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看到了价值
今天代表大会, 大小是个新闻, 可是也不用黎阳这样的主编亲自来跑吧?
黎阳推了推眼镜说:“我在等你, 从你们开会时等到现在。你的发言稿呢?”
苏采青说:“被区里拿去了。”
“哎呀!怎么会这样?看来我得找人去誊抄一份出来!”黎阳转身要走。
苏采青说:“没用的,我的稿子也是个草稿, 抄了你也登不了报纸。”
黎阳停住脚步,忙又转过头来问苏采青:“那你还记得内容吗?”
苏采青答道:“被翻来覆去问那么久, 我想忘一时半会也忘不掉啊!”
“那就好, 那就好, 你跟我回去, 把稿子再复述一遍吧!稿费好说!”
于是苏采青被请到了报社编辑部, 给他们复述一遍自己的稿子。
当然不可能每个字都是一样的, 但是几个重点是一模一样, 就没问题了。
苏采青把稿子弄完,黎阳立马就拿过去, 一口气读完了,读完还称赞说:“真的不错, 非常好!苏同志, 你这想法非常的成熟啊!真高兴有你这样的人, 可以提出这么有用的建议。”
苏采青说:“谢谢夸奖了,如果没有别的事儿的话,我先走了。”
“诶,请等等嘛,你这篇演讲稿,是很值得探讨学习的。我打几个电话。”
于是, 他把平日里说得来的几个朋友都请来了,其中还包括梁学超。
苏采青这下彻底走不了了,就着粗茶和几个人,聊了一个下午,才被放回家。
苏采青也是没想到,国内还有这样关心国家时政的人,还会那样去讨论和研究,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发生。
这群人,都是知识分子,在那特殊的时期,都是受过打击和折磨的,可是他们都一心想着这个国家,还在为它的未来担忧着想,这令苏采青觉得颇为感动。
有识之士大约就是这样的人吧。
自己的建议,上面的人会不会考虑,苏采青也不知道,这种事她也做不了什么。
她将注意力放回了家里,发现家里已经开始为过年的事情操持起来了。
一家人都要在苏采青的新房里过年,这个年注定是热闹又喜庆的。
苏采青正忙里偷闲,在露台上看书的时候,张云冰来叫了她:“妈,吴奶奶来了!给咱们送了麻花和猫耳朵!”
苏采青问:“咱们家自己能炸,要她送什么?”
张云冰解释说:“这次是新的,是婆婆给吴奶奶教的新法子炸出来的,我尝过了,可好吃了。”
“比我之前炸的好吃?”
张云冰眼睛骨碌一转,说:“各有各的好吃吧!”
见张云冰这么说,苏采青反而有些好奇了,起了身,跟着张云冰下了楼。
吴婶就招呼她尝尝新口味的麻花。
“以前你教我的那个,偏咸口,这个偏甜口,感觉更适合吉阳的人的口味。”
苏采青送竹盘子里捡起一颗,放进嘴里一咬,一样的嘎嘣脆,可是那香气更带着一些甜蜜,味道也偏甜一些。相对于咸口的麻花,这个确实有那种类似蛋糕的香甜,不腻味,很好吃。
“不错诶!好吃!这是婆婆教你的法子?”
吴婶笑着点点头:“她告诉我加了点蜂蜜之类的,味道就变得不一样了。”
苏采青也恍然:“原来如此,确实好吃,加点炒熟的芝麻,更是香酥脆甜到不行啊!”
吴婶说:“是啊!我也正想着呢!这是第一锅,先给你们尝尝,要是你们也都觉得好,今年我就几种味道都炸一些卖!”
吴婶现在靠着卖麻花猫耳朵之类的,也能赚一些钱了,补贴了家用是其次,重点是她觉得自己不是家里吃白饭的了,她也能给家里挣钱了,这让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这个挺好吃的,肯定能卖挺好的。”苏采青说。
吴婶就想听她这话,高兴地直点头:“借你吉言,借你吉言。”
苏采青倒是没想到,驼背老婆婆对厨房的事儿也有研究。
由此看,她以前应该就是按照大家闺秀培养的,厨房的事情,她不用亲自下手,但是要会一些拿手的菜式和点心,这女工嘛,她也不用多熟练,但是一些有名的针法和技巧,她也得知道。
这老婆婆,估计肚子里的东西还挺多的,而且挺有价值的。她也算是见识过历史起伏的人了,苏采青突然对她经历的事情,有了一些兴趣。
吉阳的冬天并不冷,时常有暖阳出现,而驼背老婆婆就坐在活动场,看着孩子们在那边打篮球打乒乓球之类的。
她喜欢孩子,看着孩子生龙活虎的样子,就觉得高兴,就抿着嘴笑。
苏采青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了,和她聊了聊天气,聊了聊最近吃喝睡之类的,才说到了麻花的事儿。
“要不是吃了她给我的麻花,我也想不起来了。之前我家有个做点心很拿手的厨子,他做的麻花就很好吃,和我说过,做麻花放一些蜂蜜啦,会很好吃,还偷偷用勺子给我挖蜂蜜吃。我有时候想着,不知道他们那些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听着就是很有意思的回忆。这些事儿,你埋在心里很多年了?”
老婆婆笑了笑,满脸皱纹舒展了不少:“年轻的时候,还和我先生唠叨过几次,后来没人听我说了,我也就懒得说了。”
苏采青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孩子,说:“我也挺想听听的,你愿不愿意讲讲啊?”
“哎呀,有些事儿,我都记不得太清楚了,你要是想听,我就给你讲讲吧。”
老婆婆出生在二十年代,正是时局风云变幻的时候,但是她的生活还算宁静,家里有厨子有佣人,还经常买新布做衣裳,想吃醉仙楼的烧鹅就能去吃,想吃朝云居的石榴糕就去买……
苏采青听着老婆婆的讲述,发现她其实记忆力很不错,很多事情她都还记得很清楚,并不像她自己说的那样,记不清楚了。
而且她口齿伶俐,语言又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大概是因为她受的教育是传统的教书先生教的,后来又跟着她先生学过一些,因而她的表达方式,糅杂了古韵和新风,很有趣。
“你现在还能写字吗?”苏采青问。
老婆婆点头:“还能写几个字吧,就是他们给我用钢笔我不太习惯,还是毛笔用着顺手。”
苏采青说:“我回头去买了笔墨纸砚来,您把这些事儿写下来?”
“写下来做什么?”
“以后孩子们长大了,可以读读你的故事,记得你年轻时候的事儿啊!你见多识广,经历的事儿多,孩子们看你的东西,肯定能得到不少的启发。”
老婆婆沉默了许久,才说:“罢了,本也就闲着没什么事儿做,要是能给他们留点可看可纪念的东西,也挺好的。”
苏采青不敢耽搁,很快就去买了笔墨纸砚来,都不是十分上等的,老婆婆也没嫌弃,练了几天字,找回了一些感觉后,便开始慢慢吞吞得写起了自己的“回忆录”。
她那一手字,确实写的不错,引得孩子们都惊奇不已,没想到驼背老婆婆,还会写字呢!比他们都写的好看!连张云扬都比不了!
老婆婆趴在桌子上写字的时候,刚开始孩子们还围着看,写一个认一个,老婆婆写的是繁体字,他们不一定都认得,还得问了本人才知道。
过了几天,也就只有苏云雪和张云清还守着老婆婆了。
苏云雪是喜欢看她写毛笔字,而张云清则是想看她写的小故事。
见苏云雪感兴趣,苏采青也给她买了一份笔墨纸砚来,让她想学就跟着练练。
苏云雪对绘画类的事情感兴趣,苏采青一直都挺支持的,这孩子找个自己喜欢的事儿干不容易。
不仅是苏云雪,苏大壮家的那对双胞胎,还有苏二壮家的老大苏欢,见天也只对玩感兴趣,学什么的,她们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她们也是像苏云雪那样,需要时间去发现自己的喜好的。
这样的日子,还算意趣悠长,苏采青也颇为享受。
转眼到了过年时,喜庆的氛围也蔓延开来了,今年因着这日子越过越好了,过年也显得更加高兴。
对于苏采青来说,不用应付一些不想应付的亲戚和所谓的熟人,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孙细娥和苏二柱还有有些不习惯,在这城里他们两没什么熟人。不过孩子们全都到齐了,两人也就不去想那么多了。
过完年,苏幺妹和文成钢的喜事也就直接办了,文成钢他妈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只盼着文成钢快些成了家,早点抱上孙子。
苏幺妹出门的事儿,也算是苏采青主办的,在这城里,孙细娥苏二柱认识的人又不多,这边的习惯也不太懂,只能苏采青帮着操心。
对自己的亲妹妹,苏采青也向来不吝啬,电视冰箱洗衣机之类的,一应俱全,就希望小两口能够好好过日子。
苏幺妹一看那嫁妆,眼睛就红了:“姐,又让你花钱了。”
“你是我亲妹子,给你花些钱怎么了?”
苏幺妹眨了眨眼睛说:“我们欠你的钱还没还完呢!”
“一码归一码,债是债,嫁妆是嫁妆。反正你也不靠着文家怎么样,过日子就要自由些,不要委屈着自己。”
“我知道,姐,我会常回你这儿的。有你在,他们家也不敢欺负我。”
以苏幺妹的农村户口和学历,文家能同意她和文成钢的亲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在苏采青的面子上。苏采青现在是吉阳有名有姓的女老板,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娶了她亲妹子,当然能沾光了。
“对,有啥事儿,姐给你撑腰。你就尽到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就行。遇事不要怕,但是也不要惹事,安安稳稳地过小日子。”
苏幺妹含着眼泪点头。
说来奇怪,她对自己的亲娘,都没有对五姐的这种感情,她觉得自家五姐才是最可靠最可信赖的人,谁也比不上她。
将苏幺妹送出嫁以后,孙细娥和苏二柱就回乡下去了,这城里他们会时常回来住,可是不能一直留在这儿的。
苏根妹虽然还没出嫁,但是她的事情也算是定下了,爹娘也没必要为她操心了。这一年,苏根妹要参加考试,想考个中专或者大专。
苏采青还以为她想考个大学来着,可是苏根妹想的清楚:“考大学的话,我还得再读几年书才行,之前的基础太差了,想考也没那么容易的。再说了,大学里能学的东西,大专中专也学得到,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就成?”
“看你的样子,是想好学什么了?”苏采青问。
苏根妹说:“我想学会计,你觉得怎么样?”
会计在当下确实挺热门的,苏采青心念一动,觉得苏根妹的想法没有那么简单。
“你是想来帮我?”
苏根妹被看破了心思,赧颜一笑说:“我和强国说,只要我和你说了我的志愿,你肯定就猜得到原因,他还不信呢!”
苏采青抓住她的手,说:“你这丫头啊,从小就为别人想得多。如果你对会计没兴趣,也不用勉强自己去学的。”
苏根妹摇头:“怎么会?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能够帮上姐你的话,我可就开心了。”
“学会计,不是你从学校里毕业了就够了,以后你还要经常去进修,去考证,你觉得能接受嘛?”
会计这个行业,是非常需要人去花心思的,是一个做到老,学到老的职业。
苏根妹想了想,说:“我觉得没问题。活到老,学到老嘛!以后姐你的生意越做越大,肯定需要可靠的帮手,我就像尽自己的努力去帮你。”
这几年跟着苏采青的生活,让苏根妹的思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命运也有了极大的改变,苏根妹觉得,跟在五姐身边,是最有安全感的。
见苏根妹下定了决心,苏采青就不劝阻她了,说:“你有这份心意,我已经很满足了。既然你想学,姐也支持你。你是个有韧劲的人,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去做,肯定能做成的。”
苏幺妹也笑眯眯地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我踏踏实实去学,肯定能学会,学好,不然别人也是一个脑袋,我也是一个脑袋,我怎么就比不上人家呢?”
苏采青欣慰地说:“就是,我这么聪明,我妹子能够差到哪里去?”
苏根妹被苏采青逗得眉开眼笑的。
兄弟和妹妹都有了前程,苏采青也不用为他们操心了,只有一个四姐,苏采青也不知道她日子过得怎么样。
苏采青刚想到她,就接到了她的电话:“五妹,你那儿有活儿没?有什么事儿是我能干的吗?”
苏采青之前也问过四姐,要不要带着四姐夫来城里找点活儿干,肯定比在乡下种田强一点,那时候四姐是没答应的。现在突然开了这个口,苏采青也有些意外:“你要是来的话,我当然能给你安排事情做了。是只有你吗?还是四姐夫也来?”
四姐忍不住说:“别和我提他,听到就烦。你要是有活儿给我,我就去找你了。”
苏采青心里揣测着,是不是两个人吵架了,嘴上应着说:“你先来,到时候能安排上的。”
四姐来的时候,把自己儿子也带来了:”下半年他也得读书了,我担心他在家里头自己玩野了,干脆就先把他也带过来了。“
自家女儿的变化,四姐是一清二楚的,虽然闺女还是性子有些闷,不爱说话,胆子也不那么大,可是明显就是会做事一些了,读书成绩也好了,也爱笑了一些。
作为一个疼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她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改变。
房间什么的都是现成的,也不需要多收拾什么,直接就可以住了,吃饭也就是添两副碗筷的事儿。
四姐一来,就有些坐不住,要帮着洗碗扫地擦楼梯扶手之类的,苏采青把她拦住了:“你不要抢婶子们的活儿干,你要是这么做,她们还以为你是来抢她们工作的。”
“我就是有些坐不住。”四姐也没想到这一层,显得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