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叫妈也没用——一点萤
时间:2020-07-26 08:37:54

  现在别人报价一千,她要是一把手就拿出来,那不是约等同于告诉大家她做生意挣了许多钱了吗?
  王青青跟房主陷入了漫长的价格拉锯战中,一桩房屋转让,谈了两个月也没谈拢,这事儿就传到了彭大元的耳朵里。
  彭大元的日子非常不好过,自打他给孬蛋限定了伙食支出,却被孬蛋发现他自己吃独食以后,他这个儿子就仿似跟他结了仇,每天见到他张嘴就是:“爸,我饿。”一到他发工资的时候,这个儿子就自动出现了:“爸,该给伙食费了。”
  好容易给自己加个餐,买了一斤猪头肉二两烧酒,刚吃两口孬蛋就钻了出来,二话不说端起饭盒就往嘴里倒,往往气得彭大元破口大骂。
  而他的钱票得日日随身带着,只要敢一个疏忽拉在宿舍或家里,孬蛋就能闻着味儿给他偷拿个精光。骂了不听,打了会嚎还会跑,彭大元拿这个儿子没有丝毫办法,每天都气得要吐血。
  正在他头大无比的时候,听到了王青青要买房的消息,彭大元眼珠一转,把自己收拾了收拾,就找到了王青青门上。
  “青青,听说你要买房啊?”彭大元笑得殷勤。
  “是啊。”王青青并不准备让他进院子,她把着大门,俩人就站在大门口说话:“你有啥事?准备把你南二区的院子卖给我?”
  彭大元避而不答,又追问:“买房钱不够?”
  “是,钱不够。”王青青忽而挑眉一笑:“咋地?你要借钱给我?”
  “青青。”彭大元又不答,继而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儿对王青青道:“你看看你,日子不好过吧?赁房子住,月月得掏租金,买房子吧,拿不出钱来,你说说你,现在是不是左右为难?”
  “有话你就直说,别唠唠叨叨一大堆,我可忙着呢,没工夫听你搁这儿瞎扯淡。”王青青不耐烦应付他,转身要进去。
  “哎!你先别走。”彭大元急急喊住了王青青:“我真有事儿。”
  “啥事儿?”王青青停下脚步:“你是卖房给我还是要借钱给我?”
  “都不是,青青,反正你也没钱买房,要不,咱复婚吧。”彭大元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你想想,你要跟我复婚了,就有不花钱的房子住了,也省得你拿不出钱来这么为难,你说是不是?况且孬蛋早知道错了,他当着好多人的面儿说你是个好人,对他好,当初办出那事儿是他太混蛋,你要跟我复婚了,他保证听话又孝顺。”
  巴拉巴拉说完后,彭大元眼含期待看着王青青:“你觉得咋样?”
  “不咋样。”王青青皱紧了眉头:“彭大元,咱俩已经好聚好散了,你再这样就太没意思了,我没有一丁点复婚的打算,你以后别再来找我了。”
  说完话王青青拉开门就进去了,留下彭大元在大门外喊了老半天的“青青”。
  人喊不出来,左邻右舍还直探头,彭大元嫌丢人,灰溜溜地走人了,一边儿走他一边儿不停地叹气,要是苗青青能答应复婚该多好,这样孬蛋那个混账小子就有人管了,有苗青青打理他的衣食住行,能省自己多少事儿?
  王青青可没心思管彭大元怎么想,她专心跟房主继续扯皮,又熬了一个多月,房主终于松了口,四百八十块钱,一把手交清。
  于是苗家兄妹开始大张旗鼓地借钱,把熟悉的人都问了一圈,转回身钱就告诉大家钱借齐了,房子顺利到手,王青青没急着搬家,准备先找人把房子给扩建一番,她打算把正房的瓦顶掀掉再加盖一层,东西配房全打通成大间,最后在大门旁边再加盖一间小屋做厨房。
  刚做好改建计划,孬蛋又找上了门:“妈,我跟你道歉,你能跟我爸复婚吗?”
  “不能。”王青青面无表情看着脏得没个人样子的孬蛋:“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我其实挺烦你们父子俩的?”
  王青青的直言相告让孬蛋呆了呆,她板着个脸继续说:“你们父子俩一个德行,唯利是图不说还自私又寡恩,苗青青遇到你们父子俩,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这话听到孬蛋耳朵里有些怪,他没在意这个,他全部的注意力都被王青青对他的指责给吸引走了,反应过来王青青是在骂他,孬蛋恼羞成怒之下冲着王青青大吼:“看我求到你跟前了,你可劲儿摆谱是吧?有什么稀罕的!没了你我还活不下去了不成?”
  吼完不待王青青再开口,他飞快地跑远了,王青青看着他的背影冷笑一声,终归是活得不那么好,而且总有他活不下去的那一天。
  王青青为了方便干活儿,把小院子改造了一番,这二层的小楼在一片瓦房当中特别扎眼,苗大哥跟人解释:“我爸妈年纪大了腿脚不好,火车站那边儿的房子要爬楼梯,他们住起来不方便,我这当儿子的不好把爸妈丢给我妹妹一个人管,所以我们一家都搬过来跟我妹一起住了,□□口人挤在这小院儿里,这房子可不就嫌小了嘛,加盖一层也能住得宽敞些。”
 
 
第251章 廉价的劳动力27
  房子改建好了, 搬了家之后家庭作坊显得更像那么回事儿了, 尤其是被打通的东西两边儿的配房,不管是放机器当操作间还是堆货物当仓库都非常好使。
  刚搬了家, 苗父苗母就提出了不要分红的问题:“我们俩老了, 哪能花得了这么多钱, 就是分给我们那也是白放着, 不如你们都拿去做周转。”
  本来老两口这几个月的分红,都是苗母的给王青青, 苗父的给苗大哥, 王青青和苗大嫂俩人对此都心知肚明, 分到老人手上转一圈再拿回来, 确实也没这个必要。
  但是老人辛辛苦苦帮忙干活,也不能就这么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当成免费的劳动力, 王青青给苗父苗母订下了每人每月八十块钱的固定工资,几十块钱老人倒还是愿意接, 这事儿就这么圆满解决了。
  搬了家之后生意更是上了正轨, 每个月几乎都能盈利五六千,不过两三年功夫, 苗大嫂跟王青青就各攒了近十万元的巨款,苗大哥一年的工资才四百块多一点儿, 这十万说是巨款,那真是一点儿都不带夸张的。
  苗大嫂这两三年也没闲着, 悄咪咪地打听着在铁西的北区盘下了两套小院, 房买了, 钱也有了,然而她并不开心,概因单位里又下了红头文件,强调适龄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劳动,大华就在最新一批的名单上。
  在苗大嫂看来,下乡容易,想回来那可是难上加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运动闹腾七八年了,省城每年下乡的青年都成千上万,能回来的寥寥无几,她懊恼地直捶胸口:“早知道让大华提前接班好了,怎地连高中都不让念完了?”
  名单没下,大华提前接班倒是能免了上山下乡的命运,现在名单已经定下了,此时再办接班手续,那就是“不积极响应领导人的号召”,一个弄不好,也是全家都要倒霉,苗大嫂虽然心疼儿子,可也不敢为了留下他让全家人冒这个险。
  苗母跟苗大嫂忙着给大华准备行李,吃的用的,钱和粮票,拉拉杂杂一大堆,王青青也给大华精心准备了礼物——一包分量极重的学习资料。
  全家一起出动,把大华送到火车站,苗大嫂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大华,你别怕,去乡下干上两年活儿锻炼锻炼,就让你爸提前退休,你回来接班。”
  这倒是一条出路,不过王青青觉着大概用不着,再有两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大华二华这几年一直跟着她学习,文化课一直也没有拉下过,凭他俩的表现,考个大学上上,应该是没什么太大难度的。
  苗大嫂不知道高考会恢复的事儿,大儿子已经下乡了,早晚会轮到小儿子,为了避免二华下乡,她绞尽脑汁想要给小儿子谋一个岗位,然而哪儿有那么容易?苗大嫂托了许多人也没能得到个满意的结果。
  苗大嫂为了孩子尽心竭力到处托人,王青青也不遑多让,为了孩子见天儿地去跑废品回收站。
  八岁的二妞已经上二年级了,和原剧情中自卑懦弱又内向少言的样子不同,这一世的二妞自信活泼,开朗大方,看二妞待人接物,王青青不由感慨,钱,真正是人的胆!
  原剧情中苗青青在未改革开放之前,过得日子苦不堪言,连日常糊口都艰难,为此二妞养成了个不雅的习惯——吃完饭舔碗。
  舔碗不雅观,苗青青说了二妞几次,二妞没改过来,她想着姑娘大了,自己就会注意些,也没认真把这当回事。
  然而就是这一件小事,整个摧毁了二妞的自尊和自信,家里穷,二妞上学就晚,等她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十五六岁了,在学校食堂,二妞吃完饭习惯性舔碗,她这一举动,遭到了全校所有同学的嘲笑。
  十五六岁的少女,正是内心敏感的时候,被同学们交头接耳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地议论,二妮如何能受得了?初中上了一星期她就受不了别人的指点嘲笑退学了,退学的二妞又添了个含胸缩背的毛病,她本来就瘦弱,因为自卑,行动间畏畏缩缩,这含胸缩背的毛病一上身,整个人是越发的不能看了,白白糟践了她漂亮的脸蛋。
  没有学问,又自卑敏感,二妞一辈子活得窝窝囊囊。原主第一个愿望是孝敬父母,承欢膝下。第二个愿望就是不要让闺女再重复上一世的苦日子,能活得有个人样儿。
  王青青穿来没多久做生意就挣了钱,有了宽裕的吃喝穿戴,她就着意纠正二妞舔碗的习惯,不过提醒了三五次,这孩子就完全改正了,叫王青青看来,二妞上辈子改不了舔碗的习惯,还是因为她苦日子过得太久,穷惯了,穷怕了。
  原剧情中二妞穷了一辈子,花钱抠唆得让人瞠目,全家四五口人吃饭,一根茄子她都要分成两顿吃,现在王青青从来不瞒着二妞家里的收入,这笔生意又挣了多少钱,家里有多少存款,二妞一清二楚。
  有了钱,人就有了胆气,幼年时的困苦生活除了让二妞格外懂事儿些,并没有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什么难以磨灭的创伤,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也变得越发自信开朗了起来。
  二妞在外头与人交往从不怯场,才上二年级,老师就选中她跟高年级的孩子一起去排样板戏,二妞机灵又活泛,在舞台上表现非常突出,观众的肯定和掌声更是给了她自信,这个孩子出落得越发大方活泼了起来。
  在四五岁的时候二妞就闹腾着要学裁缝的手艺,那时候王青青就开始拿报纸教她打小样,裁衣服,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她已经能很熟练地裁剪衣服了,手艺练出来了,二妞开始不满足于按现有的服装款式做衣服,她总是跟王青青说:“这衣裳太丑了,为啥不能做得好看点儿?”
  王青青鼓励她自己尝试,二妞无师自通开始自己设计服装款式,服装设计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涉及的就是美学以及颜色搭配,要想设计出好看的衣服,自己得有一定的美术和美学基础,要懂得什么是“美”,不过现在可是个“又红又专”的时代,“美”这个字儿可不能随便乱提,书店里都是些伟人语录,连普通教材都极少有得卖,更别说什么美学和美术书刊了。
  这类书此时在书店是休想买得到,巷子里有孩子从废品收购站买了一堆连环画出来,受此启发,为了给二妞找点儿资料,王青青抽空就去废品站给闺女“淘宝”。
  一边儿教孩子一边儿做生意,转眼又是两三年过去了,国家终于宣布,要恢复高考了!二十八岁的王青青跟十六岁的侄儿二华一起进了考场。
  考完就填志愿,体检,政审,一套手续办完,王青青如愿被省城最好的交通大学工学院纺织系录取了,本省纺织业发达,原剧情中改革开放后省城修建了占地一个区之大的纺织城,背靠这项资源,不利用起来就是傻子,王青青决定以后的事业线就朝服装行业发展。
  大华考上了京城的重点大学,二华跟王青青同一所学校,就读于理学院的物理系。综合段的苗家一下子出了三个大学生!录取通知书一下,这消息就飞速地传遍了整个铁路局,苗家姑侄三人,一下子就成了铁路局的“红人”。
  这一年的大学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五,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点儿都不为过,铁路局那么多职工子弟去参考,被录取的寥寥无几,苗家三个人考试就取中了三个人,这家人得多会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包分配工作不说,只要考上,上学不用学费,学校还每个月都发补助,这苗家,是一下子就多了三个铁饭碗呐!铁路局众人的眼珠子都羡慕红了,苗大嫂更是对王青青感恩戴德。
  “他姑,嫂子多谢你了啊!”为表谢意,苗大嫂请全家人去国营饭店吃饭,菜上齐,她端着一盅酒先敬王青青:“知情要上山下乡,大华美美儿地去刨了两三年的地,二华要不是考上了大学,说不得明年就得下乡去,大华能去京城,二华能免吃这一遭苦头,都赖你平时教得好,嫂子敬你一杯,多谢你。”
  “嫂子你也太客气了。”王青青举杯跟苗嫂子相碰:“大华二华能考上大学,那是因为他们俩自己肯努力愿意学,我在其中起的作用那是微乎其微的。”
  “你不用推脱,我都明白,你这份情我记一辈子。”苗大嫂一仰脖把手里的酒喝了个精光,烈酒进肚,一股火烧到喉咙口,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就下来了。
  自家小姑子大度又心善,原先为了嫁妆和岗位的事儿,自己那么闹腾,小姑子也没跟自己见外,带着自己挣钱不说,还把两个儿子都给培养成了大学生,苗大嫂是真心感激小姑子的。
  王青青说大华二华能考上大学全靠自己,苗大嫂是一点都不带信的,俩孩子是用了功,可要没有小姑子,俩孩子再用功也白搭。
  她这俩儿子生不逢时,刚一到上学的年纪,文化|革命就开始了,红小兵们满街乱窜,老师一个个被揪出来打成了臭老九,一星期上六天课,五天半都是劳动课,这种情况下,学生们能学到东西才有了鬼。
  秋天里就隐约着传说要恢复高考了,隔壁老赵家已经接班的大姑娘想考大学,早早就请了长假在家里复习,苗嫂子爱给自己加班,不管她晚上十一点,还是十二点去二楼上睡觉,都能看到隔壁赵家大姑娘挑灯夜读的身影。
  赵家大姑娘可是正经上完高中的人,又美美地复习了三四个月,结果怎么样呢?没考上!苗嫂子把铁路局考上大学的几个职工子弟扒拉着挨个打听了一遍,怎么着,但凡是考上的,正经家里父母都是文化人。
  她跟苗大哥呢?苗大哥初中没上完,她自己还不如苗大哥呢,就上了个高小(小学六年级),两口子这文化水平,能把报纸念全乎就算了不得了,还教孩子,拿啥教?
  这次考试还考了洋文,学校里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洋文老师了,学生们上哪儿学洋文去?据说隔壁的赵家大姑娘洋文就交了白卷,要不是小姑子悄悄儿地带着俩孩子认洋文蝌蚪字,自家俩儿子这次考试也准抓瞎。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