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青云上
时间:2020-06-05 09:47:35

  日子呼啦啦又到了年底,梅香意外的发现自己又怀上了。
  黄茂林有些高兴,又有些担忧。
  梅香问他,“茂林哥,你如何不高兴?”
  黄茂林连忙搂着她亲两口,“我怎么会不高兴呢,我只是有些害怕。每回你生孩子,我在外头听的两腿发软。”
  梅香听了后异常感动,把头靠在他的胸口,“你别担心,我会好生养胎,我如今的年纪正是生孩子最好的年纪,不会有事的。”
  黄茂林摸摸她的头发,“好,我不担心。家里的事情你别管了,全部交给我。”
  梅香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头先你去省城,我就觉得家里人不够,后来你一回来我又混忘了,咱家里也该再添个人了。后院儿也就罢了,张妈妈和细月两个人能操持的过来。前院儿光指望你和大福,你整日要到处跑,大福要看着豆腐摊,我想使个人出去跑腿都不行。”
  黄茂林立刻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明儿就去买个小幺回来,专门给你跑腿。”
  梅香不好意思笑了,“也不是专门给我跑腿,是给家里用的。”
  黄茂林第二天就去找人牙子赵老板,要买个小男孩。
  赵老板年底生意正好,手里压着好几个孩子呢。
  见黄茂林主动上门买人,赵老板亲自迎接,赵太太上了茶点就出去了。
  赵老板问黄茂林,“黄掌柜想要什么样的孩子?”
  黄茂林直截了当,“男孩子,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身子骨结实,没病,口齿伶俐,可靠。”
  赵老板嘬一口茶水,“黄掌柜可是买了给家里使唤用的,我这里有三个男孩子,都叫过来给您看一看。”
  赵太太把三个男孩子都引了过来,黄茂林问了几个问题后,毫不犹豫挑中了中间那个。这孩子说话不急不缓,声音不谄媚不害怕,且一直低着头,没有与黄茂林直视。
  赵老板笑了,“黄掌柜可真有眼光,这孩子家里祖上不错的,后因出了几代的败家子,家道中落,才流落为奴身,他还认几个字呢,是这三个孩子中资质最好的,也就黄掌柜家配使唤了。”
  黄茂林付了银子,与赵老板签订买卖契约,把这孩子带回了家。
  这孩子姓吴,叫贵仁,今年十二岁,黄茂林也没给他换名字。
  贵仁到家里后,先给大爷大奶奶磕头,又见过慧哥儿和青莲。
  梅香见这孩子长得唇红齿白,心里很是诧异,这么漂亮的孩子居然卖身为奴,但听说这孩子遭遇坎坷,梅香也不再去揭他的伤疤。
  “我也不去问你过去的事情,既然到了我家里,就把过去的都丢开手。我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富人家,从来不会苛扣你们的吃穿用度,你只管好生听你们大爷的吩咐,偶尔给我跑个腿,也没有太多的事情。只一样,家里的事情不许到外头去说。”
  贵仁立刻躬身回应,“大爷大奶奶放心,我定会好生干活,不往外头嚼舌头根子。”
  梅香如今有些精神不济,把贵仁打发去和大福住一间屋里,自己回房歇着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晚上还有一更哟!
 
 
第111章 话家常谋定前程
  慧哥儿和青莲听说阿娘有了小弟弟, 都跑过来看望阿娘。
  慧哥儿还好,经历了一群弟弟妹妹的出生,早就见惯了。青莲自打记事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 比谁都激动。
  三岁多的青莲口齿清晰, 她轻轻摸了摸阿娘的胃部,“阿娘,弟弟在这里吗?”
  梅香觉得好笑,把女儿的手往下放一放, “在这里, 为什么要弟弟不要妹妹?”
  青莲皱了皱小鼻子,“要姐姐, 不要妹妹。”
  梅香顿时笑了,摸了摸女儿的头,“平时都是姐姐让着你, 以后你也要让着弟弟妹妹。”
  青莲把头靠在阿娘胸口, “阿娘,上街。”
  梅香摇了摇头,“今儿外头太冷了, 我们不上街,在家烤火好不好?”
  话音才落,外头北风的呼呼声毫无阻挡的传入室内,天上又没有太阳, 风这样大, 出去了可不遭罪。
  梅香摸了摸女儿的手和脸,上头擦了香脂膏, 仍旧滑嫩嫩的。
  黄茂林坐在一边,看她们母女俩依偎着说话, 心里暖烘烘的。家里又要多个孩子,他得想办法多挣些家业,还得抽出精力教导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长成周大郎那样。
  梅香抱着女儿说了一会子话,又转头对黄茂林说,“我想吃羊肉。”
  黄茂林顿时喜形于色,“想吃羊肉?我马上让贵仁去买,算了我带他一起去,他小孩子家家的别被人坑了。”
  梅香想了想,“买个后羊腿,回来和胡萝卜一起炖着吃,留一些肉,还可以包羊肉包子。”
  黄茂林点头,大声叫细月,“好生看着你们大奶奶,我出去一趟。”
  说完,黄茂林又问梅香,“除了羊肉,还想吃什么别的东西?”
  梅香歪着头想了想,“暂时想不起来,等我想起来再跟你说。”
  黄茂林笑着进屋拿钱,带着贵仁一起上街去了。
  他把集市转了个遍,买了一条上好的后羊腿,回家的路上遇到熟人吴掌柜。
  吴掌柜打趣,“黄掌柜,这不年不节的,倒吃起羊腿来了。”
  黄茂林也不瞒着人家,“屋里人有了身子,前些日子一直不思饮食,今儿忽然说要吃羊肉,可把我喜坏了,先买回去再说!”
  吴掌柜连忙道喜,二人别过。因是邻居,吴掌柜还让吴太太送来了一条鲤鱼给黄大奶奶补身子。
  梅香收了吴太太的鲤鱼,把吴太太引进堂屋一起说闲话。
  吴太太年过四旬,家里已经娶了儿媳妇了,这几年修身养性,性子温和的很,与梅香说了许多养胎的闲话。
  张妈妈把羊腿剁了,先略微煮了煮,用清水洗净杂质和浮油,下锅略微炒了炒,加水炖,等到快熟的时候,加了许多胡萝卜丁,一起煮了小半锅。
  除了炖羊肉,张妈妈把那条鲤鱼也做了,炒了一盘白菜豆腐,一盘腌辣椒和香豆腐丁,凉拌了一盘菠菜花生米。
  梅香让细月盛了一大碗炖羊肉送到隔壁吴掌柜家里,吴太太还回了一些自己家晌午吃的菜。
  梅香说是想吃羊肉,等到吃饭的时候,又净捡着胡萝卜吃。那胡萝卜浸满了羊肉汁,味道倒是不错。至于那一大盆羊肉,梅香只略微吃了两口。
  黄茂林知道妇人有了身子燥性大,把那凉拌菠菜给梅香夹了一些,又把那条鱼尾巴夹到梅香碗里。
  梅香赶忙拦住他,“我自己来,你给我夹这么多菜,我若不吃了岂不白费了你的心意,我若吃了,一来撑的慌,二来养大的胃口,后面孩子太大可不好生。”
  黄茂林立刻停住了,“你不要勉强,吃多少算多少,剩下也不妨事,家里小猫小狗多,再不济,给我吃也行。”
  小饭桌上只有两口子和青莲,说话随意的很。
  梅香这回有了身子之后,黄家这边更加重视。黄炎夏出了钱让杨氏买了许多吃食送了过来,杨氏自己还另外准备了许多新尿布以及几身小孩子穿的新衣裳。
  梅香也不拒绝,她知道杨氏如今有些惧怕自己算旧账,收了她的东西,也省得她胡思乱想。
  对于杨氏和闫氏,黄茂林反倒不像梅香这样耿耿于怀,还特意劝梅香,“我已经长大了,不必再去计较以前的那些小事情,她一个没见识的妇道人家,也只能在鞋底和簪子上做做文章。闫氏那个婆娘被你打了一顿,我的气早就消了。反正咱们也不与杨家来往,看在茂源和妹妹的份上,对阿娘,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梅香看向黄茂林,“当家的果真大气,我佩服你。我心眼小,谁得罪了我,我要记恨好久的。我阿爹刚死的时候,阿奶和大伯苦苦相逼,我到现在还记着呢。”
  黄茂林笑了,“怪不得前一阵子你看到韩明全不搭理他。”
  梅香哼了一声,“我大伯娘觉得如今我们过得千好万好,就该饶恕了他们?想得美,我不找他们算账,是我宽宏大量,并不代表我就要和他们交好。不光是我,阿娘和两个弟弟那里我也再三交代,不许和大房交好!”
  黄茂林哈哈笑了,“谁家出了门子的姑奶奶都没你权利大,娘家人都听你的!”
  梅香抬了抬下巴,“这些体面都是我自己挣来的,你不服气?”
  黄茂林立刻服软,“我服,我服!”
  除了杨氏和红莲,其余唐氏婆媳并莲香等人,先后来看望梅香,倒让梅香有些不好意思。
  日子慢悠悠的过,梅香安心养胎,带着女儿玩。
  等过年的时候,梅香的胎象彻底稳了,不再整日拘束在家里,天天带着女儿出去串门子。一会儿去娘家,一会儿去隔壁黄茂源家,或者去莲香家里。
  家里的生意全部是黄茂林在操持,有大福和贵仁做帮手,梅香连油坊的事情都不管了。整日吃喝玩乐,好不快活。
  黄茂林愿意纵着她们娘俩,要不是梅香身子不能走远路,他还想带着妻儿们去县城耍一耍。平安镇虽说比以前发达多了,比县城还是差远了,连个听戏的梨园都没有。像样的银楼也没有,只有个刘家铺子,如今虽然开始卖一些金器,做工质地都让黄茂林看不上眼。
  梅香倒是不在意这些,她只要过的畅快就行。
  叶氏见女儿过得舒心,心里也跟着高兴,但愿她此生一直这样平安顺遂。
  大女儿终于过上了舒心日子,两个儿子也中了举人,等明年秋天,张三姑娘满十六了,也可以进门。再翻一年,小女儿也要出阁了。
  叶氏觉得日子真快,一眨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自办完酒席之后,明朗兄弟二人这些日子专心在家读书、侍奉母亲,把前面几年不在家人身边的遗憾都弥补过来。
  才过完元宵节,正月十九的上午,韩敬博突然让人来传信,请叶氏及明朗兄弟二人即刻去县城。
  母子三个到了县城之后,韩敬博夫妇亲自接待他们。
  才进门,韩敬博先给叶氏行礼,“因事情紧急,惊扰三嫂了。”
  叶氏连忙回礼,“四弟不必多礼,你一心为了咱们韩家,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众人一顿厮见之后,也不分男女,一起进了韩敬博的书房。
  李氏给大家上了茶水,先退出去了。
  韩敬博直截了当,“三嫂,县丞大人年前就出发进京赶考去了!”
  叶氏有些发愣,明朗和明盛却听懂了。
  韩敬博喝了口茶,“三嫂不懂没关系,我只是把这些事情说给你听。县丞大人这几年搭上了上头的关系,此次春闱若能得中,必定要授正经官职,就算名落孙山,怕是也会离开荣定县。这县丞一职,我们可以争一争。”
  叶氏听说涉及到官场的事情,摇了摇头,“四弟,我一个乡下妇道人家,哪里懂这些,你只与他们兄弟二人商议就好。”
  韩敬博继续开口,“我与张县尉合计过了,县丞一职,朝廷有律法规定,非得有举人功名才行。荣定县也不是什么大县,县丞职位只是个从八品,别说两榜进士,同进士都看不上,一般都是本地或附近州县的人担任。这也是朝廷为百姓着想,县令用外地人,下面县丞等职位用本地人,防止一家独大,百姓受苦。县丞大人长子也有举人功名,但他家已看不上荣定县这块小地方。明朗兄弟二人新晋举人,由我和张县尉使力,再走一走县令李大人的路子,多送些礼。李大人马上任期就满了,谁做县丞与他又无碍,且我们好生帮衬他,让他的吏部考核好看一些,李大人自然愿意顺水推舟保举一下,我们倒是可以争一争这个职位。现在有个问题,只能取他们兄弟其中一人。”
  叶氏听懂了最后一句话,忽然有些为难。
  明朗主动对韩敬博拱手,“四叔,我是长子,理应在家侍奉阿娘,县丞的事情,让明盛去吧。”
  明盛却摇头,“大哥,你如何说这糊涂话。”
  众人都看向明盛,他虽一向嘻嘻哈哈,对兄长却颇为敬重,头一回对着明朗说这样重的话。
  明盛看向韩敬博,“四叔,我年不过二十,尚未娶妻生子,县丞虽不是正经官职,也没有说让一个小孩子来干的事,别说荣定县的百姓,县衙门里六房三班的人也不服气。第二,我是张县尉的女婿,若我做了县丞,县丞县尉和户房书吏都是一窝子亲戚,好嘛,这荣定县到底是县令大人说了算,还是县丞和县尉说了算。第三,我一直在读书,从未接触过世事,轻易做官,万一哪里出了纰漏,岂不连累众人。”
  韩敬博看着明盛,半天后忽然哈哈大笑,“好,好样的,明盛,你倒是个实诚人,把这里面的利弊剖析得一清二楚。不过有件事情我也得告诉你们,我若能把你们兄弟二人其中一个推上去,我就要辞了这户房书吏。”
  叶氏大惊,“四弟,万万不可,别说是个县丞,就是再大的官儿,也不能拿你的前程来换!”
  韩敬博笑了,“三嫂不必惊慌,我早就预备好了。难道我要做一辈子的书吏?三嫂,我虽不如两个侄儿有才,却还有一二分上进心。若县丞是咱们家的人,家族有人看护,我就不必死守着这个不入流的书吏了。再者,县衙里的职位就这么多,没有让咱们韩家占了两个的道理。第三,这些年我也攒了一些家业,等县丞的事情落定,若是能如意,我预备外出读书,说不定过个几年,我也能中个举人进士,不比做这劳什子的小小书吏好多了。”
  叶氏听韩敬博这样说,方才放下心来,“四弟一心为公,真是咱们老韩家的顶梁柱啊!”
  韩敬博摆摆手,“三嫂,县衙里不能没人,既然明盛已经把话说透了,我稍后带着你们去拜访张大人。张大人也不是个不明事理的,晓得这中间的利害,定然也会同意明盛的看法。”
  叶氏点头,“那就劳累四弟了。”
  一行人立刻备了份厚礼,一起去了张家,张大人和张太太亲自接待了他们。
  叶氏去了后院,拉着张三姑娘满口夸赞,又夸张太太贤良淑德,会教导孩子。张太太也是满口谦虚话,夸赞叶氏虽是乡下妇人,却教导出几个出色的孩子,比那外头多少富贵人家的太太都强多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