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湖涂
时间:2021-01-04 09:49:12

  她在这些特产上面勾勾画画的做记号,然后准备找专家来看看,这边的土质适不适合大规模种植这些。
  除了这些之外,苏青玉还准备种草药。
  这么大一片山,总不能扔下不要,还是要利用起来的。
  所以该种就得种。
  光是这些工作,苏青玉就差不多用了半个月来了完成了。
 
 
第443章 
  苏青玉一来边州就忙忙碌碌大半个月,也没提出什么建设意见,也没和各个部门交流沟通,也没说和谁打好关系。这倒是让其他领导们摸不着她想做什么。
  等考察完了之后,苏青玉也没开展工作,而是一连几天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面工作。甚至连饭都是刘主任送到办公室里面的。显得很不合群。
  在办公室里面忙了一个星期,苏青玉就对着青山县的地图看,边看边写自己的计划。完成之后,她就兴匆匆的拿着自己的计划书去找吕书记了。
  按道理她是要找徐市长一起商量这方面工作的。不过从上次她找徐市长请假就看出来了,徐市长并不想理她。为了效率,还是找吕书记更合适。
  “我这些天对边州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说句实话,咱们边州的情况真的到了很恶劣的程度了。必须改革。”
  “在这种环境下面,我们是搞不起来经济的。甚至哪怕上面给我们提供扶贫资金,都扶不起来。”
  “我们边州穷,不是穷在资源,而是穷在思想。”
  因为了解吕书记的为人,苏青玉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也不怕让领导不高兴。直接就和吕书记说了自己的想法。也是想让领导自己也知道,问题很严峻。要下狠手。不能犹犹豫豫。
  吕书记也确实没生气,反而还笑了。觉得苏青玉愿意提问题就好。愿意提问题,说明是要想解决问题。要换做不想做事的,那肯定一个劲儿的夸边州了。比如很多以前思想的老干部就总说边州比过去要好很多了,该知足了。
  苏青玉也没让他失望,紧接着就开口了,“介于这些想法,我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她将计划书给吕书记。
  吕书记赶紧接过来,低头翻看。
  这是关于青山县的试点扶贫计划书。
  介于目前边州的经济状况不好,以及基层干部能力的不肯定,所以苏青玉没有一下子就搞全面扶贫,而是还是走过去的那种办法,先试点,再全面推行。
  而这次,她为了节省时间,选了青山县这个在整个边州最穷的县进行试点。
  吕书记也发现这个问题了,“青山的情况是最差的,你在这里试点,困难会更大。”
  苏青玉笑道,“我这人一向就喜欢先做最难的事儿。最难的事儿办完了,其他人就不能再有理由说困难不去做了。”
  这也是她选择青山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别的地区试点致富成功了,后续其他还没有致富的地区可能还会有别的想法,认为是因为这地区底子好。
  但是如果在青山就不一样了,一旦青山也成功了,其他各个地区和县都找不到借口了。
  吕书记点点头,觉得脑袋都精神很多了。
  年轻人果然有精力,有冲劲儿。
  他继续看后面的计划。
  苏青玉这个计划其实就是针对整个青山地区进行的一场农业工业结合改革。
  她准备承包青山农民的土地种植茶叶,培养菌类,种草药。并且雇佣这些农民一起种植。
  这样就可以把当地不愿意积极进取的农民给拉入了这个计划中来了。
  关键是不用一下子拿出钱来。
  因为农民自己种粮食,也是要等成熟了才能还钱。这承包种植这些也是一样的,苏青玉也可以等这些东西成熟了,再给承包金以及工钱。
  这就可以在避开边州资金不足这个缺陷。
  这个计划也不担心下面的老百姓不配合。
  因为苏青玉通过考察发现,这边的基层干部虽然都不像干部,但是他们在村子里很有话语权。
  这些村子还停留在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的思想。老干部说一句,他们就听。
  苏青玉到时候对这些老干部实行奖励政策,相信这些老干部会配合的。
  这一计划是针对那些已经思想成熟的农民同志的。
  第二计划,她就主要针对村子里的年轻人了。
  特别是三十岁以下的,思想还可以往前面带的这种年轻人。这也是苏青玉这次计划的主要目标。
  她认为,边州的未来,还是要靠这些年轻人。那些老一辈,他们的思想以及顽固了,无法更改了。年轻人呢还有可塑性。
  苏青玉准备在每个镇上盖厂子。
  这些工厂就是针对没个村子种植的这些东西进行加工的。
  厂子招收当地年轻人。
  “也不需要每个人都招,毕竟一开始我们也没那么大的实力。但是只要保证一个村子有几个年轻人进厂就可以了。生活是对比出来的,看到别的年轻人成为工厂的工人,这些人的思想自然也会发生改变。不会和现在这样没有进取心。”
  “这些年轻人一旦下山,我就不让他们回去了。到时候厂里在镇上修单位房,把他们都留下来。镇需要发展,需要经济,就需要人。在镇上有了工作有了房,厂子里来自各个村子的年轻人也多,到时候成个家也容易。在山下成了家,谁还会回去?”
  至于山上的那些土地未来没人种植,这完全不用担心,不还有那些没有下山的年轻人吗,到时候山里能赚钱了,除了交通不便,其他的也都有。”
  苏青玉并不需要他们都下山,她需要的是,这些人不管是在山里,还是山下,思想都开始变化起来就行。
  等有钱了,盘山道一修,村里的那些种植基地肯定还是要通车的。生活方面也会变得便利起来。
  那些高山旅游景点,不也是常年有人在山里吗?
  吕书记越听,眼眸越发有了精神,连疲惫的身体这会儿都感觉好多了。都多了干劲儿。
  苏青玉笑着说了最后一个计划,“这个就需要用点钱了。修学校。我去看过了,各个镇上的学校很小。各村的学校也很小。我的计划是,在镇上修一个统一的学校,各个村的孩子都来念书。”
  吕书记闻言,笑着道,“看来你有办法让他们的孩子来念书了。”
  苏青玉道,“孩子们不念书主要是学费、交通、以及劳动力。所以我说这次学校要建大,因为我准备修住宿学校。所有的孩子来山下上学,都住学校里面。一周回去一次就行了。这就解决交通问题。”
  “至于学费和劳动力,我的想法是,半工半读。”
  这会儿可还没有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出现。
  所以苏青玉这个说法倒是没让吕书记惊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现在很多家庭的写照。有时候他们来厂里上班,可能都比在家里要轻松。
  而且苏青玉说这种工作也不是去厂里工作,因为他们也没那个钱再去给孩子们办一个厂了。他们的工作地点就在教室里面。
  做的工作就是手工制品。
  就是未来很流行的手工小商品。比如穿手串,编绳子,做小饰品之类的。这种东西成本低,价格便宜,受众还广。只要销售渠道,就很好卖。
  当然,苏青玉主要目的也不是压榨劳动力,“白天他们照常上课,放学后,工作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我们还会给他们发工资。这样,他们就算是劳动力了。家里人会了以他们上学。至于学费那部分,就是我们通过他们工作做出来的东西,拿去换钱之后盈利的部分。”
  毕竟一般来说,一个工厂给工人发了工资之后,都还是有盈利的。
  苏青玉就不准备盈利了。这完全就是一个公益项目。在资金上面来说不赔不赚,但是却能够为边州建设大业培养这些苗子,就是大赚了。
  计划里还规定了,参与工作的孩子要满十岁。在农村,十岁的孩子已经是劳动力了。
  十岁以下没法工作,但是如果他们不上学,未来也不能参与这种劳动。所以为了让孩子提前来上学,相信家里人也会考虑送孩子上学。
  虽然不能保证入学率百分之百,但是苏青玉相信,至少能够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种模式也不用太久,一旦山里开始赚钱,年轻人思想开始进步,孩子们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就可以慢慢的改变这些政策。我估计三年就可以开始变化了。毕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苏青玉这一二三点的计划,算是把青山的老百姓都给涵盖进去了。
  而且除了教育办学校要花钱之外,其他的都是可以赚钱的。
  可以说非常符合边州的情况了。
  吕书记心里又欣慰又庆幸。
  还很惊喜。
  他果然没看错人,苏青玉同志就是一个可以改变边州的人才。
  “你这些计划,已经考虑的非常周到了,我并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难为你能够这么快想出这些计划来。而且……很敢想。”
  其实苏青玉这些计划,颇有些天马行空。这里面任何一个计划,都是很大的举措。
  一般干部哪怕偶尔脑袋里会想到,但是很难会去想到付诸行动。
  苏青玉不止想了,还敢去做。而且看样子还很自信能做成功。
  “只是这计划十分的庞大,估计到时候你得辛苦了。我到时候会全权的让你来负责这个工作。让其他同志配合你。”
  苏青玉听了这话,心里也是高兴,领导这么说了,那她后续安排工作就更方便了。
  “书记,您信任我,那我也不推辞。我一定全力以赴的完成。”
  吕书记笑着点头,“我说了,只要是有利于边州发展,我就支持你。有什么困难,你就提。”
  苏青玉道,“领导,现在别的困难我还要总结,就一点可能要和您打个申请了。我想从云城调一个人过来,之前在花岗一直跟着我工作的,完成过不少大项目。很有些经验。”
  吕书记笑道,“既然是人才,那就安排过来。以后要是干的好,咱边州也是有很多机会的。”
  “谢谢书记!”苏青玉笑着道谢。
  她自己也能调林楠过来。不过和书记打个招呼更好。免得书记觉得她是不信任边州的同志。
  林楠调动这事儿很容易安排,和办公室刘主任说一声就行了。
  倒是苏青玉提出的这些计划要实施,还需要开常委会。毕竟苏青玉这里面包含很多方面。需要各个部门配合,哪怕吕书记同意,那也需要和其他部门打招呼,通个气。
 
 
第444章 
  苏青玉一准备好,吕书记召开会议了。
  开会之前,吕书记就和徐市长他们通了个气,大致的说了这个会议的主题。
  这些干部们一个个都还在嘀咕,不知道苏青玉这是准备做什么。只知道是要动青山了。
  会议一开始,吕书记就直接让苏青玉来主持这次的会议。
  “这次是针对青玉同志提出的青山县改革计划议题,所以由苏青玉同志做一个详细的解说。大家都仔细听,等苏青玉同志讲完之后,再提问。”
  苏青玉站起来,“同志们,这次关于青山县改革计划,是我们针对贫困县城的一个重要举措……”
  这计划是她一手做出来的,后来又和吕书记一起探讨了一下,仔细的修改过了。这次更周到,更细致。说的时候也是条理清晰。
  但是随着她的诉说,会议室里面的众人却都是脸色各异。
  这举措还真是太大了。
  对于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的干部们来说,苏青玉提的这些工作,很难让他们接受。
  不让种地,让农民种植茶叶,种草药?
  这不乱套了吗?要是又来个□□,怎么吃饱饭?
  让年轻人下山来上班,那以后要是出个什么变故怎么办?
  孩子们做手工?这就不说了,光那个修住宿学校,就得不少钱啊。那得多大的学校啊。这得多大的工程啊。
  要知道,他们各种资源就那么多,人也就那么多。要是都来做苏青玉要求的这些工作,就意味着其他工作会耽误。
  所以他们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大动作都有些难以接受。
  下面开始议论纷纷。
  吕书记道,“都听完了?听完了,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发表一下意见。”
  最先发言的是徐市长,“动作太大了。苏青玉同志刚来,还不了解情况,突然变化这么大,万一出岔子怎么办?”
  徐市长一发言,跟着他的那些本地干部也发言了,也是差不多的这个说法。
  什么建设那么多工厂,万一管理失败了,给市里增加困难了。
  建设那么多学校,这个资金可要不少。给边州增加负担了。
  不种粮食很容易出问题的。
  但是苏青玉听来,就是他们思想也停留在过去,安于现状了。
  倒是跟着吕书记的那一批人没说话,他们虽然有些不赞同,但是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拆吕书记的台。
  没看到吕书记脸色都不好了吗?
  苏青玉针对徐市长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不着急,“从七八年开始国家改开之后,全国各地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和革新就是我们目前工作的主题。改革是有风险,但是风险也意味着收获。”
  “市长说动作太大,但是我们只在青山县里面试点,范围并不大。所以不用担心大的损失。”
  “其次现在国内粮食现在越来越丰富了,耽误一年,并不会出现什么大纰漏。所以此时正是改革的好时期。”
  “最后,建设学校,这本就是我们的应该完成的一项工作。上面也鼓励我们普及教育,但是我们连最基础的学校都没建设好,何谈普及教育?哪怕没有我这个计划,这学校也是要建的。”
  她一句句的回复,让这些人找不到话反驳。
  吕书记严肃道,“现在该说的也都说了,开始投票吧。”
  他说着,直接举手,“我支持。”
  他这一动,几个部门的领导,以及管政法机关的朱副市长,管财政的沈副市长,管教育的连副市长都举手了。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