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就是大型犬,生的高,若是旁人给它这么一仆,就算不吓死也该吓掉半条命,但薛清欢和它有过命的交情,自是不怕。
一人一狗抱了抱,小黑就开始在薛清欢的手边拱来拱去,薛清欢将大肉骨头棒子送过去后,它就迫不及待叼回自己窝里,往窝里一趴,美滋滋的啃起骨头来。
“小娘子今日心情不错,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吗?”
阿吉自小伺候薛清欢,对她的表情了如指掌,一眼就看出薛清欢今日有所不同。
原本都打算不想这回事的薛清欢只觉得一股热气轰的冲入脑中,不敢继续待着,捂着脸埋头跑进了房。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表白了。撒花。
第54章
大京府所有的私塾院学每年都有寒暑休, 今年也不例外。
但在休假之前, 会由礼部出面组织一场各大私塾院学之间的友好活动,让各院学的学子们之间能有所交流,会开设几项赛事, 赢得赛事的学子可代表书院参加中秋皇家祭天仪式及皇宫中秋晚宴。
虽说只是一场仪式和一场晚宴, 但对于没所学院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所以各大院学都十分重视。
薛清欢趴在轩室栏杆上,眼巴巴的望着回廊对面大门紧闭的兰室。
她已经有好些天没瞧见大王了,自从那日与她说了那番话后,大王就没有出现过。虽然薛清欢自己也没想好要怎么面对大王, 但他突然就不出现了,又惹得薛清欢不禁整天在心里胡思乱想,大王是不是后悔了。
“唉。”薛清欢长长叹了口气。
与她一同趴在栏杆处的林清雅不解问:“叹什么气啊?这些天长明先生没来,都没有人罚你写字了, 你该高兴些呀。”
薛清欢蔫儿蔫儿的说:“我挺高兴的呀。”
林清雅戳了戳薛清欢的脸颊:“你管这表情叫高兴啊?”
两人正说着话, 甄明桂从回廊那头风风火火的跑来了,袖子里鼓鼓囊囊, 像是藏了什么东西, 只见她鬼鬼祟祟的把薛清欢和林清雅都圈过去之后,才把袖子里的一个纸包拿出来, 林清雅接过问道:
“什么呀?”
“糖炒栗子, 还热乎着呢。”甄明桂说。
林清雅把纸包打开,从里面抓出一把递给薛清欢,说道:“你怎么会有这个?你偷跑出去啦?”
甄明桂摆摆手:“怎么可能。是前头国子监的师兄给我的。”
这下不仅林清雅愣住了, 连薛清欢都愣住了,刚剥好一颗栗子想送嘴里,闻言又放下,问道:
“前头国子监的师兄给你的?为什么给你?”
林清雅也觉得有些微妙,小声猜测:“你们私相授受吗?难道你……”
话未说完就被甄明桂打断:“说什么呢!私相授受个鬼啊。不过是那师兄有求于我,可不是你们脑子里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啊。”
薛清欢和林清雅对望一眼,林清雅发出质疑:“国子监的师兄,有求于‘你’?”
她着重了个‘你’字,毕竟甄明桂在尚贤院成绩属于中下末尾,她学业差的程度和薛清欢还不一样,薛清欢只是‘书’和‘御’上有所欠缺,但其他功课还是名列前茅的。而甄明桂的学业差就是真的差了,每门功课都差的非常平均。
国子监中的师兄个个都是经天纬地的才子,将来朝中重臣的预备役,怎么想也不可能有求于甄明桂吧。
甄明桂瞧着她们的神情就知道她们不信,眼眸忽的一动,来到薛清欢身边,一把搂住她的肩膀,说道:“你知道他们求我什么吗?”
薛清欢见她的态度忽然腻歪,嫌弃的将搂住她肩膀的手给拍开:“我怎么知道。”
“快说,别卖关子。”林清雅催促。
“咳咳。”甄明桂特意清了清嗓子,神秘兮兮的对两人招了招手,她将三人聚在一起后,公布正确答案:“有两个国子监的师兄知道我姨父是鹤壁书局的管事,便想让我跟他要几本《顺意帖》。”
“《顺意帖》?那不是长明先生所写的嘛。他们为何跟你要?”林清雅有些不懂。
甄明桂指了指薛清欢:“这,你就得问问她了。两个月前书局印了两万册《顺意帖》,大京府却没有流通一册,反而分到了各府州县的书局之中,我姨父说,到现在为止,地方上已经有不下上百家书局特意为了购买《顺意帖》而来询问了,谁能想到,大京府中一册未销的《顺意帖》居然在地方上火了,在各府州县的士林学子中掀起热潮,不夸张的说,如今长明先生的字谜可以说是遍布天下。”
林清雅听得云里雾里:
“什么意思?什么长明先生的字在各府州县掀起热潮?国子监的师兄是在大京买不着《顺意帖》,所以让你跟你姨父买吗?这跟清欢又有什么关系呢?”
甄明桂抿唇一笑,往同样感觉很意外的薛清欢望去:“我能说吗?”
林清雅见她们之间像是有什么秘密,不等薛清欢回复甄明桂就拉着她说道:“哎呀,有什么不能说的,我又不是爱嚼舌根的人,你们还对我保密啊。”
甄明桂见薛清欢没有摇头,便拉着林清雅到一旁,将她与薛清欢那日在招印会上做的事情说与林清雅听了,林清雅听了大为惊奇,直呼这么大的事情她没有参与太可惜了。
“那现在的情况也就是说,清欢在招印会上承印的两万册《顺意帖》被她销到了各府州县,然后现在各府州县都在要进《顺意帖》的货,是这意思吗?”林清雅说。
“正是这个道理!”甄明桂点头,剥了个栗子送进口中:“哎呀呀,这么一对比,之前恒远书斋承印的两万一千册《兰陵赋》沦为烧饼纸,简直像个笑话一样,也不知董启珍和平王知道后会是什么表情。”
往坐在那里平静剥栗子的薛清欢看去一眼,甄明桂问:“你是不是早料到会是这结果了?”
薛清欢想了想:“我只是想着把那两万册帖子分散出去会好一些,哪能料到各府州县的学子们会对长明先生的字这般推崇,意料之外。”
“这真挺意外的。我姨父说别看京城现在还没什么动静,要不了多久,南边儿的风尚就能传过来,其实我觉得有些地方肯定已经传过来了,要不然国子监的师兄怎么会托我买书呢。”甄明桂说。
“对对对,有道理。”林清雅连连点头,忽然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对薛清欢问:“咦,那清欢你当初为什么要为长明先生参加招印会,你参加了之后,长明先生就来尚贤院教写字了,你们不会……”
林清雅没好意思把后面的话说完,但薛清欢和甄明桂都知道她想说什么。
甄明桂闻言抿嘴偷笑,薛清欢则蓦地想起那日大王的表白,涨红了脸,原本已经到喉咙口的否认愣是没说的出来。
薛清欢素来在二人面前都是冷静沉稳的,从未有过像这般小女儿态,甄明桂和林清雅顿时就发现不对,两人对望一眼后,把薛清欢围住,甄明桂小声逼问:
“什么情况,你脸怎么这么红?”
“是啊,跟煮熟了的虾子似的。清欢,这可一点不像你啊。”林清雅跟着起哄。
薛清欢心里虚,唇边似乎忍不住有笑意流露,眼看就要被她们逼得吐露实情的时候,有人在轩室门口喊了一声薛清欢的名字。
探头看了一眼,竟然是教授她们箭术和御马的武先生。
先生喊她,薛清欢自然不敢耽搁,跟着武先生去了回廊说话。
**
“先生想让我今年代表尚贤院出赛,我行吗?”
武先生让薛清欢参加礼部举办的中秋各院学的比试,比的是箭术。
“我们尚贤院的射箭术在大京四所女学中是最差的,每年都拿不着名次,去年我们直接放弃了,今年你来了,我与院长商议过后,一致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武先生是个看起来冷冰冰的女人,但正如薛清欢第一天入学时,寒先生对她说的,武先生面冷心热,是个对学生十分负责的先生。
“当然了,你不要怕,我们只是想让你参与,并不强求要名次的,毕竟也不是你一个人参赛,每个院里出一支队伍,大约七八个人,你可以做领队,去试试嘛。”
武先生都这么说了,薛清欢自然没有再拒绝的道理,便应承下来,回轩室收拾了书囊出来,跟着武先生去了射箭场。
场地上已经有另外七个人等着,薛清欢没想到其中居然还有一个熟面孔,之前欺负林清雅的霍扬扬居然也在,不过她是神威将军府的嫡长女,本身会武,被挑选来比试箭术也是合情合理,只不过,她似乎没想到薛清欢也回来,更加没想到,薛清欢就是武先生让她们在这里等候的那个领队。
“她是薛清欢,五阶八室的学生,今年七月里刚刚入学,她的箭术非常精湛,本次中秋箭术队伍,便由她作为领队,和你们一起代表尚贤院出赛。不求第一,但求参与,大家尽力而为就好。”武先生朗声说道。
说完之后,武先生便去靶场那边做调整,薛清欢随手拿起一把弓箭比划了一下,就听旁边传来一道声音:
“听说你箭术很好。”
薛清欢看了她一眼,见霍扬扬面色不善的盯着自己,薛清欢将弓箭的空弦弹了弹,随口回道:
“还行吧。”
霍扬扬没说话,对旁边一伸手,就有人将一把非常漂亮的长弓,比普通的弓要长了两掌之距,弦直紧绷,再配上蓝色羽翎箭,一出现就把射箭场地上所有的普通弓箭都比了下去。
“这把弓是我爹从胡地战场赢回来的战利品,我用起来还算顺手,你敢与我比一比吗?若你赢了我,我便认你这个领队,如何?”霍扬扬手持弓箭对薛清欢说。
薛清欢收回目光,继续摆弄自己手里的弓,心不在焉的回了句:
“武先生已经说了我是领队,我为何还要与你比?”
霍扬扬被噎了一下:“你不敢?”
薛清欢从箭篓子里抽出一根箭,拉弓射出,正中红心,引得周围一阵惊叹,而后回身对霍扬扬道:
“一把好弓也算一股助力,你与其跟我争,不如多练练,今年一起给尚贤院得个好名次回来。”
第55章
御花园中, 一支长箭破空而出, 紧接着又是两根长箭紧随其后,三支箭矢疾如闪电,前后分别准确无误钉入远处的三个箭靶红心。
“好!”
四周迎来此起彼伏的叫好声, 连坐在宣成帝身旁的皇后宁氏都忍不住拍手称好:
“陛下, 大大王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箭齐发皆正中靶心,此非一日之功啊。”
贵妃龚氏、良妃薛氏坐在下首处对望一眼,很有默契的一个避开目光,一个默默喝茶, 倒是贤妃笑眯眯的附和皇后,道: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从前妾只知道达王箭术了得,没想到大大王的箭术更是绝妙。”
贤妃语毕, 贵妃娘娘手里的茶顿时就喝不下去了, 往宣成帝看去一眼,只见宣成帝神色淡淡, 似乎并不以大大王的非凡箭术而欢喜。
“不过雕虫小技, 也值得你们这般夸赞。韩崇的箭法也很精妙,怎的不见你们也夸夸他了?”宣成帝冷淡饮茶, 瞧不出喜怒。
贵妃收回目光, 贤妃倒是有些惶恐,不知自己先前夸了大大王是正确还是不正确。
皇后倒是温和一笑,对宣成帝劝道:
“陛下, 您对大大王实在有些严厉,依臣妾看来,大大王很好。”
宣成帝对皇后一叹,在她手背上轻拍两下,像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不再多言。
而远处箭台之上的比试仍在继续,哲王年纪最小,射箭技术平平,因此未曾参加,站在一旁为几位哥哥摇旗,大内侍卫副统领韩崇及十几个皇家箭师一同上阵,与几位皇家子弟当陪练。
达王最后几箭射歪了,没在靶上,干脆收了弓,有宫人立刻上前接过弓箭。
“长兄,你这三箭齐发也太厉害了,弟弟甘拜下风。”
达王赵奚与赵肇相差两岁,母为贵妃,外公乃是当朝丞相,达王为人处世上颇得人心,出了名的贤王,是朝中官员们最看好的储君人选,也是宣成帝最看重的儿子。
“世人都说长兄病弱,我看世人真是误解良多,就长兄这身手,只怕韩崇都不是你对手吧。是吧,韩崇?”
达王交弓以后,平王也跟着交弓了,交完之后还忍不住对韩崇挑衅一番。
韩崇退后拱手:“大大王身手了得,臣自不是对手。”
赵肇将韩崇扶起,似笑非笑的瞥了一眼挑事的平王,将手中弓递给一旁宫人,披回大氅往帝台那边去。
平王盯着赵肇的背影,低声问达王:“二哥,你有没有觉得长兄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与赵肇比起来,平王、达王、哲王三人都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只有他们的长兄,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被父皇送出大京,在外休养,偶然回京也是低调又低调,像之前良妃生辰,在宴席之上写下《顺意帖》,又如今日在箭术上压过他们,从前几乎没有过。
“不可妄议长兄。”达王对平王的问话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平王心中腹诽一声:老二惯会做人。然后才回头叫上年纪最小的哲王一起往帝后妃嫔所在的宴席去。
今日乃是皇后在御花园设宴,请了几位皇子入宫,与妃嫔帝后同乐,席间仍在读国子监的哲王说起箭术课,平王就提出要给陛下演示一番箭术,才有了这场临时比试。
几人回到席间,一同向帝后行礼,算是复命。
“肇儿常年不在京中,我们竟不知你有如此箭术。”皇后出言夸赞,问一旁宣成帝:“陛下,您也该夸夸肇儿,这些年叫他一人在外,也是委屈他了。”
宣成帝将手上扳指转了转,并未如皇后所言那般夸赞赵肇,而是淡淡说了句:
“入座吧。”
说完之后,宣成帝又对达王赵奚说了句:“奚儿今后仍需更勤奋,莫要荒废了。”
达王赵奚心上一惊,知道父皇是在提点他今日败下之事:“是,儿臣省得,谢父皇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