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二太太已经站在梧桐苑的门口,迎接着昭君三人。
她身边还站着几位昭君不认识的贵妇,三四十岁的,二十多岁的,个个一身爽汗的冰绸衣裙。
冰绸穿在身上凉凉爽爽的,还爽汗,是这个世界夏日最受欢迎的一种料子。
价格高昂,只有富贵人家才穿的起。
昭君穿的只是薄薄的细棉布衣裙,她很少穿锦缎丝绸之类的衣裳。
“仙姑请进。”何二太太热情的招呼这位不怎么出门的仙姑。
昭君第一眼就瞧见何二太太的面色,白里透红, “二太太气色不错。”
说到这个,何二太太笑呵呵的,“托您的福,才调理这么一段时间,斑点淡化了很多,早已变黄的肌肤也透出了白嫩。
我也没有想到,调理身体还能让肌肤变好……”
说到这个,何二太太一肚子的好话。她已经相信仙姑一定能帮助自己怀上儿子,未来她一定有亲生的儿子。
在场的几位贵妇,倒是不缺儿子,只是肌肤日渐变黄,有两位年岁大的,脸上每日都得擦上香粉胭脂遮盖,斑点实在是太多,还一脸的黄气。
不说家里的那位不愿意看,就是她们自己也不愿意看,黄气斑点,长在脸上,怎么瞧怎么烦人。
“肌肤出现黄气,斑点确实是因为体内的疾病,还有因为年岁渐长,身体的一些机能退化引起的。
但只要调理的好,体内没有疾病的,可以把身体机能的巅峰期延缓十年二十三十年。
体内原本有疾病的,调理好疾病。让身体健康,也能延缓身体机能退化的时间,三五年。
体内疾病褪去,脸上的肌肤就能回复一大半。”
昭君的一番话,实在,有理,几位贵妇似懂非懂,但依然给面子的点头称是。
小鹏宇见过几位贵妇,何二太太以后,就被人带去何二老爷在外院的书房。
让何二老爷给指点指点。
张嬷嬷紧跟着小公子,守在内院与外院相连的门口。
太太不需要她守着,只是小公子还小 。
何二太太作为中间人,给双方逐一介绍,昭君都是点点头。
一副高人的清冷模样,昭君不是装高冷,是第一次见面,不知道说什么。
很快的何二太太说了,“仙姑,这几位都是我的亲友,她们想请仙姑给瞧瞧,是不是身体有些还没有显现的病灶,看看能怎么调理调理。
您也晓得,没有女人家的不爱惜自己的容貌。
要是能调理好身体,让肌肤更白嫩细腻一些,会一生感激您的恩德。”
说完,其余几位贵妇也一脸的急切,她们是嫡妻不错,有地位,一般妾室轻易撼动不了她们的地位。
可一脸的斑点黄气,让她们也少了些许的底气。
嫡妻要是夫君不待见,嫡子嫡女的身份地位都要受到威胁。被亲爹偏宠庶子,骑到嫡子嫡女头上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她们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发生在自己的儿女身上。
不管怎么样,不说让夫君多看重,至少不能让夫君看着她的脸恶心,不喜吧。
男人到了四十岁,最喜欢葱嫩的小姑娘小妾,在她们身上才能找回年轻的感觉。
有良心的男人这时候对正妻还是有尊重有维护的。没良心的男人,一颗心早就偏给了年轻的小妾,或者心爱的妾室身上。
至于人老珠黄的嫡妻,早就被忘到九霄云外。能每月初一十五去到嫡妻院里盖被子纯睡觉,已经是好的了。
多的,别指望,除非是喝醉酒以后那个乱,那个啥。
女人们在后宅其实有些时候是挺可悲的。
“行,不知从哪位开始?”昭君无所谓,看病也不是白看。
她今儿也没有安排别的事,原本是打算送完药稍稍坐坐就离去。
在街上逛逛,过几日是娘家祖父的生辰,她要回去给老人祝寿。
五十九岁的寿辰,在富贵人家可能会大办。
六十是整寿,不过男子要办六十整寿,必须是前一年五十九岁时办。
几个月以来,娘家没有来骚扰她,不知道是不知晓消息,还是知晓消息但是不敢来。
第32章 红楼伪神(08)
瞧完病, 解释完,开好方子, 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
午时, 在何府用完午饭, 昭君才带着儿子与张嬷嬷一起离开。
上街,给娘家祖父祖母买些礼物,寿礼。回娘家,其余的长辈家人, 多少也要买些。以她如今的名气, 还不能少买。
礼物要符合她现在的家境, 要拿得出手, 要不然无数的唾沫星子会朝她飞去。
“娘, 今日何伯父教我不少,还说我学的扎实, 基础好。”
马车上, 小鹏宇嘚吧嘚吧的汇报情况。他真是学到不少,大儒就是大儒, 讲解知识点深入浅出, 说的直白生动。
小鹏宇这样年龄段的孩子,真听不懂太高深的讲解。
何二老爷讲解的很细致,生动, 例子也打的很贴切, 小鹏宇能听懂, 能举一反三。
“好, 以后有机会你要谢谢何伯父,知道吗?”
昭君笑着听儿子叨叨今日的所学。
此时是属于母子俩的温馨时刻。
买礼物有计划的,昭君从布庄,点心铺,米铺,卖肉的肉摊,一路扫货过去。
还盯了两百多斤猪肉,五十来条三斤重的河鱼,二三十多只鸡,指明了几天后送往与林家村相反方向的几十里外的娘家。
办完事情,昭君就不再管,回家。
外面的天太热,还是家里好,不只是家里,就是家附近的水塘,田地,山林都是凉悠悠的。
太阳看着炙热,可在家附近,一点也不热,也不觉得太阳大,晒的慌。
这些变化,在外村人看来很了不得。对对于已经习惯的林家村人,没觉得有什么。
甚至觉得很正常,林家村人为此不喜欢去别的村窜门,太热。
“嗯,我晓得。何伯父说了,让我有不懂的可以问他,给他写信。有时间还会考教我。”
小鹏宇在读书上很有天赋,对读书也很喜欢,有兴趣。
“好,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但练武不可以放下知不知道?”
读书人没有个好身子骨,各阶段的考试都很难熬下来,身子骨不好,即使熬的过,可也影响考试时的发挥。
“知道,海伯父(林如海)也在心中说过,要锻炼好身体,才能闯过一关一关的考试。”
小鹏宇知道很多同龄孩子不知道的,学习进度也不是一般孩子可比的。
几个月以来,每日都有人通过书信教他,无论是写字,阅读,理解,都有了大幅的提高。
五天后
昭君母子,还有三位嬷嬷,两辆马车,一起去往苏州城另外一个方向的陈家。
回娘家还必须穿城而过,也可以走水码头。只是没有马车方便。
张嬷嬷依然架着马车,后面是田嬷嬷与曾嬷嬷两人架着装礼物的马车。
马车中,母子俩还晕晕沉沉的睡着,铺上两床被子,中间放上一个小桌子,母子俩一人一边,睡下。
起的太早,睡个回笼觉。
呼呼大睡的母子俩,各自做着美梦。
一觉醒来,已经是快到了长岭村。长岭村是个杂姓村,村里有几个大姓,都是一两百年前,陆续从外地来到长岭村落户的人家。
陈家也是其中之一,一早上,陈家人都忙活起来。
不少陈姓族人都自觉的搬着椅子,桌子来到陈三爷家。
陈三爷在几个儿子相继成家立室以后,就分家了。二老跟着老大一家住,老二,老三,住的也不远,在一个坡上。
清晨,陈三爷就起床,穿了一套新衣裳,吃过长寿面,就坐在屋檐下,看着儿孙们忙碌着。
太阳刚悬空高照时,村里来了一辆带棚的牛车,进村就开始问道,一路找来的。
车还没有到陈三爷屋前,就有人喊,“陈三爷爷,有人给您老送肉来了。”
喊话的人是村中蔡家的大小子,今年刚十八,还没有成亲,不过已经议好亲。
刚进门的帮忙的一些族人,加上陈三爷的儿孙们,全停下手中的活计,呼呼啦啦的跑到院门外。
坐在屋檐下的老寿星,也背着双手,慢慢踱步来到院外。
几个月来,他不是不知道老二家的大女儿成为了仙姑。可想到二孙女从始至终一直没有让人前来报信。
他明白了,二孙女还有怨气,怨恨老二夫妻俩当时为了彩礼把她嫁给一位病秧子。
他当年也制止过老二两口子,可制止的力度不大,最后老二家的悄悄交换了庚贴。
他认为无力回天,再退,也不好。就没再说什么。
这些年来,就数二孙女回娘家的次数少,嫁的稍稍远一点是事实,夫君身子骨不好也是事实。
可那孩子不愿意回娘家也是事实。几个月前,除服以后回来也是因为思念那位教她识字学医的族中姑婆才回来的。
他明白,所以得到外面传来的消息以后,一直压制着老二一家人,不许去林家村骚扰二孙女。
再去给她制造麻烦,那真的会把最后一点感情磋磨掉。
人心都是肉长的,活了大半辈子,他算是看明白了。
原本他是不打算大办的,可孩子们劝,加上大儿子都想借这个机会收点份子钱,他就答应了下来。
老爷子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看看二孙女会不会回来。
蔡家小子说完还喘气,站在院门外,气喘如牛,指着不远处灰土飞扬的地方说道,“一大早的,我刚出门就遇到那位大叔问路。
说是给陈三爷今天的大寿送肉来的。”
陈大(昭君大伯)也有两个女儿,就嫁在隔壁村(一个村),离的不远。
他清楚,应该不是自己家到了两个女儿不会让人驾着牛车来送礼,那得送多少啊。
她们家可没有这样的条件,能送的稍微体面些就已经不错了。
转头对着蔡家小子问,“有没有问是谁送的?”
挠头的蔡家小子,忽然才想起,自己真没有问过这事,“啊,我没有问过 ,没想起那岔。”
周围又围过来几人,好奇的问,“都在看什么?”
陈家的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咧开嘴,大嘴巴道,“有人给三爷爷送寿礼,赶着牛车来送的。也不晓得是送的什么?”
长岭村是一个还算富裕的村,可再富裕也富裕不过林家村,本来就有几分底子,加上族人出息,又遇到几个月前的神异之事,越发的富裕。
长岭村最富有的一户人家,有三间砖瓦房,剩下的都是土坯房。这还是最富裕的人家,其余的人家土坯房占了全村的一半,茅草屋一半。
就这样的条件,已经算是不错的。
还有些更穷的村落。
“哟,赶着牛车送礼的,那一定是厚礼啊。”说话的人,就住在陈家不远处的另外一片山坡上。
“不晓得,别乱猜,也许是替我家那位不能来的亲戚代送礼的,人家刚好赶着牛车要去办事也说不定。”
陈大可不敢吹牛,他怕被现实瞬间打脸。
“也对,咱们乡下,送礼的哪有一牛车一牛车送的。”
魏屠户赶着牛车亲自来送,城里的肉摊交给家里的几个臭小子看着。
他家里的摊子有个,鱼摊,肉摊,都有。鸡,帮着收就是,也不费事,村里多得是。还能小赚一笔。
说话间,魏屠户赶着牛车已经到了跟前。他跳下牛车,问道,“这里可是今日半寿宴的陈三爷家?”
陈大快速移动脚步,上前招呼,“是,不知魏东家是代替谁家来,有甚事?”
魏屠户,在场的好些人都认识。还光顾过魏屠户的生意。
“你是?”魏屠户可不敢送错,不确定的问道。
“您说的陈三爷是家父,那位穿青色衣裳的老爷子就是。”陈大还特意指了指后边儿的老爷子。
老爷子顺势走上前来,魏屠户也瞧见了刚刚问过的一位小伙子,看他点头,就晓得没有送错。
哈哈一笑,先抱拳恭喜,“在下先祝老爷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然后指着牛车内码的整整齐齐的几个筐说道,“几日前,林家村一位陈姓妇人,特意来我肉摊前,订购了两百多斤猪肉,五十六条三斤左右的河鱼,三十九只鸡。
我做主送了十斤排骨,全在车上,谁来帮我搭把手,抬下来?”
“有,你们几个去抬。”陈大忙让儿子侄子们去抬,院子里要杀的猪,这下都不用杀了。
“好。”
“魏东家,进屋坐会儿,喝杯茶。几个小子抬下来,还要腾挪下筐。”
魏屠户哪还有时间坐下喝杯茶,他还要回城。
忙摆手,“不了,得马上走,还有事情要办,箩筐送给你们就是。”说完坐上牛车,陈家的小子们已经抬下几个大筐。
在场的人,已经嘴巴不停的议论起来。个个都晓得,林家村,陈姓妇人是谁。
羡慕的说道,“三爷(三叔),好福气啊。仙姑人还没有来,寿礼先送来了。”
陈三爷也晓得,心中也高兴啊,二孙女不管怎么样,还是认娘家的。
能如此,说明二孙女昭君对娘家有嫌隙,但不至于真的不来往。
有了昭君仙姑的名声,以后家里的没有成亲的小子们,还有重孙女们也不愁婚事。
“哈哈哈,君君一向孝顺,前些日子一直忙,虽然回不来,可过节散寿都有派人送礼物回来。”
不管怎么样,二孙女的名声不能坏,他必须在人前维护。
“那是,我听说林家村发了大财。
采摘果子,收割稻谷,插秧,盖房,修路,忙的不可开交。
真真是羡慕,那些都是卖出了天价,啧啧啧。”
“是呀,明明仙姑几月之前有回来,可那时候碧霞元君怎么就不点化仙姑,要等到仙姑回去以后再点化。
真是,让我们错过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