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意元宝
时间:2021-01-19 10:07:37

  “与其想着将位置让给谁,让谁来担责任,不如考虑将责任分化出去,父亲只要是做决定的那个人就好。”李初扎心的问完,当然不忘出主意。
  “说下去。”李治就知道李初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出问题,既然提了,肯定是已经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得听,听完整了。
  李初道:“简单来说就是把重复做的事简单化,比如一份奏折,既然过了政事堂诸公的眼,就让他们总结,一句话说明递上来给父亲。奏折文章写得再好,奏折表达的内容最重要,父亲查看奏折也只要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事,如何解决。”
  “可是看看这些奏折,都是长篇大论,真正说到事情的也不过寥寥几句,就这样还要过政事堂诸公的手,又再送父亲的手里,让父亲再看一次。究竟是政事堂诸公在做无用之功,还是父亲在做无用之功?”
  ……李治半响没有作声,李初继续,“权力分化,政事堂诸公是宰相,原本一朝只有一位宰相,而今我们大唐却有七位,责任分化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父亲每日批阅的奏折还是这么多,所费的时间也依然那么多?不过就是因为奏折本身前缀太多的原因。”
  “写奏折也是展示文采的好机会,可是对于皇帝来说,文采重要,务实是不是更重要?能够一句话说完的事情,为什么要分成十句?”
  李治幽幽地道:“如果要改此制,不容易。”
  李初道:“不必改呀,为何要改?只是让政事堂诸公在批阅奏折的时候,总结呈上给父亲。反正他们都看了一次了,只是不让父亲再重复多看一次罢了,这也是宰相之职,理所当然。”
  改制什么的肯定是不容易的,李初可不想当出头鸟。
  只是有些事情可以简单化,不需要改制也可以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不好让百官只拿俸禄不干事,父亲提此要求,想来他们都不会反对。”是啊,又没有让他们做什么超出范围的事情,只是减轻了李治的负担罢了。
  办法自然是好办法的,李治不能否认,脑子已经在飞转,如何实施?
  身为皇帝想尽办法的偷懒,李初还配合的出主意,不,应该说是李初想尽办法让皇帝偷懒。
  “此事不错,朕召政事堂诸公前来一议,让他们说说往后就这么办。”省时又省力的事李治自然乐意配合的。
  李治主意出完了,奏折也全部交还了,李治要见政事堂的诸公,她识趣乖乖的退下去。
  “明日何时前往安国寺?”李治在李初要走前询问,李初道:“一早就去,父亲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也好,去听听佛经,静一静心,我看你也是一年多没有去过安国寺听听佛经,心乱了。”李治也知道李初诸事繁忙,加之李初是从来不做无用之事的人,安国寺那么多年每逢初一去报道,挺不容易。
  “袁天师闭关多年,到现在还未出关吗?”提到安国寺,李治想起了另外一个人,袁天师。
  李初无奈地一叹,“是啊,一直都未曾出关,好几年了。”
  认识袁天师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袁天师闭关多年一直不出,难道真要修成神仙了?李初就是想想罢了,话是不会说出口的。
  李治问起道:“要是看折子用的时间不多了,你哥哥身子不好,不如你帮他批阅?”
  真是吓死人不偿命啊,李弘有此心思李初都惊得不轻了,现在竟然连李治都来凑热闹。
  李初打死不会告诉李治,李弘适才说过同样的话,挥挥手道:“不不不。父亲可别打我的主意,我明天就往安国寺去了。啊没什么事啦,孩儿告退。”
  能跑多快,跑多快,李初完全不想再和李治,继续把话聊下去。
  李治才说了一句话,没想到居然把李初吓得都跑了,“这孩子风风火火的。不过,可算是缓过来了。”
  前几日看到李初那有气无力的样子,李治心疼坏了,他还是更喜欢看到现在这样朝气蓬勃,风风火火的李初。
  “陛下……”得闲的时候德福招了送奏折前往东宫的内侍问话,将李弘同李初说过的话尽同李治耳语了,李治听完哭笑不得,“怪不得她跑得这么快,原来还有这回事。罢了罢了,且让她去散散心,一切等她从安国寺回来再说。”
  所以说李初得感谢李治大发慈悲,念她心情不佳特意给她放个假。只是逃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有些事皇帝和太子都起了心思,她是逃不掉的。
  对于李初来说那是以后的事,暂时李初只想收拾行囊往安国寺去。
  只是,就算她。现在不想理会诸事,可是她提出了意见,事情总会传到武媚娘的耳朵里的。
  武媚娘寻上门来,太后们早就提醒李初了,武媚娘见李初只是简单收拾几件衣裳,叮嘱道:“快要下雪了,天气变冷,记得多带几件厚的衣裳。”
  “母亲知道我不畏冷,这样的天气刚刚好。”李初确实觉得这样的天气很好,洛阳的安国寺,听说不比长安的安国寺差,建得宏伟不说,更加气派。
  武媚娘望着李初,“伤心难过总会过去的,男人,不过如此。”
  这话听在李初的耳朵里,李初微微一愣随即道:“母亲我并未因此而伤心,只是杀了他,令我难受而已。”
  所谓的欺骗算计,对于李初来说,并不是她不能接受的事情。生在皇家她早就知道自己处在这个位置,必然会有太多的人算计她,想欺骗她。
  若是事事较真李初早就累死了,只是那是她心动过的人,却是她亲手杀了他。
  “我觉得很好。”当时的情况是萧路做出行刺武媚娘的假象,李初第一反应冲上去,毫不犹豫杀了萧路,在武媚娘看来是极好的。
  李初知道武媚娘在想什么,她并不后悔自己做的一切,只是多少有些伤感,她需要时间自己安静处理自己的心情。
  “母亲高兴就好。”李初自己的心情只有自己收拾,不能要求旁人能理解体会她的心情。武媚娘的高兴李初很明白是因为什么,高兴,挺好的!
  武媚娘坐在李初的榻上,挥手让人都退下去,房内就只剩下她们母女二人,武媚娘同李初招招手让她坐在榻上。
  李初照做,武媚娘拉过她的手,“你不喜欢我朝纲独断吗?”
  微微一怔,李初摇了摇头,“谈不上喜欢或是不喜欢。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事,说不清理不直。父亲有自己的立场,母亲也有自己的立场,你们都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唐,要从你们之中选择一个,道一个对错太难了。”
  笑了,武媚娘道:“朝堂之上关乎政事,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你的父亲有自己的立场,我也有我的立场,可是初儿我希望你能站在我这一边。”
  这是武媚娘第一次要求李初一定要站在她这一边。
  李初抬眼看向武媚娘,“母亲,你不觉得你太残忍了吗?你是我的母亲,而你让我在你和父亲之间选择一个,你让我怎么选?我怎么选都是错,又怎么选都是对。为何你要让我置于如此两难的境地。你不需要我帮你,我也从来不会拖你的后腿,做出不利于你的事了,为什么你还要让我做出决定?”
  直问武媚娘怎么能这样的要求,武媚娘道:“因为我明白,初儿可以帮我做到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
  “可是我不想也不愿意在你和父亲之间做选择,母亲,你的要求我拒绝。”不能否认,武媚娘说的很对,可是李初绝对不要在她和李治之间作出选择。
  “如果你不做出选择,对我来说,就是你已经选择了你的父亲呢,你打算怎么做?”武媚娘接过李初的话问起。
  李初没有一丝犹豫的回答,“如果母亲非要这样下判断,我对你和父亲的心意,那便随你吧。”
  不做选择就是选择吗?李初不相信,如果武媚娘一定要因此将李初判断成为站在李治那一边的人,那就由着武媚娘吧。
  这样没有犹豫,不受人威胁的李初,武媚娘盯着她看了半响,突然笑了,“果然是心如磐石,不可转移。”
  这样一声称赞算是对李初最大的认可。
  “你拒绝了我,肯定也会拒绝你的父亲。这对我来说足够了。你出谋划策都站在利于大唐的立场,那么既是利于你父亲也是利于我的。”武媚娘很明了,李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或许有人看来李初的有些举措,并不是利于武媚娘的,但是绝对是利于大唐的。
  只要李初能一直存此公心,武媚娘并不需要李初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
  她很清楚李初的能力、聪明、机智、胸襟、人品皆是万里挑一。这样的一个人,只要不是敌人就足够了。
  武媚娘担心李初会站在李治的那一边,要求李初一定要站在她这一边只是为了得到,李初肯定不会站在李治那一边,对付她的意思。
  现在目的达到了,武媚娘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诉李初,她为什么会同李初说出方才的一番话。
  压根没有多想的李初,听到武媚娘坦白的承认自己的心思并无异样,只是应了一声。
  这样的李初更叫武媚娘笑了,只是笑得李初莫名,“母亲笑我什么?”
  不明白武媚娘为何而笑,李初只好出声询问。
  “我是高兴,高兴你长成这般模样。这样正直勇敢聪明。有时候我很高兴你是女儿,女儿好,女儿便不会成为别人要对付我的工具。”武媚娘幽幽的说起,眼中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精光,李初完全没有看到,她正为武媚娘的一句话而深思。
  女儿就不会成为对付武媚娘的工具吗?那就是说儿子是对付武媚娘的工具了?李弘是?李贤也是?
  “我今日往东宫去,听到太子哥哥提起,有人参他不见朝臣。”李初思量后将今日在东宫听说的事情问起武媚娘来。
  武媚娘听了淡淡的嗯了一声,“怎么?弘儿是太子,他做错了事有人参他不该?”
  “我是生气。太子哥哥的身体需要静养众人皆知,就因为不见朝臣而被参?太子哥哥可曾误了国之大事?臣子参见,太子便要接见吗?究竟是太子为尊,还是臣子为尊?身为太子,理当不顾身体,也要满足臣子的所有要求?”李初将自己的愤怒提出来,让武媚娘明白,她为什么提起此事。
  一怔,武媚娘哭笑不得地道:“什么话经了你的口,说出来无理都会变成有理。”
  “我说的不在理吗?”好像李初无理取闹似的,然而李初说的没有道理?分明很有道理!
  “有理有理。你事事都为弘儿着想,事事站在弘儿的角度,要是有人想对付弘儿,你一定第一时间站在弘儿的面前保护他。”武媚娘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就像那一日萧路刺向她时,李初毫不犹豫的站在她的面前,杀了萧路。
  武媚娘确信,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李治或是李弘的身上,李初也会毫不犹豫的做出同样的选择。
  有时候武媚娘真希望,那日李初杀了萧路,是李初对她独一无二的庇护,但是武媚娘比谁都清楚,这并不是李初对她独特的庇护。
  人心啊,有时候真的很贪婪,没有得到的时候希望得到,得到了又希望它是独一无二的。
  武媚娘望李初许久没有说话,眼神中的复杂让李初一时辨不清。
  “母亲怎么了?”辨不清楚不明白,李初直接的问出来。
  “没什么就是觉得弘儿很幸运。”武媚娘压下心中的恶念,笑着说起此。
  不过武媚娘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不过李初的脸颊,“去安国寺小住,早些回来。”
  “好。”不管会不会早回来,李初都答应的爽快,反正去了安国寺,什么时候想回就什么时候回。
  “早些歇息吧。”武媚娘来此的目的已经达到,利落的起身。
  “母亲也早些休息。”李初同样请武媚娘务必照顾好自己,武媚娘冲李初笑了笑。
  送走武媚娘,群里的太后们立刻你一言我一语的信息不断。
  李初得空进去一看,萧太后:“真为群主捏了一把冷汗。”
  吕太后:“好在有惊无险。武后就算再狠,也不可能要求群主变得跟她一样。”
  宣太后:“自己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反倒喜欢有情有义的人。人性便是如此。”
  萧太后:“最重要是因为群主不偏不倚,更不曾损及武后的利益。要不然看看武后会不会亲自动手解决群主。”
  利益二字,正是武媚娘放过李初,不愿意纠缠李初做出决定的原因。
  宣太后:“也是因为群主现在已经羽翼丰满,想对付群主没那么容易,群主自己有本事,背后更靠着李治,除非武后打算和李治翻脸,否则是绝对不可能动手伤害群主的。”
  孝庄太后:“这样微妙的时候,群主往安国寺去避一避是好事。”
  此言说得没头没尾,所谓微妙的时候,指的是什么?
  萧太后:“长安是李氏宗亲的地盘,洛阳却是武后一手打造的地方,到了这个地方,武后可以独揽大权。”
  得,萧太后把众人想说没说的话说了出来,时机呀,这样微妙的时机。
  李初:“闹心得厉害,容我静一静。”
  就是觉得太闹心,所以李初才想去安国寺静一静,萧太后提醒:“群主啊群主,安国寺这样的地方可以静静,但是也可能是事非之地。”
  说的李初差点都不想去安国寺了,不过此事李初早就定好了,现在才不会临时改变主意。
  不愿改变主意,第二日李初即带上浩浩荡荡的十来人前往洛阳的安国寺去。
  除了贴身伺候的几个人,为了保护李初的安全,李治特意拨了好几个侍卫守护李初。
  安国寺的住持大师也是一年没见李初了,一眼看见李初时,轻声一叹道:“逝者已矣,请公主勿再介怀。”
  要不是李初确定宫里的事,安国寺的住持大师万不可能让人前去打听,都要怀疑是不是安国寺住持大师特意让人去找听了才能知道这些事。
  “许久不曾听经了,有劳住持大师为我讲一段经如何。”李初不管住持大师如何知道她的事,只管提出要求。
  “公主请。”讲经普渡之事是住持大师的分内事,连忙请李初入内。
站内搜索: