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首辅的炮灰前妻[穿书]——不吃糖包
时间:2021-01-19 10:07:04

  季雅诗也是这么跟桥小夏说的:“你们也不筹粮,还有几天难民就来了。你们没听说吗?他们一路走过来,沿途的百姓都嫌弃他们,现在肯定是满肚子怒火,你们要怎么面对几万个愤怒的百姓?”
  桥小夏认真听了季雅诗说的话,笑着道:“他们固然很愤怒,那也是应该的。连着大旱三个月,朝廷都没发现,他们要是不生气那才奇怪。朝廷收取税收,是该为他们的温饱负责。人活在世上,只是相求一餐饭食而已。”
  “你们准 · 备怎么办?京城里听说难民要来,米价都在涨,你们跟户部,也就是我爹,商量好了吗?”季雅诗是真心喜欢桥小夏,总觉得桥小夏过的,都是她想象中的生活,难免为她担心。
  桥小夏想到的小皇帝齐迎传来的消息,户部听了太后的命令会为难他们。
  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桥小夏跟沈黎就放弃跟户部扯皮,转而走了其他路子。
  “放心,一切都有准备。”桥小夏笑的非常自信:“雅诗姐姐要是有空,可以来帮我的忙,等几天要先给难民施粥,我这人手不够。”
  “这有什么,回头问我从家里找些家丁来,郭家的家丁都是退伍老兵,做事利落的很。”季雅诗满口答应,这点事她还是能做主的。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跟桥小夏在一起时间长,似乎也学到她做事的风格。
  齐婉阁跟祝萱也过来问过,皆是这个回答。
  这三位好友心里都有担心,要知道满朝文武都在看他们笑话,明明这么重要的事,基本没人能给他们帮助。
  那么多难民,要吃饭,要睡觉,吃喝拉撒,哪个都要照顾。
  否则几万人闹起来,谁能抗的住。
  再怎么想也没用,那么多难民还是陆陆续续到了。
  但是刚到京城郊外,就有人在路上指引:“城郊农庄有活做,如果想混口饭可以去找工作,就是开耕荒田,种点东西。”
  有活做?!
  朴实的难民们瞬间打起精神,其实他们一路逃荒过来,也有想过在路上定居,但是当地人嫌他们瘦骨嶙峋,根本不给工作不说,而且本地人还会嫌弃他们抢了工作。
  这样一来,就只好再往京城走,怎么说他们也是万奇国的百姓,京城总有饭吃吧?
  虽说京城近在咫尺,但是能在郊外找活就好啊。
  原本想要聚集到京城的难民们,被路口的沈家家丁,全都指到城郊荒地。
  说是荒地但已经被丈量好,十亩地一个界限,一个成人可以领十亩地,给他们种苗,可以借农具,只要按照主人说的方法种田,就可以带他们去吃饭。
  有田种,还有饭吃,这就足够吸引饥肠辘辘的难民们。
  他们自觉排队去登记姓名,只有这样此能领田地。
  这些荒地固然质量不好,但是领了地就有饭吃,谁不领啊。
  也有人问:“我们少说有三万人,你们有那么多地给我们种吗?”
  沈黎被问到,开口道:“自然没有,你们先来的可以在这种田,晚来的只能去挖水渠,各有各的工作。”
  不仅是荒地的水渠,还有城郊各个庄子,沈黎早就想把水渠通好,这些人过来,只需要很便宜的食物就可以做工,是最好的选择。
  这当然不可能永远解决难民问题,但桥小夏跟沈黎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帮忙育苗,只要培育足够的种苗,那就可以带他们回到家乡。
  把耐旱的红薯跟土豆种到地里,只要有少量的雨水,就足够这些农作物生长。
  当然,一切前提都在于,桥小夏说的没错,这些农作物确实产量高,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水份,不需要太多养分。
  但世界上真的有这种农作物吗?谁都没有听说过。
  桥小夏忍不住问:“你真的相信我?要是我估计错了怎么办?如果种出来这些植物很娇气,又或者产量很小呢?”
  “当然相信你。”沈黎拍拍桥小夏的头,“尽管去做,一切有我。”
 
 
第36章 感情生活就是不一般。
  朝中所有人都在关注郊外难民的事, 见他们自己搭起简易房屋,暂时住下来。
  好在现在是夏天,这种房子暂时可以住人,但等到深秋入冬那就要换房子, 可桥小夏跟沈黎完全没有考虑这些事, 大有管一天是一天的感觉。
  其实朝中的官员不是不管这件事, 而是等着沈黎开口。
  虽说同朝为官, 但沈黎晋升的太快, 难免有人不服, 他跟太后交恶, 大家都处于观望的状态。
  特别是户部, 户部掌管钱粮, 如果没有他开口, 很难开仓放粮,所以太后娘娘才会主动找 · 到他, 让他严卡沈黎,想要钱粮就要求爷爷告奶奶。
  可这次沈黎直接绕过他, 而是跟京城最大的侯爷百货联系, 弄了几十车大米,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货源,沈黎这么有钱的吗?
  户部尚书觉得奇怪,沈黎到底拿什么付的钱,他们家底难道很深厚吗?
  直到齐书榕拿着账单慢悠悠来到户部,上面写了这些时日所用的粮食,还特意给了个成本价,甚至是抛去运费的成本价。
  “尚书大人,运费就不提了, 本世子见百姓可怜,算是捐助。你们只要把粮食的本钱付了就行。”齐书榕说的简单。
  但这直接要钱?!
  而且账单又是怎么回事?
  季尚书忍不住道:“谁允许沈黎擅自赊账?还找户部给他买单,凭什么?谁知道你们这粮食数量有没有作假?”
  齐书榕挑眉:“作假?本世子缺你这点银子?”
  这话没错,现在的齐书榕家中,那是出名的有钱,侯爷百货甚至开到了江南跟塞外,说是什么连锁店,所有的规格比照京城。
  再加上皇亲国戚的名头,哪个的官府都给开绿灯,不仅如此他们交税还积极,当地官员别提多高兴来了个纳税大户。
  要说粮食太多齐书榕贪墨还有可能,但这次的账单说实话也没多少钱。
  难民们来了七天,这也只是七天的口粮,季尚书身为户部尚书,对这点钱粮还是算的清楚。
  但这直接给账单怎么都觉得不对。
  齐书榕拱手:“还请季尚书把钱付了,难民们就要盖房子,这材料费也是不小的数字。其实要本世子说,季尚书不如直接开库房放粮放钱,否则每次都要来送账单,太麻烦了。而且接下来送账单的不止我们一家。”
  “沈黎简直胡闹,有什么东西他不能来问户部要吗?竟然在外面借钱!”季尚书气急,哪有他这么不体面的做法。
  “是吗?沈大人说每天都上奏章,但户部并没有批复啊。”
  齐书榕说完把账单放桌子上,明摆着要钱。
  要是普通商人早就被人赶出去,不对,普通商人连户部大门都进不来。
  但齐书榕身份不同,就算他们家现在生意做的风生水起,那也是侯府,先皇不在意这些侯爷王爷们,但小皇帝不同。
  小皇帝明显对这些叔叔伯伯们有些尊重。
  可这钱要是给了,以后再有账单过来,他们还要照付不成?
  大家都觉得沈黎上的那些奏章当没看见就行,要的是沈黎求上门,而不是上个奏章就给钱好吗。
  现在人家直接绕过来,沈黎在外漫天拿东西,账单涌入户部,这钱是给还是不给?!
  官场的潜规则就让这个外来的人破坏了。
  想想就让人生气,齐书榕坐在这,大有不给钱就不走的意思。
  斯文扫地,真是斯文扫地!
  季尚书只能让人把这事禀告给太后娘娘,怎么也要有个解决方法。
  这钱不给不行,给了又窝囊。
  太后原本想让人说沈黎跟齐书榕用这事贪墨,但人家账户清晰,所有的价格都是最低价,派人去现场,没有一个难民讲沈大人的坏话,更是把沈家夫妇夸的天上有地下无。
  好个桥小夏跟沈黎,做事不仅出人意料,还天衣无缝。
  这钱算是咬牙给了。
  但季尚书立刻派人找沈黎,让他不要在外面买东西,国库里面都有。
  沈黎听到这话,挑眉:“之前上奏章,不是说钱粮吃紧?不好拨东西吗?”
  被派人传话的下人脸都憋红了。
  明明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就是想用钱粮为难人而已。
  这位沈大人不按常理出牌,简直让人头疼。
  “这不是东西准备好了,只等您去领呢。”下人连忙道,根本不敢正面回答。
  沈黎似笑非笑,见自己娘子来了,开口道:“你们点好数送过来吧,我们不太有空。”
  说着沈黎直接越过这些人去接桥小夏。
  “累不累?”
  “不累,再有几天就要种红薯了,有点紧张。”桥小夏下意识抓住沈黎的手,“如果有问题怎么办?”
  “不可能,这几次的育苗也看出来了,红薯的根茎繁殖很快,土豆也是。虽然不知道产量如何,但这种繁殖速度,已经够快了。”沈黎安慰道。
  种田不是简单的事,就连红薯这种生长快,繁殖快的农作物,周期也要近五个月。
  等于这五个月里,这些难民必须吃救济粮食。
  这不是一笔小开支,虽然来的人不到三万,五个月再溜走 几千人,但他们所需的粮食也是巨大数字。
  即使他们不强求吃好的,那也很难养下去。
  好在沈黎把他们分流了,一部分学了修建水渠的方法,分派到各地修建水渠,这大约有三四千人。
  剩下的难民,愿意回家的,由郭校尉护送,再拉上五千斤红薯苗回豫州,跟红薯苗一起的,还有几千斤粮食。
  这样一来,又走了大半。
  城郊的难民只剩下九千多人,这些人都是想试试,这些红薯苗真的能种成功吗?
  这些事情做完,朝廷终于松口气,还好沈黎出来的及时,才没让难民涌入城中。
  其实沈黎什么都没说,全靠自己做事,让难民们相信,真的能渡过难关。
  剩下的九千人,有老有幼,他们看着贫瘠的土地,还有自己分到的红薯苗,怎么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一点点的红薯地,真的能种满十亩地吗?
  真的到秋天就能收获?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现在是五六月份,按照沈夫人说的说法,现在种红薯已经有点晚,但没关系,红薯的生长力非常旺盛。
  这种农作物还是他们第一次看见,不过在豫州的时候,他们都会种田,不用交代,就已经把地犁的很好,水渠的修建也很到位。
  他们的进度比桥小夏跟沈黎想象的还要快,可能是经历过干旱,吃不饱肚子的时间,所以现在的动作比一般人都要迅速。
  真正吃过苦的人,才能珍惜现在的生活。
  桥小夏倒是彻底闲下来,毕竟种红薯种土豆,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经验,这两种农作物都很好生长。
  她重新回到京城,城郊倒是很少去了。
  不过大家都知道,现在难民们种的庄稼都是桥小夏之前从海外商人那买过来的。
  当时买了特别多东西,大家还笑话过他们。
  现在倒持观望态度,毕竟现在东西只是种出来了,是什么样子,能结多少果,谁都不知道。
  但大多人都觉得,这是桥小夏跟沈黎安抚难民的手段,等等他们就要回豫州,不然给他们盖的房子为什么如此简陋,显然是不准备过冬。
  沈黎倒是没有解释,这些难民们,本就是迫于生计,无奈来到这里 · ,如果能回家他们肯定还是要回家的。
  好在来的只有这几万难民,更多人还在豫州艰难求生。
  不过郭忠跟祝萱的祖父祝大学士已经前往豫州赈灾,这些事暂时不用沈黎操心。
  祝萱来桥小夏家里的时候,还在跟桥小夏说:“我祖父写信回来说,你们那红薯跟土豆的苗苗,种到地上,不出三四天就会发芽,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快生长的庄稼。然后那些开凿水渠的工匠们,更是引了水流过来,虽然少了些,但比之前要好。”
  说了一大堆,最后说的是:“我祖父讲,让你们准备好,这些功劳不要被别人抢了,以他的经验来看,必然会帮豫州渡过难关。”
  祝大学士为官至少四十载,他都这么说了,看来豫州的灾情已经告一段落。
  “那些事再说,只要把人安置好了就行。”桥小夏从来没见过真正的饥荒,毕竟在她生活的年代,已经离饥荒很远了。
  偶尔开玩笑也是说非洲如何如何,但那些离她太遥远了,根本看不到。
  这次更加深刻意识到,她是在古代,贫瘠的古代。
  见桥小夏不在乎,祝萱又说起另一件事:“你知道二公主吧,她在佛寺静修给太后祈福?”
  二公主已经去了四五个月,桥小夏当然知道。
  “发生什么事了吗?”桥小夏问道。
  “她在佛寺静修,认识了一个书生,那书生是提前在京城住下,准备明天考科举的。听说他们两个互通情谊,准备成亲。”祝萱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她还没有结婚,张口闭口说这些,总归不好,但在桥小夏面前难得自在,自然也就说了。
  桥小夏不敢置信:“她在佛寺静修,不是在后山吗?专门给女香客的住所?”
  “谁说不是呢,但他们就是遇见了。京城不少人说他们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听说那书生俊美的很。连太后见了都在夸。”祝萱低声道,“京城都传遍了,也就是你在忙难民的事,没人跟你讲。”
  桥小夏拿着杯子的手差点抖了下,这个二公主胆子也太大了吧。
  不愧是古早小说里面的女主,感情生活就是不一般。
 
 
第37章 咱们丰收了!
  二公主的婚事传的沸沸 · 扬扬, 桥小夏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书生,能把二公主迷成这个样子。
  还迅速忘了她心心念念的沈黎?
  直到宫里过中秋,小皇帝齐迎宴请大臣及其家眷, 桥小夏才见到那个书生。
  看见的第一眼, 桥小夏直接愣住。
  没办法, 太像了, 书生的眉眼至少跟沈黎有七分相似。
  只是这个书生云恩立气质跟沈黎大不相同, 身板也跟更弱点, 如果一定要说, 那就是弱化版的沈黎。
站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