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松影明河
时间:2020-11-17 10:13:37

  “怎么,是他胃口太大了吗?”
  “不,恰恰相反。他不是胃口大, 而是软硬不吃。”
  正使也不是傻子, 事情不顺利, 他自然也会从别的地方想办法。关于史鼐的事, 他早就打听清楚了。
  这位大人的官声毁誉参半, 喜欢他的对他无限敬仰;不喜欢他的则对他恨得牙痒痒。
  但无论是喜欢他的, 还是不喜欢他, 口径都非常一致。那就是史大人虽然不拒绝冰炭敬, 但除此之外,从来不收官员的贿赂。
  正使的心腹沉默了片刻, 提议道:“要不, 找别人?”
  “找谁?”正使烦躁极了。他如今就想这件事赶紧结束, 他赶紧带人离开大夏。
  这该死的鸿胪寺, 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娘的, 明知道老子没钱吃好的, 还天天让厨子做那么多色香俱全的美食。这不是变相地折磨他吗?
  正在这时,一股椒香味儿传了过来。那心腹忍不住左右抽了抽鼻子,“这是什么味道?这么香。”
  “咕噜——”
  正使尴尬地捂住了自己的肚子, 羞恼道:“本使在问你话呢,你倒是说呀,管那么多干嘛?”
  “啊?哦。”那心腹咽了咽口水,思绪却被这香味儿给勾得乱成一团,“不如……找大夏派出来和我们谈判的主事?”
  正使烦躁道:“那是礼部尚书,姓陈。”
  “对,是陈大人。大人,您觉得怎么样?”
  正使努力顶住了美食香气的诱惑,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那就陈大人吧。”
  这位陈大人虽然不如史大人,但也是大夏的重臣了。
  而且,他是负责此次谈判事宜的,若是肯在谈判中略松松手,就能让瓦剌省下一大笔银子。
  啧啧,可怜的瓦剌正使,他还不知道呢:原本圣人和史鼐定的赔偿款只是一千二百万,只是在四百万的基数上翻了三倍而已。
  是陈尚书觉得这一千二百万,根本就不够买他们礼部舍下的脸皮,这才大手一挥,把三倍变成了十倍。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到了陈尚书这里,也是一个道理:自己定的赔偿款,磨破嘴皮子,也要讨过来!
  于是,等大夏和瓦剌的第二次和谈开始的时候,瓦剌的几位使者都是信心满满,觉得有了对方主事的放水,这赔偿款起码得谈掉三成。
  因为,就在前一天晚上,正使乔装改扮之后,亲自携重礼夜访陈宅。而陈尚书虽然没有直接承诺他什么,却也好声好气地收了他的礼。
  中原不是有句话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像陈尚书这样久居高位的人,更是看重自己的颜面与信誉。
  正使自以为了解大夏的文化和规则。殊不知,真正有用的,往往不是这些明面上的规则,而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比如:政治就是比谁更不要脸。
  在正使一脸为难地表示:四千万实在太多,可否减免一二的时候。就听见陈尚书轻笑了一声,拍了拍手,扬声道:“拿进来。”
  瓦剌的几个使者都有了不好的预感,这其中,正使尤甚。
  陈尚书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小太监抬了个箱子进来。
  “就放那儿吧。”
  “是,陈大人。”两个小太监遵照陈尚书的吩咐,把箱子放在了谈判桌的一端。
  陈尚书从容起身,不紧不慢地走到箱子前,抬手掀开,对坐在边缘的鸿胪寺一位少卿招了招手,“来,你年轻,帮老夫搬点儿东西。”
  那位少卿显然也意识到了什么,乐意之至地起身帮忙,把大小高低都不一样的几个匣子都搬了出来,放在了两拨儿人中间的上桌上。
  看见那几个匣子,正使已是面如土色,又羞恼又愤怒地瞪着陈尚书,暗里咬牙切齿地咒骂不休。
  要是真的有天人感应,这会儿陈尚书准得喷嚏不断。
  “诸位可知,这是什么?”
  这句话,陈尚书问的是瓦剌这边的一个正使和三个副使。
  三个副使满心的茫然,可看见正使的脸色,他们也知道,这事必然是和正使脱不了干系的。
  送礼行贿这件事,都是正使和他的心腹一首承办的。一是为了行事紧密,二就是怕事成之后有人来争功。
  可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这陈尚书能这么不要脸,一面笑眯-眯地收了他的礼,转头就把他送的东西,当成了打击他的工具。
  ——中原人果然阴险!
  “你们不知道?”陈尚书把匣子一一掀开,“也是,不见着实物,总是不敢肯定的。来,你们仔细看看,说不得哪个就突然认得了呢。”
  匣子一打开,边儿上坐着的三个副使就瞪大了眼。
  ——那里面是一尊金器,熔铸的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瓦剌人信奉佛教,这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是前可汗杰利最喜爱的一尊,时时祭拜。
  最重要的是,他不但自己拜,还要带着一干贵族一起拜。
  这一点儿,不知道被贵族们暗中吐槽了多久。
  ——你信奉的是药师琉璃光如来,可我们信奉的不是呀。是未来佛不够大肚能容?还是月光菩萨不够神通广大?
  但不管如何,这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三个副使一眼就认了出来。
  只是,原本属于杰利的宝物,如今该是在新可汗耶力的手中才是。怎么会跑到大夏的官员这里?
  好心的陈尚书很快就给他们解了货。
  “这些东西,都是昨天晚上,贵部正使亲自登门,送给本官的。正使大人说,这是瓦剌可汗耶力的一点儿心意。”陈尚书似笑非笑地看着正使,故意问道,“正使大人,在下说的,可没有一句假话吧?”
  眼见是没法抵赖了,瓦剌正使只得硬着头皮点了点头,“不错。”
  陈尚书面色忽地一变,厉声道:“你们瓦剌口口声声的哭穷,说没钱。可这一点儿小小心意,却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可见贵使所言,不尽不实!”
  既然抓住了对手的错处,大夏这边岂有放过的道理?
  一时之间,一个尚书、两个侍郎;一个正卿、三个少卿,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骈四俪六,引经据典……
  总而言之一句话:你们瓦剌不是没钱,只是想耍赖不陪。可见上表称臣什么的,都是借口、托词,没有半丝诚意!
  最后,陈尚书一拍桌子,一锤定音:“要么赔钱,要么战场上再见真章!”
  瓦剌的正副使一共四人,连两个回合都没招架住,四个彪形大汉,被一群耍嘴皮子的文人给说得张不开嘴。
  ——赔钱,我们陪还不行吗?
  他们都快哭了。
  副使暗暗埋怨正使事先也不知道和他们商量一下,正使暗暗埋怨可汗这主意出得不靠谱。
  但赔付大夏四千万两银子,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双方合约一签,拿到圣人那里盖了印,即时生效。
  第一批的五百万两,限瓦剌三个月之内凑齐,押送入京。
  到时候,户部会派遣前去验收。
  事到如今,唯一能让瓦剌使者感到安慰的,就是户部验收这件事了。
  他在大夏京城这几个月也不是白待的,对户部尚书的彪悍属性也有所耳闻。有户部亲自验收,绝对没有让敢贪他们一文钱。
  消息传回瓦剌王帐,可汗耶力安叹了一声。但这个结果,却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幸好他早有准备,已经安排了先手。
  好些部落首领直接闹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起哄:
  “大夏欺人太甚!”
  “可汗不是说了,咱们上表称臣,大夏皇帝会有赏赐吗?”
  “以往不都这样吗?”
  “什么以往?那是上一个中原王朝的事儿吧?”
  “咱们到哪里去弄五百万两银子?”
  …………
  是啊,当务之急,最大也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到哪里去弄那五百万两银子?
  “银子没有,只有刀子。”
  有那本就不赞成求和的部落首领抽出了腰刀,咬牙切齿地说,“咱们干脆到大夏边境再抢一波儿,带着部落往西边去。”
  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好些人的赞成。
  但也不是谁都敢再去劫掠大夏的,也不是谁都愿意迁徙到更加苦寒的西边的。很快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西边又不是没人占领的白地。我们和大夏打了一仗,本就伤了元气,再和西边那些国家去打,胜算又有多少?”
  这个问题也很现实,他们也不得不考虑。
  耶力见赞成的和反对的几乎各占半数,且反对的要多一些,便对一直沉默不语的祭祀使了个眼色。
  祭祀震了震手杖,杖顶端挂着的一串铜铃叮当作响。
  “长生天有喻,诸位大王且听我一言。”
 
 
第324章 史鼐(六十三)
  虽然耶力并不喜欢这个权利之欲过浓的大祭司, 但也不得不承认,对付那些信奉神佛和长生天的部落首领们,由大祭司出马,的确事半功倍。
  他不禁遗憾:若是大祭司肯全心全意地辅佐本大汗, 那该有多好?
  殊不知, 大祭司也在心里遗憾:若是耶力可汗愿意安安分分地做我手中的傀儡, 那该有多好?
  虽然这君臣二人各怀心思, 但至少眼下,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那些嚷嚷着再抢一波儿大夏, 就往西边跑路的部落首领们收起这个念头, 乖乖地一块儿凑银子, 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再说。
  耶力不想西迁, 是因为他本身的实力并不是很强悍, 在大夏边境, 靠着大夏撑腰, 他还能获得喘息之机, 慢慢地吞并那些中小部落,壮大王帐的实力, 有让那些首领真正臣服的一天。
  若是西迁, 对他来说就只有一句话——前途未卜。
  大夏皇帝的册封, 可管不了那么远的地方。若是途中几个首领起了狼子野心, 联合瓜分了他的人口和牛羊, 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 耶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同意西迁的。
  而大祭司也不同意,他的理由就更接地气了些。
  西边更加苦寒, 物资也十分匮乏。就算祭司在部落里地位崇高,最好的东西都要先紧着祭司用。
  但去了西边,还能有什么好享受?
  在这样与自身相连的利益趋势下,大祭司把平日里十分的忽悠大法使出了十二分的威力,让所有人都相信了:按照长生天的指示,对大夏称臣,才是最好的出路,而西迁无疑是送死。
  这件事敲定了之后,就是凑钱的问题了。
  在坐的都是大部落的首领,凑钱的事,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压榨中小部落,还有劫掠西方的小国。
  由于大夏给的时间很紧迫,一时之间,这些平日里勾心斗角、相互防备的部落首领们,竟然空前的团结了起来,硬生生地在大夏给的期限之内,把五百万两银子给凑够了。
  这股力量让耶力可汗和大祭司都暗暗心惊。
  ——若是他们联合起来夺权夺位……
  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一刻,耶力和大祭司不约而同地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能让他们再次联合起来!
  *  *  *  *  *  *
  宣府边地,是大夏与瓦剌的交界处之一。而户部派遣来验收赔偿款的官员,就在宣府等候。
  这次押送银两的,还是那个和陈尚书谈判的正使,名叫额森的。
  按理说,这额森被陈尚书那么坑了一回,在耶力这里应该凉了才对。
  但耶力这里如今可用的人手不多,他还算是机灵的,便让他将功折罪,又给他了一次机会。
  而被史鼐派过来的户部官员地位可不低,乃是户部左侍郎廖玉。
  自史鼐一力促成朝瓦剌索赔一事之后,廖玉心里对史鼐就颇位推崇。
  当然了,他是圣人的人,圣人把他调到户部来,为的就是给史鼐掺沙子。
  要不然,户部右侍郎胡詹就是史鼐一力举荐的,左侍郎要是再由着他举荐,户部不就成了史鼐的一言堂了吗?
  至于原先坐镇户部的六皇子,自战前讨债一事,他缩了之后,在户部的威望一落千丈,圣人干脆就把六皇子调到吏部去了。
  廖玉在户部的意义,不但他自己知道,史鼐和胡詹也一清二楚。
  因此,虽然大夏以右为尊,但平日里胡詹这个右侍郎却时时处处都让他一头,史鼐这个尚书待他也很客气。
  这一回,史鼐把廖玉派到北疆来,就是有意让他立个大功,在户部建立起一定的威望,自然不会让他单干交接银子的活儿。
  六部之中,就属吏部和户部的郎中多。若单为了这五百万两银子,户部二十三清吏司中,随便派一个郎中来,也能把这差事给办妥了。
  史鼐特意把左侍郎派来,就是为了和瓦剌谈一笔大买卖。
  “大买卖?”额森在京城被陈尚书坑了一回,再面对这些白面书生时,心里就有点儿发怵。
  因此,对廖玉口中的“大买卖”,他持保留态度。
  廖玉既然来了,那就是早有准备的。他也不多言,直接从怀里掏出了一块儿洁白柔软的织品,递了过去,笑眯-眯地问:“贵使以为,此物如何?”
  额森伸手一模,眼睛都直了。
  他也不是傻子,还是瓦剌贵族出身,东西的好赖肯定是能分得出来的。上手一模,他就知道,这东西不但好看,还特别保暖。
  草原这地儿,冷啊!
  雪花大如席,在草原大漠,绝对不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
  那是写实,再写实没有了。
  每到秋高草黄的时候,不但牛羊要蓄毛养膘,准备过冬,人也要准备牛羊皮来保暖。
  瓦剌是游牧民族,文字不成体系,很多技术即使一时学到了,也很难长久地流传下去。
  销制皮毛的技术,掌握在少数的贵族手里,那些牧民们几只能把湿羊皮的脂肪用刀刮出来,风干了,就那么穿在身上。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