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才就说:“娘,都说平姑娘做事周全,这样的人买了去伺候娘。”
周瑞家的不耐烦摇摇:“不成不成,我这老婆子要什么伺候的,倒是留着钱给你寻一门媳妇才是正理。”
周不才不理周瑞家的,只一心在那里开价。
旁边马车上的凤姐急了,贾琏和一儿一女被释放后都被她接上了这马车,就等着带上平儿一起离开呢,谁知道有人捣乱,可她不敢出去,家里专门叫价的人也不敢去,就怕被周不才那个无赖认出来,反告王熙凤倒不好。
还好一旁忽得走出个姑娘出手相助,将价格抬的高高的,赎出来平儿,凤姐定眼一看,正是晴雯,知道是故人,她才松了口气,命人悄悄儿去谢晴雯。
今日里来场上赎买的熟人有不少,有湘云跟前的翠墨,有小红,有邢蚰烟,有金钏,有茜雪。
茜雪早听了宝玉的嘱咐,要将王夫人赎出去。只不过王夫人此时已经疯疯傻傻,不认得什么人了。
晴雯感慨没想到茜雪还是个忠诚的,从前她被薛宝钗收买,在宝玉身边总念叨宝钗大度黛玉小性子,被宝玉怒而赶出去,没想到最后倒是她回来帮宝玉一把。
反观宝钗,从贾家犯事后到现在压根儿没露过面,恨不得撇的清清的,便是袭人,从前争夺得乌骨鸡一般,如今连宝玉死活都不顾,可见这两人真是个冷心热面的。
晴雯说与黛玉知道,黛玉也只叹了口气:“贾家诸人各有归宿,总算没有流落外头,外祖母临去世前嘱咐我照顾宝玉,我托你给了他和王夫人一百两银子,也算是对得起外祖母了。后面再有什么波折,我看能不能再伸出援手。”
一百两银子,足够宝玉开销好几年了,只盼着他不要大手大脚为好。
惜春被悄悄接走,贾家未成年的男丁被释放,这都是因着忌讳外人知道贾家与太上皇暗通沟渠罢了。毕竟如今对外只说太上皇在深宫养病,而贾家和王家是与东北贼人谋反。
若是被满朝知道太上皇与金人勾结,不知道又该掀起何等轩然大波。必然会有臣子攻伐皇上“不孝”,还会有人上奏请皇上退位,毕竟在外人眼里,你的皇位便是继承自父亲的,如今父亲想要,还不是要收回去?
因此只能悄悄将太上皇阴谋挫败,不敢打草惊蛇。
再过一段时间,林如海派出去的探子除了情报以外还带回来一个意外的小消息:李纨带着儿子在皇太极处中了科举。
“什么?”黛玉听了惊愕万分。
金人在沈阳称帝后自然也是比照汉制,开科举士,汉人、金人都同朝为官毫不避讳。因而也有些心思不坚定的读书人去盛京那里碰碰运气。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趣谈:一位作者的请假理由是:要啪啪啪
下面的沙雕读者留言:……所以大大更新的时候就是没有性 生活吗?
完美逻辑
第140章 数典忘祖李纨罪莫大焉 指点江山皇上御驾亲征
却没想到李纨能这样做。她父亲曾为国子监祭酒, 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怎的不要体面,也不要命了么?
黛玉想想却合理,李纨在盛京无人知晓过去,两边又消息不通, 她那里让贾兰改了名字, 自然可以中了科举而不被当朝所知道, 虽然要冒险些,可这冒险却也值得, 至少在李纨眼里能值得。
李纨本来出身言情书网,嫁的又是贾家二房颇会读书的长子贾珠, 生了聪颖的长孙, 完全是王熙凤一般风光的当家奶奶。可不幸贾珠去世,她被迫守寡,自然将唯一的儿子视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也因此对贾兰要求颇高。
记得宝玉有一回在大观园里吟诗, 遇上两头小鹿被贾兰追赶, 问贾兰, 贾兰却说不读书了便要骑射,显然是李纨的要求,相比之下宝玉这个做叔叔的显然要松懈倦怠的多。或许贾兰读书好却一直没有去科考便是因为上头有个宝玉叔叔, 他考中了贾政便有由头责骂宝玉,也因着王夫人偏疼宝玉而迁怒贾珠,因此李纨采取了不声张的策略。
至于李纨其人, 黛玉也无甚太多了解,只知道她是个万事不管不问的少奶奶,平日里也不常出来走动,掌家的是王夫人和凤姐儿, 她只不过在房里教养儿子,便是姐妹们花会,她在宴席上也要说一句“不问你们的废与兴”,便是这样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主。
说起来王夫人的两个儿媳妇都是如此,都是聪明却冷漠的性子,只知道扫自己门前雪,遇上大事却只会各自飞。
不过黛玉一直以来还有个小小的疑问,她曾经读过巧姐和李纨的判词,李纨的判词写的是“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需要阴鸷积儿孙”,这话就说的极其不客气了,明晃晃说李纨为了“老来不贫”做了什么伤阴鸷的事情,可能有什么伤阴鸷的事情呢?对贾家见死不救算是上阴鸷么?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是寡妇,便是见死不救也只是因她自身难保,可以在道义上说她没做好,可却算不上伤天害理吧?
而对比巧姐的判词“留余庆,留余庆,巧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的阴功”,这说的是凤姐救济了刘姥姥积了德,要知道凤姐从前是什么人啊?包揽诉讼、放印子钱、害死尤二姐、坑死贾瑞(自找的),这些在写书人手里都没有写成“伤阴鸷”,反而赞扬了她“积的阴功”、“留余庆”,那么李纨是不是所作所为为凤姐的那些行径更过分呢?
只不过黛玉没有下面的章回,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李纨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至于结局就更是让人疑惑重重:
既然写李纨的儿子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李纨自己戴珠冠,披凤袄,为何还要进薄命司?
要知道在世人的眼里,能够金榜题名,做母亲的能因为孩子读书中举而凤冠霞帔,基本就是极其圆满的大结局了,进士三甲全算上一年全国也就三百人。
不信你去问世间望子成龙的母亲,儿子考中了全国前三百人中,又到能“悬金印”的官职,做母亲的是不是就算死了也觉得甘心?
你问世间一心只想儿子出息的母亲,拿命来换孩儿高中和做官,可会觉得这是亏本的买卖?
虽然判词里唱“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可人生在世,哪个不是韶华易逝?时间的流逝对于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要说人生繁花锦簇不过幻梦一场就算是坏结局,那谁不想得这结局呢?毕竟谁活着不是个死呢?
所谓“到头谁似一盆兰,枉与他人作笑谈。”更是不知从何而起。李纨自从贾珠去世后就遣散侍妾,一心一意为贾珠守贞,抚养遗腹子,这放在历朝历代都是被表彰被嘉奖的行为,有些地方还能以此向官方申请立个牌坊,地方官都把这种事情当作政绩来讲。
何况贾兰天资聪颖又刻苦,高中进士不在话下,守贞一生,儿子高中,便是此时死了又算是什么笑谈呢?便是围观的人群也只会替她惋惜。
更何况原书作者怜悯女子,笔下的人物从无简单的好坏善恶,也从不带着自己的看法写文,而是像一面镜子,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将每个人写出来。便是奸邪也都有其可取之处:譬如宝钗之关心母亲,譬如薛蟠之哄乐妹妹,便是作者赞许之人也不遮掩其缺点:譬如黛玉之笑话刘姥姥,譬如尤二姐之曾与贾珍父子调笑过,譬如晴雯也打骂小丫鬟。凡此种种都只一一记录下来,很少表露自己的评价。
那为何对李纨破例了呢?按照原作者的行文风格,他应当喟叹,应当惋惜,为何又要对李纨颇带些嘲讽呢?
到底是李纨一个教子上进的寡妇能做了什么”伤阴鸷”的事情,以至于能被他人“作笑谈”?
直到如今黛玉才明白。
原来李纨全了小节,却失了大节。
所谓家国大义。
读书人读书,心里便要存这山河社稷,当贼人铁骑踏下时,不管你平日里多弱不禁风,此刻也要站出来为社稷,为苍生,为先贤,为士林,流这一份血。
即使敌强我弱又如何?即使螳臂当车又如何?即使马革裹尸又如何?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当战乱侵袭,林如海和林瑞文这样的人义不容辞站出来,傅云飞和温黎时这样的人毫不犹豫以血肉之躯挡住历史车轮,每次改朝换代都有士大夫殉节,他们难道不知道疼么?当日也疼,也怕,也犹豫,只不过他们心里想的是‘碾便碾罢,大义不灭就好。’,所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岂是投河嫌河水凉的贰臣能懂得的?
而李纨和她教导下的贾兰,偏偏就缺了这一段气节。为了能中科举,为了全自己执念,硬是投奔了新朝,并在新朝高中做官。黛玉此时已经可以确认便是在原书中,李纨也多半是依靠娘家抽身,然后投奔了新朝。
当然这样会审时度势的人还有很多,每次朝代更迭都有读书人迫不及待的逢迎上前,好笑就好笑在便是他们所投降的新朝也不把他们当回事,妥妥的给他们写一本《贰臣录》,让其活着的时间受尽世人笑话,死了也连带子孙抬不起头来。
黛玉在这里猜测李纨命运,那边林如海已经根据东北得来的情报与傅云飞上报皇上,如今在内书房商议着军国之事。
皇上如今颇为欣赏和倚重这位军功世家出来的进士,不但能毅然决然抛弃家中军功选择一无所有从读书上上进,还能在家国危难时舍弃前程转而从军。又加之他危难之时历经近一年多研发出来的火器能派上大用场,因而破例将他留在内书房,听他建议。
而林如海自己当年也是从列侯世家转而走读书人的路线,因而本身有几份惺惺相惜,而当傅云飞舍弃已经奋斗下的一切又转而去从军时,林如海更佩服这位年轻人。这份魄力,这份担当,都让林如海赞叹不已。
此次傅云飞也提出了新的建议,他指着堪舆图上的广宁一带,双目微亮:“广宁一城至关重要,它北接辽西,南联山海关,若是它能守住,京城便可高枕无忧。”
林如海虽不懂军事,却也看懂了:“那么说,广宁要派驻重兵?”
傅云飞点点头:“集马步兵于广宁,缀敌全力,如此一来其余各处才能分头行动。”
他指着地图上天津、登莱海边,又说:“此处各置舟师,乘虚入南卫,动摇其人心,讲究出其不意,又要虚张声势,是攻心。”
皇上点点头,这傅云飞虽然没有带兵,说起来却头头是道,他赞赏的说:“说下去。”
傅云飞却有些为难,半天才说:“若是皇上能御驾亲征,东临山海关,当大定军心,节制三方。”
林如海慌得忙下跪求情:“回皇上,这孩子说话鲁莽,还请皇上赎罪。”
谁想皇上却没怪罪傅云飞:“贼人直逼京师,我便是御驾亲征也是应当的,说下你的计划,若我御驾亲征至山海关,你又当如何?”
傅云飞指点着地图:“广宁重兵必得是多年老将镇守,朝鲜去和亲的队伍里也当带兵渡海而去,与朝鲜国国王一起攻击金人东侧,臣自带率领神机营兵分两路,一路一举夺下开原,一路攻下抚顺、清河堡,随后一举攻打沈阳,破他老巢,则全辽东可得矣。”
一举夺下开原?
皇上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我朝城寨依照重要分五种: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开原为路城,在辽东仅次于辽阳和广宁这两座镇城,你可知道?”
傅云飞屈膝行礼:“臣知道!正因为如此,臣才要攻打此处。”
皇上沉吟。
第141章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半响他才说:“好!好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开原若能得平, 则北疆可破。”
傅云飞竖耳听着,他心里亦是惴惴,开原是重镇,这道理本朝知道, 可金人也知道, 因而金人必然要在开原派驻重兵, 攻打开原必然所耗巨大,因而他说:“开原距离盛京不过两百里, 若有增援,只不过昼夜便可到达。因而便要出其不意拿下。”
坐下的林如海点点头, 他也有这思量, 既然傅云飞提出来,想必他有对策,且看他如何筹谋。
“先以大军镇守, 迅速扫清周围的营地支援;开原西侧城门矮于他处, 此地可作为突破, 神机营一部分人推着火泡, 集中攻击此处;另一拨人则是以云梯在南城攻城;西北一带则修建遮蔽物,好方便火抢队近距离射击。”
他说得面面俱到,皇上龙颜大悦:“明日与内阁议事, 你也去罢。”
傅云飞和林如海对视一眼,彼此眼里都看出了为难。内阁的首辅、群辅、次辅等人皆不是好想与的,他们中有人将手中的权柄看得比生死存亡更重要, 若是傅云飞过去,只怕招人记恨,反而不利于推广该战略,傅云飞忙躬身作揖:“皇上, 臣人微言轻,恐怕不能服众,便由林大人代为转达。”
林如海也跟着求情:“他不过一介小儿,贸然登上内阁,只怕诸大学士不服,不如由臣代为转达。”
林如海如今已经有资格进内阁,皇上自然也点点头:“那边你说罢。”
傅云飞忙下跪行礼:“谢主隆恩。”
**
半年后。
温府,黛玉去探望怀有身孕的槿姐儿,槿姐儿虽然如今行动不便,精神却甚好,她笑着说:“我托付你的兔子,你可得好好帮我养着。”
她怀有身孕以后便闻不得兔子的味道,便是侍奉的婢女每日清洗兔子还是不能止住她的孕吐,只好托付给黛玉,黛玉吐吐舌头:“你也是,家里那么多奴仆哪个不能养?倒让我养,如今我们府上的人都忙着缝军衣制纱布呢,哪里那么多人手?”
战争初期晴雯就提出了许多建议,让忆江南的绣娘们都做这些事,以支援前方的队伍,白夫人想的周全些,禀告了太后,由太后带着全京城的贵妇人一起筹谋此事,林家跟在后面出力出面,也算是抚恤老弱。
太后娘娘亲自做的棉被军衣,还有什么人敢贪没?自然顺顺当当送往东北,她老人家是皇上亲娘,又与太上皇自来不和,如今太上皇驾崩,她便是紫禁城里说一不二的主,为儿子的江山尽心,便是言官也说不得什么。
槿姐儿抿嘴笑:“还不是你姐夫,听闻兔子让我孕吐,直接写信过来劝我扔掉,后来还去找了我三哥,我三哥哭笑不得,又叫人带信给我,说他还指望温黎昕攻克开原呢,不能叫他分心,那兔子是我三哥在京郊买的,现在扔了,回头班师回朝买几百只都成。”
如今本朝军队已经开到了广宁,皇上御驾亲征待在山海关,军心大盛,探春在朝鲜也与朝鲜国宗室联络,领了本国精锐直接从太白山东侧攻击金人,傅云飞则自带率领神机营一举攻下抚顺、清河堡,直接出其不意掠夺了开原,盛京已经成了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