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松影明河
时间:2020-11-17 10:13:37

  薛蟠在一旁笑道:“可怜什么?她是去了亲外祖家,又有个年纪相当的表兄。说不得,两家打的都是亲上做亲的主意呢!”
  宝钗蹙眉:“那可就更不好啦!”
  薛蟠奇道:“这林姑娘若是嫁入荣国府,自有外祖母给她撑腰,日子不知道有多顺畅,怎么就不好了?”
  宝钗白了他一眼,转头问薛端:“老爷,那个和林姑娘年纪相当的表哥,可是姨妈的儿子?”
  薛端点了点头:“正是你姑妈的幼子宝玉,衔玉而诞的那个。”
  宝钗“哼”了一声,难得得表露出了嫌恶之色:“我听妈说,姨娘的这个儿子,小小年纪就喜欢吃丫鬟嘴上的胭脂,可见是个贪花好色之辈,又岂是良配?”
  薛蟠啐了一口,劝自己妹妹:“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别张口闭口的贪花好色,这不是你该说的话。”
  宝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撒娇道:“咱们自家骨肉,我才说呢。在外人面前,我可是最懂规矩的。”
  薛端却道:“无妨。照我说,女儿家还是要懂得多些,免得日后随意一个男子就能哄骗了去。”
  他瞥了薛蟠一眼,道:“规矩体统什么的,都是做给外人看的。我教人压着你学规矩,为的是在外面好看,可不是叫你在家辖制妻儿姊妹的。”
  “啊?”薛蟠被绕的直挠头。
  他天生一副直肠子,又有一副憨性子,是个不撞到墙就不晓得拐弯儿的货色。从前爹娘都宠着纵着,他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
  后来,他爹压着他学本事、学规矩,他就只晓得听爹的话,学不会也要好好学,倒也颇有效果。最近跟着他爹出门,不但见的人夸赞他,就连一向不看好他的父亲,也说他长进了。
  于是,薛蟠就把学来的规矩体统,当成了金科玉律。
  可是,今日听他爹这口气,仿佛不是那回事?
  见他一脸呆相,薛端不免摇头叹气:“你呀你……罢了,你只需要知道,跟自家人,不需要讲那么多规矩就行了。”
  “哦。”薛蟠愣愣地应了一声,其实还是不大明白,这不用讲那么多,到底该讲多少。
  眼见话题要偏了,宝钗连忙见缝插针地拉了回来:“老爷,依女儿之见,老爷何不修书一封,让赦大老爷将宝玉之事告知林大人?”
  薛端不解:“咱们家和林家没什么关系,他家女儿嫁给谁,与咱们家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是没关系的。
  只是,宝钗觉得宝玉不是个有担当的,不忍林妹妹掉进这个大坑里罢了。
  但今生她与林妹妹毫无交集,这样说肯定是不行的。
  宝钗脑筋急转,还真让她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由头。
  “我听老爷说,这林大人乃是当朝探花,想必有许多的同窗、同科、同年。这些可都是人脉。若是叫宝玉娶了林妹妹,林家的这些人脉,自然就会倾斜到宝玉和姨夫身上。”
  宝钗顿了顿,问道:“老爷,这跟咱们家,干系可就大了吧?”
  薛端捋须爹手一顿,不由也正了神色。
  ——他们薛家和贾家二房,已经是彻底撕破脸了。打蛇不死,反遭其害。他自然不希望贾家二房有半点儿翻身的可能。
  “我儿说的不错,我这就修书给赦兄。”
  这封书信,一定要赶在林如海前头入京。想来,赦兄接到书信之后,知道该怎么做。
  ******
  因着薛端今日没有应酬,一家子就聚在一起,亲亲热热地用晚膳。薛王氏高兴得很,指挥着厨子们做了儿女们喜欢的菜,又熬了滋补的汤,满满地摆了一大桌子。
  经历过前世荣国府的兴衰,宝钗私心里觉得太铺张了。但见母亲性质高昂,她也不忍拂逆。
  反正再过不久,母亲一定会让她学着掌家理事。到时候,她觉得哪里不妥的,慢慢裁去也就是了。
  薛端从来信奉,规矩是给外人看的。因此,他们自家人吃饭,是没有“食不语”的说法的。
  薛王氏给父子三人都夹了菜,就问薛蟠:“你老爷不是单独教给你一单生意吗?怎么样了?”
  薛蟠道:“最近京城那边也不知为何,对木石盆景之类的需求极大。我按妹妹出的主意,用做首饰的边角料和成色不怎么好的珍珠做成了盆景,在咱们江南也是独一份儿的稀罕。那些采购的人几乎都不讲价的,一手钱一手货。”
  见儿子出息了,薛王氏笑得合不拢嘴:“我儿果然长进了。来,,这是你嘴喜欢的羊蝎子,多吃点儿。”
  “诶,谢谢妈。”薛蟠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都是妹妹的功劳。要不是她给问出主意,也不会这么顺利。”
  薛王氏更高兴了:“你们兄妹和睦,比什么都强!”又拿公筷给宝钗夹了一筷子的清炒玉兰片儿,“来,钗儿最喜欢吃的。”
  宝钗也道:“谢谢妈。”
  “咳!”薛端清了清嗓子拿眼不住地看桌子上的鸽子汤。
  薛王氏嗔了他一眼,好笑地亲手盛了一碗鸽子汤:“老爷最喜欢的汤,该多用点儿才是。”
  “嗯。”薛端矜持地点了点头,“太太辛苦了。”
  薛蟠和宝钗对视一眼,突然觉得有点儿撑。
 
 
第245章 薛宝钗(三十九)
  从京城那边有人来江南采购珍玩、盆景、木石开始, 宝钗就意识到,宫中的圣人怕是已经开始策划后宫妃嫔省亲的事了。
  若是上辈子,甚至是刚重生的,宝钗固然能够通过记忆知晓两年后圣人会下旨令妃嫔省亲, 甚至能够从旁提醒父兄, 让薛家从中大赚一笔。
  但这两年跟着父亲深入学习之后, 宝钗已经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推测出来, 妃嫔省亲一事,绝对不是圣人一时心血来潮,也绝不可能是因老圣人一句感怀。
  或许, 老圣人那句感怀是有的, 怜悯妃嫔长久不能见家人也是有的。但这件事的背后, 绝对有圣人的推动。这整件事, 都是圣人策划好的。
  那么, 让妃嫔回家省亲, 对圣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 就是可以收买人心。
  底层的百姓都是很好忽悠的, 老圣人一声感慨,圣人就立马下旨准许嫔妃与家人相见, 这就是孝道。
  自汉朝以来,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 不管心里是什么想法, 都会说自己是以孝治天下。
  正所谓: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底层百姓每日里要为了生活而奔波, 若是再拿礼仪去要求他们,也未免太过不近人情。
  所以,仁义礼智信什么的, 对底层百姓都显得遥远。唯有这一个“孝”字,是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美德。无论贫贱富贵,人人皆可行孝举。
  是以,历朝历代都在推行孝道。圣人只要有了孝顺的名声,在舆论上就会占据更多的主动,将来做什么事情都会顺遂许多;
  至于圣人的第二个目的,自然就是搂钱了。
  现如今,距离妃嫔省亲还有两年,外面是半点儿风声都没有的。那么这些来将来大量采购原材料的人,又是谁派来的?
  宝钗联系前后,不需多想,就知道是圣人。
  圣人这明显是打着奇货可居的主意,到时候专门赚这些外戚的钱,顺便打击一众勋贵。
  而上辈子的记忆告诉宝钗,圣人明显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多少勋贵和贾家一般,先是被掏空了内囊,又被彻底舍弃。
  不过,这辈子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都没有听到元春表姐封妃的事情。说不定,这一回贾家能逃过一劫,他们薛家也不用受牵连了。
  这些事情,宝钗都只能压在心里,谁也不能吐露。最多能不动声色地指点一下哥哥,让家里多点儿进项。父亲的脑子太好使,她自觉忽悠不住。
  正在宝钗一边沉思,一边往无意识往嘴里塞米粒的时候,薛王氏又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催促道:“钗儿别光吃饭,吃点儿菜呀。我专门吩咐了厨房,好几道都是你爱吃的呢。”
  宝钗回过神来,笑了笑:“谢谢妈。”
  “一家子骨肉,说什么谢。”薛王氏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那是越看心里越美,想起今日里辛家闹出的事,她忍不住道,“还是我的钗儿贴心,哪像辛家那姑娘,怕不是要把爹娘给气死了!”
  听母亲提起辛馨,宝钗悚然一惊,急忙问道:“辛家姐姐怎么了?”
  “怎么了?”薛王氏冷笑了一声,那鄙夷的神色充分表达了对辛馨的不满以及不屑,“好好一个姑娘家,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竟是闹着要自梳。她亲爹亲娘,还会害她不成?”
  宝钗的心,一下子就沉到了冰凉的谷底。她忽然就生出一种悲哀来,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哀。
  ——这个世界上,压迫女子最狠的,不是男子,反而是同为女子的这些人。
  这些压迫同类的女子们,有像她母亲这种,习惯了三从四德,并因此过得体面富足,夫婿体贴的;更有那种自己国得不好,深受其害,一朝翻身,就变本加厉地折磨别人的。
  这个世道,女人自己都不自贵、不自重、不自爱,难道还要指望男人去尊重你吗?
  像她的父亲薛端这样的,已经是敬爱妻子的典范了。
  可是,家里但凡有什么需要做决断的事,从来都是薛端独断。而薛王氏对此,也觉得理所当然。
  见女儿突然红了眼眶,薛王氏以为她是担心小姐妹,柔声安慰道:“钗儿放心,这胳膊哪里扭得过大腿?辛大姑娘估计也就是不满辛太太给她说的这门亲事,等辛太太给她找个好婆家,她就好了。”
  她说完,又忍不住批判了一句辛大姑娘:“这姑娘也真是的,气性这么大。她亲娘还能把她往火坑里推?”
  宝钗搁在腿上的手一下子就握紧了,强忍着才没有出言顶撞自己的母亲。但她也不愿附和,只是低着头,用筷子数米粒。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薛端突然道:“辛太太找的,还真不是什么好人家。”
  薛王氏一听还有内幕,急忙问道:“这话怎么说?”
  薛端道:“这刘家乃是苏州人士,太太不出门,所以不知道。我常往苏州进货,因此听闻了一些小道消息。实在是这位刘公子有些怪癖,他的房里,哪一年都得抬出来两三个丫头。”
  宝钗听得头皮都炸了,心中怒气上涌:父亲只是到苏州跑商,都听说过这事。辛家都要结亲了,怎么可能不把女婿调查清楚?着分明是故意要把辛姐姐往火坑里推!
  她总算理解了,为何辛馨与家中决裂得那么彻底了。
  薛王氏却是瞪了薛端一眼,啐道:“钗儿还在这儿呢,你胡说些什么?”
  薛端讪讪一笑:“我儿不输男儿,我一时忽略了。再则,宝丫头也大了,这些多知道一些也好,省得以后吃亏。”
  薛王氏又瞪了他一眼,薛端连忙服软:“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还不行吗?”
  宝钗趁机憋红了脸,低头做羞涩状:“老爷,妈,我吃好了,就先回房去了。”
  薛王氏忙道:“好,好,那你就先回去吧。”
  宝钗领着莺儿和雀儿匆匆回了房,让两个丫头别来打扰她,就独自坐在榻上沉思起来。
  只看母亲今日的态度,她日后若是想效法辛馨,怕是难如登天。反倒是父亲,看起来更开明些。
  宝钗开始在心里估算,若是她表现得再出众些,父亲同意她立女户的可能。
  这个时候,宝钗倒是开始庆幸哥哥薛蟠资质不佳了。若是她以日后兄妹相互扶持来游说,最看重家族传承的父亲,有一定概率会同意的。
  至于立了女户之后的招赘问题……
  这个先不急,饭也要一口一口吃的,先把这一步走完了再说。
  对自己的事有了章程之后,宝钗就开始替辛馨担忧了。虽然她的上辈子,辛馨成功从家里分裂了出去,而且还过得挺好。但谁也不能保证,这辈子不会出现变数。
  毕竟,荣国府都能换了天了。
  若是因为她重生一遭,改变了辛馨的命数,她便是自责一辈子,也不能弥补分毫的。
  ******
  雅风院是辛家大爷的院子,他的妻妾自然也住在这里。
  此时,雅风院正房里的辛大奶奶,也在为自己的小姑子担忧。
  “怎么样,打听到了吗?”辛大奶奶紧紧盯着派去打听消息的小丫头,急切地问。
  整个辛家,她唯一能说上话的便是小姑子辛馨了,此时又岂会袖手旁边?
  小丫头气儿都没喘匀,便急忙禀报道:“大奶奶稍安勿躁。目前,大姑娘那边已经穿出了绝食的消息,但实际上大姑娘的丫鬟莳花和折柳每日里都会把自己的饭菜分给大姑娘一份儿。”
  辛大奶奶蹙眉:“她们两个都在长身体呢,这怎么能够?”她在屋里急得团团转,却又束手无策。
  大丫鬟裁柳给她出主意:“要不然,奶奶去劝劝大姑娘,先给老爷太太服个软?”
  辛大奶奶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行,这件事绝对不能服软。要不然,小姑的一辈子就毁了。”
  裁柳小心翼翼地觑了主子一眼,这才斟酌着问道:“可是太太找的这门亲事有什么不妥当的?”
  “何止是不妥当?”辛大奶奶蹙眉,嫌恶地说,“那刘公子,简直就不是个人!”
  “这是怎么话说的?”裁柳不明所以,“太太不是说,这位刘公子是个有出息的,年纪轻轻,就已经开始接手家业了吗?”
  辛大奶奶冷笑连连:若不是这位刘公子在刘家太能做主,太太也看不上人家呀!毕竟,她结这门亲事的目的,不就是想让女婿帮衬儿子吗?
  “这才是太太的高明之处。”也是太太的狠心之处了。
  那刘公子的癖好,在苏州城暗地里都要传疯了,但毕竟不出苏州。就算将来小姑子嫁到刘家,出了什么事,太太也可以完全推说不知道。说不定,还可以利用这件事,为她的好儿子谋划更多的好处。
  当然了,也可能太太是觉得,小姑子嫁过去是嫡妻,和那些丫鬟们是不一样的,刘公子不敢那样对待嫡妻。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