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香溪河畔草
时间:2020-12-10 10:01:56

  顾家乃是言情书网出身, 言情书网却不是以豪富闻名, 而是以书香传世。
  顾首辅即便是长子嫡孙,也不会分得这样的私财。
  顾首辅的犯罪性质马上就变了:这是一个大贪官,足够他死上好几回了。
  顾首辅做人应该还有些底线。
  顾党一系的官员同乡,多人替他奔走求情。
  律法不外人情。
  只要不是叛国谋逆大不敬, 民愤极大者, 又有官员求情, 朝廷会酌情减轻惩罚。
  顾首辅罪该问斩, 却有顾党出头替他求情, 主要是讲顾首辅曾经做县官做知府时候的功绩,得到过万民伞。
  想当初,顾首辅也是个响当当的青天大老爷,牧民一方。
  总而言之,顾首辅早期清明廉洁,政绩卓著,在山东做官,还亲自参加抵御倭寇,至今在山东陕西还流传着顾青天的美名。
  顾首辅之所以被提拔重用,却是因为当年老忠顺王战死那一仗。
  顾首辅当时在山东做知府,亲自押送粮草去陕西支援前线,碰巧遇见瓦刺夜袭。
  他身为文官,却仗剑立在陛下账前,以身为肉盾,掩护陛下撤退。
  虽然没有真正成为肉盾,但是,这一份忠贞入了嘉和帝的眼,加上他做官一方,都会留下清名,这才入了六部。
  这一份奏折上了乾元帝案头,顾首辅就有救驾之功。
  人家救了你亲爹,你却把人杀了,就是恩将仇报。
  顾家的族长也带着一百多名书生进京,来替顾首辅打点。
  顾首辅虽然风流好色,私德不修,对家族故乡十分眷顾,在老家泸州贤名远播。
  他做官后出资在大蜀山买地百亩,修建义学,惠及周边贫寒学子。
  这一次跟着顾家族长进京援救团队的学子,就是出自蜀山书院的学子。
  顾家的族长答应,愿意退还顾首辅替族里添置的两千亩良田,再有愿意把顾家祖上一百本前朝孤本,捐赠给朝廷。
  乾元帝综合所有,决定饶了顾首辅一命。
  却改变了原本让顾家返乡恩养的主意:这个人回去乡里,只怕还要继续操控学子,跟他絮叨。
  乾元帝大笔一挥,顾首辅不是反对边疆寡妇改嫁嘛,那好,把你全家发配去填山西,接受贾代善的管辖。
  有本事,去跟贾代善当面打擂台,比比看谁掐得过谁吧。
  喧嚣一时顾首辅贪墨案件终于落下帷幕。
  算起来,倒霉的只有顾首辅。陛下、山西百姓、与天下女子都得到好处。
  顾首辅出京,据说陆丽娘前去俯就,想要跟去山西。
  这一回顾夫人不再阻拦,但是,顾首辅不屑于顾。
  此去山西,顾家的东西都没了,财产的只有顾夫人的嫁妆。
  顾首辅儿媳孙媳都回娘家,同时带走的还有孩子与嫁妆。
  顾首辅不愿意山西寡妇改嫁,却认同媳妇改嫁,孙子重孙子改姓。
  当然,能够带着改嫁的只有未成年的小孙子。
  成年的孙子原本就在发配名单上,即便母亲和离,也不能跟随母亲改嫁。
  小花精听说这一幕,心知顾首辅不甘败落,还想东山再起吧。
  放媳妇孙媳妇,是给顾家留后路。
  顾首辅起复,姓氏不是问题。
  此去山西死绝了,改了姓的孙子也是血脉。
  只是他忘记了,去了山西,没老婆要入赘填寡妇。
  再,这种文人家族,想在山西生存下去,十分艰难。
  不说瓦刺惊扰,要进山躲避,你跟人不熟,又无亲戚关系,谁愿意多护一个累赘?
  只说平日里四季耕种,不是一个四体不勤的文人能够担负。
  顾夫人是早年顾大人迎娶的原配,耕读人家的姑娘,一千两银子的嫁妆被官府返还了。
  顾大人启程有人送程仪,合起来也不过一千银子。
  一路到山西安家,差不多消耗一半,剩下不足一千银子。
  吃喝拉撒赋税徭役,真是过不得几日好日子。
  尤其是顾家父子都是锦衣玉食一辈子的人。
  阖家发配不可能带仆役,
  顾家一家十口人,三个儿子,五个成年的孙子,五个适龄的孙女儿,哪一个也不是能够操持农田的料子。
  顾首辅落马,朝堂上主要是文官体系重新洗牌。
  顾党一系多少受到排挤,侍郎跟侍郎不一样,有受重用的侍郎可以替代尚书。
  闲置的侍郎连郎中也不如。
  乾元帝再次在六部安插那些忠心有能力的宠臣。
  但是,内阁却不能随心所欲。这关系到一个资历的问题,胡乱安排人选,百官不服。
  乾元帝只希望经过顾首辅的落马,新任内阁能够顺手一些。
  能够入阁的臣子,运转六部的能力不用担心。
  转眼到了腊月,皇宫三位上殿忙得不亦可乎。
  太后娘娘为了周安的前程,走路都带着风,风雨无阻去南苑主持惠民署义学,安抚难民,替小花精与陛下分忧。
  乾元帝忙着接见封疆大吏。
  小花精今年除了安排年节事宜,也要接见各地惠民署进京的女官。
  而今惠民署兴办女学育婴院,还没能力全面展开。
  只是先在云南与辽东试点。
  云南有水清黛玉。
  辽东却是大周氏给她父亲写了信件,由他父亲从旁照应。
  小花精拟定,接下来在湖广推行女子义学,因为贾琮在武昌做知府。
  小花精这般忙忙碌碌,落在荣亲王妃与小周氏眼里,就是皇后娘娘喜欢穷忙活:大冬日,靠着熏笼吃酒白话不美哉?
  天天替那些粗鄙的村妇村女谋福利。
  这话其实很对。
  官宦人家的女子都不会上义学。
  皇后的一番筹谋可不就是替泥腿子村妇谋福祉。
  大周氏学着小周氏的对她的鄙视之言,也顺嘴恭维小花精:“她们哪里知道皇后娘娘菩萨心肠,一条寡妇改嫁的律令,不知道挽救多少人的性命。
  再有支持女子立户又挽救了多少妇孺的性命?
  这个世上多少人被吃绝户,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小花精听着这话,心知大周氏其实也不了解自己。
  她想要的不光是挽救性命,而是给女子争取一个自立自足的权利与空间。
  她想让女子不仅能够活着,还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这不是菩萨心肠,这是一场变革。
  她依靠乾元帝改革,不过是温水煮青蛙,润物细无声,让人们慢慢适应认同。
  若是跟武则天一样,大开大合,血腥镇压,强制实行。
  最终还是会被反噬,血腥镇压,无疾而终。
  这一年,小花精向乾元帝请求,让他答应,把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江宁织造下设的生丝验收,缫丝作坊,织布作坊,交给惠民署管理。
  小花精的话就是给惠民署一份收入。
  得了出息支撑义学与育婴院。
  三位织造当然不愿意。
  生丝收购与缫丝纺织上,有许多的猫腻。
  他们每年的入息都在这上头。
  生丝缫丝都可以压级别,纺织也可以挑剔印染色泽。
  最为关键,生丝的收购,直接与桑农对接。
  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可完全控制这群人,为所欲为。
  如今这些都交出去,他们就只剩下最后验收一个猫腻入息了。
  大批的桑农也成了皇后的附属,他们就成了光杆司令了。只能守着织造衙门那一某三分地了,这怎么成呢?
  这两位自然要反对,以至于小花精的请求落空。
  乾元帝也不愿意落得个怕老婆的名誉。
  小花精自然有办法。
  眼下正在打仗,杭州织造、苏州制造、江宁织造衙门年年拖欠赋税。
  朝廷年年只收到衙门的进贡的锦缎,就没见过一文赋税。
  这么一来,又得扯回到甄家身上。
  当初甄家抄家了,然而,赋税却没追回,算起来是一笔遗留账务。
  当初没有一追到底,因为上头有上皇嘉和帝拦着。
  封印前最后一次朝会,乾元帝叫大起。
  这一次有许多的封疆大吏参加朝会。
  户部尚书上折子请求追债。因为,海疆山西存在巨大的军饷缺口,而三大制造衙门拖欠国库赋税拢共三百六十万两。
 
 
第254章 
  这人跟小花精没关系。
  小花精只是跟回京过年的小十七抱怨一声:惠民署艰难啊。
  女官能够主持的部门又被人垄断, 陛下的话都不好使。
  腊月十五。
  林姑父与贾瑚一起回京了。
  林家只回来林姑父一个人,正好贾瑚一路护送,黛玉也很安心。
  黛玉留下保护贾敏与青玉, 林姑父也很安心。
  贾敏爱上云南气候, 四季如春,很适合修养。
  云南山高路远,来回在路上奔波几个月。
  却又想念娘家。
  最终因为水清决定不回了。
  林姑父才说收拾行李,她就拉着黛玉撒娇, 哭了好几回。
  原本有些犹豫的贾敏母女, 决定留下过年。
  林如海不过做官三年, 三年后回京,多少亲人拜见不得?何苦把水清一个人丢下。
  像是水清这种公主出身, 一旦出嫁, 除非万寿或者太后皇后千秋,圣旨宣召。
  否则, 公主驸马不能随便离开封地。
  大周氏十月就在念叨水清, 小花精也试探过乾元帝。
  乾元帝多贼啊,一听就知道是大周氏打听,命内务府给大周氏赏赐白银千两,珍珠一斛,锦缎十二匹。
  别看不起白银千两,皇后娘娘一年的俸禄, 也只一千两。
  大周氏这个赏赐在皇宫是头一份。
  这是赏赐她生育公主有功。
  小花精与大周氏得到这个回答,都知乾元帝的心意,也不再纠缠了。
  林姑父回京, 不仅给荣府送了几大车土仪, 特特给小花精进贡一个小匣子。
  却是黛玉在十万大山找到了一处福宝地, 据说是整整一座山的灵石。
  不过,极品灵石很少,她一座山上拢共之找到一百多颗。好在云南山水很特别,极品灵石都是水木两系,正好合乎她与小花精的灵根。
  黛玉不仅给大表姐元春送了灵石,给二舅母王氏,二表姐迎春,三妹妹探春,四妹妹惜春都送了灵石。
  说起这个惜春妹妹,小花精也是操心不少。
  因为贾敬念经修佛,惜春受了熏陶,成天拿着本道德经研究。
  因为灵根很差,竟然学会了炼丹。
  小花精出手干涉,不允许她掺和汞与朱砂硫磺。
  惜春炼丹,相当于凝缩各种灵植精华。
  惜春曾经不听劝解,让元春知晓,狠狠的处罚了惜春。
  施法让她提前尝试吃丹的痛楚。
  当然,小花精只是让她陷入梦境,并非真正中毒。
  在梦境中,惜春体验了食用丹药的各种死法:因为用了金丹,最后上下不通,只能进食不能排泄,活活胀死了。
  中了汞毒,七窍流血而死。
  又或者,因用硫磺木炭硝石被丹炉炸裂而死。
  同样的梦境,小花精也给贾敬安排一份,免得他一味疼爱小闺女,支持闺女炼丹。
  这般折腾一回,把惜春掰正到制作灵植丸药的征途上。
  如今,荣宁二府上下都怕惜春,包括府里的管事妈妈小丫头,都被惜春追着询问:乌鸡当归丸,吃了肚子还疼不?
  或者抓住老祖宗询问:“老祖宗,您这些黑头发是吃了五凤丸才生出来?”
  现如今,阖府上下见了惜春就跑路,生怕被她抓住试药,完了还要给她汇报服用的心得与效果。
  她还时常进宫献宝。
  小花精没办法,最后在太医院给她找了一个师傅,让她定期交作业。
  回头又吩咐她师傅安太医,给惜春几大本药头歌,让她背诵,见面就检查。
  这般一来,惜春方才安静了许多。
  如今在家里又迷恋种植草药,说是方便她辨认药草。
  贾母还提议,要不要让惜春进宫做女官,专门让她去御药房去倒腾药草。
  而今两府到处都是浓烈的汤药味儿。
  一二天觉得清香,常年累月,谁受得了啊。
  杨氏请求小花精,给惜春在太医院找个婆家,最好父子们都是太医的医学世家,免得惜春过门被婆婆嫌弃。
  探春惜春都十五了,都是明年在册秀女。
  两府求了免选,按照惯例,她们在最后殿选落选。
  这才彰显姑娘有才华。
  按照小花精的想法,探春其实可以不选秀,参选锦衣卫,肯定能够胜出。
  侍卫除了侍卫统领沈城甲六,领过兵,见过血。
  探春进宫不怵任何人。
  王氏日常进宫念经一般,句句担忧:探春日后嫁给谁呢?
  迎春十八般武艺,嫁北王府,太妃倒是很高兴。
  北静王文质彬彬,整个就是一朵温室的花朵。
  媳妇身强体健,弓马娴熟,上下马背,如履平地,性子爽朗大方,倒是正好跟北静王互补。
  整个北王府就是阴盛阳衰,太妃自希望,儿媳妇能够担负家庭重担。
  探春不可能刚好遇见北静王府:婆婆慈爱,一根独苗,没有妯娌争宠。
  惜春嫁进医学世家,元春肯定能够达成,只有探春的婚事不好挑选:承恩侯府,姐姐是皇后,姐夫是皇帝。
  这得多么高的身份才能配得上?
  身份高,脾气大,府里的猫腻也多。
  王氏拿些手腕教导探春。
  探春都不爱搭理她。
  一说后宅啥啥,探春就一句话:“嫁不出去更好,我跟着祖父戍边去,正好替侄儿训练那三千孩儿兵。”
  三千孩儿兵是贾代善给水泽的亲卫部队。
  大的不超过十五岁,小的只有八岁。
  有些是战争孤儿,有些是从陕西甘肃讨饭过来的叫花子,说穿了也是战争孤儿。
  闻听陕西招收孩儿兵,当兵管吃管喝,都赶过来了。
  这一批人不能入赘当地,将来要跟着水泽进京。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