讶道,“这个小姑娘了不起呀!”
  “我儿子和她差不了几岁,却连钢笔字都写不好,”郭副部长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再想想自己的儿子,真是恨铁不成钢。
  欧阳认为郭副部长的儿子才是如今年轻人的常态,刘嫚能在这个年纪,到达如此水平,除非她从自幼年学字起,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心无杂念,生活寡淡,不受任何网络的诱惑,不与小伙伴出去玩,每天睁眼学字到闭眼,恨不得把笔当做自己的玩具。
  想到这,欧阳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笑,怎么可能!现在寺庙的僧人都做不到这个地步,况且刘嫚还是一个网红,离不开网络。大概是他见识不够,世上总有例外,万一她是罕见的绝世天才呢。
  电视台的人非常想给刘嫚一个特写,奈何不敢违背评委的意思,只能尽量拉近镜头,让电视观众能稍微看清楚刘嫚的动作,只见她不紧不慢的把木屑扒到地上,而地上已堆起一小撮。
  刘嫚刻字的速度不比用毛笔写书法的人慢多少。
  无论旁人如何看她,她都没有受到任何干扰,一心只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管最后能否获奖,她都要尽全力做到最好,否则对不起徐夫人和苏教授两人的教导。
  况且,喻湛不远千里连夜赶来,还在现场看着自己,想到这一点,她更加干劲十足。
  距离结束时间只剩下两分钟的时候,刘嫚才放下刻刀,用手拂过木桌上残余的木屑,稍作整理。
  两分钟过去了,陈剑秋要求所有作者退后一步,不能再动笔或动刀。
  10位评委开始依次评审每一件作品,摄影师总算能再次进入中心区域,他跟随评委的步伐,把镜头对准桌上的作品:
  每个人对“汉风”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人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的文言散文,有人写的是诗词,有人把字刻满了一整块原石……
  在观众们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品,他们这辈子都写不出来-_-。
  的确,能进入这一轮,每个作者的水准毋庸置疑,各有各的风格,他们的作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毛病,评委想挑刺也不容易,只能优中选优。
  吴渠在刘嫚前面接受评审,他用楷书写了一篇长篇诗,描写了汉武帝和他金屋藏娇的故事,卷面工整干净,字体刚健质朴。
  10位评委仔细看完整首诗,互相低声交谈,和面评不同,这一轮评委不会当面对作品指手画脚,每个人成绩,只在最后一刻才揭晓。
  有两位评委问了吴渠几个问题,吴渠回答后,他们点点头,在各自的评分表上打分,写好注释,就继续评审下一个作者了。
  吴渠一头的汗,心里没底,生怕自己刚才的回答令评委不满意。
  轮到刘嫚的时候,已经有过半的作品接受了评审。看着10位书法大师走向自己,刘嫚说自己一点都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初看刘嫚的作品,一位篆刻组的评委笑道,“哟,还配了一副小画,挺有童趣的。”
  木桌右半部分,是一幅非常简单的木雕画,一个小庭院,院子里有一颗树,门槛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这些物象作者都刻画的十分粗糙,庭院的细节是模糊的,树的叶片就是随意划几刀,小女孩也看不到具体轮廓。
  奇异的是,评委们并不感到凌乱,如果站远一看,会发现整体十分生动形象。
 
 
第三百一十六章 无邪孩童
  木雕画的旁边,是一小段印篆体刻字。
  这是一篇小短文,名为《无邪》。里面有若干字的写法,与现今差异很大,别说电视观众们看不懂,几位不擅长篆体的评委也看不懂。
  于是篆书评委程梓坤先细读了一遍,然后念给其他评委听,“稚子有巢,傍榕结庐,草没木失,蓬门旧椽,青轩不睹物,网虫织百行……”
  通篇念完,10位评委大概能明白这篇小短文描写的是一个天真无邪小孩子的家,她的家安在榕树旁边,草掩过门槛,门是破的,窗户是青黑色的,看不到外面,到处都是蜘蛛网……
  内容与刘嫚的小画互相映衬,文章颇具汉代散文风格,措辞复古朴实,短小精悍。
  她的刻字功力也相当深厚,不像现场其他木刻者那么精雕细琢,她每一笔都很随性,下刀即不回头,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对她来说,拿刀刻字与拿毛笔在纸上写字,没有任何区别。
  刻字组的评委拿着放大镜仔细看她的刻痕,啧啧称奇,如此行云流水的木刻,没有多年的磨练,不可能做得到。
  不过话又说回来,字刻的好,小画有趣,文章写的不错,整体布局也美观,但这与“汉风”有什么关系??
  陈剑秋忍不住问出大家心里的疑问。
  刘嫚解释道,“上周五,我和周不殆一起去了未央宫影视基地,那个地方完整复原了曾经的未央宫,我从气势恢宏的宫殿,仿佛能看到君主莅临,百官朝圣,还有那些端庄美丽的宫妃,在觥筹交错夜宴上言笑晏晏。但这样的生活,离我们太远了,哪怕是在现今,又有几个人能过如此骄奢淫逸的日子?我以为‘汉风’不仅包括汉王朝的辉煌与鼎盛,也应该有普通人的风貌。”
  另一个评委问,“那么,你在影视基地里看到了这个小孩子的生活环境?”
  刘嫚摇头,“这是我想象出来的。我以为未央宫里一定也有黑暗丑恶的一面,可我走遍了整个影视基地,却一无所获。专家们和建筑师们复原了宫殿美好的一面,唯独忘记了王宫里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下等人’,他们或许是低等奴婢,是阉人,是天牢里的重犯,也可能是冷宫中的弃妃。于是,我想象我是一个生活在王宫角落里的稚童,我的家有青色不透光的窗户,花纹模糊的门扉,鎏金脱落的椽头和被太阳晒干的枯草……”
  刘嫚这番话,说服了评委,却让喻湛涌起惊涛骇浪,先前他还有有所怀疑,而此刻他能百分之百的断定,刘嫚就是那个小女孩,他不可置信的盯着她这张脸,试图找到她与那个小女孩的共同点。
  她们俩长得一点都不像。
  可是她们说话的语气、神态是一模一样的。
  难怪他在梦里就觉得那个小女孩像刘嫚,竟不是错觉。
  程梓坤说,“难怪你在文章结尾写‘长乐未央,相思莫相忘’,我还想着,住在这样的环境,怎么能‘长乐未央’呢,原来你指的是长乐宫和未央宫,你从王宫底层的视角来写‘汉风’,想法挺奇特的。”
  陈剑秋说,“确实剑走偏锋,不走寻常路。”评审到目前为止,其他人的作品都是用溢美之词赞颂汉代名人,或者汉王朝的伟大。
  因为苏学镇的事儿,一直低调不敢随便发言的王庆海忽然问刘嫚,“你的题材并不是非要木刻不可,你的画同样也能用毛笔画出来,为什么你一定要选择木刻,而非纸写?”
  王庆海意指刘嫚有故意炫技、装逼的嫌疑。
  一旁的陈剑秋烦死王庆海了,纳闷欧阳岑副会长为什么不也取消他的评委资格。既然是自由环节的比试,当然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啊,难不成还故作低调,藏着掖着,那也没必要来参加这个展览会了。
  面对王庆海的为难,刘嫚从容道,“因为题目是‘汉风’,汉宫中的底层人很穷,平时是接触不到纸张的,我把自己当成这个孩子写字、画画,我没有纸该怎么办呢?只好拿小刀,刻刻画画。而且我想大家小时候,都有在桌子上乱涂乱画的经历,我在桌子上刻画,正好符合我的主人公的天性。”
  刘嫚的解释很有说服力,一位篆刻组的评委笑道,“所以你的作品,是一个无邪孩童的涂鸦?”
  刘嫚点头说是。
  评委们互相耳语一番,便在纸上写下自己给刘嫚的分数和评价,接着去评审下一件作品。
  之后评委再没有遇到让他们特别感兴趣或者耳目一新的作品,直到看到周不殆的草书作品。
  周不殆的作品名为《西域》。
  他把西域二十八国,巧妙的写进一首七言律诗里,恰好五十六个字,平仄交替,格律严格。
  “妙,太妙了!”
  “草字写的也精妙!”
  评委们赞叹不已。
  且不说周不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用固定的字、固定的韵律写出一首诗,就谈熟背二十八个西域国名,一般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评委对周不殆没有任何质疑,直接打分写评语。
  到了正午,所有作者的作品终于评审结束。接下来是统分时间,工作人员进场协助评委,节约时间。
  作者们还是得站在各自桌前等待,不能乱动,而像苏邑和欧阳岑这些老者,以及各位领导们,经不住长时间的站立,有人给他们搬来座椅休息,还端来了热茶。
  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摄影师抓紧机会参访他们感兴趣的作者。
  他们首先直奔刘嫚而去,
  “你好,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近距离面对刘嫚,主持人神情有些兴奋,她是一个女人,也兴奋!
  刘嫚颔首,“当然可以。”
  主持人拿出准备好的问题稿问:“请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书法,还有篆刻?”
  “我是先学的篆刻,大概在三四岁的时候。”
  “真不敢相信,现在许多三四岁的孩子,还得父母在后面追着喂饭。”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终名次
  刘嫚笑而不语,她宁愿被父母追着喂饭,也不想那么早就开始识字学习。
  接下来,主持人又针对她的作品内容问了几个问题,包括字体的写法讲究、词语的翻译,“刚才程评委的点评,我和许多观众都没听明白,‘长乐未央”除了是两个王宫的名字,还有什么其他含义吗?”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