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攻略——若然晴空
时间:2020-11-10 10:20:38

  对于良种的研究,农家早就有相关的经验,即便是刚开始种地的人家都知道把那些颗粒饱满的种子挑出来留待明年播种,但蓝星的研究远不止此,朱云锦的研究项目不少,其中有适应草原环境的良种,适宜温差环境的良种,从根源上防止虫害等等,良种的目的是增产,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实现增产目的,这两大项才是蓝星农业最开始的研究方向。
  朱云锦并不知道后世称她和董意同为良种之母和良种之父,她不太看重名声,尤其还是身后名,她做研究只是为了让蓝星人能够吃饱饭,不挨饿。
  姬越不准备继续等下去,她把窦英叫来,让他近期派人去一趟奉山郡康县碎石坳,学习先进耕种经验,明年春耕,她就要全面推行新耕法。
  窦英一贯是陛下说什么是什么,但涉及到全面推行新法,饶是他再相信陛下,也不由得稍微迟疑道:“陛下,田地看天不看人,四五倍的收成也不好说那新耕法就适宜全面推行,或可用一部分官田暂且试之……”
  姬越等了等,没等到窦英的下文,她想了想,说道:“如果是田种改良或以稻麦更换粟米田这样的事情,试田尚可,但据朕所知,这对夫妻用的是官府下发的粟种,比别家丰产,只是因为改进了田肥,朕提出新耕法,只是想为以后改制做个铺垫。”
  窦英这才松了一口气,但也立刻反应了过来,惊道:“田肥竟能增产四五倍收成!”
  姬越点点头,这个倒是她亲眼所见。
  作为一个懂行的粟官,窦英立刻明白了这份新耕法的意义,他连忙应下此事,甚至都不想派遣官员去了,他不放心底下人那副嘴脸,当即和姬越打了假条,连年都不在家里过了,要亲自去一趟。
 
  ☆、第79章 许霁上任
 
  官员远调一般是要提前数月通知两方, 以便新旧更替,交接政务,但吴郡郡守已经死在曲沃, 就省去到吴郡通知的部分,只需要提前下达调令至北山郡, 另外通知新的北山郡守准备上任。
  许霁在北山郡经营近二十年, 对这个地方有很深的感情,但朝廷调令在前, 他也不得不接受任命,从北山郡到江南吴郡, 看似是平调, 实际上属于高升了,北山郡经营得再好, 也至多是个中上郡,但吴郡自古以来就是上郡中的上郡,基本盘摆在那里, 真要论起来,以许霁的身份资历,实际是不怎么匹配的。
  除了吴郡,还有张蕴牧守的会稽郡,张蕴重视名声,在经营地方上其实也有一些本事, 姬越直接提拔了张蕴手底下的一名老资历属官作为郡守, 对于这种上郡, 实际上不需要把控过多, 能维持一个平衡就足够了, 像卢成那样急于见成绩反而搞得民风败坏, 内政不宁的是少数。
  听闻父亲要去上郡为官,两个女儿各有心思,柔娘想的是江南锦绣风光,素娘想的是北山郡的人和物,前段时间周家来求婚,她觉得臊得不行,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半夜却死活睡不着,隔日见到周原那张没心没肺的胖脸才莫名又踏实下来,那会儿她不怎么明白,现在却忽然发觉她是愿意的。
  少女怀春,多半爱慕俊秀郎君,她以前没想过,但怎么也不觉得自己会嫁给一个小胖子,但经过一整年的同窗时光,她发觉周原虽然胖了点,但和她十分投契,她想的事情周原都能懂,周原的想法离经叛道,但她却很能理解,这种心灵层面上的契合并非是镜花水月一般的俊秀郎君能够比拟的。
  素娘难得和柔娘一样,在课上走神了。
  周原丝毫不知道自家父亲曾经去许家问过婚事,见素娘愁眉苦脸,只以为她担心去了吴郡适应不来,但他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跟着愁眉苦脸了许久,才在下学时拉了拉素娘的衣袖,说道:“我一辈子也没出过北山郡,不知道吴郡是什么样的,但我觉得阿素你的性子好,去了应当很快能适应,你在那里认真学习,咱们往后在国子监见,不怕。”
  素娘看着周原的眼睛,不知道是不是心态转变的原因,她忽然觉得周原的眼睛很亮,很好看。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年关一过,许霁就要收拾行装准备去吴郡赴任了,郡守都是十年以上的任期,少有流官,所以家眷是必然要带走的,素娘依依不舍,柔娘却显得十分兴奋,她年纪不算小了,很多同龄的女郎不是已经嫁人就是定了亲,许霁的调令一来,北山郡里有不少人家都来求亲,除了周家是为素娘来的,其他都是为了她,她坚决地拒绝了,想等去了上郡再说。
  柔娘近来的心情很好,她发觉父亲变得温柔了许多,开始关心她的婚事了,以前总是强压着要她去学堂,但最近已经不怎么过问,她起初是逃了几场骑射和剑术课,后来发觉父亲没有责问,胆子更大了些,偶尔才会去学堂应付几天。
  她不知道的是,这代表着许霁已经放弃让她独立,作为一个父亲,他能做的只有挑选一个合适的人家,把她嫁出去,往后再看顾一些。
  早在天子的身份传扬开来的时候,许霁就反应过来这是一个机遇,不是他的机遇,而是两个女儿的,他和妻子没有儿子,妻子的身体也在生了二女之后每况愈下,不能再生养,他没有打算纳妾,而是精心教养两个女儿,希望她们能够继承他的思想,以后嫁人生子,也能如此教养儿女,这样也就算他有后了。
  直到官学开办,他发觉这个打算可以提前一些,两个女儿都知书识礼,她们完全可以在那些进入官学前还大字不识的普通学生里脱颖而出,或许能成为晋国第一批真正的女官,他为这个想法而喜悦许久,才发觉事情并不受他的控制,他的长女只想过无忧无虑地找个家境殷实的夫君,相夫教子过上一生。
  早在柔娘质问他为什么不能给她更好的生活时,许霁就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小师弟孟宪,墨者的家眷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墨者大公,但家中的妻儿老小却是普通人,很难理解墨者的艰苦,孟宪有着和柔娘一样的疑问,但他不是一昧抱怨,只知向家中索求,而是自己走出家门,拜师学习,他自己想要的,自己去挣。
  许霁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女儿根子上是歪的,只能怪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如今性情长成,怎么掰也掰不正,他能做的也唯有尽力让她过好。
  许霁和新任郡守交接了政务,就带着家眷赴任去了,北山郡和吴郡一南一北,路途遥远,好在如今的直道比以前平整宽阔得多,马车行在直道上,几乎感受不到颠簸,比起许霁自己年轻时候去北山郡上任时好了太多,沿途的驿站也都有了同等的质量要求,不再像以前那样哪个驿站好,哪个驿站敷衍,只能凭借运气,驿站做得不好,是可以举报的。
  与此同时,窦英已经在奉山郡的农家住了快两个月了。
  他来时是带着好几名官员和雇佣家仆的,这些人学了一点就被遣回去换人来学,前后培训了三批,窦英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农官,能看得出来这对年轻夫妻对于田地的掌控力甚至要超过不少积年的老农,哪怕找来整个奉山郡最会种地的农夫来,他们也不敢说自己能让别家田地同样增产多少成。
  窦英在来这里之前,他其实很少亲自下田,对于农家的事情只是大概知晓一些天时经验,农具手法一类,他这已经算是好的了,粟官署里不知道有多少老官,这辈子就没碰过农具,就连朝廷派去几个新郡教导农桑的所谓官员,其实都是找了能说会道的老农担了个官职去干活。
  窦英这时才深深觉得,与其让那些官员尸位素餐,实在不如多教导农民,把他们的经验挖出来,编纂成册,分发到各地去,劝学令推行得风风火火,但让那些农民死活学几个字有什么用处呢?实在不如让他们学习农书。
  这部分想法窦英是第一时间写成奏牍给姬越看过了的,姬越位于庙堂之高,很多事情不是看不见,而是无法理解,就像她做太子时看天下全舆图,一直以曲沃作为量词来判断一个地方的具体大小,因为她没出过曲沃,不知道外面的天是什么样的。
  晋国一代代帝王传到如今,有太多帝王和姬越一样,一拍脑袋想个政策出来,底下人战战兢兢去办的例子了,好在劝学令本身不是弊政,只是方向出了一点问题。
  姬越当即粟官署联合太史馆编纂农书,重点在于通俗易懂,贴合各地天时,这样的事情对于两个官署的官员来说,不亚于天降之灾,这时候不少人,哪怕是官员都带着古人特有的淳朴,谁也不敢说君王坏话,只能背地里戳窦英的脊梁骨。
  朱云锦夫妇毕竟都是老研究人员了,对于窦英这种官僚阶层没有明显的畏惧,起初相处得有几分拘谨,慢慢地磨合了一段时间,夫妻二人的态度已经相当自然了,董意同和窦英按照晋人的习惯以字称之,窦英则叫朱云锦一声弟妹,其实这也是窦英和一般官员不同,换了其他的官员来,别说和平民称兄道弟,就是直视他一眼,他都觉得你不恭敬。
  得益于整个粟官署忙得连年都没过,春耕时节,新的田肥制法已经从曲沃近郊一路传至江南郡县,许霁才上任就接到了上头的公文,要他赶在吴郡全面春耕之前将田肥制法推行开来,这自然是一件苦活,很多官员拿到公文的第一时间就在想怎么发给底下人去做,推脱责任,但许霁毫不犹豫召集官员,准备亲力亲为,做个带头榜样。
  吴郡是农耕大郡,鱼米之乡,郡中良田多为水田,种植的是白花花的稻米,这时人多吃粟米,稻米饭都是特殊渠道供应,除了士族豪族,连种稻米的农民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对于江南这边的情况,朱云锦也早有研究,专门制定了一套针对水田的简易增产法,许霁作为墨者,对农事也是精通的,一看就知很有可行度,下了死命要在各县各村推行开来。
  也就难免疏忽了两个女儿。
  原本柔娘就因为许霁的宽容态度心怀愧疚,准备在来到吴郡之后多上几天学来宽慰自家父亲的心,素娘也和小胖子周原约好了明年国子监见,来到吴郡之后,父亲公务繁忙,母亲身体不好,姐妹两人也就自己收拾了书籍去学堂,不料第一天下学回来,素娘脑门上就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柔娘也哭着回来了。
  许母是一个温柔妇人,见到这样的情况都吓呆了,一问才知道,是有人欺负柔娘,素娘冲上去打人,正占上风,就被人用砚台砸了头。
 
  ☆、第80章 你我皆人父
 
  尽管许霁一直认为自己对女儿的教育出了问题, 但作为郡守之女,柔娘和素娘仍然比正常的官宦之女见过更多世面,许霁忙于公务, 许母身体不好,关系缓和起来的姐妹二人商量了一下,自己收拾了书籍背包去官学录名进学。
  女学生的名额一直是空置的, 录名这一关没什么问题, 但等到去领衣裳的时候,就有不少课间在外的学生对着她们指指点点,尤其是对裙裳朴素但描了一点妆容的柔娘,两人听不懂吴郡方言,但也察觉不对, 素娘还只是略觉不舒服,但柔娘敏感多思, 不由多看了那些人几眼。
  官学讲师将年纪稍长的柔娘安排进了士族子弟较多的一间学堂内, 素娘在隔壁不远, 虽然也有不少人探头探脑, 但素娘觉得这是因为官学里没什么女学生的缘故,所以也不放在心上, 但一堂课下, 她去隔壁学堂看姐姐的时候却发觉柔娘趴在桌案上眼睛通红,显然是被人欺负了,问柔娘她也说不清楚,只是哭。
  素娘在没进官学之前是天真活泼的,一整年和男孩玩闹下来, 也养出了一点脾气, 当即就呼喝着质问了一圈, 从几个面相老实的农家学生那里得知了原委,但这让她更加怒不可遏,自家姐姐刚进学堂没多久,就有人在她面前议论原先在这间学堂里有个女学生是从女闾来的,一唱一和说得热闹,还总结了一下女闾出身的几个特点,都和柔娘相符。
  北山郡的风声被压得很死,素娘也是第一次听说学堂里的女学生还有第二种来路,但她立刻明白了这些人话里的恶毒含义,当即问清了那一唱一和的两人,抄起学堂后的扫帚就打,这是素娘的分寸,扫帚打在身上不算疼,但被一个小姑娘追着打对于吴郡的男学生来说却是丢人至极,但素娘年纪虽然小,扫帚却如长剑一般舞得虎虎生风,近不了身,就有一个士族子弟趁着她在打人,举起砚台砸了过去。
  砚台是石制的,猛然砸中了素娘的脑门,血晕开一片,更激起了素娘的凶性,她随手扔掉扫帚,抄起桌案上不知道是谁的黄铜镇纸,把动手的士族子弟同样砸了个头破血流。
  所以姐妹俩这趟回来,还真不是在外面受了欺负回来,而是闯了祸回来的。
  柔娘一路上都不敢碰一碰妹妹的伤处,看一眼就哭几声,心里难受极了,她小时候和素娘的关系是很好的,长大了之后却忙于和那些闺中姐妹相处应酬,忽略了素娘,姐妹两人虽然住在一间屋子里,但已经生疏了许多,有时候她觉得素娘和父亲的性子相像,令她不喜,也是这些日子觉得终身有靠,心情开阔,和素娘的关系才又好转起来。
  她在学堂里被人挤兑的时候,从未想过会是小小一个的妹妹替她出头,她哭了半晌,原是准备把眼睛哭红哭肿,回家向父亲告状的,这次本是她占理,父亲即便再秉公处理,她闹上几日,不说开除官学,至少也要让那两名学生来向她赔礼道歉,往后再也不敢惹她为止,这点心思不能说重,只是少女受了委屈的一点坏心思。
  素娘抄起扫帚打人的时候,柔娘懵了许久,不知怎地鼻头一酸,素娘受伤的时候,她哭得更凶了,素娘以为她是被吓住了,还说话安抚她。
  那名头破血流的士族子弟姓朱,叫做朱永,吴郡有四大士族,一顾、二张、三朱、四陆,正是“三朱”里的朱姓,朱永不是嫡系,但家里掌管着族内的丝绸生意,算是比较强盛的一支分家,朱永在学堂里挨了打回来,一家子都恼怒至极,士族极重脸面,朱永不光是被打了脸,还是被打了脸,前者是脸面,后者是脸皮,朱家也是一方豪族了,怎么可能忍气吞声?
  朱父当即命人去学堂里要来了许家姐妹的名姓籍贯,准备派人上门去交涉,这种情况不说其他,一家老小来朱家赔礼道歉总是该要的吧?
  然而拿到录名册的时候,朱父却有些迟疑了,素娘和柔娘是分别填写的,素娘老老实实只填了个姓名籍贯和住址,柔娘却端端正正地在籍贯后按考试规格写上了祖宗三代。
  曾祖许易,祖父许惠,父亲许霁。
  许霁这个名字少有重名的,尤其籍贯还是北山郡,再加上前朝曾任九卿之一的廷尉许惠,朱家也不是犄角旮旯出来的士族,朱父立刻反应过来,儿子口中的两个穷酸……两位女郎的身份恐怕惹不起。
  许霁来吴郡不久,一直忙碌在田间地头,见过他的人都不多,好不容易忙得差不多了,家中却传来消息,说是小女儿被人打了,极有可能破相,正好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他交代了几个从北山郡跟随过来的老人把事情办完,这才赶回了家里。
  说是极有可能破相,但就伤口深度来看,破相是肯定的了,砚台一般都是打磨圆润的,偏偏朱永的那方砚台先前嗑掉过一个边角,锋利的断面硬生生砸上素娘的额头,在左眉上方拉开一指大小的伤口,深可见骨。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