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那为了见校草没拉下的课程居然有一天成了自己在古代走上人生辉煌的第一场辩论。
可见上帝关上了一扇让你跟校草双飞双宿的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嘴炮之窗。上帝真是公平的。
且不论晴雯内心的峰回路转,黛玉是个用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姑娘,她丝毫不因被身份地位低于自己的晴雯指正而有所不快,反而坦率的说:“晴雯所说有理,原来是我过去想的左了。”
白先生也颇为赞许晴雯,她心里暗暗想,这个丫鬟虽然读书不多,可总有几份大智慧。行事想法子都透着一丝大彻大悟,因而格外赞赏:“便是孔圣也称子贡为瑚琏之器,极为器重自己这个弟子,说不定晴雯也是瑚琏之器呢。”
黛玉掩嘴笑一笑,指着晴雯的鼻头,少有的促狭:“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说罢,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晴雯一脸茫然,这可是她的知识盲区了,雪鸢跟着黛玉在贾雨村那里读过一阵子书,是以懂些,她见晴雯迷茫,笑着指点迷津:“这可是孔圣人说给自己得意门生颜回的,大意就是老天爷快点让你发财吧,我愿意为你做管家。”
晴雯这才恍然大悟:“这可不是苟富贵莫相忘的意思么?”
四个雪乐得跌倒一片,雪鸢拍着大腿笑:“说她不懂吧,倒还会引经据典。”
黛玉和白先生也跟着乐呵,晴雯心里有些惭愧,这可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而是那句话在现代特别有名,就连她上小学的侄子的同学录上都写满了。
处处体现了小学生对同窗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后别忘了让自己成为腿部挂件的殷切祝愿。
便是玩的好的小姐妹们,更是时时叮嘱姐妹:“嫁入豪门后记得任命我为你婆家家族产业的CEO。”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只是黛玉说了有盈利都捐到善堂里去,接济那些孤老乞儿。
对这个晴雯是大力支持的,反正她在前日里也不是享受型人格,只是爱好工作,在其中寻到人生成就感和充实感。
好友心疼她,总让她吃好些穿好些享受人生,善意嘲笑她“做得累如一头老牛,结果不爱吃不爱穿,当心赤条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没想到一语成谶,真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
林如海也挺支持黛玉所为:“南北地域风俗不同,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文如人心,你这般多见识些风物,总能开拓心境,做出些不拘泥于闺阁之中的文字。”
听得晴雯汗颜,这书香世家果然了得。林大人的育儿观念真是先进,丝毫没有觉得黛玉女子就应该如何如何,反而从不以时下人拘束女儿的法子拘束黛玉,处处鼓励她心怀万物,读书便给她请进士来教授(虽然贾雨村人品渣了些),从来没有贾母那般“女孩儿读书做什么的”狭隘观念。
跟这家人相处越久,晴雯越喜欢林家,不管是光明磊落甚至有些迂腐的可爱的林大人,还是有些小女儿任性骄纵气却很容易知错就改的黛玉,也因此,她下定决心,要做好这布庄的生意。
先是在林家的产业寻访了些熟练的绣娘,不敢在外面找,倒不是怕别的,只是怕林家一放出消息就立刻很多人送来熟练绣娘,这可是官场大忌,留下个“与民争利”的印象,只怕有人又会趁机弹劾林大人。
好在林家祖籍苏州,总有许多产业在江南,熟练的绣娘寻摸了那么二十人,晴雯很满意,她的绣房不需要那么多顶尖绣娘,靠的便是巧思。
再是寻场地,这可是林如海做的,林家有一位祖太太有一处嫁妆铺子在京城,那铺子如今用作榨油坊,租客前半年退租了,林家等了几个月,一直寻不到合适的店家来租,此时正好有空,便留着自用了,晴雯听人讲过,那铺子在西直门内大街高梁桥下,南来北往的骡车货船皆能路过,是个人气高的地方,附近不远处便是高粱河,正好方便运送货物。
房屋的图纸送到内院里来,一屋子的丫鬟和嬷嬷俱是好奇,都围过来瞧个究竟。
黛玉也拦着她们,家里的铺子虽然多得是,可都是从先人手里接过来的,哪里像现在一样是全靠自己一点一滴做起来的。
两位嬷嬷是有些养老资产的,几个大丫头也各有积蓄,她们对于以后不当丫鬟的生活也只有个模糊的构想,如今见晴雯一板一眼要从零构建起一个铺子,就是为自身的将来考虑,也都忍不住格外关注此事。
晴雯也不负重托,她毫无保留将一些商业中的窍门讲给院子里的同伴听,冬天来临,扬州的风也变寒了,街上寒风萧瑟,路人形色匆匆,虽然地处江南,到底有几份寒意在,要是往年黛玉所住的明德院也有些跟着凋敝,黛玉总要对梅花流泪思念母亲,可是今年明德院倒是格外的热闹,几个丫鬟们叽叽喳喳,又时不时宣了外面的管事进来回事,小院里虽将近冬天,却热热闹闹毫无任何凋敝之态。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做了腌笃鲜,好吃哭了!
果然原料很重要,以前在本地菜市场买的春笋+干百叶结+一般的火腿,作出来腌笃鲜没有那味
这次特意网购了雷笋,发货地是临安,觉得有一丝不敢相信,查了一下居然还有个地名保留了临安。
还买了扬州现做的百叶结,好吃爆了,豆制品爱好者为它点赞,以后我再也不吃发的百叶了。
火腿也好评,切几点就很鲜了。
喝汤喝的肚子撑。
晚上又做了砂锅乌鸡汤,乌鸡剁了焯水,加红枣、枸杞,放一片生姜,临起锅前剪剪几丝香菜,咕噜咕噜又喝了一锅。
我没有吃碳水所以不会胖(念咒中)
第27章 评诗词父女辩论 赞乐天大员叹服
林如海也颇为赞许晴雯这个丫头, 贾敏刚过世时黛玉年纪还小,自然时时处处伤神,他梦中更是见到黛玉寄人篱下,处处感怀身世, 这般伤情, 心里常年心思不宁, 便是成年男子汉也能被拖倒拖垮,何况区区一个小娘子乎?
可恨那贾府还处处宣扬黛玉身体不好, 真真儿是无稽之谈。再说那个特意配给黛玉的“人参养荣丸”,更是处处透着蹊跷, 那个薛家宝钗和黛玉争夺夫婿, 又显摆好心,送几个人参,真不知包藏着何等居心(我知道一个写作者这般有偏见是错误狭隘的事情, 但我是个黛玉党, 原谅我吧)。
因此林如海如今格外在意黛玉的身体, 黛玉如今请了三个大夫, 都在林府荣养着,其中一位是女子大夫,就是专门诊治女科的, 她以药膳见长,给黛玉晨昏诊脉,开出了一单单食疗的法子。
黛玉自己也不抵触, 她记得自己当年看的书上说自己“生来有些不足之症”,那便是身体先天有些弱罢了,她特意询问过大夫,这样的人多调养些便可与常人无异。
这般黛玉才放下心来, 她总存着些心病,当初在夸夸群里有仙人明确禁止他们“违抗天命”,她虽然毫不畏惧的说我命由我,可是心里总有些疙瘩,毕竟那夸夸群之后就再也进不去了,除了那次见到三只小白象,之后便再也与那些仙人毫无踪迹。
黛玉仔细的思量,自己在书里也没有个明确的结局,只是说自己身子弱,却也没说自己因此归西的,总还有些转圜余地。
晴雯不知道黛玉这些暗地里的想法,她若是知道只怕要称赞黛玉了,这般看得开,勇于向命运抗争才符合她的价值观。
这些天林如海也找了个机会私下给晴雯了些赏赐,他不说缘由,晴雯自己心里也明白,并不是奖励自己做出个铺子捣鼓出些钱财,而是奖励自己帮黛玉转移视线,让黛玉有空敲一敲外面的广阔天地,也让黛玉不再持续的困在小院子里伤春悲秋,这不,整天听着晴雯在院里嘀咕着盘算人工成本多少、运输成本多少,黛玉也忍不住拿出笔帮她写写算算,面色都红润了些。
不过说起这铺子,晴雯可真是如数家珍:如今铺子还未开起来只是在筹划阶段,她便已经将成本盘算的清清楚楚,这成本即使不能涵盖所有的领域,却也包含的差不离。甚至还将可能多出来的预算列出来,额外提供了百分之二十的损耗成本。
某天中午林如海过来陪黛玉用膳,黛玉饭后闲聊时说起这个,林如海正色一问,晴雯奉上了账本,林如海翻了翻,脸上神色都郑重起来:“这真是你自个儿做的?”
“回大人的话,正是。”晴雯恭恭敬敬回答。
林如海仔细翻开起来,只见第一页清晰画了一个大圆,上面用道道线线划分陈各个区域,旁边还注明了“雇人”、“运输”、“器物”、“布匹”、“推广”、“设计”等各种小字,每个区域的大小代表了该项支出所占的比重,一目了然。
许是林如海瞧着这张图的时候久了些,黛玉在旁边解释:“爹爹,这个是饼图。”
“饼图?”
“是呀,晴雯说圆圆如大饼,莫不如叫饼图。几个丫头都叫好,我们便这么叫上了名。”黛玉解释。
林如海沉吟一刻,觉得这名字也着实新奇有趣,又很是贴切。
黛玉接着解惑:“晴雯说将每一出的钱财开支都大致写在扉页,让每个看账的主管心里有数,知道这一爿生意支出大头在哪里。”
林如海点点头:‘这饼图真有几份奇趣,便是不大识字的掌柜,看一眼也明白了。’
又问晴雯:“这推广和设计是何意?”
晴雯眨巴下眼睛,这可难不倒自己,她事先就找白先生请教了些典籍,将这些新词汇解释的格外明白,背下来就准备在这种场合对答如流,以显示自己在文豪林家也不算是个白丁,到底也是个读过书的人:
“推者,往外使力。《孟子·梁惠王上》有云:推其所为。广,天下也。推广,意于往外通传于天下,让天下知晓我听雨眠绣坊的独到之处。”
“设计,《说文》 里道:设,施陈也。计,会算也。所谓设计,便是构思、做衣裳花样,别出心裁的花样花纹方能独步京城,只有我听雨眠绣坊独有。”
林如海点点头:“这倒是新奇有趣,江南一带的绣房虽然花样翻新,但往往一家出个能卖得快的花样,便一窝蜂的争相抄来,你们却自己特特找了专人做此事,真是可赞!”
晴雯心想,那当然,我可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自然要传播“尊重版权尊重原创者”的理念,要是像那些穿越女抄袭些唐诗宋词在自己名下,那可真是放在现代也是个混不好的街头抄袭狗。
脑子里正天马行空,就听的林如海问:“这绣坊可是叫听雨眠?是取自唐朝韦端己的《菩萨蛮》?”
黛玉点头称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女儿想要起个名字,让人一下就听出来是江南风物,因而便从韦庄词里挑了这么个名字。”
林如海沉吟一下:“韦端己是花间派传人,写的词绮丽婉娈,这首词写江南写的极妙,可到底有几份小家子气,算不得是朗朗上口的名字。”
听听,这就是文豪之家的日常,晴雯是插不上嘴,只不过这涉及诗词,到底浅显些,她还能听懂,因而竖起耳朵听着下文。
黛玉点头:“是孩儿莽撞了,只喜其诗词清丽可人,可忘记其中胸襟。”
林如海道:“这也算不上你学问不足,只是闺中女儿,脂粉气重些也是有的,以后读书用功些便是。”
啥?起了个名字就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胸襟气度?这种只在故纸堆里的传说居然被晴雯碰到了?不过她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了下,还真是这样,被林如海说中了,此时黛玉还是个小女子,又没有受过前世里那些苦,喜好自然有些脂粉气,也是寻常。
黛玉亦是不好意思:“那依着爹爹意思,用哪个名字好呢?”
林如海脱口而出:“就叫忆江南如何?”
啊?晴雯砸心里撇了撇嘴,怎么感觉这个名字还没有上一个名字清丽脱俗呢?忆江南真是从头到脚都透露出□□裸的俗气啊林大叔。
黛玉毫不思索就问:“爹爹这名字可是出自唐代香山居士白乐天所写《忆江南》?”
不愧是自己女儿,才思甚是敏捷,林如海点点头:“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乐天一生倡导,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其诗词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为父愿我玉儿一生有此胸襟,不单单在闺阁中嘲风雪、弄花草。”
晴雯在旁边听的目瞪口呆,什么是文化人?这就是文化人,一番点评,联系到白居易的生平,再上升到父亲对女儿人生志向的殷殷寄托,刚开始只觉得忆江南这个名字真是俗的可以。
再经过这么一番话,回想一下自己觉得俗气只是因为前世里这个名字被各种商标滥用,比如那句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本是那首诗的点睛之笔,但却被各路无良书商引用,变得俗不可言,一开始看见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觉得是神来之笔,到后来看见那句诗只想把字句塞进引用人的嘴巴里“我让你初见!初见你个五香麻辣牛肉干!”
这般想一想,忆江南也算是个大雅大俗的名字,便是京中的平头百姓,瞧见也能明白这是江南的特产。
那边黛玉也点头:“父亲教诲的是,大拙大雅,自有一番古朴之美。”
晴雯也是一顿点头,瞧瞧,这马屁用词,就冲学了这么多古代人民的人生智慧,这一趟穿越就值了。
话题总算回到账册上,林如海再翻下去,前面饼图上列出的每一个单项在后面的册页里都单独列出来,并细细写出来了大致的预算。
譬如那“推广”一项,便单独列出来一部分,先是在最上面写明了“共计花费二百两。”
下面又列明了各分项:“一、分发传单。”、“二、乞儿传唱歌谣”、“三、官员节礼往来打上标记”……诸多种种。
林如海瞧得津津有味:“你们这几个丫头倒是会捣鼓,明明儿是孩童玩戏的小打小闹,倒也像模像样的做出个章程来,瞧着颇像回事。这乞儿歌谣又是什么计策?”
黛玉说道:“这也是晴雯那个丫头想出来的妙招:,编几句朗朗上口的歌谣,将我们绣坊名字和好处都编进去,再寻几个街头乞儿,命人传唱,那些街头乞儿吃不饱穿不暖,只要我许以馒头,总能收揽一些,再者,乞儿走街串巷,京师里没有他们到达不了的旮旯,总能传播出去,让人人都知道我们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